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0)
2023(15505)
2022(12590)
2021(11658)
2020(9934)
2019(22735)
2018(22600)
2017(44080)
2016(23784)
2015(26758)
2014(26760)
2013(26417)
2012(23775)
2011(21091)
2010(21072)
2009(19564)
2008(19316)
2007(17441)
2006(15007)
2005(13132)
作者
(67782)
(57321)
(56725)
(54221)
(35866)
(27278)
(25904)
(22458)
(21521)
(20090)
(19306)
(19055)
(17799)
(17713)
(17598)
(17565)
(17468)
(16741)
(16422)
(16412)
(14054)
(14042)
(13944)
(13141)
(12996)
(12899)
(12625)
(12554)
(11526)
(11441)
学科
(100554)
经济(100452)
(71533)
管理(65152)
(50160)
企业(50160)
(48529)
方法(45813)
数学(40920)
数学方法(40404)
农业(31983)
中国(25948)
(25736)
业经(25490)
地方(19462)
(18902)
(18763)
(18284)
贸易(18278)
(17818)
(15949)
财务(15898)
财务管理(15856)
企业财务(15003)
(14926)
银行(14885)
技术(14534)
(14349)
(14091)
环境(14061)
机构
学院(338234)
大学(334220)
(140654)
经济(137922)
管理(132332)
理学(115338)
理学院(114182)
管理学(111960)
管理学院(111354)
研究(109218)
中国(84017)
(72633)
(68681)
科学(68319)
(62363)
农业(56262)
业大(56121)
(54971)
中心(53311)
(50626)
财经(50279)
研究所(49977)
(45869)
经济学(43306)
(42694)
师范(42234)
北京(41888)
(39755)
经济学院(39422)
(38769)
基金
项目(232817)
科学(183811)
基金(170365)
研究(168648)
(148837)
国家(147602)
科学基金(127269)
社会(108408)
社会科(102565)
社会科学(102537)
(91731)
基金项目(90353)
自然(82423)
自然科(80552)
自然科学(80531)
自然科学基金(79072)
教育(77039)
(76426)
编号(68938)
资助(68907)
成果(54634)
重点(52120)
(51743)
(50615)
(48483)
课题(45923)
国家社会(45676)
创新(45364)
科研(45267)
教育部(44141)
期刊
(150577)
经济(150577)
研究(91337)
(72632)
中国(61795)
学报(54342)
科学(49513)
农业(49074)
(48905)
管理(43777)
大学(41896)
学学(39839)
(31590)
金融(31590)
业经(30808)
教育(30275)
技术(29699)
(24389)
财经(23857)
经济研究(23054)
问题(21716)
(20463)
(18290)
统计(17283)
技术经济(16875)
世界(16017)
(15695)
资源(15401)
理论(15358)
科技(15204)
共检索到484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娟娟  许时蕾  刘晶  张寒  
利用9省18县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实证分析了林地细碎化程度变动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考虑到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变动具有内生性,倾向值匹配方法被采用。结果显示,林地细碎化程度的改善对农户营林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13年,林地细碎化程度的改善引致了农户单位面积林地的投劳量增加了约10%,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量增加了约35%,且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上述处理效应的释放是一个较为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在集体林改的初期阶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估计结果显示,资本投入的处理效应大于劳动投入的处理效应,这种现象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寒  刘璨  刘浩  
本文基于中国9省份、1772个农户、跨度10年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检验了林地面积变动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从非农就业、林种结构、林地规模和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视角对上述效应加以分析。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以后,估计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相比于控制组,林地面积增加使得农户资本投入强度提高了约26%31%,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是劳动力投入强度的增加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种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从异质性角度看,上述处理效应在统计上仅对务农为主、拥有小规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寒  刘璨  刘浩  
本文基于中国9省份、1772个农户、跨度10年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检验了林地面积变动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从非农就业、林种结构、林地规模和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视角对上述效应加以分析。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以后,估计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相比于控制组,林地面积增加使得农户资本投入强度提高了约26%~31%,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是劳动力投入强度的增加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种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从异质性角度看,上述处理效应在统计上仅对务农为主、拥有小规模林地和商品林为主的农户成立。这凸显出生态公益林的投资激励问题并没有因集体林改而得到有效解决。受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约束,林地面积增加对用材林为主的农户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投资激励效果。对于家庭收入水平,林地面积增加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呈现出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上述结论为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政策着眼点和目标指向性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寒  刘璨  姚顺波  赵青  刘浩  朱文清  
论文利用9省1 504个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新一轮集体林改后林地面积增加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因果效应。考虑到农户对林地经营面积决策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对选择性偏差进行控制。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多个标准上均通过了平衡性检验。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增加确实促进了农户营林积极性的提高,但这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其中,资本投入强度在2010年以后才逐步表现为显著增加,增长率约为25%~27%,2013年进一步强化为28%~34%。资本投入强度的增加主要是由化肥和农药投入增加引起的,对种苗的投入强度并没有显著改善。这种差异说明,新一轮林改提高了农户的森林经营和管护积极性,但对造林行为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晶  刘璨  杨红强  许时蕾  白秀广  程娟娟  张寒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引起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变化,进而会对农户营林积极性产生影响。利用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的大样本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并从整体和异质性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该变化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考虑到林地细碎化的内生性问题,倾向值匹配方法被采用。研究发现:(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地细碎化程度整体上得到改善,仅有少数(11.70%)农户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出现加剧现象;(2)受林地细碎化程度改善的影响,农户的单位面积资本投入增加了35%~37%,劳动投入增加了10%~11%;受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农户对林地的要素投入呈现出资本替代劳动的态势;(3)异质性角度看,上述积极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仅对务农为主、商品林为主、较大林地规模、中高收入水平的农户显著。这为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目标群体识别提供了决策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时蕾  张寒  刘璨  杨红强  
基于非农就业调节效应,本文构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非农就业——营林投入”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9省(区)1497户林农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投入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体上提高了农户对林地的劳动投入积极性,但对资本投入的增加并不显著。这种效应对不同程度非农就业的农户具有差异性。对于纯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地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显著增加,表现出产权激励效应;对于非农户,由于退出效应的作用,改革导致了非农户的资本投入显著下降了约36%;对于I兼农户,其劳动投入的减少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反映出林权改革的要素替代效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农户营林积极性提高的制度环境,但并非充分条件;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会导致产权的正向激励机制受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文璠  刘军华  何雪雯  张永辉  
信贷排斥会降低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影响农民增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收入结构的视角考察了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排斥具有显著的收入效应,正规金融的信贷排斥会使农户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农业纯收入下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高原  赵凯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金寨县6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农户异质性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经营性收入有负向影响,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家庭总收入有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一方面通过缩小耕地经营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和减少亩均收入降低其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外出务工人数、提高外出务工时长提升其工资性收入;由于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加强度大于其经营性收入降低强度,故对其家庭总收入有正向影响;此外,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宅基地退出后收入变化存在差异,因此,应增强宅基地退出就业帮扶政策针对性,宣传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增收效应,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庆敏  陈利根  龙开胜  
被征地农户的生计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大局,探讨征地对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及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别从征地时间和地区差异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征地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在未考虑样本征地时间与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征地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被征地农户家庭总收入均值明显提高3 151元,但简单均值对比分析明显高估了征地对农户增收影响效应。从样本的征地时间差异可知,征地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征地时间周期越长农户增收效应越明显,家庭总收入的净效应从2 632元逐渐提高到5 257元。从样本的地区差异可知,土地征收对于农户收入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征地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变化呈现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征地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最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征地并不能明显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为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被征地农户收入水平,需要继续进一步完善农地的"三权分置"制度,鼓励闲置土地进行流转,结合农户特征与意愿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补偿安置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君平  吴国宝  
本文采用2010年我国西部四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分析了母亲水窖项目与农户非农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母亲水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使农户家庭本外地非农就业的总人数平均增加0.47人,其中本乡非农就业人数及其中女性人数分别平均增加0.26人和0.12人;第二,使农户家庭男、女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天数分别平均增加115.2天和62.3天。此外,母亲水窖项目对农户家庭女性本外地非农就业总人数、农户外出务工人数及其中女性人数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青川  
笔者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通过干预组的平均干预效应估计、平衡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对工会工资溢价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之间的工资差距在没有进行倾向值匹配之前比较大,而在采用倾向值匹配估计后,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的工资差距变得不明显。最终结论为工会身份这个干预变量对工资溢价的影响不明显,工资溢价主要是由工人的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金丽  胡冰川  
本文采用2017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分析采用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龙头企业改善经营状况,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电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绩效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整体提升水平比较有限,其原因在于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即农产品电商对利润提升有限这一现象是电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后,结合实证模型结果与案例调研,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与讨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鲍威  王赫男  
在评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政策的综合成效后可以发现: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持续增长,已形成奖优型为主、普惠型为辅的资助政策模式,但资助力度依然不足;财政资助政策总体成效喜忧兼半,资助虽然推动了民办高校强化学生资助,但在减轻学费负担、提升教师薪资、对私人投入形成挤入效应方面未取得预期成效;不同资助模式存在异质性效应,普惠型资助模式在推进教育公平与对私人投入形成挤入效应方面能产生激励作用,奖优型资助模式则实现了提升院校办学质量的政策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伦轩  赖凯声  
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家庭仪式,亲子共餐的式微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运用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倾向值匹配法探索了亲子共餐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及发展的影响,并着重比较分离家庭中不同居住状态和迁移范围导致的影响异质性。结果发现:亲子共餐对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父母同住以及更大范围的流动能够让这种影响最大化,这为我们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理解青少年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了具体而直接的实证证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江晓敏  郑旭媛  刘伟平  
基于湖南、江西以及福建油茶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模型)对油茶种植户技术培训行为及其收入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传统回归方法评估技术培训对收入影响的净效应,存在明显高估的现象,而在控制了样本自选择和内生性问题之后,培训对农户油茶收入的作用明显减少;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形成显著影响,培训内容中,选用良种、病虫害防治和锄草垦复对农户油茶收入影响显著;在培训方式中,林间指导培训效果相对好,能显著促进农户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