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7)
- 2023(15561)
- 2022(13342)
- 2021(12697)
- 2020(10525)
- 2019(24254)
- 2018(24006)
- 2017(46814)
- 2016(25081)
- 2015(28425)
- 2014(28218)
- 2013(27929)
- 2012(25651)
- 2011(22942)
- 2010(23208)
- 2009(21807)
- 2008(20370)
- 2007(18159)
- 2006(16119)
- 2005(14168)
- 学科
- 济(98354)
- 经济(98232)
- 业(77573)
- 管理(70409)
- 企(56024)
- 企业(56024)
- 农(49400)
- 方法(40596)
- 数学(35030)
- 数学方法(34592)
- 农业(33043)
- 中国(30922)
- 融(27758)
- 金融(27755)
- 财(27314)
- 银(26726)
- 银行(26691)
- 业经(26520)
- 行(25678)
- 地方(23327)
- 制(23185)
- 学(20624)
- 务(18050)
- 财务(17982)
- 财务管理(17943)
- 贸(17656)
- 贸易(17642)
- 易(17164)
- 企业财务(17049)
- 理论(16517)
- 机构
- 学院(349927)
- 大学(347154)
- 管理(140052)
- 济(139225)
- 经济(136004)
- 理学(120765)
- 理学院(119510)
- 管理学(117600)
- 管理学院(116993)
- 研究(114952)
- 中国(93853)
- 京(73991)
- 科学(70369)
- 农(69796)
- 财(64149)
- 所(57255)
- 业大(56600)
- 中心(55395)
- 农业(53045)
- 江(52056)
- 研究所(51677)
- 财经(51073)
- 北京(46907)
- 经(46439)
- 范(45922)
- 师范(45598)
- 州(42866)
- 院(41650)
- 经济学(40272)
- 经济管理(38190)
- 基金
- 项目(237545)
- 科学(186296)
- 研究(178509)
- 基金(171041)
- 家(147794)
- 国家(146438)
- 科学基金(125850)
- 社会(111425)
- 社会科(105187)
- 社会科学(105155)
- 省(93469)
- 基金项目(92023)
- 自然(80791)
- 教育(80038)
- 自然科(78776)
- 自然科学(78759)
- 划(77416)
- 自然科学基金(77335)
- 编号(75458)
- 资助(69190)
- 成果(60675)
- 重点(52392)
- 部(52179)
- 发(51273)
- 课题(50315)
- 创(49118)
- 创新(45659)
- 国家社会(44948)
- 科研(44911)
- 教育部(44712)
- 期刊
- 济(158566)
- 经济(158566)
- 研究(103627)
- 农(69912)
- 中国(68660)
- 学报(53853)
- 科学(50279)
- 财(48709)
- 农业(46767)
- 管理(46384)
- 融(45733)
- 金融(45733)
- 大学(42001)
- 学学(39609)
- 教育(37318)
- 业经(31275)
- 技术(28863)
- 财经(24172)
- 问题(22393)
- 业(21977)
- 经济研究(21837)
- 经(20524)
- 图书(18267)
- 理论(17926)
- 版(17522)
- 科技(16925)
- 技术经济(16496)
- 实践(16484)
- 践(16484)
- 现代(16294)
共检索到523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梅 尚立娜
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入,林权抵押贷款有效拓展了林农的融资渠道和融资额度。实践中,应按照《物权法》的要求,切实保护林农的利益。在设定抵押权与实现抵押权时,要正确认定抵押物的范围。林地使用权抵押后,新增林木不属于抵押财产,林农有权自主支配。林木所有权应与林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此增加融资担保能力。基于林木的特点,在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应允许林农以现有的和将有的林木设定浮动抵押,抵押权人以实现抵押权时所存在的林木确定优先受偿的范围,以争取较大的融资数额。架空线路穿越林区时,林农要受诸多限制,对林权抵押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限制目前不能用《物权法》上的相邻关系和地役权作为依据。对林农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林农有权...
关键词:
林农 林权 抵押 物权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军
集体土地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要求相关法律对集体土地权利的抵押权能加以约束。在制度约束下,各地探索选择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使得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各参与主体间出现利益失衡,影响政策实施效果。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以"成都经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村产权权能的回归和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模式的协同,矫正利益失衡,平等保护各主体权益,完善成都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措施,为全国农村产权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产权 抵押融资 利益平衡 成都经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逐步展开,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负面因素日渐凸显,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步伐。本文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进行了设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楠 张媛 王晓丽 石道金
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对浙江省丽水市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地区255个林农的贷款可得性、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39%的林农对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有需求,11.76%的林农成功获得贷款;丽水试验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存在供给范围较窄、公益林小户和大额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负担、公益林面积、贷款期限是影响林农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决策的因素;在需求约束下,年龄小、受教育程度高、公益林面积大、优质存量客户的贷款可得性更高,并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可得性更依赖于林农家庭经济状况。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收益权 质押贷款 贷款可得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仑松 石道金
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是继林权抵押贷款后的林业金融创新工具,对融活公益林资源、拓宽林农融资渠道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在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中具有信息传递和网络规范的作用。文章利用浙江省丽水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和Tobit模型,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探讨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的影响,意在破解林农融资难题,助推林业金融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有积极意义,其中社会资本达高性对林农获得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机会和额度分别为0.56倍和3.65万元,社会资本强度对林农获得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机会和额度分别为3.61倍和24.56万元;(2)社会资本质量相比其规模在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行为中作用更重要,对林农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获取机会和额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对林农融资有积极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4个方面的政策启示:(1)政府应当完善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制度并积极宣传推广;(2)金融机构可以适当降低林农抵押和质押物的要求,引导林农权益资产信用增级;(3)林农在社会资本积累中应当注重社会资本质量的累积;(4)做好失地林农的社会保障工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吴安斌 李群华
《物权法》实施十年来,动产质押、权利质押等引入法律调整和保护框架,对银行信贷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相较而言,农村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农户住房抵押权,因受法律瓶颈制约,农户融资受到制约,影响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基于这种背景,在中央政策的强力推进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特别授权的方式,对《物权法》等法律的个别条款进行了暂时授权调整,为农户融资开启了新的发展通道。孝感中支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银亮
林权抵押政策被认为是改善林农信贷融资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林农信贷可得性,从而促进林业经营效率提升,但实际上金融机构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文章通过一个基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发现,即使无林权抵押政策,林农也能够获得贷款,但信贷配给模型指出,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掌握林农经营的有效信息,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采取信贷配给措施,以保障信贷安全;认为即使政府颁布了林权抵押相关政策,可能依然无法改善林农信贷可得性,建议成立林农信贷融资合作组织、设立信贷互助合作基金、政府分担抵押风险等,以改善林农信贷可得性。
关键词:
林权抵押 信贷配给 林农信贷 信贷融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银亮
林权抵押政策被认为是改善林农信贷融资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林农信贷可得性,从而促进林业经营效率提升,但实际上金融机构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文章通过一个基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发现,即使无林权抵押政策,林农也能够获得贷款,但信贷配给模型指出,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掌握林农经营的有效信息,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采取信贷配给措施,以保障信贷安全;认为即使政府颁布了林权抵押相关政策,可能依然无法改善林农信贷可得性,建议成立林农信贷融资合作组织、设立信贷互助合作基金、政府分担抵押风险等
关键词:
林权抵押 信贷配给 林农信贷 信贷融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银亮
林权抵押政策被认为是改善林农信贷融资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林农信贷可得性,从而促进林业经营效率提升,但实际上金融机构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文章通过一个基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发现,即使无林权抵押政策,林农也能够获得贷款,但信贷配给模型指出,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掌握林农经营的有效信息,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采取信贷配给措施,以保障信贷安全;认为即使政府颁布了林权抵押相关政策,可能依然无法改善林农信贷可得性,建议成立林农信贷融资合作组织、设立信贷互助合作基金、政府分担抵押风险等
关键词:
林权抵押 信贷配给 林农信贷 信贷融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蔷
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和投入不足的突出矛盾。因此,农民最重要的土地成为探索农村金融借贷抵押最为关键的抵押融资品。通过分析农地抵押融资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当前在农地抵押融资实践探索中土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具有规避现行法律障碍,避免农民失地的风险,对土地收益权的评估更易操作,处置变现更加容易,贷款风险相对可控,担保体系更易搭建等比较优势,继而对推动农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农地收益权 抵押融资 比较优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从林农权益保障的角度,在阐述林权流转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林权流转中林农权益保障的问题,进而剖析了林农权益保障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林权流转过程中林农权益保障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对我国林权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林权流转 林农权益 权益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林农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文章围绕上述权利在对山东省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农权益保护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集体林改中林农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林农权益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山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农 权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葛村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随着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逐渐展开,典当作为一种古老的金融活动,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相比银行等金融机构,典当行业有着自身的优势。在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典当业务时,应当同典当制度相结合。但与此同时,典当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包括法律与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使典当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思考。
关键词:
典当 农村承包土地 经营权 抵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晓冬 罗剑朝 牛晓琴
利用实地调研的2 959户农户数据,分别采用OLogit、二元Logit和Poisson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响应决策及可得性,发现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认知和农村金融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经营类型、生产投资比是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农户社会资本、贷款经历、是否购买保险和主办金融机构数目是阻碍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融资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同一组变量在补充双对数和截断泊松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影响程度、方向以及影响个数都存在差异,说明农户能否获得农地抵押融资贷款比其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畅 陈永富
发展权的形成使林农权益保护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在对浙江省林农权益状况展开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指出林农不能充分获得权益、参与发展并享受发展利益。要通过赋予林农参与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保障其有效地参与发展进程,通过提高文化素质和培育主体意识来提升林农的发展能力。
关键词:
林农 权益 发展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