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5)
2023(6508)
2022(5390)
2021(5044)
2020(4067)
2019(9282)
2018(9352)
2017(15938)
2016(9779)
2015(11490)
2014(11786)
2013(10856)
2012(10085)
2011(9137)
2010(9284)
2009(7985)
2008(7800)
2007(7417)
2006(6431)
2005(5408)
作者
(28891)
(23902)
(23847)
(22567)
(15026)
(11411)
(10881)
(9345)
(9182)
(8851)
(8188)
(8085)
(7889)
(7737)
(7597)
(7513)
(7292)
(7064)
(7030)
(6817)
(6300)
(6151)
(6020)
(5660)
(5508)
(5474)
(5403)
(5207)
(5105)
(5041)
学科
(28288)
经济(28256)
管理(21037)
(16370)
(11861)
企业(11861)
中国(11203)
(11112)
教学(10681)
理论(10643)
方法(9990)
教育(9903)
数学(8455)
数学方法(8284)
(8015)
地方(7867)
学法(7098)
教学法(7098)
(7031)
农业(7019)
业经(7014)
(6762)
学理(6094)
学理论(6094)
(5981)
(4973)
银行(4932)
环境(4908)
(4809)
技术(4808)
机构
学院(128669)
大学(125028)
研究(47513)
管理(40389)
(40227)
经济(38902)
理学(33658)
理学院(33146)
管理学(32218)
管理学院(31971)
中国(31844)
科学(31438)
(29516)
(28137)
(25045)
业大(23260)
农业(23251)
(23046)
研究所(22962)
技术(22454)
(22080)
师范(21775)
中心(21141)
(19014)
职业(18313)
教育(18055)
(17736)
(17628)
北京(17541)
(17316)
基金
项目(86479)
研究(67207)
科学(64748)
基金(54645)
(49099)
国家(48565)
科学基金(39294)
(39076)
社会(36376)
教育(35985)
社会科(34047)
社会科学(34038)
(32214)
编号(30367)
基金项目(28880)
成果(26095)
自然(24704)
课题(24592)
自然科(24081)
自然科学(24068)
自然科学基金(23622)
资助(21998)
重点(20959)
(20655)
(19610)
(18426)
(18117)
项目编号(17241)
规划(17159)
创新(17045)
期刊
(49237)
经济(49237)
中国(40074)
研究(38661)
教育(38170)
(27487)
学报(26046)
科学(20171)
大学(19272)
农业(18732)
学学(17431)
技术(16774)
管理(14848)
(14825)
职业(13495)
(9942)
图书(9275)
业经(9138)
(8970)
金融(8970)
技术教育(8929)
职业技术(8929)
职业技术教育(8929)
(8237)
论坛(8237)
(7647)
业大(7583)
经济研究(6996)
书馆(6815)
图书馆(6815)
共检索到206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尹伟伦  庞薇  
一、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森林资源类的教学改革提出迫切的需求1.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与林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林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要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相适应。二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专业方向的设置要与林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过去,林业人才的培养是在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今,林业更重视生态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宪省  
生物学基础系列课程是面向全体农科类专业本科生和部分非农科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专业研究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分析,构建了突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包括"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三三式"实验教学体系以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以及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体系,有效的保障了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实践表明,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培养高素质农科类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由建勋  李聪聪  
为推进国家"双创"战略实施,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相继发文在高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国发36号文"提出的"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定位,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理清教育思路,构建适应高职学生"双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走出目前碎片化、无序化的困境,尽快实现"双创"教育全面突破,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煜明  朱莉  
课程体系是档案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对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和追求个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并在这一思路下拟出了相应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常静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结构要求,并从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建设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等方面,构建有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左刚  王德志  万江  姜艺  
在地质科考中,复杂的自然环境是导致科考事故频繁的根本原因,通过对众多科考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户外生存知识的缺失是造成一些事故的重要原因。大学期间,利用体育教学帮助地学专业人才掌握相应的户外运动知识和基础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应对各种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从而安全高效地从事野外考察。以成都理工大学地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对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与地学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构建地学专业户外运动课程体系做出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素英  马妍  陈学军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这种概念上的"热"与本科生就业市场的"冷",迫使高等教育必须思考如何培养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如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以生物企业中高层管理和技术骨干为调查对象,从企业用人角度分析毕业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相应改革设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兹柏  罗有贤  
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二级学科最终得已保留的形势下,我们更应重新审视、认真研究并最终相对规范地明确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以增强本专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生命力。1设计依据11学科性旅游管理专业的根基理应扎根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如同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推进遇到困难一样,高校的素质教育进展及其效果亦不容乐观。推而不进及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高校对素质教育未予真正重视外,另就是不少高校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在教育理念上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人为导致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在教育措施上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等同于开设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欣  
以巴黎第八大学为例,通过对其本科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由灵活的课程选修体系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建立职业规划,理论研究和拓展思维能力的课程是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王富荣  马乔林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职与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衔接是关键。本着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理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2)专业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性、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采取倒三角形课程衔接结构,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制和学分一贯及互通的转阶段考核制度,构建出一套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强  姜莉  李雯  李荣  宋成举  付百学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目前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基于新工科背景,构建了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红杰  谢香兵  
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智能化技术正在对所有行业和企业进行重塑,“上云用数赋智”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在阐释数智化内涵和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具有数据分析能力、智能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数智融合及技术创新拓展为主线,构建了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提出在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将目前选修课中的新技术模块的部分课程列入必修模块,或作为理实合一课程嵌入传统财会理论课程之中,并以四门数智化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为数智化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彤  薄志霞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是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群),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根据目标岗位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遵循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和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构建"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宏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扩大,涉及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相当多的学校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涉外人才的培养有其特定内涵,本文拟从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这三方面人手,探讨涉外人才的外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