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1)
- 2023(7492)
- 2022(6309)
- 2021(6026)
- 2020(4918)
- 2019(10950)
- 2018(11103)
- 2017(19857)
- 2016(10748)
- 2015(11694)
- 2014(10813)
- 2013(9981)
- 2012(8783)
- 2011(7918)
- 2010(8260)
- 2009(8105)
- 2008(7793)
- 2007(6691)
- 2006(6215)
- 2005(5718)
- 学科
- 济(35632)
- 经济(35575)
- 管理(29887)
- 业(27108)
- 企(25160)
- 企业(25160)
- 制(12374)
- 农(11637)
- 业经(11247)
- 中国(11229)
- 财(10917)
- 方法(10424)
- 体(9125)
- 学(8547)
- 数学(8319)
- 数学方法(8172)
- 体制(7765)
- 农业(7437)
- 理论(6847)
- 银(6832)
- 银行(6826)
- 和(6811)
- 融(6625)
- 金融(6624)
- 行(6589)
- 地方(6406)
- 务(6232)
- 环境(6215)
- 财务(6214)
- 资源(6206)
- 机构
- 学院(137992)
- 大学(136605)
- 济(53264)
- 经济(52082)
- 管理(50949)
- 研究(50203)
- 理学(42444)
- 理学院(41969)
- 管理学(41217)
- 管理学院(40935)
- 中国(38942)
- 科学(30502)
- 京(30391)
- 财(27631)
- 所(25540)
- 研究所(22976)
- 中心(22362)
- 江(21830)
- 农(21459)
- 财经(20543)
- 范(20158)
- 北京(20010)
- 师范(20002)
- 业大(19444)
- 院(19086)
- 经(18638)
- 州(17325)
- 师范大学(15982)
- 农业(15867)
- 省(15843)
- 基金
- 项目(90707)
- 科学(70708)
- 研究(69864)
- 基金(63902)
- 家(57366)
- 国家(56423)
- 科学基金(46967)
- 社会(43056)
- 社会科(40647)
- 社会科学(40629)
- 省(35652)
- 基金项目(32991)
- 教育(31939)
- 编号(29923)
- 划(29873)
- 自然(29131)
- 自然科(28232)
- 自然科学(28222)
- 自然科学基金(27700)
- 资助(25397)
- 成果(24790)
- 重点(20958)
- 课题(20528)
- 发(19963)
- 部(19213)
- 创(18826)
- 制(18069)
- 项目编号(17992)
- 性(17991)
- 国家社会(17921)
共检索到223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政 马泽忠 肖禾
本文将林权改革目标与森林分类经营理念相结合,从委托代理视角出发,分析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国家所有权实现路径,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的创新实现形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玉昆 孙文琪
近年来,由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权不明晰,森林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财产未得到有效的使用。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过程中所有权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能使资源保护达到最优的问题,并试图对当前改革提出部分建议及策略。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所有权 博弈论 公共地悲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张琦
从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2个方面阐述了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状况,指出林权制度改革后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未来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即从3个方面展开:分类经营管理、参与式管理、采伐限额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俊
通过对森林资源物权概念的拟定,从行政化与物权化博弈的角度重新界定森林资源流转。在此基础上,对重庆森林资源流转立法存在的流转形式内涵外延界定不清、流转方式立法缺失等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合法的流转方式,确立抵押、继承的流转方式,流转限制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统筹城乡 森林资源物权 森林资源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丽萍 郭志京
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主体有:所有权主体(国家即全民)、代表主体(国务院)、行使主体(自然资源部)、委托代理行使主体(地方、相关部门,包括社会组织或企业)、使用权主体(市场主体)。然而,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抽象性和双重性、客体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性以及实现上的公共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复杂性。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应是多样的,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资源应做出可选择的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制度。
关键词:
所有权主体 物权理论 方式探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葛章志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骏轩 张晓远
立足于国家所有权实质,根据其公共所有权的本质和私权属性,以及国家所有和代表人行使的运行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国有企业在行使国家所有权中,产生的对《物权法》确立的民法上国家所有权精神的异化,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与公共利益的联系,确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国有财产的不同类型并明确行使规划的修正意见。
关键词:
国家所有权 公共所有权 私权 社会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湘舸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淑英
本文从分析森林资源管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管制的必要性在于林业的外部性;鉴于不同性质林业的不同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有差异的,政府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制方式对负外部性采取强制性管制,对正外部性采取激励性管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管制制度的效应,并论证了其政策激励悖论的理论渊源在于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管制导致的产权残缺;提出了森林资源管制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娜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并非是私人所有权的衍生物,而是具有本质区别的财产权制度。权利束理论将排除权作为私人所有权的核心,反之,对于自然资源这样的公共财产,国家承担着保护公众不被排除的义务。公众接近成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其核心内涵在于:它是一项可强制执行的法律权利、毗邻居民的接近权受到更高的保护以及对公众接近的限制应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实质性平等。公众接近特征能够确保社会成员共享自然资源,实现政治共同体内部对于公民身份平等的民主性期望。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公众接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森林资源,是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名章
党的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搞活国有林场经济。第一,只有创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国有林场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林场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