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2)
2023(12407)
2022(10982)
2021(10528)
2020(8850)
2019(20523)
2018(20903)
2017(40241)
2016(21943)
2015(24645)
2014(24609)
2013(24122)
2012(21908)
2011(19851)
2010(19952)
2009(18449)
2008(17964)
2007(15779)
2006(14182)
2005(12329)
作者
(62386)
(52311)
(51577)
(49207)
(32767)
(24947)
(23145)
(20553)
(19734)
(18346)
(17705)
(17548)
(16422)
(16319)
(15920)
(15782)
(15539)
(15216)
(14930)
(14651)
(13065)
(12866)
(12543)
(11974)
(11672)
(11654)
(11571)
(11454)
(10537)
(10327)
学科
(86387)
经济(86278)
(67622)
管理(62182)
(47663)
企业(47663)
(47499)
方法(36706)
数学(31694)
农业(31533)
数学方法(31349)
业经(23657)
(21644)
中国(21260)
(19751)
(19353)
地方(17800)
环境(16533)
(14964)
(13846)
贸易(13840)
技术(13736)
理论(13668)
(13540)
(13473)
(13277)
(13153)
(13028)
(12980)
财务(12923)
机构
学院(306957)
大学(305672)
管理(125749)
(121961)
经济(119340)
理学(109546)
理学院(108435)
管理学(106736)
管理学院(106190)
研究(102254)
中国(77109)
(66373)
(65283)
科学(64374)
(54283)
业大(52862)
(51532)
农业(50513)
研究所(46960)
中心(46919)
(44902)
财经(43105)
北京(41187)
(40675)
师范(40355)
(39356)
(36752)
(36092)
经济管理(34884)
经济学(33996)
基金
项目(212656)
科学(166887)
研究(157795)
基金(153863)
(133890)
国家(132686)
科学基金(113932)
社会(98303)
社会科(92647)
社会科学(92619)
(83548)
基金项目(83093)
自然(74205)
自然科(72376)
自然科学(72360)
自然科学基金(71069)
教育(70842)
(69411)
编号(66339)
资助(62149)
成果(53146)
(46916)
重点(46813)
(45401)
课题(44013)
(43759)
创新(40648)
科研(40464)
教育部(39833)
国家社会(39716)
期刊
(139123)
经济(139123)
研究(89069)
(67344)
中国(59964)
学报(49946)
科学(46516)
农业(45450)
管理(41878)
(39602)
大学(38875)
学学(36718)
教育(34570)
业经(28511)
(27518)
金融(27518)
技术(25397)
(21101)
财经(20224)
问题(19297)
经济研究(18855)
(17054)
(16059)
图书(15923)
科技(15819)
理论(15274)
资源(14722)
技术经济(14599)
农村(14516)
(14516)
共检索到448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邢光超  曾贤刚  
林农的营林活动对森林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受林权制度的制约。基于森林的多功能性,可将林农的营林活动分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和追求生态效益的环境行为。文章作者利用Holmstrom和Milgrom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对以家庭承包、分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新一轮林权改革进行了再解读,并指出激励不相容是引发森林潜在生态风险的根本原因。然后,作者构建了一个政府和林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林权改革如何使林农的自利性营林活动偏离社会生态目标,并分析了影响林农环境行为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作者指出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应从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林农风险承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姚顺波  
本文运用Tobit模型引入林权改革和市场激励变量,采用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7个县1998—2015年商品林种植农户生产行为累计调研数据对林农生产投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近期林地资金强度大于中期与早期的;户主年龄大、家庭经营模式的小农户更倾向于劳动主导型投入,而户主年龄较小、联户经营模式的大农户更倾向于资金主导型投入;林农对林地的投入行为受林权改革、市场激励等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林权证的发放和林地流入能显著提高农户对林地劳动力、资金以及总资本的投入;木材市场价格和林地流转价格对农户的劳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姚顺波  
本文运用Tobit模型引入林权改革和市场激励变量,采用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7个县1998—2015年商品林种植农户生产行为累计调研数据对林农生产投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近期林地资金强度大于中期与早期的;户主年龄大、家庭经营模式的小农户更倾向于劳动主导型投入,而户主年龄较小、联户经营模式的大农户更倾向于资金主导型投入;林农对林地的投入行为受林权改革、市场激励等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林权证的发放和林地流入能显著提高农户对林地劳动力、资金以及总资本的投入;木材市场价格和林地流转价格对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影响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了农户对林地的资金投入;另外,林地流转价格对总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超  宋维明  
基于福建省483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与TobiT模型对比分析了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对农户营林行为和营林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联户经营对农户的营林行为及营林规模均有显著影响;林权流转对农户营林行为有显著影响;加入林业合作组织能够显著提高农户营林规模;林业科技服务、森林保险、林权贷款、采伐限额制度、林业税费对农户营林行为及营林规模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得到如下启示:应改进政策执行模式,注重政策与林业发展实际的融合;提倡联户经营与其他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有机结合,发挥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应有作用;有效的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有经济激励与社会促进双重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金  张广胜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现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林农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生产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农户家庭收入、林地面积等显著影响林农投资行为,提出应拓宽林农投融资渠道、组建专业合作社和规范林业资源流转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洁  刘伟平  
通过分析影响林农造林行为的因素,基于福建南部5个县25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林地条件、主要树种、林业生产风险偏好对影响林农造林行为有显著关系,由此提出要推进林改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等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红  周黎安  徐晋涛  赵锦勇  
中国2006年开启的集体林权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本文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林权改革和基层民主对林农投资激励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产权得到重新界定的林地中,此次林权改革显著性地增加了近19%的家庭劳动投入,但这一激励仅出现在民主决策制度通过的林权改革村中,而非民主决策通过的林权改革村中家庭林地劳动投入无显著性变化。本文还分析了基层民主决策制度影响产权改革效果的渠道,我们认为在中国不完善的民主环境下,基层民主决策可从两个方面影响产权改革的效果:一方面会增加农户对林地产权的信心,另一方面,村民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参与到村林改中更能了解林权改革,对产权明晰也有更为深入的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绍光  刘国顺  孙倩倩  郭岩琢  
在介绍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义的基础上,对农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参与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内部和外部分析影响集体林权改革的因素,建立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机制、参与式的工程运行机制和公平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为核心的激励农户参与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耀峰  刘金龙  张大红  
以贵州省300多个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围绕林农异质性与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林农获益状况,运用统计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基于家庭、认知和行动层面的异质性,社区林农从集体林权改革中获益的效果具有差异性。社区内林农经济资本越大、林业资本越多、劳动力资本越多、政治资本越充足以及对政策的认知程度越深,就越容易从林改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和较好的效果,反之亦然。基于上述结论,政府在考虑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时,应该注意和支持社区基层行动者的行动能力构建,特别需要关注基层利益主体由于行动能力差别而导致的获益差别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雪  陈耿宣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农户林业经营决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探讨分权改革对农户林业经营的激励作用。理论模型表明,林权私有化有利于提高集体收益,而外部选择和交易费用弱化了林权下放对农户的激励作用,产权下放可能无法对林农形成有效激励。采用福建、贵州两省的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包含地区变量的Logistic模型检验假说,研究发现:明晰产权对林业经营确实存在明显的经营激励作用;林业市场条件较好促使农户积极经营;未加入地区变量时政策约束与林业经营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加入地区变量后相关关系消失。最后,提出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政策,将民众参与纳入政策制定与执行,加强条块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林农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文章围绕上述权利在对山东省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农权益保护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集体林改中林农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林农权益保护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哲  齐振宏  杨彩艳  陈雪婷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声誉机制,利用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56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嵌入与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及其群组差异,并运用变量替换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检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1)网络嵌入和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声誉在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关系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在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程度中,认知嵌入大于结构嵌入大于关系嵌入(3)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在网络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农户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增强声誉激励的中介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种植大户的声誉机制构建,引导种植大户亲环境行为,为小规模农户提供示范效应。同时,政府还应为农户提供学习、合作平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仑松  石道金  
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是继林权抵押贷款后的林业金融创新工具,对融活公益林资源、拓宽林农融资渠道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在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中具有信息传递和网络规范的作用。文章利用浙江省丽水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和Tobit模型,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探讨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的影响,意在破解林农融资难题,助推林业金融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有积极意义,其中社会资本达高性对林农获得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机会和额度分别为0.56倍和3.65万元,社会资本强度对林农获得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机会和额度分别为3.61倍和24.56万元;(2)社会资本质量相比其规模在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中作用更重要,对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获取机会和额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对林农融资有积极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4个方面的政策启示:(1)政府应当完善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制度并积极宣传推广;(2)金融机构可以适当降低林农抵押和质押物的要求,引导林农权益资产信用增级;(3)林农在社会资本积累中应当注重社会资本质量的累积;(4)做好失地林农的社会保障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