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2)
- 2023(10191)
- 2022(9106)
- 2021(8648)
- 2020(7314)
- 2019(17000)
- 2018(16959)
- 2017(32811)
- 2016(18167)
- 2015(20398)
- 2014(20273)
- 2013(20244)
- 2012(18598)
- 2011(16704)
- 2010(16379)
- 2009(14900)
- 2008(14372)
- 2007(12441)
- 2006(10813)
- 2005(9341)
- 学科
- 济(68344)
- 经济(68255)
- 管理(50041)
- 业(47732)
- 企(40421)
- 企业(40421)
- 方法(33594)
- 数学(28848)
- 数学方法(28490)
- 学(17890)
- 农(17469)
- 中国(17038)
- 财(17011)
- 业经(15010)
- 地方(13915)
- 理论(12358)
- 贸(12100)
- 贸易(12094)
- 制(11998)
- 和(11853)
- 农业(11739)
- 易(11728)
- 技术(10952)
- 务(10807)
- 环境(10755)
- 财务(10749)
- 财务管理(10729)
- 教育(10328)
- 企业财务(10190)
- 划(9647)
- 机构
- 大学(256696)
- 学院(252359)
- 管理(101137)
- 济(94257)
- 经济(92056)
- 理学(88414)
- 理学院(87366)
- 研究(86580)
- 管理学(85686)
- 管理学院(85264)
- 中国(61636)
- 科学(57402)
- 京(55776)
- 农(44918)
- 所(44586)
- 财(41837)
- 业大(41833)
- 研究所(41169)
- 中心(38378)
- 农业(35729)
- 江(35697)
- 北京(35352)
- 范(34039)
- 财经(34030)
- 师范(33612)
- 院(31812)
- 经(31010)
- 州(29318)
- 技术(27558)
- 师范大学(27445)
- 基金
- 项目(180424)
- 科学(140095)
- 基金(130019)
- 研究(128369)
- 家(115144)
- 国家(114187)
- 科学基金(96702)
- 社会(77854)
- 社会科(73530)
- 社会科学(73506)
- 省(70563)
- 基金项目(69673)
- 自然(65825)
- 自然科(64247)
- 自然科学(64229)
- 自然科学基金(63071)
- 划(60422)
- 教育(58570)
- 资助(54363)
- 编号(52131)
- 成果(42343)
- 重点(40437)
- 部(39231)
- 发(38003)
- 创(37348)
- 课题(35999)
- 科研(35183)
- 创新(34775)
- 计划(34212)
- 大学(33189)
- 期刊
- 济(100199)
- 经济(100199)
- 研究(72758)
- 学报(46261)
- 中国(45661)
- 科学(40934)
- 农(39999)
- 管理(36652)
- 大学(33836)
- 学学(31789)
- 财(30036)
- 教育(29383)
- 农业(28357)
- 技术(20759)
- 融(18043)
- 金融(18043)
- 业经(16078)
- 财经(15778)
- 经济研究(15649)
- 图书(15216)
- 业(14624)
- 科技(13367)
- 经(13268)
- 理论(13071)
- 问题(12913)
- 版(12394)
- 业大(12344)
- 实践(12233)
- 践(12233)
- 技术经济(11716)
共检索到35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明
童年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所处年代一批人共同的童年经验或回忆。林海音和迟子建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切入,用真实细腻的情感,在成长与离别中展现女性特有的人道主义悲悯关怀。同时,勾勒出充满平民韵味的京俗画卷,展现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两位作家不同的经历反映在作品中,其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将两者展开比较研究,能进一步深化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拓宽文学研究视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薇薇
在儿童视角小说中,复调叙事是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揭示了儿童与成人视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还指出了其中隐藏的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并最终指向对人性的关怀。儿童与成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观察视角呈现融合与背离的特点。视角的差异使得叙事话语呈现“复调性”特征,成人的内心世界以儿童的话语予以展现,使得成人的真我以一种近乎反叛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复调叙事中,对个体伤痛的揭露,也引导着人们反思与关怀人性。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成人视角 复调叙事 人性关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敏 李甦
叙事与对话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叙事对儿童的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儿童的叙事能力成为评估正常儿童及障碍儿童交流能力的方法。作为叙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中的评价的使用反映了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儿童叙事评价能力的研究方法、年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为未来形成评估儿童叙事能力的工具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叙事 叙事评价 发展 儿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凤娟 章依文
研究目的:(一)研究学龄前儿童在看图叙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发展规律。(二)通过比较双语教学儿童和单语儿童在普通话看图叙事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差异,了解学龄前儿童暴露在双语学习的环境中其母语的发展规律。在10个月后的追踪随访中了解双语教学儿童和单语儿童在普通话看图叙事中各语言评估指标的变化。(三)了解特殊语言障碍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在看图叙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差异,为临床语言干预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温静
动物小说英雄叙事模式在动物小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动物形象建构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动物小说既继承了英雄叙事传统,也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思考,展示了动物英雄的独特存在、情感互通和悲剧命运。动物英雄叙事具有价值尊重、文化反思和生态建构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动物小说 英雄叙事 民族崇拜 文化图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骁勰 张颢鹏
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古老的鄂温克族的生存现状与文化变迁的故事。这部小说不仅延续了迟子建温情叙事、民间立场、泛神思想等写作特点,在叙事时间模式的运用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概言之,迟子建以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为基础,通过对时序、时距、频率等叙事节奏的调整,将鄂温克族漫长的百年历史与短暂的部落搬迁时间呈现在同一层面。同时,作者对长、短两条时间线进行比较,从而增强了叙事张力,营造出阅读的陌生化体验。
关键词:
迟子建 叙事时间 故事时间 叙事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Lori E.Skibbe Ryan P.Bowles
叙事能力指有组织地表述事物或事件的语言能力,在儿童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叙事评估工具(Narrative Assessment Protocol)测查了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叙事评估工具能够反应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趋势;(2)3-5岁幼儿在叙事能力评估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趋势,5岁组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3)该样本中的儿童在故事讲述中,不会主动给出题目和结尾,较少使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
关键词:
汉语儿童 叙事能力 评估 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旭 段丽红
幼儿L对死亡产生困惑:"我们会不会死?死了会怎么样?(人)可不可以不死?"为深入理解L死亡困惑背后的相应体验,引入李旭幼时对死亡的体验以理解L对死亡的体验。发现L对死亡的困惑源于其面对"失去""不存在""不确定"等死亡意义体验所带来的恐慌,成人对死亡理性、科学的解答并不能消除幼儿的死亡困惑和恐慌。从影片《寻梦环游记》中,可以获得重构死亡意义的启示:要消除儿童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需提供给儿童一个"存魅"的、温情的亡灵世界。为确保儿童"得到"这个世界,首先成人心中就应存有这个世界,并在生活中让儿童可以触摸到这个世界,一起作为儿童重构死亡意义的"发生境域",将其中包含的铭记、爱传递给儿童,回馈给成人,消除成人与儿童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永
在诗化的语言背后,"儿童底层叙事"所承载的内容意蕴深远。面对当下课堂教学中盛行的"虚假生成"的现象,对《山彦学校》的深度解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此等解读的背后,嵌入中国教育境遇中的"儿童叙事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固化值得教育者们认真地反思——为什么我们会树立这样一种儿童教育观,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不同于教育理想主义者们的本质主义追问,教育社会学的眼光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理解儿童教育的视窗,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发掘"儿童底层叙事"的教育意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紫薇 方维保
作家魏微的小说具有独特的叙述特征和伦理表达方式。在她的小说中常有固定的关系模式——老夫少妻或姐弟模式,而透过这两种不对称的两性关系,作家细致地表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和消费社会对浪漫主义时代之良善的道德品质的侵蚀和消磨。在情节营构上,魏微总是习惯于在叙述中设置“重逢”的桥段,包括与故人重逢、与故乡重逢两种形式。这些重逢故事通过小说主人公对待重逢的前后不同的心态和感受,消解了浪漫主义时代对故人、故乡的乌托邦想象。当“重逢”叙述被作家置于故事的高潮或收尾的时候,人物最终能够在素净平淡的情感基调中完成对日常的言说,生发出宁静悠远的美感。
关键词:
魏微 主题模式 重逢叙述 情感张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诗越
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作品中有大量属于左翼文学范畴的作品。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左翼叙事是时局与使命的遇合下的书写,是在政治和时代潮流的共同影响下的必然性选择,是文学的时代性与作家使命感的重要表现。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左翼叙事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色与丰富的内涵,获得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市镇小说 左翼叙事 时局 使命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佳琪
女性成长是张翎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笔下的女性书写展现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内在发展路径,写出了年少懵懂的女性在他者境遇中的困惑与挣扎,将女性置于逃离的空间位移之中,展现女性在挫折中的反抗与成长。但是张翎笔下的女性成长并没有囿于两性视域之中,而是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的觉“心”与回归,探求女性成长的日常生活空间与生存价值。
关键词:
张翎 女性 成长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天园
刘乃亭、赵光鸣主编的《新疆儿童文学作品集》是新疆儿童文学的重大成果。作品集以“童年”书写为叙事视角和表现对象,作品有着成人式的规训和想象,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和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不仅建构了独立自主和以善为美的儿童主体,还表达了新疆儿童对地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意识。新疆儿童文学凝聚着当代新疆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重要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洋洋 陈心怡 陈巍 高奇扬
叙事能力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表演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性叙事能力,然而,鲜有研究探讨其能否影响社会性叙事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表演游戏能否对幼儿社会性叙述能力的发展产生作用。通过一项准实验设计,以2所幼儿园60名5-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测验法、观察法分析组织表演游戏对幼儿社会化叙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句子结构"维度外,幼儿在"叙事完整性""时间标记"的得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表演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性叙事能力的提升,也对幼儿社会性叙事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多采用故事表演的形式,以提升幼儿社会化能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娟 沈秋苹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往往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互动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叙事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自闭症儿童的叙事研究能为其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提供借鉴。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叙事在一般语言特征、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和内部状态语言上均表现出异于正常儿童的特征;自闭症儿童的叙事能力与其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中央统合能力、镜像神经元和社会脑等密切相关。以叙事为基础的干预方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综述基础上提出了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叙事能力 干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