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1)
- 2023(10565)
- 2022(9047)
- 2021(8596)
- 2020(7598)
- 2019(17846)
- 2018(17902)
- 2017(34523)
- 2016(19138)
- 2015(21833)
- 2014(22376)
- 2013(22092)
- 2012(20291)
- 2011(18222)
- 2010(18787)
- 2009(17355)
- 2008(17956)
- 2007(16308)
- 2006(13834)
- 2005(12537)
- 学科
- 济(75627)
- 经济(75556)
- 管理(54724)
- 业(53005)
- 企(44331)
- 企业(44331)
- 方法(40380)
- 数学(35998)
- 数学方法(35328)
- 财(22735)
- 农(19584)
- 学(19045)
- 中国(18019)
- 务(16113)
- 财务(16039)
- 财务管理(15988)
- 制(15081)
- 企业财务(14940)
- 业经(14891)
- 理论(14185)
- 贸(13551)
- 贸易(13543)
- 易(13148)
- 地方(13028)
- 银(12802)
- 银行(12772)
- 农业(12702)
- 和(11889)
- 行(11738)
- 融(11340)
- 机构
- 学院(277194)
- 大学(274977)
- 济(105486)
- 管理(103786)
- 经济(102925)
- 理学(88947)
- 研究(88527)
- 理学院(87929)
- 管理学(85850)
- 管理学院(85351)
- 中国(68982)
- 京(58426)
- 科学(58147)
- 财(53854)
- 农(50285)
- 所(47308)
- 江(43871)
- 业大(43855)
- 研究所(42477)
- 中心(42053)
- 财经(41802)
- 农业(39846)
- 经(37482)
- 北京(36748)
- 州(34940)
- 范(34671)
- 师范(34221)
- 技术(31934)
- 经济学(31929)
- 院(31610)
- 基金
- 项目(178941)
- 科学(138042)
- 基金(127338)
- 研究(126600)
- 家(112260)
- 国家(111337)
- 科学基金(94185)
- 社会(75912)
- 社会科(71903)
- 社会科学(71878)
- 省(71861)
- 基金项目(66538)
- 自然(63804)
- 自然科(62294)
- 自然科学(62274)
- 自然科学基金(61141)
- 教育(60619)
- 划(60330)
- 资助(54973)
- 编号(52707)
- 成果(43215)
- 重点(41165)
- 部(39096)
- 发(37177)
- 课题(36908)
- 创(36787)
- 科研(35409)
- 创新(34461)
- 计划(34253)
- 大学(33649)
- 期刊
- 济(113397)
- 经济(113397)
- 研究(76715)
- 中国(54726)
- 学报(47719)
- 财(47627)
- 农(43903)
- 科学(41217)
- 管理(36351)
- 大学(35210)
- 学学(33282)
- 教育(30692)
- 农业(29309)
- 技术(26424)
- 融(24287)
- 金融(24287)
- 财经(20592)
- 业经(18891)
- 经济研究(18516)
- 经(17483)
- 会计(16961)
- 业(16441)
- 统计(16040)
- 财会(15840)
- 版(15283)
- 问题(14838)
- 技术经济(14382)
- 策(14287)
- 图书(13334)
- 决策(13049)
共检索到408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建萍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计量具有复杂性和困难性。目前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中"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存在诸多理论与现实应用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通过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在充分结合我国现实林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阶段混合会计计量的新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梅娟 温作民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计量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为了达到客观公允地计量与披露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信息的目的,在计量模式方面,应根据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特征,针对不同的计量程序而采用相应的计量模式。分析认为,在初始计量时,一般应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其"取得成本"往往就是其公允价值最好表现。在后续计量时应以林木郁闭为标志,针对郁闭前后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耗费目的和价值增长的不同特点而相应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即林木郁闭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林木郁闭后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乐锦
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它具有生长、蜕变、生产、繁殖等特有的转化功能。正是这种转化功能使其在会计核算方面具有许多特点。为了适应生物资产的特性,以便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规定:除非初始确认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企业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CAS5)也把公允价值作为生物资产可选的计量属性,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选择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笔者认为,从价值变动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看,生长周期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少敏
林木资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变动规律,属于特殊的生物资产,其会计计量与其他生物资产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消耗性林木资产为例,就其变动规律对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在幼龄林、中龄、近熟林以及成、过熟林阶段分别采用重置成本+自然增值模式、预期脱手价值模式、木材剩余价值法进行资产价值的评估,并为这种分阶段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提供针对性的保障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耗性林木资产 混合计量 自然增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德益 曹娇娇
一、消耗性林木资产特殊性对会计计量的影响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为收获为林产品的林木类生物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林木类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林木资产一般特征和消耗性林木资产自身特征,资产的特殊性为其会计计量带来了挑战,有关历史成本计量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一直争论不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妍廷 石道金 许宇鹏 刘梅娟
新准则中关于营林成本核算问题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讨论的焦点。根据林业生产经营特点,本文对营林生产费用资本化标准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核算所经历的完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的历程,针对其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林业行业 消耗性生物资产 产品成本核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啟红
受限于市场发育不完善、交易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等因素,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在我国还难以实施。而历史成本模式下生物资产计量虽然客观真实且成本较低,但随之衍生的会计信息静止滞后问题,也制约了计量效果的更好发挥。因而复合型计量模式的运用不失为农业企业现阶段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一种最佳选择。本文以益生股份复合型计量模式的具体应用为例,实际比对归纳三种模式的优劣,择优提出了当下采用复合型模式,未来向公允价值模式过渡的主张。
关键词:
生物资产 会计计量模式 复合型计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玲 魏远竹
消耗性林木资产是生物资产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所设置的会计科目显得过于笼统,应根据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专门设置"消耗性林木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在造林工程"、"在造林工程跌价准备"、"营林制造费用"等相关的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对自行营造和外购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原先未入账和天然起源的消耗性林木资产的计价入账;消耗性林木资产的自然增值、整体出售和对外投资;以及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减值和后续支出等相关的会计业务处理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玮
从理论上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更好地反映生物资产增值的信息,但鉴于生物资产的自身的生长性、增值性,成本计量模式则更符合资产自身的特性,能较可靠的反映生物资产的成本。本文拟就我国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会计上的处理方法,为当前转型期经济合理运行提供一些会计学上的有益思路。
关键词:
生物资产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施建强 孙正
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中国的应用,然而农业生物资产领域是否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生物资产执行何种会计准则规定?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这些都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内容和模式特点,讨论了国外农业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及原因,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与农业补贴程度高度相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生物资产会计体系的科学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清娟
以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利润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进行准确审计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生长环境特殊,其真实价值变动难以计算,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审计的研究,针对目前审计过程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增加大众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审计了解的同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为审计人员提供新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资产减值审计 消耗性生物资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琼英 魏远竹 蓝秋燕 修润森
在明确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计量属性的主要类型及其在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中的应用与影响;阐述了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特点及其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论证了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思路,即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在当前过渡阶段应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将来应逐步过渡到公允价值计量;最后提出了在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璐
长期以来,国内外围绕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模式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文章在分析生物资产两种主要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应结合生物资产的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
关键词: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计量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德春 江俐
本文在对生物资产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生物资产计量规定的差异,并阐述了我国现阶段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必然性。
关键词:
生物资产 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心灵 王平心
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不可或缺的资产 ,计量是生物资产会计理论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生物资产对象极为特殊 ,要选择符合资产特性的计量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对会计本质的理解、企业会计不同目的的选择、会计的契约观或信息观、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选择与权衡、不同计量属性本身的特性、市场环境的成熟程度、信息成本和效益的约束等。IAS 4 1明确规定生物资产在初始确认和各个资产负债表日 ,按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计量 ,我国对生物资产的计量不能完全照搬IAS 4 1的规定 ,可以选择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 ,辅之以公允价值信息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