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4)
2023(10255)
2022(8659)
2021(8167)
2020(6933)
2019(15929)
2018(15912)
2017(30582)
2016(16703)
2015(18532)
2014(18298)
2013(18039)
2012(16998)
2011(15475)
2010(15926)
2009(14807)
2008(14897)
2007(13301)
2006(12165)
2005(10918)
作者
(47388)
(40215)
(39437)
(37835)
(25550)
(19460)
(17764)
(15479)
(15440)
(14282)
(13840)
(13668)
(12927)
(12769)
(12759)
(12331)
(11773)
(11595)
(11576)
(11452)
(10155)
(10059)
(9962)
(9430)
(9100)
(9093)
(8791)
(8790)
(8252)
(8051)
学科
(74097)
经济(73989)
(52534)
(46136)
管理(40328)
(32511)
企业(32511)
方法(31925)
农业(30668)
数学(28415)
数学方法(28193)
(21112)
业经(19674)
中国(19116)
(18184)
(14710)
(13640)
地方(12974)
收入(12327)
(12141)
金融(12141)
(12033)
(12013)
贸易(12007)
银行(12006)
(11688)
(11554)
(11350)
理论(10861)
(10642)
机构
大学(237168)
学院(236963)
(104434)
经济(102582)
管理(89823)
研究(84205)
理学(77241)
理学院(76501)
管理学(75355)
管理学院(74935)
中国(66171)
(58908)
(50225)
(49564)
科学(49299)
农业(44792)
(43185)
业大(40887)
中心(38829)
研究所(38745)
财经(38196)
(37011)
(35104)
经济学(32661)
北京(31955)
(30319)
师范(29975)
(29828)
经济学院(29509)
(28382)
基金
项目(155142)
科学(122012)
研究(115731)
基金(113656)
(100643)
国家(99376)
科学基金(83680)
社会(74738)
社会科(70366)
社会科学(70344)
(59846)
基金项目(59273)
教育(52721)
自然(52079)
自然科(50800)
自然科学(50783)
自然科学基金(49958)
(49890)
编号(47105)
资助(46768)
成果(39519)
(35996)
重点(34961)
(33711)
(33117)
课题(32230)
(32100)
国家社会(31730)
教育部(30899)
(30483)
期刊
(122350)
经济(122350)
研究(74185)
(61803)
中国(52242)
农业(41317)
学报(40631)
(36914)
科学(36220)
大学(32495)
学学(30554)
管理(30002)
(27804)
金融(27804)
教育(27331)
业经(24894)
财经(20021)
(19895)
技术(18615)
经济研究(17739)
问题(17417)
(17177)
世界(14795)
农村(14628)
(14628)
农业经济(13902)
(13281)
经济问题(12279)
业大(11209)
(11073)
共检索到37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远   毕文泰   张越杰  
契约农业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形式。本文构建契约农业影响养殖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610份肉牛养殖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参加契约农业能显著提升养殖户收入水平,销售合同和生产管理合同均能显著增加养殖户收入,其中生产管理合同的影响程度更大。组群差异分析发现,契约农业对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和养殖培训等不同组群养殖户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养殖成本和养殖技术在契约农业与养殖户收入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契约农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促进养殖户增收。养殖接力在契约农业对养殖户收入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契约农业的发展;根据养殖户资源禀赋特征,完善公司与养殖户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干中学”效应,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契约农业中着力推广“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接力式养殖经营方式,以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晗   冯星源  
研究数字鸿沟如何影响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益贫性和包容性,是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将数字鸿沟区分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分析了数字鸿沟与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重数字鸿沟的存在对家庭收入差距有不利影响,仅消弭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不足以保证家庭收入差距得到缩小,只有进一步解决能力鸿沟,才能有效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普及,构建家庭数字使用场景和长效化保障机制,并警惕数字经济对传统特征差异扩大化而产生的诸如能力鸿沟等不利影响因素,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振东  惠宁  
通过对陕西吴起县1105户农村家庭收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收入的非农化和多元化是拉动农村内部家庭收入差距的直接力量,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拉动收入差距的间接力量。因此,政府在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方面应该以提供获得多元化的收入机会和收入来源为着力点、帮助低收入家庭进行能力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创造能够提高家庭人力资本回报的环境,使农户拥有更广泛、更多元化地获得收入的机会、能力和方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吉星  张红霄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农业补贴对农户购买农机服务影响的基础上,利用CLDS2014—2018年3期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面板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ER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手段,证实农业补贴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经过不同方式的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后,仍旧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补贴促进小规模、低收入和非粮食主产区内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的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证明,农业补贴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而且能够提升其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其将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扩大实际种粮面积并缓解资金约束,因而能够促进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业补贴与农机服务购买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为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坚持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成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汇款对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非农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汇款只能部分补偿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前后家庭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外出务工仍对农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当前,在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输出地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和重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谢超  杨书华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收入、保险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没有地区和性别差异;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亦是正向显著的,但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收入、保险联合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收入的提升和不同收入群体对保险的心理感受等发生作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变化。基于这些基本结论,从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资金和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盛威  杨碧云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六个省份与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并与2007年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1)家庭可支配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人口结构均显著影响居民家庭的旅游消费决策与旅游消费支出;(2)2009年和2007年的家庭旅游支出的收入弹性都显著地大于1,表明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既会提高家庭外出旅游的概率,也会促进家庭旅游时的支出;(4)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5)妻子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状态对家庭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要大于丈夫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张家为  张凌霜  杨碧云  
利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四川与陕西2007年和2009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和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结论表明:(1)2009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家庭产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与户主年龄显著呈现"U"型关系,且女性更偏好互联网购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数目增加会提高家庭发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2)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2009年家庭互联网购买概率提高2.8%,而2007年此概率则提高1.6%,而2007年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略小于2009年,但均略小于1;(3)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互联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张家为  张凌霜  杨碧云  
利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四川与陕西2007年和2009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和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结论表明:(1)2009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家庭产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家庭互联网购买行为与户主年龄显著呈现"U"型关系,且女性更偏好互联网购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数目增加会提高家庭发生互联网购买行为的概率;(2)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2009年家庭互联网购买概率提高2.8%,而2007年此概率则提高1.6%,而2007年家庭互联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略小于2009年,但均略小于1;(3)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互联网消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锋  张永辉  霍学喜  
本文以农户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结构调整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其中,粮食种植收入比重的增加通过减少家庭在其他高附加值产业的获利机会而减少农民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而提高农民收入,劳动力比重的提高也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与增加生产性资产相比,扩大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该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非农收入的总量和比重;充分利用各地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鼓励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户家庭生产性资产的集聚;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提高农业的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王昌海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供应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发现土地流转对农户粮食产出和家庭收入均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分析,相对于土地自给自足,土地转出行为使得农户粮食产出大约下降20%,家庭纯收入降低大约7%,土地转入行为使得农户粮食产出大约增加1.6倍,家庭纯收入提高大约20%。尽管土地转出行为降低了农户家庭收入,但与之相伴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户产生较高的增收作用,从而弥补了土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减收效应。总的来说,土地流转行为是拥有不同要素禀赋和生产能力的农户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所做出的市场选择的结果,应予鼓励和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刘旗  
【背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问题较为严重。我国每年有大量西部农村劳动力以外出务工的形式流动到东部从事非农业生产。西部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林静  沈月琴  孔凡斌  
【目的】缩小农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量化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分工与专业化效应、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与促进林地流转经营的理论,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和广西的2 413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下的影响差异及其分解效应。【结果】1)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且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更大,有利于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2)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林业社会化服务可使基尼系数显著减小,总体呈现分位点越低边际贡献越大的变化趋势,林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缩小农村家庭收入差距。3)系数效应主导了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业收入占比、林地细碎化程度、村距县城距离、地形是影响Q_(10)~Q_(90)分位点上系数效应的主要因素。4)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均值为0.354,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低采纳水平组农户家庭总体具有较好的增收效应,农户家庭收入差距主要由特征效应主导。【结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林业社会化服务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面向低收入农户家庭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供需支持政策,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激发与鼓励农户积极采纳林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形成“以需促供、以供带需”的良性循环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