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7)
- 2023(10317)
- 2022(8571)
- 2021(7668)
- 2020(6087)
- 2019(13566)
- 2018(12952)
- 2017(23809)
- 2016(13172)
- 2015(14289)
- 2014(13902)
- 2013(13674)
- 2012(12935)
- 2011(11921)
- 2010(11873)
- 2009(10823)
- 2008(10498)
- 2007(9393)
- 2006(8476)
- 2005(7693)
- 学科
- 济(56945)
- 经济(56889)
- 业(33471)
- 管理(32376)
- 企(23713)
- 企业(23713)
- 中国(19340)
- 地方(19137)
- 农(18245)
- 方法(17745)
- 数学(15416)
- 数学方法(15280)
- 业经(14188)
- 学(13386)
- 农业(12895)
- 贸(11801)
- 贸易(11791)
- 易(11340)
- 财(11003)
- 地方经济(10674)
- 发(10414)
- 环境(10323)
- 融(10115)
- 金融(10114)
- 银(10025)
- 银行(9973)
- 行(9692)
- 技术(9639)
- 制(9377)
- 产业(8153)
- 机构
- 学院(188103)
- 大学(185960)
- 济(76089)
- 研究(74906)
- 经济(74607)
- 管理(66588)
- 理学(56811)
- 理学院(56051)
- 管理学(55037)
- 中国(54983)
- 管理学院(54699)
- 科学(50035)
- 农(45024)
- 京(41644)
- 所(40547)
- 研究所(37358)
- 业大(36065)
- 农业(35087)
- 中心(32496)
- 财(31998)
- 江(29679)
- 院(28480)
- 北京(26911)
- 省(26512)
- 范(25741)
- 师范(25295)
- 财经(25054)
- 州(23655)
- 科学院(23086)
- 经(22801)
- 基金
- 项目(131042)
- 科学(100867)
- 基金(92458)
- 研究(88927)
- 家(85451)
- 国家(84694)
- 科学基金(69476)
- 社会(56093)
- 省(53394)
- 社会科(53141)
- 社会科学(53127)
- 基金项目(49259)
- 自然(46412)
- 划(45320)
- 自然科(45285)
- 自然科学(45270)
- 自然科学基金(44455)
- 教育(38865)
- 资助(36674)
- 发(34687)
- 编号(33739)
- 重点(30577)
- 创(27441)
- 计划(27052)
- 部(26712)
- 发展(26506)
- 展(26085)
- 科研(25866)
- 成果(25852)
- 创新(25728)
共检索到29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杨保国 刘士玲 邓硕坤 冯昌林
【目的】研究林隙大小对土沉香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下人工更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马尾松大(83~109 m~2)、中(52~76 m~2)、小(18~43 m~2)林隙以及林冠下栽植的4年生和12年生土沉香幼树为研究对象,采取典型抽样法,对土沉香幼树生长、叶片形态和一级枝条特征进行系统调查,并测定2种年龄幼树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随林隙面积的增大,2种年龄土沉香幼树的胸径、树高、冠幅和树冠长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叶片长度、宽度、平均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随林隙增大而减小,叶片长宽比则逐渐增加,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一级分枝的枝条基径、枝条长度和枝条数量均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分枝角度则逐渐减小;叶片、枝条、根、树干以及全株生物量均随林隙面积增大而增加,表明大林隙有利于促进幼树生长发育,林冠下的光照严重不足,抑制幼树生长而影响生物量积累。【结论】林隙对人工更新苗木的影响长期存在,大林隙有利于土沉香幼树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小林隙及林冠下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关键词:
林隙 更新苗木 土沉香 生物量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 路琦 汪生财 陈梦缘 邢韶华 王清春 杨军
【目的】林窗增加了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林下生境的异质性,对林下幼树的更新具有重要影响。黄檗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黄檗幼树的生长状况、空间分布与林窗空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其对林下生境的适应性,对促进黄檗种群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2014年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林下栽种的黄檗幼树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对黄檗的生长及存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使用背包式激光雷达获取了样地的林窗空间结构数据。采用空间点格局、生境关联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林窗对黄檗幼树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自然生长条件下,7年后黄檗幼树存活率为19.25%,在排除扩散限制后,存活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聚集分布。(2)林窗空间结构是黄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檗幼树分布与林窗边缘呈显著正关联,而与林冠区呈显著负关联。(3)黄檗幼树的基径在林窗边缘显著高于林冠区和林窗中心(P <0.01),在林冠区与林窗中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黄檗幼树的冠幅和树高则呈现显著的梯度变化(P <0.05),即林窗边缘>林冠区>林窗中心。【结论】研究表明林窗对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生长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林窗边缘的生境条件更有利于黄檗幼树的存活和生长,而林窗中心和林冠区则会对黄檗幼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凯月 王庆成 吴文娟
【目的】研究林隙大小对蒙古栎、水曲柳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影响,为2个树种的林隙内及林冠下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白山地区15年生蒙古栎和9年生水曲柳人工更新幼树为研究对像,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大小林隙(大、中、小林隙和林冠下)内蒙古栎和水曲柳幼树进行生长、形态(枝系特征、叶片特征)调查,测定2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并探讨其分配特征。【结果】随林隙减小,蒙古栎和水曲柳幼树的树高、地径、冠长和冠幅均显著减小(P<0.05);2个树种的1级枝长度和1级枝基径均显著减小(P<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冉 许芳泽 邓祥鹏 赵善超 向玮
【目的】明确林隙面积大小对新疆天山云杉幼树更新的影响,探究各林隙等级下幼树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云杉林隙内幼树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3块1 hm~2样地内49个林隙的幼树密度、生长指标和空间位置进行调查,应用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点格局分析法,研究不同林隙大小对幼树更新的影响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1)不同林隙面积等级对云杉幼树密度和生长指标(胸径、树高、冠幅)影响显著(P <0.05),对幼树地径影响不显著。幼树密度在林隙等级Ⅰ(<20 m~2)中最大;幼树生长指标的最大值多出现在林隙等级Ⅱ(20~40 m~2)中。(2)幼树主要集中在林隙等级Ⅰ(<20 m~2)、林隙等级Ⅱ(20~40 m·2)、林隙等级Ⅲ(40~90 m2)的东北方向冠下和东南方向冠下,随林隙等级的增加幼树逐渐从林隙边缘向林隙中心转移。(3)幼树在林隙尺度上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随着尺度的增加,从随机分布中逐渐过渡到聚集分布,后期又趋于随机分布。【结论】林隙大小对天山云杉更新有显著影响,小于20 m~2的林隙有助于促进幼树的存活,20~40 m~2的林隙有助于幼树的生长,且幼树在林隙东北部冠下、东南部冠下区域分布集中,生长指标最佳,表明这两个方向有助于幼树生长。因此,可沿这两个方向扩大林隙面积至20~40 m~2来促进幼树的更新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书曼 方静 赵佳齐 王楷 任英杰 孟昭军 严善春
[目的]探究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不同寄主幼树的适生性,科学保护林木、防控美国白蛾。[方法]以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及栽植的8种树(家榆、胡桃楸、旱柳、白桦、水曲柳、长白落叶松、山槐、紫椴)为实验对象,室内饲养并测定美国白蛾幼虫取食不同寄主幼树叶片后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效应指标。[结果]取食家榆和胡桃楸的美国白蛾幼虫存活率较高,其次是水曲柳、旱柳和紫椴;取食长白落叶松的较低,其次是山槐。取食家榆和胡桃楸的美国白蛾幼虫体重、体长、头壳宽数值较高,其次是水曲柳、紫椴;取食山槐的较低,其次是白桦。取食胡桃楸、家榆、水曲柳的美国白蛾幼虫化蛹率、羽化率数值较高,发育历期较短,其次是紫椴;取食长白落叶松和山槐不能化蛹,取食白桦、山槐、长白落叶松的不能羽化且发育历期较长。美国白蛾幼虫对家榆、胡桃楸、水曲柳取食量较大,其次是紫椴、旱柳;取食家榆和胡桃楸的幼虫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换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紫椴、水曲柳;幼虫对山槐和白桦的取食量较低,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换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幼虫食物消耗率与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换率结果相反。[结论]家榆和胡桃楸较适合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其次是水曲柳、紫椴;而长白落叶松、山槐不适于其生长;表明美国白蛾对多种寄主有不同的适生性和营养利用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莉薇 张文辉 周建云 薛瑶芹 吴敏 马闯
栓皮栎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林区的主要建群种和资源树种。为了明确林窗大小对栓皮栎实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设置固定样地,测定秦岭北坡5种不同面积林窗(面积分别为200 m2)中栓皮栎实生幼苗的存活数量、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等指标,分析栓皮栎实生幼苗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苗期(1~5年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生幼苗的数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面积为150~200 m2的林窗中,栓皮栎实生幼苗在数量、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方面都优于其他林窗中的栓皮栎实生幼苗;林窗内的光照强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草本层高度、土壤...
关键词:
林窗大小 环境因子 栓皮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金豹 顾红 陈锦永 田莉莉 张威远
目的利用根域限制技术控制高密栽培条件下桃树生长,对适宜的根域限制方式和根域体积进行研究。方法以华光油桃为试材,观察了槽式、抬高式和箱筐式等限根方式对栽植后3年内桃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方式限根对地上部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生物量和冬季修剪量减少、新梢长度和粗度下降;当根域体积大于150L,限根对幼年桃树干高、干径、树冠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抬高式和箱筐式比槽式对生长影响大;在限根当年没有观察到限根对成花的促进作用,第2年促进花芽形成;适度限根可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果实大小和SCC不受影响,但限根过度则起抑制作用。结论在对适宜的限根方式和根域体积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认为在株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俊明 邹嫣娉 陈桂珠
在广东梅州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用恒定淹水位淡水培养处理红树植物桐花树幼苗1年,以人工海水(盐度8 g.kg-1)为对照,研究了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组幼苗的茎高、基径、胚轴直径等指标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而叶片数则极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在胚轴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叶宽、根长、根径、根数等指标上差异不显著;淡水组的叶面积比人工海水组大18.11%,差异显著。180天时,淡水组植株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人工海水组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分别比人工海水组低12.50%、18.40%、16.48%、16.32%,两组植株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大小均为:茎>叶>根;...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桐花树 淡水培养 生长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马祥庆 陈绍栓 林上杰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 ,选择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发育阶段 ( 5、1 0、1 5、2 0年 )、不同立地 ( 1 4、1 6、1 8地位指数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特点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连栽导致了杉木生长的明显衰退 ,2、3代杉木胸径分别比 1代杉木下降 7 2 9%~ 1 1 61 %和 1 5 63 %~ 2 1 4 7% ,树高分别下降 7 89%~ 1 1 76%和 1 7 76%~ 2 2 3 5% ,蓄积量分别下降 2 1 0 2 %~ 2 4 61 %和 3 8 70 %~ 4 4 1 8% ,而且随栽植代数的增...
关键词:
栽植代数 杉木 生长发育 地力衰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晓明 张亚如 张娜 张晓军 赵长星 王铭伦 王月福
为明确花生生长过程中是否存在生长冗余,探讨花生高产的适宜生长度,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试材,设长×宽×深分别为40 cm×20 cm×20 cm、40 cm×20 cm×40 cm、40 cm×20 cm×60 cm、40 cm×20 cm×80 cm4种规格不等的根土空间,采用网袋法,研究了根系生长空间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根土空间增大,株高逐渐增高,分枝数逐渐增多,根系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逐渐增大,其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根土空间过小显著影响各时间段花生开花数、下针和结果;根土空间过大则中前期开花数、下针和结果少,中后期开花数、下针和结果多;适当的根土空间(如限根...
关键词:
花生 根土空间 生长发育 产量 冗余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王铁杆 谢起浪 张华伟 严兴洪 陈孟静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温度、光强、光照周期、盐度和密度对日龄为60 d的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C.Agardh]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了解铜藻幼苗的适宜培育条件。结果显示:铜藻幼苗在15~30℃范围内,均能存活,适宜温度为20~25℃;在500~7 500 LX下均能生长,生长的适宜光强为2 500~4 500 LX;长光照条件(18L∶6D)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幼苗在盐度为10~40下均能存活,适宜盐度为30。另外,幼苗的密度越低,越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发育,5~25棵/L的密度有益于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分生。上述研究结果为铜藻幼苗室内渡夏培养提供了基础技术数据。
关键词:
铜藻 幼苗 培养条件 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朝黎 白晓刚 李湘阳 曾炳山 胡冰
[目的]研究不同供硼量培养条件下,黑木相思生长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揭示黑木相思对硼胁迫环境的响应模式。[方法]以1月龄黑木相思无性系SR17幼苗为材料,利用含0、0.1、1、2 mmol·L~(-1)硼酸的营养液培养2个月后,测定黑木相思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营养元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基于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各指标对黑木相思响应不同供硼量的贡献率,比较黑木相思幼苗对不同供硼量的适应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0、1和2 mmol·L~(-1)供硼量抑制了黑木相思幼苗株高和根长的增加,降低了地上部分叶绿素的含量,引起叶片失绿、黄化甚至脱落的表型。0 mmol·L~(-1)供硼量使黑木相思的主根和侧根呈白色且增粗,1、2 mmol·L~(-1)供硼量使根系褐化。0、1、2 mmol·L~(-1)供硼量降低了黑木相思体内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引起了氧化反应;增加了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引起体内脂质氧化水平升高和渗透胁迫;增加了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引发了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H_2O_2)的积累与清除以及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黑木相思体内硼元素含量增加,磷和钾元素的含量也随之增加,而钙元素含量在0.1 mmol·L~(-1)供硼量下最高。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钾元素含量、叶片数增长量、株高增长量、LOX活性、AsA含量、钙元素含量、硼元素含量、POD活性、Pro含量、SOD活性、根长增长量、蛋白浓度、PAL活性及叶绿素b含量14个指标可作为黑木相思生长发育响应硼胁迫的主要指标。[结论]黑木相思幼苗在0.1mmol·L~(-1)供硼量下生长势较好,其生长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供硼量条件下差异显著,黑木相思通过调控植株表型、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响应硼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一薇 崔纪菡 郭帅 李顺国 校诺娅 刘寒双 刘猛 夏雪岩
为明确缺氮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冀谷45’为试验材料,采用苗期水培法,以全氮营养液培养(15mol/L N)为对照(CK),测定缺氮(0mol/L N,N_0)胁迫下幼苗生物量、根系性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缺氮胁迫下,幼苗已展开的真叶出现叶尖干枯症状;与CK相比,缺氮胁迫谷子幼苗的地上部鲜、干重和苗高均显著下降;但幼苗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根冠比、总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平均直径等根系性状指数均显著提高;缺氮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和b含量分别比CK减少32.3%和34.5%,说明缺氮显著抑制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合成。2)缺氮胁迫幼苗叶片的SOD、POD、CAT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CK降低24.9%、43.1%、33.9%和7.0%;MDA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46.2%和92.5%。3)相关性分析表明,缺氮胁迫下,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幼苗地下部干、鲜重均呈正相关,POD活性与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69),POD与CAT活性呈正相关(R~2=0.020),CAT与SOD活性呈正相关(R~2=0.425)。一方面,谷子幼苗在缺氮胁迫下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比CK减少73.6%和34.6%,显著抑制幼苗叶片的生物量积累;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均显著下降,抑制叶片叶绿素的合成;谷子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根总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比CK均显著增加,缺氮胁迫促进了幼苗根系的伸长生长。另一方面,缺氮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活性氧累积,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谷子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艳梅 张龙冲 马天晓 刘震 任雪敏 耿晓东 宋良红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泡桐苗木株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延长日照长度可促进苗木高生长,延长当年生长期;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下高生长停止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8 h(8月27日)、12 h(9月3日)和14 h(9月3日)、16 h(9月10日),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最晚,为9月24日左右,且后期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最高。2)日照长度与施肥对泡桐高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12 h和24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
关键词:
泡桐 顶芽 人工调控 连续生长 接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卿 杜国强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树 根系分区灌溉 生长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