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3)
- 2023(4230)
- 2022(3415)
- 2021(3395)
- 2020(3045)
- 2019(7214)
- 2018(7346)
- 2017(14748)
- 2016(7962)
- 2015(9240)
- 2014(9107)
- 2013(8839)
- 2012(7844)
- 2011(7081)
- 2010(7387)
- 2009(6852)
- 2008(6710)
- 2007(5915)
- 2006(5256)
- 2005(4565)
- 学科
- 济(32869)
- 经济(32846)
- 管理(21991)
- 业(21984)
- 方法(19428)
- 企(18970)
- 企业(18970)
- 数学(17956)
- 数学方法(17466)
- 学(8019)
- 农(7832)
- 财(7297)
- 中国(6853)
- 理论(6232)
- 业经(6116)
- 制(5471)
- 贸(5351)
- 贸易(5348)
- 易(5209)
- 务(5186)
- 财务(5154)
- 财务管理(5148)
- 农业(5053)
- 企业财务(4890)
- 技术(4591)
- 和(4548)
- 地方(4510)
- 策(4197)
- 教学(4139)
- 划(4034)
- 机构
- 学院(113169)
- 大学(112307)
- 管理(45421)
- 济(43168)
- 经济(42270)
- 理学(39576)
- 理学院(39228)
- 管理学(38129)
- 管理学院(37960)
- 研究(34865)
- 中国(26846)
- 京(24191)
- 科学(23413)
- 业大(19483)
- 农(19003)
- 财(18860)
- 所(17911)
- 研究所(16468)
- 江(16327)
- 中心(16302)
- 北京(15681)
- 财经(15441)
- 农业(14314)
- 经(14031)
- 院(13458)
- 范(13099)
- 州(13085)
- 师范(12950)
- 技术(12751)
- 经济学(12476)
- 基金
- 项目(78336)
- 科学(60868)
- 基金(56389)
- 研究(53700)
- 家(50355)
- 国家(50029)
- 科学基金(42760)
- 社会(32575)
- 省(31088)
- 社会科(30965)
- 社会科学(30954)
- 自然(29891)
- 自然科(29212)
- 自然科学(29205)
- 基金项目(29133)
- 自然科学基金(28680)
- 划(26086)
- 教育(25935)
- 资助(25450)
- 编号(21645)
- 重点(17879)
- 成果(16782)
- 部(16633)
- 创(15760)
- 发(15615)
- 科研(15415)
- 计划(15090)
- 课题(15078)
- 创新(14734)
- 大学(14520)
共检索到15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杜国明
物权变动模式关系到物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是集体林权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辨析中国现行法律体系物权变动的基本模式、例外模式和专门法律中的林权物权变动模式状况,在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司法实践等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集体林权领域应当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关键词:
集体林权 物权 变动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海萍
基于现状考察和价值考量的基础上对农村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进行研究。在当前制度背景和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农村不动产物权变动应采用公示对抗主义为主、登记生效主义为例外的立法模式。本文从我国农村登记制度的不健全、乡村法秩序的特点、登记对抗主义移植的经济基础以及城乡二元土地格局的长期存在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该模式选择的合理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茜
尽管《物权法》立法之初,就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应采何种立法模式,就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中国采用了类似德国的登记要件主义的立法模式。大多立法专家一般认为,采用登记要件主义具有维护交易安全、明确产权关系、促进不动产的案件审理、加强对不动产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此种立法模式在维护交易安全、明确产权关系、加强对不动产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并非如立法专家所言,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反而是存在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习惯相背离、容易导致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违背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同时也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不少的法律困境。而立法如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立法模式,则易于克服上述弊端,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可、...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耀东 勾维民
动产抵押权变动由罗马法和日尔曼法的形式主义到近现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登记对抗主义,无疑走向了历史的倒退。由于登记的公示机能无法像占有那样随着动产物权变动而彰显,而且对一些价值不大的动产进行登记可能造成不便,增加抵押人的费用。因此,为了兼顾交易快捷与安全,有必要在登记之外寻求其他的"形式表象"来表征动产抵押权的变动。
关键词:
动产抵押权 公示方式 形式主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式媛 李志刚
就股权变动模式的选择问题,学界有多种不同观点。虽争议已久,但共识未至。文章探讨了股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坐标,并通过明晰股权变动模式的不同观点的逻辑思路,探寻了公司法研究和论证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以实现通过方法的共识达致对股权变动模式问题观点共识的目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家维
目前关于物权变动模式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即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和债权形式主义。我国《物权法》主要倾向采用债权形式主义模式对物权变动进行调控。而无权处分合同应采取何种方式变动物权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目标是通过物权变动模式保证交易安全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文章以无权处分为例探讨物权形式主义对我国立法变动模式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物权变动 形式主义 无权处分 立法模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榅平
我国《物权法》对于自然资源物权化采用了用益物权模式,但由于民法上的用益物权仅可设立于对物的非消耗性利用之情形,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利用也涵盖进来,导致了法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严重扭曲。至于学界提出的占有权模式和准物权模式,则亦均因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立足于我国物权法立法体系,唯用益物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可堪采用于自然资源物权化,故应考虑建构自然资源物权化的二元立法模式,在尊重自然资源原始公有的前提下,以非消耗性利用和消耗性利用之划分为基础,以私法中的债为原因,分别为其他私法主体设立用益物权和所有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物权化 立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建峰 邹平
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选择问题一直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海外市场进入选择理论的局限性以及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在实践中采用了组合的进入模式。权变的市场组合进入模式选择理论以组织的环境变量与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变量之间所存在着的权变关系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出一定环境条件下,可采取的最适宜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市场组合进入模式。它对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我国企业寻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权变理论 海外市场 组合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作为一种重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不仅可以用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募集,而且可以用于控制权的重新配置、竞争和转移。在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现象突出的我国资本市场,当定向增发运用于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买壳上市等控制权变动时意义重大,因为此时的定向增发能直接实现上市公司原大股东控制权的显著变动或变更。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都能带来市场的积极响应,而买壳上市、整体上市的累积超常收益更大。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不仅具有一般资本市场中的信号传递效应,而且还传递了大股东控制及其变动的信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峰 吴晓云
本研究结合对华为、普华永道以及顶新国际集团等跨国公司的实地访谈选定"母国—东道国"和"东道国—东道国"两类研究视角,以普通消费者非常熟悉的牛仔裤、运动鞋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类别中的相关品牌作为测试对象,选择来自于中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具有跨国界经历的顾客作为调研样本,分别检验了以品牌母国和品牌东道国为基准衍生出的营销标准化程度对东道国顾客心理的影响关系模型。模型中加入了市场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最后,结合具体事例针对中国企业做了引申讨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辜明安
物权保护采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抑或物权请求权模式,在学界有不同看法。前者虽有其合理性,但弊端更为显著,不仅可能模糊侵权行为法的功能,更有颠覆侵权行为法价值的危险,在立法上不足采。对后者来说,一方面,物权请求权使民法的性格得以彰显,符合请求权作为权利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物权请求权不能为侵权法所吸收,且具有独立于债权的实证依据。因此,物权请求权模式具有更充分的存在理由。
关键词:
物权请求权 物权保护 民事责任 立法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桂红 高岚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确权的基础上鼓励与规范林权流转。然而,林权流转并不必然导致林业物权变动。首先以我国林业物权变动为研究对象,厘清了林业物权变动与林权流转的区别;其次,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林业物权变动的规定与德国和日本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再次,结合我国现阶段林业物权变动的现状,从林业物权变动模式和林业物权变动的各种限制条件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林业物权变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简化林业物权变动程序,加快完善与林业物权变动相关的服务和配套措施的建议,以期为深化、完善林权制...
关键词:
林业物权 物权变动 林权流转 林地 林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君华 李桦
基于全国林权改革百强县陕西宁陕县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并结合林地实际经营产业类型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家庭单户经营与股份合作经营的特点及其农户选择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下,户主受教育程度高、是否为村干部、家庭纯收入较低、劳动力数量较多、家庭林业收入较高等条件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单户经营模式,反之更倾向于选择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富裕地区发展农户林地经营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怡
公平与效率的消长及平衡一直是制度变革所要解决的核心命题。作为林业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广东,在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中,没有推行以"耕者有其山"为目标的"均山制"改革模式,而是设计了"均股均利"的创新制度安排。本文研究认为,无论是从目标选择还是改革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安排均呈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特征。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公平 效率 制度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虹 邓运高 魏怡爽
本文以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为主线,纵观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动情况,分析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利用我国近20年相关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依存关系,提出了经济-环境“双赢”的工业生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