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9)
2023(2963)
2022(2546)
2021(2490)
2020(2207)
2019(5330)
2018(5575)
2017(10373)
2016(5691)
2015(5962)
2014(5898)
2013(5542)
2012(5060)
2011(4405)
2010(4733)
2009(4766)
2008(4954)
2007(4379)
2006(4215)
2005(3919)
作者
(14974)
(12561)
(12348)
(12224)
(8154)
(6004)
(5702)
(4766)
(4758)
(4522)
(4383)
(4244)
(4220)
(4186)
(4118)
(3850)
(3729)
(3682)
(3546)
(3472)
(3309)
(3144)
(3060)
(2885)
(2845)
(2824)
(2773)
(2625)
(2610)
(2546)
学科
(20954)
经济(20923)
管理(17785)
(16912)
(16129)
企业(16129)
(10144)
(8787)
方法(8727)
数学(7911)
数学方法(7825)
(6747)
(6653)
财务(6651)
财务管理(6643)
企业财务(6530)
体制(6117)
中国(4894)
(4540)
(4409)
(4348)
金融(4348)
业经(4345)
(4269)
银行(4262)
(4084)
(4077)
税收(3881)
(3851)
人事(3637)
机构
大学(75894)
学院(73514)
(32093)
经济(31463)
管理(28128)
研究(27346)
理学(23587)
理学院(23376)
管理学(23038)
管理学院(22889)
中国(22032)
(18775)
(16598)
科学(14823)
(14034)
财经(13671)
(12453)
研究所(12372)
中心(11998)
(11887)
北京(11361)
(11195)
(10744)
业大(10569)
财经大学(10239)
经济学(9442)
(9016)
(9014)
(8983)
师范(8910)
基金
项目(45178)
科学(35459)
研究(33491)
基金(33190)
(29479)
国家(29235)
科学基金(24613)
社会(20937)
社会科(19837)
社会科学(19826)
基金项目(17230)
(16440)
自然(16019)
教育(15842)
自然科(15629)
自然科学(15625)
自然科学基金(15365)
(14256)
资助(13991)
编号(13131)
成果(11359)
(10408)
重点(10252)
(9543)
课题(9361)
(9312)
教育部(9304)
(9067)
大学(8855)
国家社会(8756)
期刊
(39362)
经济(39362)
研究(26475)
中国(16866)
(16599)
学报(12125)
管理(11536)
科学(11068)
(10447)
金融(10447)
教育(10385)
大学(10340)
学学(9721)
(9528)
财经(7624)
(6551)
林业(6159)
业经(6001)
技术(5891)
经济研究(5888)
问题(5424)
农业(5407)
国际(4682)
(4549)
财会(4139)
改革(3677)
(3677)
会计(3591)
世界(3503)
(3441)
共检索到124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红  周黎安  徐晋涛  赵锦勇  
中国2006年开启的集体林权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本文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林权改革和基层民主对林农投资激励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产权得到重新界定的林地中,此次林权改革显著性地增加了近19%的家庭劳动投入,但这一激励仅出现在民主决策制度通过的林权改革村中,而非民主决策通过的林权改革村中家庭林地劳动投入无显著性变化。本文还分析了基层民主决策制度影响产权改革效果的渠道,我们认为在中国不完善的民主环境下,基层民主决策可从两个方面影响产权改革的效果:一方面会增加农户对林地产权的信心,另一方面,村民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参与到村林改中更能了解林权改革,对产权明晰也有更为深入的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姚顺波  
本文运用Tobit模型引入林权改革和市场激励变量,采用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7个县1998—2015年商品林种植农户生产行为累计调研数据对林农生产投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近期林地资金强度大于中期与早期的;户主年龄大、家庭经营模式的小农户更倾向于劳动主导型投入,而户主年龄较小、联户经营模式的大农户更倾向于资金主导型投入;林农对林地的投入行为受林权改革、市场激励等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林权证的发放和林地流入能显著提高农户对林地劳动力、资金以及总资本的投入;木材市场价格和林地流转价格对农户的劳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邢光超  曾贤刚  
林农的营林活动对森林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受林权制度的制约。基于森林的多功能性,可将林农的营林活动分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和追求生态效益的环境行为。文章作者利用Holmstrom和Milgrom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对以家庭承包、分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新一轮林权改革进行了再解读,并指出激励不相容是引发森林潜在生态风险的根本原因。然后,作者构建了一个政府和林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林权改革如何使林农的自利性营林活动偏离社会生态目标,并分析了影响林农环境行为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作者指出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应从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林农风险承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姚顺波  
本文运用Tobit模型引入林权改革和市场激励变量,采用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7个县1998—2015年商品林种植农户生产行为累计调研数据对林农生产投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近期林地资金强度大于中期与早期的;户主年龄大、家庭经营模式的小农户更倾向于劳动主导型投入,而户主年龄较小、联户经营模式的大农户更倾向于资金主导型投入;林农对林地的投入行为受林权改革、市场激励等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林权证的发放和林地流入能显著提高农户对林地劳动力、资金以及总资本的投入;木材市场价格和林地流转价格对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影响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了农户对林地的资金投入;另外,林地流转价格对总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雪  陈耿宣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农户林业经营决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探讨分权改革对农户林业经营的激励作用。理论模型表明,林权私有化有利于提高集体收益,而外部选择和交易费用弱化了林权下放对农户的激励作用,产权下放可能无法对林农形成有效激励。采用福建、贵州两省的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包含地区变量的Logistic模型检验假说,研究发现:明晰产权对林业经营确实存在明显的经营激励作用;林业市场条件较好促使农户积极经营;未加入地区变量时政策约束与林业经营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加入地区变量后相关关系消失。最后,提出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政策,将民众参与纳入政策制定与执行,加强条块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强国令  
本文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有效性及内在机理。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结构断点进行Chow检验,发现股权激励治理效应回归方程在2003—2009年全样本期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减少了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对国有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影响显著,缓解了公司代理问题,但是对非国有公司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对于解决国有公司过度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视角,通过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及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降低了因管理层自利行为而导致的过度投资。此外,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股改后国有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缓解了公司投资不足。上述研究对解决由公司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等代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投资行为和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梁权熙  詹学斯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薪酬契约机制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利用股改提供的"自然实验"条件,检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影响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授予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越强,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地减弱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风险承担的负面效应,二者的关系在股改完成后不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基于股权的薪酬契约强化了管理者个人财富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风险厌恶的管理者倾向于降低公司的风险承担以化解个人财富的分散化风险,而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改善有助于约束管理者的卸责行为,降低股权激励对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峻  
国内已有的研究均发现管理层激励(包括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和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成反比关系,支持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这对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只有对于非国有公司来说,管理层激励才适用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而对于国有公司来说,薪酬激励同时适用有效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管理层货币薪酬和过度投资之间呈U形关系,股权激励和过度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反比关系,管理层的超额薪酬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激励作用。但是,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公司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正比关系,管理层超额薪酬有可能是拥有较高权力的管理层寻租的结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管理层不完全承担投资失败责任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在当前情形下仍是合理的,竞争性国有企业管理层"市场化"薪酬制度的实施需要在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之后的基础上进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绍光  刘国顺  孙倩倩  郭岩琢  
在介绍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义的基础上,对农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参与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内部和外部分析影响集体林权改革的因素,建立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机制、参与式的工程运行机制和公平有效的配套保障机制为核心的激励农户参与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何枫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不同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由此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股改前后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管理层薪酬激励在股改前后都对企业效率有着正面影响,但股改之后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强;股改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且在股改之后与企业效率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在现阶段应采用管理层薪酬激励,慎重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娥  田治威  陈丽荣  
理论上,股权激励能够缓解代理问题,达到抑制过度投资的目的,但实证中,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却存在诸多分歧。笔者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主观感知的激励力度视角出发,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过度投资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股权激励力度的管理层持股水平、管理层货币薪酬水平以及企业业绩,均对股权激励的过度投资抑制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只有在管理层持股水平低于门槛值、管理层货币薪酬水平高于门槛值、企业业绩(净资产收益率)高于门槛值时,股权激励才能有效发挥其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为设计更好的激励机制,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经纬  
本文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为背景,以2003-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激励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检验发现,管理层激励强度越大,投资同步性越低。,结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