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8)
- 2023(7791)
- 2022(6995)
- 2021(6555)
- 2020(5896)
- 2019(13584)
- 2018(13451)
- 2017(26051)
- 2016(14711)
- 2015(16843)
- 2014(16993)
- 2013(16707)
- 2012(16151)
- 2011(14484)
- 2010(14839)
- 2009(13936)
- 2008(14238)
- 2007(13353)
- 2006(11432)
- 2005(10321)
- 学科
- 济(58772)
- 经济(58690)
- 管理(42527)
- 业(37914)
- 企(30897)
- 企业(30897)
- 方法(29509)
- 数学(25816)
- 数学方法(25514)
- 财(18804)
- 农(16302)
- 学(15079)
- 中国(14865)
- 制(12206)
- 地方(11788)
- 贸(11267)
- 贸易(11262)
- 业经(11188)
- 易(10913)
- 农业(10584)
- 务(10091)
- 财务(10065)
- 财务管理(10023)
- 银(9644)
- 银行(9614)
- 理论(9549)
- 企业财务(9475)
- 和(9298)
- 行(9086)
- 融(8869)
- 机构
- 大学(217282)
- 学院(214010)
- 济(84321)
- 经济(82344)
- 管理(80325)
- 研究(73095)
- 理学(69042)
- 理学院(68204)
- 管理学(66776)
- 管理学院(66373)
- 中国(56136)
- 科学(47120)
- 京(46265)
- 财(42444)
- 农(40225)
- 所(38627)
- 研究所(34999)
- 中心(34896)
- 江(33856)
- 业大(33525)
- 财经(32901)
- 农业(31950)
- 经(29787)
- 范(29637)
- 师范(29291)
- 北京(29007)
- 州(26427)
- 经济学(26115)
- 院(25742)
- 财经大学(24299)
- 基金
- 项目(139258)
- 科学(108584)
- 基金(101284)
- 研究(98666)
- 家(89278)
- 国家(88570)
- 科学基金(74542)
- 社会(61198)
- 社会科(57805)
- 社会科学(57783)
- 基金项目(53963)
- 省(53632)
- 自然(49564)
- 自然科(48418)
- 自然科学(48402)
- 自然科学基金(47562)
- 教育(46333)
- 划(46006)
- 资助(42276)
- 编号(40269)
- 成果(34378)
- 重点(31729)
- 部(31495)
- 发(28963)
- 创(27803)
- 课题(27594)
- 科研(27379)
- 教育部(26590)
- 大学(26276)
- 创新(26100)
共检索到319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娜 陈丽明 苏锦霞 黄和亮
在阐明了地方政府在林地征占用中存在盲目征地与低价征用、创租与寻租、规避与违反国家法律等行为偏失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偏失的原因——林地产权不明晰、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公共利益的界定模糊等,提出了通过明晰林地产权、健全政绩考核制度、确定公共利益的界定规则等矫正这类政府失灵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
林地征占用 地方政府 行为偏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杰 曲伟强
随着社会转型、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行为主体的复合性、利益差异化、动机逆向差序以及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中表现出的自我扩张、追求趋同、过度畸形的"行政区行政"状况以及沉没成本巨大、过度负债、短期化与表面化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增多。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约束力量不足等严重的运行机制缺陷是其行为偏差频出的主要根源。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治理运行机制,突出政府行为的隐性成本和政绩的外延成本,实现城市治理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公众利益保障渠道,硬化机制的约束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耕
对于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失范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视角。从制度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失范主要是由行政性分权体制下权力范围的模糊性,政绩考核和评价制度的单一性,地方政府间竞争约束机制的不完善性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
制度 政府竞争 行为失范 成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俊
文章剖析了蔓延于我国央地财政分配关系运行中的地方政府非规范性竞争行为,并解释了这些行为的生成机制:特定的情境条件所形成的内在动力、激励机制、约束条件和弹性的行为空间这四组关键变量的组合。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需要在坚持既有的政治优势和控制方式的同时,对地方利益诉求进行"同情地理解",探求激励地方政府"买账"的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良悦
在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决策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购买和供给,控制了农地向非农地转换的通道。在地方政府非市场化行为的决策和农地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农地出现了被过度征用和粗放利用的现象。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土地征用过程中的非市场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设置土地发展权将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土地征用 非市场化行为 土地发展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移风
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行为失范现象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失范行为现状与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若干规范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政府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剑辉 李尚蒲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杰
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成效明显,但我国经济"偏热"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对地方政府性资金收支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地方政府进行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收支情况从帐面上反映不出来,不在人大的预算审查范围之内,甚至不公开。下一步应加大预算审查对地方政府性资金的覆盖范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同时导致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地方财政风险积聚,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日本和美国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上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在归纳、总结日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 地方债 日本 美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祖宁
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及其行为偏差是导致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耗损的主因。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善投资宏观调控,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调整内在机制着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然 牛海涛 王彩霞
经济危机或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以往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经济危机在策源地、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危机的性质发生了转变。80年代以前的经济危机,是一种市场机制的危机,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而80年代以后,始发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则是一种政府干预的危机,是政府失灵的表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在完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秀清 钟骁勇 肖泽干 宋鑫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找出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采取违法征地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农户的维权成本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农户维权后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呈反向关系;(2)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收益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3)农户维权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时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并与农户维权成本、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对其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研究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璟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新政"),要求清理与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的各类举债融资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应如何按"新政"的要求,既规范公司的融资行为,又不影响地方政府相关基础设施、重点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妤 张玲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征地中地方政府的行为,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博弈的焦点集中在地方政府间,由于部门间的利益交叉和政绩的攀比,使地方政府贪婪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滥用征地权,相互间展开恶性竞争。因此,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高效、合理的部门间协调监督机制以及优化政绩评估体系,是实现地方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中有序竞争,达成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地方政府 恶性竞争 合作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卓萌
我国地方政府收费作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划分事权、界定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及理顺价格体系方面入手,逐步规范地方政府收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