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4)
2023(2180)
2022(1947)
2021(1920)
2020(1594)
2019(3721)
2018(3674)
2017(7158)
2016(4306)
2015(4695)
2014(4556)
2013(4632)
2012(4362)
2011(3959)
2010(3871)
2009(3533)
2008(3512)
2007(3176)
2006(2759)
2005(2360)
作者
(13888)
(11431)
(11307)
(10759)
(7363)
(5665)
(5161)
(4715)
(4310)
(4208)
(4175)
(3878)
(3786)
(3738)
(3715)
(3611)
(3484)
(3430)
(3335)
(3287)
(3164)
(2857)
(2817)
(2768)
(2637)
(2561)
(2527)
(2522)
(2490)
(2439)
学科
(12786)
经济(12756)
管理(6761)
(6486)
方法(6224)
数学(5733)
数学方法(5615)
(4955)
(4811)
企业(4811)
(4070)
(3758)
中国(3605)
(2871)
森林(2871)
(2863)
收入(2802)
(2647)
(2585)
金融(2584)
(2571)
劳动(2554)
(2355)
农业(2298)
业经(2170)
(2119)
银行(2089)
(2039)
国民(2038)
(2001)
机构
大学(58195)
学院(56601)
研究(24304)
(21001)
经济(20570)
管理(17933)
科学(17427)
中国(17259)
(16278)
理学(15269)
理学院(15066)
管理学(14630)
管理学院(14531)
(14132)
(13333)
研究所(13216)
业大(13122)
农业(12656)
中心(10160)
(9393)
(9357)
(9072)
北京(8959)
(8703)
农业大学(8306)
科学院(7608)
(7598)
(7584)
林业(7547)
研究院(7451)
基金
项目(41010)
科学(29973)
基金(28375)
(27821)
国家(27636)
研究(25351)
科学基金(21067)
(15816)
自然(15294)
自然科(14914)
自然科学(14909)
自然科学基金(14632)
基金项目(14600)
社会(14365)
(14239)
社会科(13493)
社会科学(13487)
资助(12850)
教育(11760)
重点(9797)
科技(9607)
计划(9568)
编号(9385)
(8561)
科研(8541)
(8413)
成果(8070)
(7818)
专项(7650)
创新(7439)
期刊
(21836)
经济(21836)
学报(16130)
研究(14792)
(14302)
中国(12399)
科学(12367)
大学(11315)
学学(10932)
农业(9452)
林业(7710)
(6399)
管理(6285)
(6042)
教育(6011)
(5024)
金融(5024)
业大(4705)
科技(3861)
业经(3814)
(3621)
技术(3454)
财经(3424)
经济研究(3411)
问题(3239)
农业大学(3176)
世界(3026)
(2923)
科技大(2918)
科技大学(2918)
共检索到8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永奇  李斐然  刘文华  
泌香生理反应是雄麝特有的生理机能反应,其直接表现于麝香的分泌、形成。为揭示林麝泌香生理期发生的时间、不同阶段持续时间与年龄分布的关系,阐明泌香机理、探索影响麝香产量、质量因素及麝群泌香期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随机法抽取麝群中50只麝,通过查阅系谱档案及年龄鉴别方法相结合区分为6个年龄组,观测个体采食、行为、排粪频次、粪便质地、色泽与粪量,嗅闻气味等区分泌香前期、泌香盛期、泌香后期,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对记录完整的39只1岁(11只)、 2岁(7只)、 4岁(6只)、 5岁(6只)、 7岁(3只)及9岁(6只)等的样本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及SAS 9.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麝群泌香期历经两个高峰,分别由成年麝群(> 2年龄)及育成麝群(≥1年龄及≤2年龄)主导,成年麝群泌香启动时间早于育成麝15d左右,且整个泌香期持续时间较长、变化相对平缓,育成麝泌香期持续时间较短、呈尖峰式变化;林麝年龄越小的群体泌香启动时间越迟但泌香期更显集中;6个年龄组麝群泌香期不同阶段时间分配并没有明显差异,且持续时间变异幅度较大;为明确育成麝和成年麝群泌香期各生理阶段持续时间的异同进行非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年龄段类群在泌香前期(T=–0.68, P=0.499 2)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泌香盛期育成麝群和成年麝群持续时间分别为2.89 d(n=18)、4.10 d(n=21),二者持续时间差异显著(T=–2.59, P=0.013 5),泌香后期(T=–0.26, P=0.799 7)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总泌香期育成麝群和成年麝群持续时间分别为8.67 d(n=18)、10.24 d(n=21),二者持续时间差异显著(T=–2.05, P=0.047 0),这是否表明泌香盛期、泌香总持续时间与麝香产量与质量有关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可为不同年龄雄麝群泌香生理反应期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泌香期不同生理阶段持续时间及发掘与之紧密关联的麝香产量、质量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生  陈晓鸣  王健敏  刘娟  杨子祥  陈航  
分析了15年生云南松在横坑切梢小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在蛀梢和蛀干为害期的针叶光合生理反应。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在小蠹虫蛀梢和蛀干期显著影响了针叶同化CO2的能力,针叶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31%和65%,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也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针叶净光合速率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以及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小蠹虫不同的蛀害期而不同。小蠹虫蛀梢和蛀干为害显著降低了针叶叶绿素含量(P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连露  吴云江  
本文研究带启动时间的同步多重休假的GI/M/c排队,通过矩阵几何解方法,给出了稳态队长,等待时间的分布函数及其条件随机分解结果。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盛方正  季建华  周娜  
研究当企业发生了突发事件之后,启动应急预案时刻的决策问题。分别针对企业单独决策和供应链作为整体进行决策这两种情况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假设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收集到突发事件部分的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动预案的决策。研究发现在企业单独决策时往往达不到供应链整体的最优,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协调方案以使得在单独以及整体决策的两种情况下预案启动"门槛"相同,最后通过数例说明了研究的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迎冬  吕锦芳  饶开晴  李玥  马昕源  王晋  陈杰  赵茹茜  
为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在禽类性成熟启动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采用120羽60日龄伊莎蛋母鸡,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饲养于光照逐渐延长(以光/暗为8 h/16 h为起点每周增加0.5 h光照,简称长光照组)和恒定的短光照(光/暗为8 h/16 h,简称短光照组)条件下,记录体重变化与性成熟时间。长光照组和短光照组母鸡分别于136和151日龄时开产。在136日龄时,每组取10只鸡宰杀后取血液、脂肪和下丘脑组织,分别检测血清leptin水平、脂肪leptin mRNA与下丘脑leptin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36日龄时,长光照组和短光照组母鸡血清雌二醇(E2)和leptin水平均无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绍龙  杨柳  韦莉萍  韦弟  李朝生  李小泉  黄素梅  覃柳燕  田丹丹  张进忠  周维  龙盛风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剑  周志春  饶龙兵  金国庆  李建民  
Soil culture experiments at two phosphorus level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including chlorophyll content,MDA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and APase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of six Liriodendron chinese provenances with different phosphorus efficiency(PE). The result sh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艳芝  客绍英  
本研究为选育抗旱菘蓝优良四倍体株系提供参考,以生长30 d的菘蓝二倍体和人工选育四倍体株系组培幼苗为材料,将预实验确定的15%PEG-6000溶液50 mL浸泡12 h后将溶液倒出,再培养7 d,利用氮蓝四唑法测定SOD活性;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茚三酮溶液显色法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电导率仪法测定电导率。结果表明,经干旱胁迫后,DB4、DB7、DB12和DB15的SOD活性提高;供试材料中DB5、DB7和DB12的POD活性保持在较高的一个水平;DB2、DB3、DB5、DB8、DB10、DB12、DB13和DB15的电导率变化幅度较低,而DB4变化幅度最大;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钱法文  侯韵秋  
1999— 2 0 0 2年夏季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前期黑嘴鸥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其出现频率依次为 :取食 39 36 % ,休整 37 95 % ,运动 9 4 8% ,警戒 8 30 % ,饮水 5 0 3% ;繁殖后期黑嘴鸥成鸟的各种行为不具明显的规律性 ,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取食 4 2 5 3% ,休整 1 4 2 1 % ,运动 1 7 6 5 % ,警戒 1 4 5 2 % ,饮水 1 0 93%。繁殖后期运动和警戒行为所花费的时间比繁殖前期显著增加 (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桂芳  吴铁明  向佐湘  吴哲  黄珂  
为探明过路黄低温致伤的生理特性,为其引种北移、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在低温(10,5,0,-5℃)胁迫下过路黄叶片内部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均有明显的变化.在试验处理范围内,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有明显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兴明   陈继旺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为探究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土柱试验,设置2种覆土厚度(30cm(M组)、50cm(N组)),每组覆土分别设4个处理组:单独种植香根草(CK)、接种蚯蚓20d后添加香根草(A)、同时接种蚯蚓和添加香根草(B)、添加香根草20d后接种蚯蚓(C)处理,分析覆土理化性质及香根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CK相比,A、B和C处理均能使覆土pH值显著降低趋向中性(P<0.05),提升覆土EC、OM、TN和TP含量。与CK相比,不同时间接种蚯蚓均能增加香根草发芽率、总重和叶绿素a含量,其中B处理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A处理叶绿素b含量和C处理根系总长较CK均显著提高(P<0.05)。与CK相比,B处理降低香根草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效果较强,30和50cm厚度覆土下B处理香根草可溶性蛋白较CK分别降低9.34%、4.69%(P<0.05),50cm厚度覆土下脯氨酸含量较CK降低5.55%(P<0.05),而A处理能显著提高香根草丙二醛含量。同一覆土厚度下,A处理仅在30cm条件下显著降低香根草CAT活性;B、C处理香根草SOD、POD活性较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A、C处理中覆土OM、TN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主要环境因子,而B处理中覆土OM、TP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蚯蚓-香根草联合应用于复垦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我国现阶段消费需求的特点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升级困难,高低收入者及城乡间消费差距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启动内需,应主要通过消费信贷政策支持消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冰  任开磊  吴疆翀  郑益兴  张燕平  
[目的]研究辣木幼林时期对大量元素的需求状况。[方法]应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探讨N、P、K配方施肥对元阳干热河谷辣木幼龄林的生长量、叶片色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肥力补充对辣木幼林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N肥各施肥配方对幼林的各项生长量指标和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肥对除地径增量和叶片含水率之外的其它设定指标也表现出显著效果,而K肥各施肥处理仅对冠高增量、冠高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极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著促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均为本试验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旷欣宇  唐应辉  
本文研究带随机启动时间与双阈值(m,N)-策略的M/G/1可修排队系统,首先讨论系统有关的排队指标,接着研究因为故障而产生的系统的下列可靠性指标,如:服务台首次失效前的寿命分布、不可用度和(0,t]时间内的平均故障次数。最后,在建立费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中检测公司检测样品的这一现实情况,研究了双阈值最优控制策略(m~*,N~*),并在同一组参数下与服务台不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双阈值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建斌  王可山  
本文利用2003-2015年美国畜禽食品召回事件的数据资料,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食品召回启动时间对食品召回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食品召回启动时间对食品召回率有显著影响,而且食品召回率与食品召回启动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但仅有3%的食品召回事件的启动时间出现在拐点之后,因而对于97%的食品召回事件而言,缩短食品召回启动时间将促进召回率显著提高。同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对食品召回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食品供应链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并启动召回行动的效果显著。另外,美国畜禽食品召回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提高食品召回率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