- 年份
- 2024(7745)
- 2023(11340)
- 2022(9255)
- 2021(8514)
- 2020(7506)
- 2019(17444)
- 2018(17754)
- 2017(33943)
- 2016(19244)
- 2015(22318)
- 2014(22753)
- 2013(22174)
- 2012(20375)
- 2011(18448)
- 2010(18844)
- 2009(17547)
- 2008(17451)
- 2007(16094)
- 2006(13965)
- 2005(12752)
- 学科
- 济(78571)
- 经济(78494)
- 管理(48775)
- 业(48571)
- 方法(38260)
- 企(38101)
- 企业(38101)
- 数学(34168)
- 数学方法(33526)
- 农(23848)
- 中国(21742)
- 学(18073)
- 财(17427)
- 业经(16797)
- 农业(15554)
- 地方(15185)
- 理论(14658)
- 制(14094)
- 贸(13786)
- 贸易(13780)
- 易(13350)
- 和(11464)
- 银(11461)
- 银行(11385)
- 融(10899)
- 金融(10896)
- 行(10806)
- 技术(10680)
- 教育(10474)
- 务(10470)
- 机构
- 大学(278971)
- 学院(278695)
- 济(106602)
- 经济(104098)
- 管理(100640)
- 研究(97882)
- 理学(86289)
- 理学院(85266)
- 管理学(83065)
- 管理学院(82599)
- 中国(72121)
- 科学(64885)
- 京(60954)
- 农(59191)
- 所(52577)
- 业大(48820)
- 研究所(48135)
- 财(47329)
- 农业(47091)
- 中心(45122)
- 江(44497)
- 北京(38598)
- 财经(37570)
- 范(37530)
- 师范(37029)
- 州(35221)
- 院(35000)
- 技术(34125)
- 经(33985)
- 经济学(32540)
- 基金
- 项目(186054)
- 科学(142404)
- 基金(130507)
- 研究(130024)
- 家(117026)
- 国家(116062)
- 科学基金(96359)
- 社会(77726)
- 省(75636)
- 社会科(73354)
- 社会科学(73326)
- 基金项目(67979)
- 自然(64973)
- 划(64187)
- 自然科(63456)
- 自然科学(63430)
- 教育(62948)
- 自然科学基金(62254)
- 资助(56024)
- 编号(54107)
- 成果(44526)
- 重点(43315)
- 部(40263)
- 发(40160)
- 课题(39280)
- 创(38122)
- 计划(36952)
- 科研(36468)
- 创新(35679)
- 大学(34224)
- 期刊
- 济(116828)
- 经济(116828)
- 研究(78181)
- 中国(59179)
- 农(54468)
- 学报(53832)
- 科学(45882)
- 大学(39396)
- 教育(37531)
- 财(37107)
- 学学(37072)
- 农业(36443)
- 管理(36421)
- 技术(26887)
- 融(23689)
- 金融(23689)
- 业(20406)
- 业经(19649)
- 经济研究(18973)
- 财经(18538)
- 经(15929)
- 问题(15792)
- 版(15710)
- 统计(15610)
- 业大(14700)
- 技术经济(13986)
- 图书(13832)
- 策(13820)
- 科技(13176)
- 决策(12689)
共检索到415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敏 赵阳 马志刚 刘攀峰 杜红岩 孙志强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Eucommiaceae),本科仅1属1种,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名贵经济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2]。杜仲叶、雄花、果皮和杜仲皮都含有多种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2-3]。例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笑林 刘攀峰 朱高浦 朱景乐
为探索果园化栽培杜仲幼林的生产力水平,创新平原沙区困难立地条件杜仲人工林培育模式,基于4 a连续实测数据测算出平原沙区杜仲果园的生物量及相关计量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果园化栽培模式下建园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杜仲林生物量迅速增加,分别达0.762±0.117 t·hm-2、2.576±0.291 t·hm-2、8.717±0.762 t·hm-2和13.003±1.555 t·hm-2;枝叶比以建园第3年的杜仲林最高,达1.457,枝叶指数以建园第4年杜仲林最高,达0.719;建园1~4 a杜仲果园冠根比差异较大,在1.866~3.985之间波动;非光合部分生物量与光合部分生物量比值在1...
关键词:
杜仲 幼龄果园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勤 杜红岩 杜兰英 杨绍彬 李福海
以5年生华仲6号杜仲良种为材料,研究果园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将尿素、钙镁磷肥和硫酸钾以N、P2O5和K2O的质量分数共进行16个配方。调查每处理当年新梢生长量、坐果率、果实千粒质量、单株产果量及第2年单芽开花数和坐果率,并进行含胶率和产胶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方对杜仲的当年生长、结果及第2年坐果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当年新梢生长量提高14.1%~25.0%,当年坐果率提高16.2%~21.8%,果实千粒质量提高3.4%~11.1%,当年单株产果量提高15.4%~67.0%,单株产胶量提高12.0%~68.7%,第2年单芽开花数提高12.8%~19.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兰英 刘攀峰 朱景乐 杜红岩
本研究采用‘华仲6号’果用杜仲良种,对果园化栽培条件下杜仲进行了不同强度的环剥、环割处理,通过对其第2年生长指标和生殖指标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杜仲采用环剥、环割处理,对杜仲第二年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处理间除了果实含胶率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抑制新梢生长量低于对照11.84%~34.21%,单芽开花数超过对照32.35%~72.06%,单芽坐果数超过对照35.59%~69.49%,果实千粒重超过对照3.33%~8.08%,单株产果量比对照提高28.4%~56.2%,单株产胶量比对照提高33.2%~59.7%。不同的环剥环割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产...
关键词:
杜仲 环剥 环割 果园化栽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铁蕊 赵荣 陈绍志
运用DEA-Malmquist对药用栽培模式、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和叶用栽培模式等4种杜仲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结果显示:4种栽培模式总效率的排序为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药用栽培模式>叶用栽培模式;4种栽培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整体效率较好,均值达到0.780;4种栽培模式均处于相对规模报酬稳定状态,总体规模效率均值达到0.912;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对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合理化,急需改善涉及到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随着杜仲胶资源的广泛利用,以果园化栽培模式为主的新型栽培模式应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铁蕊 赵荣 陈绍志
运用DEA-Malmquist对药用栽培模式、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和叶用栽培模式等4种杜仲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结果显示:4种栽培模式总效率的排序为果园化栽培模式>雄花栽培模式>药用栽培模式>叶用栽培模式;4种栽培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整体效率较好,均值达到0.780;4种栽培模式均处于相对规模报酬稳定状态,总体规模效率均值达到0.912;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对生产要素的投入需要合理化,急需改善涉及到技术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随着杜仲胶资源的广泛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玲 苏印泉 何德飞
以人工栽培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试材,探讨了两种栽培模式杜仲林的负氧离子含量及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通过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水分生理指标关系并拟合得:P=71.87 Cond-2.28 Tr-0.07 Ci+8.86 T-154.572。结合其日变化趋势,分析杜仲的光合、水分生理变化对负氧离子的影响,得出,湿度对负离子含量的影响最大,其关系为I=0.053 H-0.319。通过深入研究杜仲的环境效应以及光合、水分生理特性。近一步探讨不同模式杜仲的适应性、环境效用以及其负氧离子含量变化的生理机制。
关键词:
杜仲 负氧离子 光合生理 日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淋 乌云塔娜 叶生晶
【目的】杜仲橡胶是一种多萜类物质,而甲羟戊酸(MVA)途径是合成萜类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杜仲MV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预测杜仲橡胶合成的主要上游途径。【方法】在杜仲幼果和叶片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根据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分析,确定MVA途径的系列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杜仲橡胶合成的MVA途径共涉及23条Unigene,分别为3条eUACOT、3条eUHMgS、8条eUHMgR、2条eUMK、1条eUPMK和6条eUMDP基因。根据转录组RPKM(ReADS PeR KilO bASeS PeR MilliOn ReADS)数据对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仲MVA途径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晨 边少锋 赵洪祥 张丽华 闫伟平 历艳璐 王俊鹏 张治安
为系统研究半干旱区玉米应对不同栽培模式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提供有效的栽培模式。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设置对照模式(CK)、农户习惯模式(T1)和优化栽培模式(T2)3种栽培模式,研究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和T1处理相比,T2处理玉米在成熟期(R6)期的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P<0.05),叶面积指数(LAI)在R3与R6期显著增加(P0.05),但T2处理的株高均高于T1处理。与CK和T1处理相比,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在R1与R3期均显著增加(P<0.05),气孔限制值(Ls)在R3期显著下降(P<0.05)。T2处理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R3期均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P<0.05),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显著低于CK和T1处理(P<0.05)。T2处理玉米的产量、穗粒数、百粒质量、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P<0.05)。采用优化栽培模式(T2处理),半干旱区玉米在产量、生长发育、资源利用效率、叶片生理特性和氮代谢酶活性方面均表现较佳,这种栽培模式相比传统的农户模式,更适合作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栽培的一种优化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徐兆翮 孙鹏 袁存权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第2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他2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
关键词:
刺槐 饲料林 生物量 叶片营养 刈割次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庆鑫 魏艳秀 刘攀峰 杜红岩
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和AlCl_3比色法分别测定杜仲雄花和杜仲叶中总黄酮,研究杜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并对杜仲雄花和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干扰严重,测定结果偏高,AlCl_3比色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合理,在5.030μg·m L(-1)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27%,RSD为1.21%,适合杜仲中总黄酮含量的大量测定;杜仲雄花和
关键词:
杜仲 雄花 叶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锦 黄阳 唐丽 李跃建 刘小俊 杨明方
【目的】为探究栽培密度对四川盆地黄瓜光合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川绿11号"为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测定分析不同密度下黄瓜上、中、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指标。【结果】栽培密度对黄瓜不同部位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也是不同,黄瓜植株从下至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分别是非气孔因素、非气孔和气孔因素共同作用、气孔因素作用所导致;不同叶位叶片可能存在一种光合补偿机制;随着黄瓜密度的下降,单株产量逐渐增加,但每667 m~2产量逐渐下降。【结论】揭示不同栽培密度对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为四川盆地春季黄瓜设施栽培密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栽培密度 叶绿素荧光 产量 黄瓜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朱景乐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仅1属1种,是中国重要的名贵经济树种。‘红叶’杜仲(Eucommia ulmoides‘Hongye’)叶片红褐色,极具观赏价值,且药用价值突出,2009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目前对‘红叶’杜仲生理特征及呈色规律研究较少。本论文以‘红叶’杜仲、‘小叶’杜仲(Eucommia ulmoides‘Xiaoye’)以及‘密叶’杜仲(Eucommia ulmoides‘Miye’)三个品种苗期的叶片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微观构造、内部各活性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庆鑫 刘攀峰 庆军 杜红岩
[目的]揭示杜仲种质资源雄花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有效评价、利用杜仲雄花资源,以及为杜仲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3份杜仲种质资源雄花花径、花高、干质量、含水率、雄蕊长度、雄蕊数及千蕊质量等主要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杜仲雄花花径、花高、干质量、含水率等7个主要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幅度5.18%40.47%。不同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变化范围为1.825 0 2.012 3。不同性状之间相关程度极为显著,其中,花径与花高间相关系数达0.746,花高与干质量相关系数达0.667,雄蕊长度与千蕊质量相关系数达0.831。通过聚类可将...
关键词:
杜仲雄花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飘 涂美艳 宋海岩 陈栋 孙淑霞 李靖 徐子鸿 刘春阳 林立金 江国良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猕猴桃果实叶片生理指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露地栽培(CK)为对照,比较连栋钢架拱型棚(MS)和夯链复膜屋脊棚(RS)两种栽培条件下猕猴桃果实发育期百叶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果实内外品质指标等变化规律。【结果】与CK相比,MS和RS栽培均能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实发育期内百叶重、果实糖酸比、果实发育前期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果实发育后期叶片CAT活性、果实Vc含量和单果重,且MS栽培提升作用更突出;与CK相比,MS和RS栽培均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果实发育期叶片叶绿素b含量、SOD和POD活性、果形指数等的影响无明显规律,且多数时期与CK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避雨栽培有利于猕猴桃叶片生长,并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改善风味。
关键词:
猕猴桃 避雨栽培 生理指标 果实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