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9)
2023(10482)
2022(8216)
2021(6993)
2020(5556)
2019(12215)
2018(12018)
2017(22619)
2016(12705)
2015(13874)
2014(13535)
2013(13158)
2012(11909)
2011(10589)
2010(10235)
2009(9067)
2008(8755)
2007(7822)
2006(7017)
2005(6300)
作者
(40504)
(33784)
(33657)
(31704)
(21366)
(16417)
(14910)
(13381)
(13108)
(11842)
(11783)
(11345)
(11038)
(10751)
(10733)
(10510)
(10338)
(10119)
(9889)
(9852)
(8844)
(8355)
(8242)
(7840)
(7814)
(7442)
(7440)
(7374)
(6947)
(6916)
学科
(49379)
经济(49318)
管理(36688)
(33368)
(25595)
企业(25595)
方法(19632)
数学(17241)
数学方法(17069)
(16070)
中国(15392)
(14853)
环境(13031)
业经(12418)
(12277)
农业(10974)
(9829)
贸易(9822)
(9570)
(9488)
地方(9460)
(8652)
(8017)
(7807)
银行(7755)
技术(7653)
产业(7609)
(7525)
(7354)
(7351)
机构
大学(180640)
学院(178831)
(71818)
经济(70483)
研究(68126)
管理(65006)
理学(56812)
理学院(56148)
管理学(54926)
管理学院(54664)
中国(49947)
科学(46661)
(44476)
(39522)
(36581)
业大(36362)
农业(35187)
研究所(34064)
中心(30348)
(30152)
(27055)
(25588)
北京(24693)
财经(24511)
农业大学(23245)
(22522)
(22487)
经济学(22164)
(22047)
师范(21600)
基金
项目(131801)
科学(102571)
基金(96914)
(90538)
国家(89865)
研究(86088)
科学基金(74388)
社会(55769)
社会科(52827)
社会科学(52808)
基金项目(51540)
自然(51438)
(51346)
自然科(50237)
自然科学(50218)
自然科学基金(49364)
(44752)
资助(38132)
教育(37959)
编号(31187)
重点(30915)
(28975)
计划(28034)
(27741)
(27237)
科研(26480)
创新(25655)
科技(25223)
国家社会(24054)
(24046)
期刊
(75353)
经济(75353)
研究(47658)
学报(42496)
(40009)
科学(35727)
中国(34638)
大学(31055)
学学(29928)
农业(26907)
管理(22858)
(21984)
(15224)
金融(15224)
(14836)
教育(14535)
业经(13888)
经济研究(12917)
业大(12803)
技术(12490)
林业(11984)
财经(11791)
(11128)
问题(10824)
科技(10539)
农业大学(10223)
(10171)
资源(8765)
商业(7940)
技术经济(7906)
共检索到25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普林   徐其贤   王忠林   张振源   刘悦   顾晓娟   周庆   莫其锋  
[目的 ]人工林土壤的地力维持和有机碳稳定性受到林龄和土层的极大影响。本文旨在探明林龄和土层对柠檬桉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ROC)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固碳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本文测定了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种林龄柠檬桉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探讨林龄(3年生和20年生)和土层(0~10、10~20、20~40、40~60和60~100 cm)对柠檬桉人工林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结果 ]林龄显著影响柠檬桉人工林土壤的物理性质、碳氮磷含量及C∶N、C∶P和N∶P,但土层仅对自然含水量(SWC)、总有机碳(TOC)、全氮(TN)、全磷(TP)和ROC存在显著影响。20年生柠檬桉人工林土壤TOC、TN和TP比3年生分别高138.60%、29.77%和56.99%,说明土壤有机碳和氮磷养分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随着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地表凋落物和根系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进而改善了土壤肥力。20年生柠檬桉林土壤ROC含量比3年生高49.52%,而土壤ROC/TOC值比3年生低30.17%,说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TOC积累的量更多而ROC积累的量相对较少,因而土壤碳稳定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两种林龄柠檬桉人工林土壤TOC和ROC受到土壤TN、TP、C∶N和C∶P的显著影响,而3年生柠檬桉人工林土壤TOC和ROC还受到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的影响,说明柠檬桉幼龄林土壤碳储量及稳定性同时受到土壤物理性质和氮磷养分供应的调控,而成熟林则更容易受到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调控。[结论 ]柠檬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提高,且容易受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的影响。因此,在人工林经营实践中,适当延长轮伐期,并注意调控土壤氮磷养分供应,可以有效提高柠檬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海东  苑海静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目的]研究杉木纯林转化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混交林(简称杉阔复层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结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开化不同树种构建的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WSA)稳定性以及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和镁(Mg)储量的变化。[结果](1)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_(>5 mm))比例,同时也显著提高土壤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2)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不同粒级团聚体中SOC和TN储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WSA_(>5 mm)、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_(2~5 mm))>0.25~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_(0.25~2 mm))>WSA_(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_(A>5 mm))、2~5 mm粒径团聚体总氮(TN_(A2~5 mm))含量以及土壤pH的影响;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WSA_(>5 mm)、土壤pH以及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_(A2~5 mm))含量的影响。(4)复层林不同伴生树种对团聚体组分、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储量有重要影响,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杉木纯林引入紫楠(杉木+紫楠)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磷镁储量以及MWD和GMD;杉木纯林引入红茴香(杉木+红茴香)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碳氮储量。[结论]杉阔异龄复层林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尤以乔木阔叶树种紫楠和红茴香引入,对杉木纯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莲杰  纪雄辉  吴家梅  彭华  朱坚  
本文以猪粪、鸡粪和稻草等外源有机碳与水稻土混合淹水培养,监测其甲烷排放动态,并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易氧化有机碳分组,研究其甲烷排放、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旨在弄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与甲烷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与外源有机碳混合淹水培养极显著增加了CH4排放,其中,土+稻草处理的CH4排放量(178.8 kg/hm2)较对照(纯土处理)增加达265.2%(P<0.01),土+鸡粪处理和土+猪粪处理分别增加了127.3%(P<0.01)和95.3%(P<0.01);外源有机碳的添加增加了土壤中易氧化有机碳AOC3.33、AOC16.7-3.33、A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燕  邱坚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散射分析(SEM-EDXA)法对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木材中晶体的轴向分布、径向分布、形态和含量以及硅石的纳米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柠檬桉木材中晶体主要分布在木射线细胞,形态多为菱形晶体;②柠檬桉木材钙元素含量高的可达所有元素含量的22%以上;③柠檬桉木材中晶体的纳米尺寸在350~400 nm,晶体尺寸大小从树基向树梢呈递减趋势。图4表1参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辛晴晴  吕茜茜  吴利敏  田雪  马文阁  李学军  
为研究合成食用色素柠檬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35.0±1.5) g的鲫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剂量(0、1.4、5.5和10.0 mg/kg)柠檬黄摄入对鲫肝、肠组织结构,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4 mg/kg处理组柠檬黄摄入即可导致肠上皮细胞空泡化,肠绒毛变短;5.5 mg/kg处理组的摄入量引起肠绒毛断裂,而10.0 mg/kg处理组病理现象更严重;肝脏组织学显示,1.4 mg/kg处理组柠檬黄摄入导致肝细胞发生损伤,细胞核萎缩、变形;5.5 mg/kg处理组摄入量引起肝细胞核溶解,细胞空泡化增多;10 mg/kg处理组导致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变形,空泡化加剧,肝血窦不可见,肝小叶结构模糊;1.4 mg/kg处理组柠檬黄摄入即可引起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GSH-Px)活性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肠道内容物测序结果显示,柠檬黄的摄入引起鲫肠道微生物Chao1、Shannon和Simpson等指数变化,一些有益菌(芽孢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一些致病微生物(如蛭弧菌和希瓦氏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研究表明,柠檬黄的摄入会导致鲫肝、肠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并对其抗氧化指标及肠道菌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政铧   陈文祥   李灿娥   章智   张越   蒋芳市   葛宏力   黄炎和   林金石  
【目的】研究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荷膨胀试验、线性收缩试验和计算土壤胶体扩散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分析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结果】游离氧化铁含量与崩岗土壤无荷膨胀率呈线性递增关系(P<0.01),与土壤线性收缩率呈线性递减关系(P<0.05);在电解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崩岗土壤滑动层厚度随着游离氧化铁含量的提高而增大;游离氧化铁含量不同的红土层、砂土层的土壤滑动层厚度与无荷膨胀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线性收缩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游离氧化铁含量影响土壤滑动层厚度,进而影响土壤的胀缩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志建  姜培坤  徐秋芳  
Soils under broad-leaved,masson pine,Chinese fir and bamboo forests in the area of Huzhou,Zhejiang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January 2000.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under broad-leaved and bamboo forests were considerately higher than(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纪杰  张友育  俞元春  崔晓晓  陈瑜  舒洪岚  
对福建省漳州市不同林龄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人工林土壤的持水性、渗透性、抗蚀性等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最大持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0.3 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花  杨青青  陈宗铸  余雪标  杨琦  雷金睿  
为了揭示热带海岸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分布规律,探讨土壤因子对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方法测定研究区域内不同林分类型(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琼崖海棠天然次生林、椰子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大叶相思人工林)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采用简单相关系数法和冗余分析方法评估土壤因子对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m深剖面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范围为0.609.05 g·kg(-1),各土层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变化差异显著,均值表现为椰子人工林(4.36 g·kg(-1))>琼崖海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进学  周东果  朱红业  高俊燕  朱春华  雷宝坤  郭俊  岳建强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柠檬种植基地,选择稻草覆盖、黑膜覆盖、自然生草覆盖及清耕不同处理措施对定植半年的柠檬幼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稻草覆盖在降温方面的效果优于地膜覆盖、自然生草与清耕。土壤保湿方面的效果以地膜覆盖较好。不同覆盖对柠檬树体的生长、挂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覆盖对柠檬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柠檬株高、冠幅明显高于对照(P<0.05),柠檬着果率、单株产量及公顷产量也明显高于对照(P<0.05),土壤温度、湿度与树体的生长关系呈极显著水平相关(P<0.01);冠幅指数、抽梢次数、总梢数、花蕾数、幼果数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龚芳芳  樊卫国  
【目的】解析外源柠檬酸活化石灰性黄壤养分的作用,探究外源柠檬酸促进石灰性黄壤上的刺梨实生苗对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为贵州喀斯特石灰性黄壤地区刺梨栽培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石灰性黄壤和‘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每kg石灰性黄壤(干土)施入柠檬酸40、80和120 mg3个处理,探究外源柠檬酸的不同施用量对石灰性黄壤养分的活化和促进刺梨实生苗养分吸收及生长的作用。【结果】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土壤p H明显降低,有效氮、磷、钾、钙、铁、锌、硼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有效磷、钾、钙和硼含量增加得最多。12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有效氮、铁、锌含量提高的百分率最大,而有效锰、铜的含量明显降低,对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无明显作用。土壤中的细菌总数和解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随柠檬酸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多,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之减少,其中,以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解磷菌和解钾菌的数量为最多。刺梨实生苗的石灰性黄壤培养土施入外源柠檬酸后,明显增强了多种土壤酶的活性,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土壤的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铁还原酶的活性随之增强,淀粉酶活性随之降低,80mg·kg~(-1)柠檬酸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最高。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土壤中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乙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酒石酸、苹果酸含量和有机酸总量最高,3个处理的草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刺梨实生苗对N、P、K、Ca、Mg、Fe、Zn、B元素的吸收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刺梨实生苗对上述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刺梨实生苗对Cu的吸收量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无明显改变。外源柠檬酸的施入明显降低了刺梨实生苗根系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增加了根系中苹果酸、酒石酸、乙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碱性磷酸酶、分泌性碱性磷酸酶、铁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8的石灰性黄壤后,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活化土壤养分的作用,增强多种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中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乙酸的含量,增加细菌总数、解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促进刺梨实生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鑫  陈先刚  白明锐  李风格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组分在退耕还林后的变化,为退耕还林后的土壤碳储量变化评价和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宣威市选择耕地对照和不同退耕还林年数(4,8,12年生)的柳杉人工林地,在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采集土壤并收集枯落物和细根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土壤密度、土壤全氮含量、枯落物现存量和细根生物量。【结果】与耕地相比,退耕还林4,8和12年生时林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20.07%,19.29%和11.52%,即退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伟红  康峰峰  韩海荣  程小琴  胡景东  韩树文  池桂杰  
【目的】明确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Populus davidiana)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为评价其碳汇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山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7个土壤剖面(0~100cm土层)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的体积质量为1.07~1.69g/cm3,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龄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凯  陈乾  王希贤  汪国彬  沈秋水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为了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福建柏纯林与混交林林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阐明福建柏纯林和混交林中土壤肥力随林龄的变化规律,选取不同林龄(15、21、33 a)福建柏纯林和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及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福建柏纯林0~20 cm和20~40 cm土层全氮含量以21年生最高,33年生最低,15年生和33年生混交林土壤全磷含量在20~40 cm土层最低,40~60 cm土层最高.15年生和21年生混交林土壤全钾含量分别比同龄纯林降低了8.98%和68.52%,而33年生混交林比同龄纯林高3.60%.15年生混交林土壤水解氮含量比同龄纯林高出29.29%,而21年生和33年生混交林土壤水解氮含量比同龄纯林降低了35.04%和15.43%.15年生混交林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同龄纯林提高了20.06%,21年生和33年生混交林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比同龄纯林降低了4.77%和4.86%.各林龄福建柏人工林土壤养分基本上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中上层有机质含量随林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还显示出一定的土壤磷限制,导致福建柏各器官磷元素养分偏低.因此,在福建柏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适当添加含有一定量磷元素的速效肥,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维持地力的同时,促进福建柏人工林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兰梓瑜  丁思惠  方升佐  
[目的]探索施用杨树Populus采伐剩余物对土壤养分和二氧化碳(CO_2)释放的影响,为其潜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杨树树枝、树皮、树叶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等4种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原料,根据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凋落物量,以2%质量分数(以烘干土质量计)均匀混入新鲜土壤,25℃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180 d。控制培养期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无机氮[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有效磷(AP)、速效钾(AK)等质量分数以及CO_2日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结果](1)4种生物质原料施用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氮磷钾的有效性(P<0.05),其次为杨树树叶,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质原料的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和CO_2释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生物质原料的全氮、全磷、全钾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碳和碳氮比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CO_2日释放速率与土壤MBC、MBN、NH_4~+-N、AP和AK均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NO_3-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从土壤养分和环境效应综合考量,杨树采伐剩余物的施用能提高土壤有效态的氮磷钾等养分,相对减少碳排放。图3表3参4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