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9)
2023(8185)
2022(6921)
2021(6683)
2020(5566)
2019(12577)
2018(12422)
2017(24775)
2016(13582)
2015(14850)
2014(14473)
2013(14175)
2012(13572)
2011(12230)
2010(12410)
2009(11436)
2008(11157)
2007(10157)
2006(9414)
2005(8265)
作者
(36885)
(31599)
(30743)
(29785)
(20087)
(15007)
(13872)
(12161)
(11894)
(11325)
(10642)
(10446)
(9951)
(9814)
(9771)
(9465)
(9325)
(9305)
(8982)
(8873)
(7885)
(7879)
(7561)
(7440)
(7123)
(7080)
(7015)
(6754)
(6395)
(6378)
学科
(56446)
经济(56396)
(46562)
(45931)
管理(33339)
农业(30915)
(24022)
企业(24022)
方法(19049)
数学(17304)
数学方法(17078)
业经(16987)
中国(15183)
地方(14984)
(14138)
(13297)
(12683)
(10643)
贸易(10637)
农业经济(10443)
(10385)
及其(10268)
(9915)
政策(9315)
(9315)
农村(9308)
(9284)
银行(9277)
(8983)
(8923)
机构
学院(185126)
大学(178336)
(82536)
经济(80864)
管理(73482)
研究(64218)
理学(62907)
理学院(62321)
管理学(61378)
管理学院(61030)
中国(52107)
(51311)
农业(38727)
科学(37218)
(37171)
(36545)
业大(33184)
中心(32436)
(32297)
(31050)
研究所(28858)
财经(28232)
(25758)
(25388)
(24024)
师范(23898)
经济学(23833)
(23807)
农业大学(23534)
经济管理(23047)
基金
项目(122873)
科学(97512)
研究(95547)
基金(88420)
(75620)
国家(74824)
科学基金(64447)
社会(61253)
社会科(57755)
社会科学(57742)
(51002)
基金项目(46538)
教育(41777)
编号(41205)
(40177)
自然(39344)
自然科(38394)
自然科学(38385)
自然科学基金(37669)
资助(35439)
成果(33471)
(29953)
(28793)
(27930)
课题(27214)
重点(27139)
(25440)
国家社会(24866)
(24675)
(24360)
期刊
(101228)
经济(101228)
(56331)
研究(55388)
中国(41621)
农业(37902)
学报(26643)
(25858)
科学(25676)
(24896)
金融(24896)
业经(23456)
管理(22706)
大学(21427)
学学(20390)
教育(18072)
(17747)
技术(15082)
农村(14751)
(14751)
问题(14623)
农业经济(14279)
财经(13297)
经济研究(13056)
世界(11640)
(11429)
经济问题(10812)
(10243)
资源(9689)
农村经济(9594)
共检索到292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俊  韦锋  漆雁斌  
基于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效益项目对四川省的监测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林地确权方式、农户补贴政策感知对林农山林经营积极性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按股分山到户,按面积分山到户能显著促进林农山林经营的积极性;林农对林业补贴政策越了解、感知补贴政策越好,其山林经营的积极性会越高。不过,在按股分山到户的地区,如果林农对补贴政策感知较差,其会利用产权模糊的集体林地发展家庭林业经济,从而间接提高其山林经营的积极性。因此,为促进林农山林经营的积极性,需采取全面推行按面积分山到户,加大林业补贴力度,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平  陈海灯  
优化金融资源在"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配置、降低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摩擦等是实施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论文从二元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金融排斥理论、金融市场摩擦效应、农村普惠金融理论等基础理论入题,梳理总结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及作用机制,综合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四川省财政金融统计数据、抽样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情况分析研究政策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财政补贴对象交叉、使用效益不高、激励作用不强,也未产生明显的政策效应,农村金融贷款贴息政策对于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具有一定的政策效果。当前,正值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且更趋多样化,重新审视基于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在我国解决一些特定经济金融问题方面的适应性,建议立足我国以银行业为绝对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机构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国情,科学平衡压实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的双重关系,重点围绕金融有效供给、政策导向、机制保障、信息共享和环境支撑等对农村金融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优化和重构,推动建立与"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需求、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相适应的农村财政金融互动工作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权  张江峰  
[目的]通过分析来自四川省德阳市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更好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德阳市农民的实际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特征方面对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年龄对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年总收入、是否了解集体经济、是否了解股份合作制改革、现有政策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股份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参与股改方案的意见征求对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文章提出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制度政策、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来提高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宁  
农户是粮食生产决策的主体,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在13个粮食主产区4 958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对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农户种粮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建立Logit模型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强弱的影响,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此外,耕地规模、纯收入水平和农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与种粮积极性正相关。因此,应该继续推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并加大补贴力度,提倡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粮食生产专业户,不断提高粮农收入;针对地区种粮积极性的差异,还应该推行差异化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映雪  宁满秀  刘伟平  
本文基于2012—2018年福建省农户营造林生产数据,实证检验了林地确权与农户营造林积极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1)林地确权形成的分户经营显著促进了农户对林业生产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2)林地确权政策对不同禀赋农户营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无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和有流入林地的农户而言,林业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与其分户经营程度成正向关系。同样面对分户经营比例提升,林地平均经营期限大于30年的农户更愿意投入资本要素,而经营期限小于30年的农户在劳动力要素投入方面更积极。因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措施要在林地确权基础上,保证农户林地产权的完整性、可分性和交易性,维系林地产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推动林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于金娜  
本文利用四川省雅安市235户退耕还林农户的林地般入产出数据,以亩均种苗(幼畜)投入强度和亩均劳动投入强度作为决定技术类别归属的条件变量,通过建立超越对数形式的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考虑林地利用方式和生产对象的技术异质性,分析不同技术类别的退耕还林农户的林地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存在四个技术类别,各自拥有不同的生产技术前沿,生产函数存在较大差异;各技术类别的农户林地生产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技术类别1(林下养殖家畜与林下种植药材)、技术类别2(种植水果经济林与药材经济林)、技术类别4(种植干果经济林)和技术类别3(林下种植粮菜);要素投入产出弹性不同是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课题组  郑文静  
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从法律、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好他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对稳定大局和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及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其中的“难点”提出对应措施,以推进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薛菁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不能搞起来、能不能搞好的关键。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的扶持。但如何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实课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农户家庭主要劳动成员就业形态的分析对农户进行分类,采用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行为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影响农户林地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结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都存在差异,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的林地技术效率最高;第二,林业主要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家庭劳动力数量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出务工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类型对林地技术效率影响显著;第三,林地质量和距离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地块数对林地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因此,得到政策启示: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胜林  王雨林  卢冲  西爱琴  
基于四川省生猪养殖3个大县的调查数据,在感知价值理论视角下构建了农户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针对农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农户生猪保险支付意愿受到感知费用的影响最大,次之为感知风险、认知态度和功能价值;在12个可观察变量中,对支付意愿影响较大的有风险影响程度、保险费用、赔偿满意度、投保便利度、政府是否补贴等。因此,各地政府应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宣传力度,使规模化养猪户和散养农户对该项政策都有深入的了解;根据生猪饲养数量合理确定保险费用,对规模化养猪户给予政策倾斜;适当增加赔付金额,给农户吃下养猪的"定心丸";加强与各地保险公司合作,理顺机制,简化投保...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晓鸣  甘庭宇  李晟之  罗虹  
本文以对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追踪调查为基本依据,重点分析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实际生存状况及其对该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参与机制不健全、补偿机制存在缺陷、地方政府缺乏制度激励,是当前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强调,当前一段时期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时期,其中相关后续性政策能不能及时到位,是关键中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晶  刘璨  杨红强  许时蕾  白秀广  程娟娟  张寒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引起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变化,进而会对农户营林积极性产生影响。利用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的大样本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并从整体和异质性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该变化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考虑到林地细碎化的内生性问题,倾向值匹配方法被采用。研究发现:(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地细碎化程度整体上得到改善,仅有少数(11.70%)农户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出现加剧现象;(2)受林地细碎化程度改善的影响,农户的单位面积资本投入增加了35%~37%,劳动投入增加了10%~11%;受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农户对林地的要素投入呈现出资本替代劳动的态势;(3)异质性角度看,上述积极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仅对务农为主、商品林为主、较大林地规模、中高收入水平的农户显著。这为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目标群体识别提供了决策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寒  刘璨  姚顺波  赵青  刘浩  朱文清  
论文利用9省1 504个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新一轮集体林改后林地面积增加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因果效应。考虑到农户对林地经营面积决策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对选择性偏差进行控制。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多个标准上均通过了平衡性检验。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增加确实促进了农户营林积极性的提高,但这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其中,资本投入强度在2010年以后才逐步表现为显著增加,增长率约为25%~27%,2013年进一步强化为28%~34%。资本投入强度的增加主要是由化肥和农药投入增加引起的,对种苗的投入强度并没有显著改善。这种差异说明,新一轮林改提高了农户的森林经营和管护积极性,但对造林行为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智心  周振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经历了从以价格干预为主的间接补贴阶段到以"四补贴"为主的直接补贴阶段的转变。对现行农业直补制度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农业直补制度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发挥,但当前的农业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小于种粮成本上升带来的抑制作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应从顶层设计、建立农业补贴资金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创新和完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政策、充分运用市场和价格支持手段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