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0)
- 2023(8389)
- 2022(7033)
- 2021(6410)
- 2020(5388)
- 2019(11749)
- 2018(11170)
- 2017(21302)
- 2016(11762)
- 2015(12509)
- 2014(12248)
- 2013(11937)
- 2012(11006)
- 2011(9770)
- 2010(9454)
- 2009(8728)
- 2008(8579)
- 2007(7529)
- 2006(6430)
- 2005(5706)
- 学科
- 济(41981)
- 经济(41891)
- 管理(33230)
- 业(32434)
- 企(25807)
- 企业(25807)
- 方法(20319)
- 数学(18241)
- 数学方法(18043)
- 财(13094)
- 农(11872)
- 学(11180)
- 中国(11161)
- 制(10599)
- 贸(9319)
- 贸易(9318)
- 易(9111)
- 业经(9086)
- 务(8095)
- 财务(8063)
- 财务管理(8048)
- 农业(7842)
- 银(7834)
- 银行(7794)
- 企业财务(7778)
- 技术(7669)
- 融(7516)
- 金融(7516)
- 行(7408)
- 体(7102)
- 机构
- 大学(168410)
- 学院(165496)
- 济(66272)
- 经济(65026)
- 管理(61359)
- 研究(59037)
- 理学(54173)
- 理学院(53518)
- 管理学(52504)
- 管理学院(52209)
- 中国(42862)
- 科学(39713)
- 农(37672)
- 京(34802)
- 业大(32325)
- 所(31278)
- 财(30692)
- 农业(30071)
- 研究所(29087)
- 中心(26442)
- 财经(25059)
- 江(23468)
- 经(23025)
- 院(21835)
- 北京(21308)
- 经济学(21149)
- 农业大学(20379)
- 范(19658)
- 省(19305)
- 师范(19278)
- 基金
- 项目(121818)
- 科学(94886)
- 基金(90883)
- 家(84390)
- 国家(83715)
- 研究(78867)
- 科学基金(69616)
- 社会(52182)
- 社会科(49494)
- 社会科学(49481)
- 基金项目(48640)
- 自然(48037)
- 自然科(46983)
- 自然科学(46963)
- 省(46385)
- 自然科学基金(46188)
- 划(40530)
- 资助(36188)
- 教育(35608)
- 重点(28014)
- 编号(27823)
- 部(26711)
- 创(25495)
- 计划(25379)
- 发(24853)
- 科研(24659)
- 创新(23993)
- 国家社会(22721)
- 科技(22268)
- 教育部(22224)
共检索到23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劲豪 阿布都拉·吾麦尔 贾忠奎
【目的】探究油松建筑材林龄、密度及林龄密度交互效应对木材材性的影响及相关关系,为油松建筑材林精准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选取河北省平泉市国有黄土梁子林场油松人工林为试验材料,开展3种林龄(中龄林(21~30 a)、近熟林(31~40 a)、成熟林(41~60 a))3种密度的交叉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条件对油松建筑材材性的影响。【结果】1)低密度各林龄木材材性无显著差异。中密度下近熟林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497、0.435 g/cm3,比中龄林大但无显著差异,比成熟林高15.58%、8.75%(P<0.05);冲击韧性、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56.268 kJ/m2、9.136 MPa、45.671 MPa,比中龄林高37.02%、9.73%、19.00%(P<0.05),比成熟林高45.94%、13.75%、10.74%(P<0.05)。高密度下近熟林指标也显著优于中龄林和成熟林。2)中龄林低密度林分(900~1 350 株/hm2)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509、0.503、0.412 g/cm3,比中密度林分(1 350~1 800 株/hm2)大但无显著差异,比高密度林分(1 800~2 400 株/hm2)高11.14%、17.25%、9.57%(P<0.05);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抗剪强度分别为7 398.879 MPa、49.220 kJ/m2、10.866 MPa,比中密度林分高10.45%、19.85%、30.51%(P<0.05),比高密度林分高27.81%、93.68%、21.87%(P<0.05)。近、成熟低密度林分和中密度林分指标显著优于高密度林分。3)林龄与密度交互效应对各干缩率、冲击韧性、抗剪强度、各硬度、顺纹抗压强度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4)中、高密度下的中龄林木材综合强度低于110 MPa,属于低强度木材,其余各密度下的中、近、成熟林木材综合强度均处于111~170 MPa之间,属于中强度木材。各密度下的中、近、成熟林强度品质系数均大于215.6 MPa,属于高等级材。与主要建筑用材树种相比,油松属于中等强度之列(Ⅱ级)。5)相关性分析发现油松建筑材气干密度对抗弯弹性模量(r=0.80)与冲击韧性(r=0.83)影响最大,为显著正相关性。【结论】油松的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林龄密度对干缩率、冲击韧性、硬度等指标存在交互效应,培育建筑用材林需综合考虑林龄和密度影响因素,油松属于中强度、高等级材,与红松、云杉等主要建筑用材树种相比属于中等强度之列(Ⅱ级),可以作为建筑用材进行加工利用。
关键词:
油松 建筑材 林分密度 材性 分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嘉俐 李帆 崔靖亭 李岩 王利东 贾忠奎
【目的】探究林龄和造林密度对华北落叶松纸浆林材性的影响,为塞罕坝地区定向培育华北落叶松纸浆人工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3种林龄(15、20、25 a)、3种造林密度(低密度2 500株·hm~(-2)、中密度3 300株·hm~(-2)、高密度4 4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法研究造林密度对于林木材性的影响。【结果】1)木材基本密度仅在高密度水平下20 a(0.439 g·cm~(-3))和25 a(0.387 g·cm~(-3))林分间差异显著(P <0.05),而不同林龄水平下造林密度对其无显著影响。2)晚材率在高密度时,随着林龄的增加先显著增大后显著减小(P <0.05),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相似;15 a时,低密度(19%)林分显著小于其他两个林分(P <0.05)。3)年轮宽度在15和20 a时,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小,且峰值及其出现峰值的轮龄逐渐变小;而在25 a不同造林密度间无明显差异,且峰值(5.9、6.1、6.2 mm)及其出现的轮龄(7、6、8 a)都相近,认为林分可能由25 a进入生长稳定期。4)年轮宽度在不同密度水平下,随着林龄的增长,林木形成层分蘖活动逐渐减弱,细胞间间隙变小,木材材质更加致密,不断变小。5)当林龄和造林密度较小时,林木生长速度较快,纤维细胞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迅速且均匀生长、细胞壁较厚,纤维长宽比小、壁腔比大;待林龄和林分密度逐渐增大,纤维细胞横向生长减缓、细胞壁逐渐变薄,纤维长宽比增大(56.40~77.15)、壁腔比变小(0.48~0.25)、综纤维素含量不断减小(73.18%~53.09%),说明此时纤维细胞已经充分伸长。6)酸不溶木素含量在各林分间浮动范围不大(20.98%~29.74%),随着林龄的增长略有增高。1%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和灰分含量在林龄和造林密度水平上都无明显一致的变化规律。7)单位公顷纸浆产量在各林龄水平下仅在15 a不同造林密度间差异显著,且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所有林分中含量最高的为15 a高密度林分(68.47 t·hm~(-2))。低、中密度水平下的林分,林龄越大单位公顷纸浆产量显著增大,而高密度林分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排名初步认为,15 a林分的2 500株·hm~(-2)材性最好,可作为塞罕坝地区纸浆材定向培育的选择方向。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纸浆林 造林密度 材性 林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秀丽 王艺 金国庆 范辉华 周志春
木荷(Schima superba)为山茶科(Teaceae)木荷属(Schima)常绿阔叶大乔木,为我国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高效生态树种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栽树种,被列为我国南方重要珍贵优质阔叶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阮传成等,1995)。因其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有明 徐姗姗 林汉 张水木 许建忠
福建南屿15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E)的群体平均值为6702.6MPa,变化范围为5042.5~8610.2MPa;抗弯强度(MOR)群体平均数为99.11MPa,变化幅度为77.32~119.79MPa。种源间木材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广义遗传力大于0.441、0.422,方差分析中遗传方差分量在43.07%~60.79%范围内,环境方差分量范围为39.21%~56.93%,说明MOE、MOR除在遗传上受中等程度控制外,还显著受到环境条件影响。种源内MOE、MOR变异系数远大于种源间变异,说明火炬松材质改良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霞 张含国 邓继峰 张磊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3、0.72、0.80和0.60,进行家系水平的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与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木芯基本密度、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呈正相关不显著,与大多数力学指标间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与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径面抗劈力、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呈极显著正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泰特夫
对生长在酸雨及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地区、轻度危害地区和未受危害地区三种条件下马尾松的木材化学性质和基本密度的对照研究表明,生长在受危害地区试材的心、边材生材含水率比在未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分别低30%和22%左右;基本密度与未受危害的树木无明显的差异。酸雨及大气污染危害对木材的化学性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在受危害地区试木中的抽提物和木素含量高;而α-纤维素含量则比生长在未受危害地区的试材约低1%至3%;在严重危害条件下生长的试材中组成纤维素的葡萄糖比在受轻度危害和未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试材约低2%;在受酸雨和大气污染条件下生长的树木中的纤维素相对结晶度比在来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含量...
关键词:
酸雨,大气污染,木材性质,马尾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亚丽 邢新婷 赵荣军 安珍 上官蔚蔚
以4个不同林分密度下的9株长白落叶松木材为实验材料,依据国家标准(GB 1927~1943—2009)对其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58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气干密度的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林分,而且气干密度在四个不同林分间的差异水平均在0.01水平显著。相反,林分密度为20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各种物理力学均值最小。4个林分密度下的长白落叶松木材主要力学性质在纵向均呈现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纵向上的变异在0.05水平显著,顺纹抗压强度、气干密度均在...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力学性质 气干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周运超 齐新民
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 1 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 ;平均胸径、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高径比和蓄积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从 6~ 8年起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小径原木出材率随密度的增大明显降低 ,短小原木和薪材的出材率及出材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生长轮宽度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大体上随密度的增高而增加 ,前两者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 ,后者不显著。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无明显影响 ,林龄 1 5年时均达到制浆造纸的基本要求。在 5个试验处理中 ,初植密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君 张卫强 赵连清 张龙玉 罗桂生 贾茜 贾忠奎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结果】50年生油松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49 g/cm~3,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顺纹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比分别为3.8%、5.7%、0.5%、9.7%、1.45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为4 005.75、3 136、3 247.75 N,抗弯强度为119.94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3.79 GPa,顺纹抗压强度为78.61 MPa。各项指标均优于30年、40年、60年生油松,且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指标等级均处于中等或较高级别,满足建筑用材的需要。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5~2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36~0.40 m·a~(-1),平均生长量在10~30 a达到峰值,峰值为0.31~0.35 m·a~(-1)。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5~1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51~0.55 cm·a~(-1),平均生长量峰值在5~15 a,峰值为0.51~0.63 cm·a~(-1)。【结论】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树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树龄,且差异显著。油松在0~20 a时生长最快,20~30 a时林内竞争加剧,林木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且树干容易产生弯曲、节子、裂纹等现象,50 a以后生长速度再次下降。从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生长过程考虑,应在50 a时对油松建筑材进行采伐利用,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木材品质,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用山西中条山油松为试材,测定结果表明,株内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材性差异是,前者管胞长度短、胞壁薄,微纤丝角度大,年轮较宽,径弦向干缩系数小,树干基部基本密度稍大,浸提物含量高,但其力学性能差,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分别比后者低13.7×10~(-2)、47.7×10~(-2)、11.4×10~(-2)和26.2×10~(-2),不易作承重弯曲构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讨论了通过林木育种、营林措施和确定合适的轮伐期等途径可以减少幼龄材的比例,改善其材质,以及改进传统的加工工艺,以合理利用速生材。
关键词:
油松 幼龄材 速生材 材质改良与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也 王君 杨雨春 何怀江 刘婷
【目的】通过研究胡桃楸次生林生长随林龄和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胡桃楸不同龄组生长的适宜林分密度,以期为胡桃楸次生林经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在东被三省东部张广才岭(ZGCL)、老爷岭(LYL)、长白山(CBS)和哈达岭(HDL)4个调查地区,设置不同的胡桃楸林龄、林分密度调查样地,分析其胸径(DBH)、树高、蓄积等指标与林龄和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1)长白山地区胡桃楸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蓄积量值均最大,显著大于其他地区(P <0.05),各指标大小关系为CBS> LYL> ZGCL> HDL。(2)通过模型拟合,林龄与胡桃楸胸径、树高、蓄积以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值分别达到0.983 2、0.962 2和0.973 1),林分密度与胡桃楸胸径、树高、蓄积以二次项模型拟合最优(R2值分别达到0.833 6、0.665 9和0.858 7)。(3)各地区胡桃楸胸径、树高和蓄积大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前期增速较大,当达到50年之后,增速变缓。(4)各地区胡桃楸胸径、树高和蓄积大小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低密度下降低趋势较小,超过一定密度后,降低速度较大。(5)4个地区胡桃楸生长情况表现为,<40年时,在450~550株/hm2的中等林分密度下生长效果最好,> 40年时,在350~450株/hm2的低林分密度下生长效果最好,即胡桃楸林龄越大,对于林分密度的要求越高。【结论】初步探明了不同地区胡桃楸不同林龄的适宜控制密度,即可通过人工抚育和疏伐等方式控制不同林龄段林分密度,满足胡桃楸的生长空间。该结果可为胡桃楸次生林经营提供一定支撑。
关键词:
胡桃楸 次生林 林龄 林分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玉芳 谌红辉
本文对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 ,5种造林密度 ,15年生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管胞列数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大 ,则生长轮变窄 ,管胞列数减少 ,晚材率增加。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具明显的规律性 ,即随着造林密度加大木材基本密度增加 ,造林密度过大反而下降。造林密度对管胞形态的影响表现出因树龄而异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管胞形态总平均值变化不大 ,但管胞长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受到造林密度影响。较低的造林密度各生长轮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组织比量不受造林密度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苏凤泉 唐万鹏 林汉 徐向阳 班龙海 刘万琦
对河南引种火炬松两批种源 (耐寒火炬松和一般火炬松 )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火炬松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差异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种源内差异较种源间差异更大 ,种源基本密度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种源间各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均近似于正态分布 ,且随树龄增加而增大 ,呈现出径向递增的模式。木材基本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加强 ,5年生木材基本密度预估 1 2年生木材基本密度是可行的。一般种源木材基本密度与纬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与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耐寒种源木材基本密度与纬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与经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
火炬松 基本密度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宏 高甲荣 张金瑞 杨麒麟
林分密度是林分生长特征因子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其影响规律及确定适宜密度,对培育和管理林分都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选择林龄10,15,20,25a且立地条件相似的6种林分密度(1050,1850,2355,3825,5133,5533株·hm-2)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密度下油松人工林分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和材积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树高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林分蓄积量呈不显著的负相关;②从整体看,林龄对林分各生长指标都存在正相关,但不影响林分生长指标的总趋势;③从林木的长势情况和林地生产力方面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