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0)
2023(13745)
2022(11999)
2021(11316)
2020(9590)
2019(22476)
2018(22470)
2017(43911)
2016(23895)
2015(27033)
2014(27036)
2013(26586)
2012(24309)
2011(21572)
2010(21597)
2009(19587)
2008(18830)
2007(16317)
2006(14221)
2005(12324)
作者
(67366)
(55669)
(55425)
(52957)
(35664)
(26800)
(25141)
(21932)
(21185)
(19886)
(19159)
(18675)
(17633)
(17606)
(17195)
(16873)
(16616)
(16588)
(15926)
(15866)
(13847)
(13561)
(13388)
(12781)
(12483)
(12259)
(12246)
(12246)
(11086)
(10962)
学科
(96423)
经济(96320)
管理(66247)
(65023)
(52893)
企业(52893)
方法(47806)
数学(42215)
数学方法(41504)
(27824)
中国(24230)
(23441)
地方(21431)
业经(21132)
(20807)
贸易(20798)
(20274)
(19952)
农业(18954)
理论(16631)
(15891)
技术(15484)
(14900)
环境(14312)
(14059)
财务(13982)
财务管理(13958)
(13331)
企业财务(13065)
(13046)
机构
大学(331730)
学院(330667)
管理(134862)
(130549)
经济(127653)
理学(117882)
理学院(116622)
管理学(114363)
管理学院(113797)
研究(105280)
中国(77932)
(70386)
科学(66753)
(57469)
(53086)
(51883)
业大(51105)
中心(48680)
(47943)
研究所(47580)
财经(46781)
(44248)
北京(44013)
师范(43874)
(42529)
农业(41428)
(39034)
经济学(38984)
(38701)
师范大学(35553)
基金
项目(232398)
科学(182827)
研究(169806)
基金(168079)
(145663)
国家(144471)
科学基金(125098)
社会(106113)
社会科(100562)
社会科学(100531)
(92267)
基金项目(89731)
自然(82398)
自然科(80505)
自然科学(80488)
自然科学基金(79015)
教育(78533)
(76320)
资助(70331)
编号(70110)
成果(55457)
重点(51282)
(50956)
(49018)
(48077)
课题(47594)
创新(44835)
科研(44332)
教育部(43819)
大学(43335)
期刊
(138189)
经济(138189)
研究(94089)
中国(61656)
学报(51034)
(47857)
管理(47721)
科学(47388)
(42677)
大学(39140)
教育(37763)
学学(36588)
农业(33393)
技术(30431)
(24836)
金融(24836)
业经(23894)
财经(21567)
经济研究(21507)
问题(18665)
图书(18451)
(18336)
(17212)
技术经济(16584)
科技(16272)
资源(15780)
理论(15777)
统计(15641)
(15026)
实践(14557)
共检索到473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派欧  姜雪梅  贺超  温亚利  
利用2013年和2014年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调研的地块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林地经营模式对农民自投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同时,还考查了产权因素、政策因素、地块及农户特征对效率的影响。同时,还利用两阶段方法处理了农户数据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林地经营薪柴林、用材林、林下经济有助于提高劳动投入产出效率,而林地经营农作物会降低劳动投入产出效率。因此,建议进一步明晰产权、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加大林资补贴、促进要素投入的合理配置,以期提高农户经营林地积极性和劳动力生产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杜杭成  刘淑彬  
运用水资源扩展型的投入产出法计算并分析了辽宁省2012年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系数、最终消费、内部转移和外部贸易情况。结果显示:(1)辽宁省农业部门的直接、完全用水系数最大,各部门用水放大系数变化存在差异;(2)虚拟水消耗量和经济价值不匹配,产业用水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3)农业是最大的虚拟水净输出部门,部门间主要的流出-流入组合包括农业-轻工业,采选业-重工业,重工业-建筑业;(4)辽宁省是虚拟水净输出地区,重工业部门的虚拟水贸易量最大且以虚拟水输出为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应丽艳  
农户从业行为是在特定环境下农户家庭成员做出的行为选择,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提供的1860户资料,在对辽宁省2005年农村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民微观的个人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从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农户进行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找出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艳  吴国秋  
辽宁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关乎到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总结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转移所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了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优化的程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旭  
中国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亟待完善。本文结合我国几个典型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经验,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为基础,对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省份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孔凡斌  林颖  
【目的】劳动力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本文试图回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投入和产出水平带来的具体影响,这对于提升林地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1 178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地与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的影响。【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099;劳动力就地和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负向影响程度高于异地转移,尤其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达程度、人口聚集度低的区域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冰  
2002~2012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十年。由于当前辽宁经济持续下滑,其经济空间集聚产业关联性成为学术界挖掘区域经济失衡发展的重要方式。利用2002年和2012年辽宁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集聚产业关联程度,对辽宁省规划的八类主导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结果发现,东北振兴十年来,辽宁集聚产业具有高投入、低产品附加值特征,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第一、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辐射和拉动作用相对较小,冶金和石化等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状态,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效果偏低,辽宁经济空间的产业内集聚效应高于关联产业的集聚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琼  张广胜  
本文将农户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采用辽宁省的调研数据研究不同代际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生产中投入要素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务工收入使劳动力转移农户投入更多的化肥费用,同时由于劳动力转移在汇款上的代际差异,第一代劳动力转移农户、第一代和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并存农户比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农户投入更多化肥费用。DEA法测度的技术效率显示,总体上四种不同类型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差别不大。进一步对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农户的种植经验、种植规模、农业技术方面学习和指导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成显著正向关系,而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负向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振宇  杜乃凡  
当前,“三农”工作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实现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振刚  
农村劳动力素质、数量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在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柯水发  王亚  刘爱玉  
以辽宁省4个县200户农户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林地投入产出经营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样本户林地经营综合效率较低,综合效率均值为0.095,无效程度严重的占比为93.5%;样本户林地经营纯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总体均值为0.152,高达96%的样本户未实现技术有效;样本户林地经营规模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总体均值为0.810,实现规模有效的占比为45%。137个样本户林地经营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占比为68.5%。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剑锋  杨宜男  路世昌  
基于碳会计理论,模拟比较购置碳排放权、营造碳汇林增加碳汇以及综合权衡使用两种模式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生态成本,为碳赤字型省份选择碳中和实现路径提供参考借鉴。研究发现:(1)购置碳排放权实现碳中和付出的生态成本较小,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2)营造碳汇林增加碳汇实现碳中和付出的生态成本较大,但碳汇林具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够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3)由于营造碳汇林增加碳汇的碳中和模式需要较大的国土面积,对于国土面积不足的省份不适用,因此需要权衡利用营造碳汇林与碳交易方式综合解决碳中和达标问题。由此提出碳赤字型省份一方面要积极通过营造碳汇林方式增加碳汇;另一方面要通过碳交易提高生产成本倒逼企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转型,降低单位碳排放量等建议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德忠  蒋成林  
关于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劳动力需要量方法的探讨李德忠,蒋成林劳动力需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组织某一地区(或企业、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及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需要量是通过市场配置来实现的。因此,及时、准确地计算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兴梅  
结合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投入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晗  吕杰  景再方  
本文在明确农业产业集群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农业产业集群的个案调查研究,总结出农业产业集群有三种成长模式,即基础推动型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集群和市场导向型农业产业集群。这三种成长模式只是广义上的农业产业集群向严格意义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形成的不同路径方式。针对不同成长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同地区在发展本地农业产业集群时,可以依据自身优势,有不同的模式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