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9)
- 2023(12235)
- 2022(10270)
- 2021(9570)
- 2020(8408)
- 2019(19624)
- 2018(19894)
- 2017(37911)
- 2016(21112)
- 2015(23502)
- 2014(23597)
- 2013(22871)
- 2012(20821)
- 2011(18940)
- 2010(19235)
- 2009(18133)
- 2008(18160)
- 2007(16167)
- 2006(14095)
- 2005(12614)
- 学科
- 济(83586)
- 经济(83487)
- 管理(57537)
- 业(56966)
- 企(47206)
- 企业(47206)
- 方法(42038)
- 数学(37761)
- 数学方法(37115)
- 农(23796)
- 财(22773)
- 中国(20582)
- 制(19081)
- 学(18590)
- 业经(18155)
- 贸(16058)
- 贸易(16054)
- 易(15587)
- 农业(15415)
- 地方(14868)
- 务(14103)
- 财务(14060)
- 财务管理(14023)
- 银(13516)
- 银行(13462)
- 理论(13409)
- 企业财务(13278)
- 体(13192)
- 行(12763)
- 融(12679)
- 机构
- 大学(298486)
- 学院(297912)
- 济(118549)
- 经济(116061)
- 管理(113888)
- 研究(101476)
- 理学(98529)
- 理学院(97419)
- 管理学(95366)
- 管理学院(94827)
- 中国(76887)
- 科学(65906)
- 京(63439)
- 农(60502)
- 财(54824)
- 所(53362)
- 业大(51321)
- 研究所(48853)
- 农业(47512)
- 中心(47075)
- 江(45381)
- 财经(43220)
- 北京(40196)
- 经(39155)
- 范(38056)
- 师范(37538)
- 院(36502)
- 州(35752)
- 经济学(35648)
- 省(33282)
- 基金
- 项目(201767)
- 科学(156320)
- 基金(145028)
- 研究(139951)
- 家(129823)
- 国家(128730)
- 科学基金(108339)
- 社会(86934)
- 社会科(82365)
- 社会科学(82332)
- 省(80264)
- 基金项目(76732)
- 自然(73219)
- 自然科(71505)
- 自然科学(71480)
- 自然科学基金(70219)
- 划(68063)
- 教育(65875)
- 资助(60554)
- 编号(56242)
- 重点(46144)
- 成果(45083)
- 部(43914)
- 发(42166)
- 创(41838)
- 科研(40026)
- 计划(39447)
- 创新(39149)
- 课题(39101)
- 大学(37258)
- 期刊
- 济(127380)
- 经济(127380)
- 研究(83217)
- 中国(57857)
- 学报(55518)
- 农(53586)
- 科学(48219)
- 财(43747)
- 大学(41059)
- 管理(39667)
- 学学(39008)
- 农业(34743)
- 教育(32225)
- 融(27169)
- 金融(27169)
- 技术(25988)
- 业经(22455)
- 财经(21260)
- 经济研究(20828)
- 业(19047)
- 经(18172)
- 问题(17307)
- 统计(16445)
- 版(16212)
- 技术经济(15025)
- 策(15008)
- 业大(14651)
- 科技(14556)
- 商业(14147)
- 理论(13473)
共检索到436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裘菊 孙妍 李凌 徐晋涛
2003年新一轮林权改革后,福建集体林区林权经营方式在结构上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对福建林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初步影响。林改3年来,集体经营的山林面积迅速减少,家庭承包经营成为福建集体林区最主要的经营方式。林改基本上完成了山林权的初次分配,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市场化;尽管全面衡量林改的成效还为时过早,但数据显示林改后林业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文章最后就林权改革不足之处做了简单评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小军 徐晋涛 王轶博
通过对甘肃省和云南省322户农户的入户调查,以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林权改革发展状况。根据调研数据的描述统计结果,研究发现,虽然两省的林地经营模式变化有所不同,但家庭经营的林地面积都有显著的增加,改革成效明显。对未来的林改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妍 徐晋涛 李凌
介绍了江西省林权改革第一阶段明晰产权工作的主要做法,并运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了林权改革的实施对自留山、责任山、集体山的林地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自留山和责任山的经营模式在林改前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几乎不受林权改革影响;而集体山林的经营模式受林改的影响较大,林改之后股份合作、承包、转让等模式逐渐取代了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成为集体山林经营的重要模式;提出了江西省林权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经营模式 影响 江西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君华 李桦
基于全国林权改革百强县陕西宁陕县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并结合林地实际经营产业类型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家庭单户经营与股份合作经营的特点及其农户选择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下,户主受教育程度高、是否为村干部、家庭纯收入较低、劳动力数量较多、家庭林业收入较高等条件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单户经营模式,反之更倾向于选择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富裕地区发展农户林地经营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祥智 郭艳芹 李圣军
通过对永安市15个村实地调查,从村集体收入、财经使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其他福利以及村级债务状况四个方面分析了林改对于村级经济的影响,认为产权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通过改革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改革过程中应坚持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建全制度,加强监督,村财政收入使用应向服务领域倾斜。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改革 利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杰 冉陆荣
基于对辽宁省8个县(市)340户林农的调查数据,从林木生产与林下经济2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辽宁省集体林权改革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需情况。结果表明:林改后辽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有的林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过小、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太少、林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鉴于此,提出在林木生产与林下经营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林木生产 林下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振滨 郑逸芳 林丽梅 许佳贤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多个层面对农户林业经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基于福建省林权改革"一村一策"的现实基础,选取典型样本村,文章探讨了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农户间地块数量及林地规模的变动差异较大;林地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变大;林地破碎化程度小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支持,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引导林农转变经营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经营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婷婷 申津羽 温亚利
基于前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研究成果,以福建永安市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方法展开林改绩效综合评价。然后,将林改绩效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安林改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0.801,林改绩效较显著,并且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有较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岐楠 展进涛
基于对南京浦口217个农户微观样本的调查,构建林农选择行为的Probit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该地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林地流转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研究表明:平原林区难以通过大规模的林地流转实现林地集中型的规模经营。相反,不断涌现的林业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开辟了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因此,在短期内着重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强林地流转及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建设,为长期内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做准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泽建
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林业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西速生丰产林经营模式的变化趋势。调查数据显示:集体统一经营模式已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合作组织经营模式和公司化经营模式将是广西速生丰产林发展的趋势;速生丰产林的投资、经营规模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塑造合作组织和公司化经营模式的良好"土壤环境",林农应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联合在一起形成合作社、合作林场等合作组织,形成规模经营,以便克服资金难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泽建
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林业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西速生丰产林经营模式的变化趋势。调查数据显示:集体统一经营模式已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合作组织经营模式和公司化经营模式将是广西速生丰产林发展的趋势;速生丰产林的投资、经营规模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塑造合作组织和公司化经营模式的良好"土壤环境",林农应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联合在一起形成合作社、合作林场等合作组织,形成规模经营,以便克服资金难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秋 李桦 姚顺波
以福建省沙县、顺昌县为例,采用林权改革后的2007~2009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lamquist和Tobit两阶段分析法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测算了南方集体林区家庭林地经营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林权改革后家庭经营的林地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而非简单正向或负向关系;林业投资、农户兼业程度、户主年龄对生产效率影响显著,其余变量不显著;家庭林地经营规模偏小,流动性不足;林地经营效率分化明显等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总体来看,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使林地分配状况变差,但是对于初始林地面积较低的林户而言,林地的分配状况是改善的。总体状况变差主要是由于初始林地面积较高的林户得到了更多的林地。另外,林地面积的变化与林户改革前所拥有的林地面积之间是"U"型关系。这主要是由改革的自上而下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共同造成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洁 刘伟平
通过分析影响林农造林行为的因素,基于福建南部5个县25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林地条件、主要树种、林业生产风险偏好对影响林农造林行为有显著关系,由此提出要推进林改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等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改 林农 造林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王嘉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劳动力数量、家庭月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林农林地转入意愿;农户在流转决策时,市场、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交易制度、公平落实采伐指标、发展交易市场、建立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