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7)
- 2023(11938)
- 2022(10298)
- 2021(9558)
- 2020(8117)
- 2019(18867)
- 2018(18448)
- 2017(35599)
- 2016(19321)
- 2015(21782)
- 2014(22152)
- 2013(21862)
- 2012(20330)
- 2011(18477)
- 2010(18913)
- 2009(17454)
- 2008(17802)
- 2007(16465)
- 2006(14315)
- 2005(13259)
- 学科
- 济(78042)
- 经济(77931)
- 管理(56038)
- 业(53380)
- 企(43707)
- 企业(43707)
- 方法(34687)
- 数学(29939)
- 数学方法(29540)
- 农(22842)
- 财(22223)
- 中国(21140)
- 制(18282)
- 学(17726)
- 业经(16845)
- 地方(15169)
- 贸(14898)
- 贸易(14889)
- 农业(14777)
- 易(14456)
- 银(14082)
- 银行(14049)
- 务(13821)
- 财务(13774)
- 财务管理(13727)
- 理论(13698)
- 行(13304)
- 融(13012)
- 金融(13009)
- 企业财务(12973)
- 机构
- 学院(280274)
- 大学(280158)
- 济(110664)
- 经济(108098)
- 管理(102041)
- 研究(94797)
- 理学(86341)
- 理学院(85288)
- 管理学(83595)
- 管理学院(83038)
- 中国(73385)
- 京(59830)
- 科学(59136)
- 财(55707)
- 农(50648)
- 所(49591)
- 江(45228)
- 研究所(44515)
- 中心(44144)
- 财经(43124)
- 业大(42541)
- 农业(39711)
- 经(38815)
- 北京(38014)
- 范(37540)
- 师范(37136)
- 州(36099)
- 经济学(34304)
- 院(34043)
- 财经大学(31619)
- 基金
- 项目(178616)
- 科学(138373)
- 研究(130739)
- 基金(127207)
- 家(111599)
- 国家(110618)
- 科学基金(92946)
- 社会(80519)
- 社会科(76088)
- 社会科学(76061)
- 省(70488)
- 基金项目(66648)
- 教育(61387)
- 自然(59730)
- 划(59416)
- 自然科(58259)
- 自然科学(58237)
- 自然科学基金(57204)
- 编号(54466)
- 资助(52407)
- 成果(45744)
- 重点(40961)
- 部(39262)
- 课题(38447)
- 发(38410)
- 创(36792)
- 性(35113)
- 科研(34388)
- 创新(34334)
- 大学(33730)
- 期刊
- 济(127630)
- 经济(127630)
- 研究(83794)
- 中国(60637)
- 学报(47360)
- 农(46398)
- 财(46299)
- 科学(41467)
- 管理(37751)
- 大学(35568)
- 教育(34997)
- 学学(33208)
- 农业(30376)
- 融(28074)
- 金融(28074)
- 技术(25343)
- 财经(21843)
- 业经(21580)
- 经济研究(20201)
- 经(18795)
- 问题(17036)
- 业(16765)
- 版(15035)
- 贸(14306)
- 图书(14121)
- 技术经济(13784)
- 统计(13187)
- 商业(13184)
- 理论(13097)
- 财会(12683)
共检索到430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彬 牛刚
通过分析果品产销环节的资产专用性及其对果品产销衔接的影响,得出产销双方的资产专用性与双方衔接的紧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实现果品产销的有效衔接需要充分发挥资产专用性在产销衔接中的粘合作用,并通过建立产销之间重复博弈关系减轻资产专用性对产销衔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慧中
实施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是高等院校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笔者从创新机理出发探讨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内容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
创新机理 高等教育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曜祖 张平
以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制度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我国以农民为主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发生及重要作用。通过借助博弈论模型,构建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对诱致性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成功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时的初始收益和规避中央推行变迁成本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农民接受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拒绝成本之间的关系。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成功实现与制度环境相关,制度环境会推动出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临界点。从本质上说,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来逐步改变政府的决策行为,最终使其转化成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得到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琪
王琪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及其机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探究了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方式使中高职教育子系统既保持彼此独立性,又不失连续性和系统性,从而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更加有序和有效。衔接是中高职教育子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联 孙永生 王娜 倪国华
贫困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目前,关于贫困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回顾贫困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结合中国反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个贫困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分析贫困的各致贫因素: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脆弱性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贫困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兵华
与国际通行的三类DVP交收模式相比,我国现行结算体系交收对象不一致,且针对股份和资金交收时间差内的风险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文启湘 陶伟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钟文晶 罗必良
土地的福利保障与经济价值功能,共同表达了土地资产属性在农地流转缔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集中讨论农户转出土地的契约期限选择问题。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发观:农户缔约期限的选择,主要与农户的资源禀赋相关,与土地本身有价值的产权维度的关系甚微。文章强调,由于土地对于农民具有显著的人格化财产特征,因此,赋予农户以土地的财产性权利,土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与规范化才有可能成为常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飞跃 张秋红
文章通过对我国"三项"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要求,分析了"三项"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点。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城乡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并探讨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转移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煜
由于缺乏外部经理市场,日本经理专用性人力资产准租金中的可占用性部分大大增加。破产和敌意接管使得经理专用性人力资产准租金面临消散的风险。于是,相互持股制度、主银行制、稳定股东制度等就被用于减轻破产和敌意接管的威胁。当这些制度实施,从而股东与经理的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股东受到经理道德风险的威胁时,相互持股作为一种间接人力资产纵向一体化的形式出现了。
关键词:
相互持股 专用性人力资产 准租金 消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单慧芳
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应当科学合理、优质高效。要在这一目标下调整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既要规避重复,又要有所过渡,同时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上体现中、高职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和侧重面。实现途径是:先通过组建旅游职教集团并实行中高职"3+2"衔接式教育体制,再建立旅游专业"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模式。本文以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展示了基于这一途径的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青原 王永海
本文从债务治理效率的角度构造了一个考虑产品市场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因素的两阶段模型,目的是探讨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明,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专用性、盈利能力均为负相关,同时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性的增加,资产负债率起初会增加,但在资产专用性随着产品市场竞争增加至某一临界值后,资产负债率会转为下降趋势。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资本结构 资产专用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延铮
电子政务管理涉及电子政务建设诸多方面,从战略规划、信息资源、项目建设、服务流程、组织机构和运行环境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管理加以概括性分析和论述;同时介绍国内的一些情况,旨在抛砖引玉,嘤其友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文帅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建设既包括农业生产力发展,又包括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农业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密切相关。为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应当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现代农业;重塑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促进小农户和农业强国建设有机衔接;培育壮大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清香
随着绿化环保理念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在经济科学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逐渐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对林业产业的建设当中。构建科学完善的林业化建设成为保障我国绿化经济的顺利发展,也是提高当代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林业企业建设,不但可以增强相应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带来更高的环保效益。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来由于工厂建设的大力生产,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林业产业发生倒退,从而使自然生态体系难以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文章将针对当前林业产业的实际情况,全面探讨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完善林业产业的发展策略,希望我国的林产品生产及监管技术得到有效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