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5)
- 2023(8179)
- 2022(6950)
- 2021(6224)
- 2020(4904)
- 2019(11135)
- 2018(10982)
- 2017(20736)
- 2016(11061)
- 2015(12523)
- 2014(12805)
- 2013(12932)
- 2012(12739)
- 2011(11912)
- 2010(12483)
- 2009(11801)
- 2008(11606)
- 2007(10618)
- 2006(10214)
- 2005(9866)
- 学科
- 济(73652)
- 经济(73585)
- 管理(29341)
- 业(27281)
- 地方(24181)
- 中国(21464)
- 企(19729)
- 企业(19729)
- 方法(17025)
- 农(16920)
- 业经(15399)
- 地方经济(15375)
- 数学(14278)
- 数学方法(14117)
- 学(12653)
- 农业(11875)
- 制(11767)
- 融(11731)
- 金融(11731)
- 发(11561)
- 银(11500)
- 银行(11492)
- 行(11246)
- 财(10905)
- 环境(9916)
- 贸(9849)
- 贸易(9837)
- 易(9338)
- 发展(8487)
- 展(8458)
- 机构
- 学院(172139)
- 大学(169655)
- 济(83282)
- 经济(81572)
- 研究(69666)
- 管理(59536)
- 中国(55002)
- 理学(48217)
- 理学院(47568)
- 管理学(46887)
- 管理学院(46555)
- 科学(38943)
- 财(37887)
- 京(37794)
- 所(36599)
- 研究所(32125)
- 中心(30453)
- 江(28931)
- 财经(28121)
- 农(26506)
- 经济学(26215)
- 北京(25695)
- 经(25148)
- 范(24908)
- 师范(24729)
- 院(24471)
- 州(23405)
- 经济学院(23019)
- 省(22155)
- 科学院(21336)
- 基金
- 项目(97158)
- 科学(76120)
- 研究(75320)
- 基金(67731)
- 家(57764)
- 国家(57210)
- 社会(49085)
- 科学基金(48050)
- 社会科(46512)
- 社会科学(46504)
- 省(38834)
- 基金项目(34564)
- 教育(33129)
- 划(31767)
- 编号(30424)
- 发(28473)
- 资助(28209)
- 自然(27130)
- 自然科(26406)
- 自然科学(26402)
- 成果(26324)
- 自然科学基金(25907)
- 发展(23834)
- 展(23435)
- 课题(22950)
- 重点(22420)
- 部(21005)
- 国家社会(20128)
- 创(19652)
- 性(19246)
- 期刊
- 济(114727)
- 经济(114727)
- 研究(64595)
- 中国(42300)
- 财(28139)
- 农(26922)
- 管理(26327)
- 融(23008)
- 金融(23008)
- 科学(21916)
- 学报(21556)
- 教育(20594)
- 经济研究(18586)
- 农业(18084)
- 业经(17997)
- 大学(16846)
- 技术(16470)
- 学学(15634)
- 财经(15062)
- 问题(14800)
- 经(13247)
- 贸(11371)
- 世界(10754)
- 国际(10571)
- 技术经济(10462)
- 经济问题(9638)
- 经济管理(8992)
- 商业(8892)
- 改革(8781)
- 革(8781)
共检索到30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培裕
人们早在修建马车路时,就已对公路经济学有所认识。1848年,道路经济学家威廉·吉列斯比就写道:“当然,花费少是我们所企求的。但是,真正便宜的道路不是花费最少的道路,而是与投资相比,能取得最大利润的道路。”这就是说,当我们修建或改建一条道路时,不仅应当考虑到建筑费用,还应考虑到道路的养护费、车辆的运营费,以及其他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新华 张敏新
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三危"困境、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来展开。通过分析以上几方面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着系统性研究与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的欠缺,并据此提出了要以分工原理为基础,融合演化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分析国有林区经济系统变迁的机理,服务于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经济问题 评价 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爱权 张大红
可持续发展的农林复合系统不仅在于它的生态可持续性,而且,作为一个土地生产系统,它必须使其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上有利可图。着重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探讨农林复合系统发展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并指出经济理论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个选择农林复合系统的必要条件,而是否一定采纳这种土地经营策略,还必须考虑市场因素以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土地利用制度,以及地区社会与文化背景等。只有当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得到充分考虑的条件下,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丽娟
高速公路经济带是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带状区域经济系统,从高速公路建成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可以形成"点"、"轴"及"点——轴结合"型的经济区域。云南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为云南推进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同时对处于成长期的高速公路经济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高速公路经济带对沿线区域的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但云南的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从多方面思考推进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经济带 云南 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
一、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从1979年至1988年间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就其经济的增长方式看,具有显著地“由重转轻”特征,即在农、轻、重三大物质产业部门增长格局中,由改革前30年长期持续的以重工业主导增长格局,转向以农业而后是轻工业主导增长的格局,这种不同于以往增长格局的出现,与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在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定
云南贵州两省个体私营经济经过1989年以后一段徘徊,1992年以来出现了增长的势头。1993年底,云南省个体工商户44万户,从业人员63万人,自有资金17.8亿元;私营企业发展到1563户,从业人员3.4万人,注册资金3.59亿元。同年年底,贵州个体工商户31.7万户,从业人员42万人,自有资金11.3亿元;私营企业37333户,从业人员6.16万人,注册资金3.59亿元;1993年两省个体私营经济都超过了1992年,私营企业发展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鄢达昆 马述忠
本文就我国肉牛业发展中的牛肉品质问题,农区肉牛业经营形式问题以及我国肉牛产品的流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玉源 钟晓青 王佳卓 倪才英 李秋霞
本文对桉树林在不当种植情况下会出现的各类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主要的生态问题是:(1)造成水土流失;(2)当地良好的植被结构被毁坏;(3)景观单一;(4)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同时,对发展桉树纸业的效益做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个符合生态经济理念的经济项目评价计算公式。对我国今后在发展速丰林方面应如何审慎、合理地进行规划和种植桉树林提出了严格控制种植面积、对土壤不进行翻耕、形成混交林等七点策略,为各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经济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全面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强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了发展周期的顶峰。房价上涨,空置面积增加,大量囤积土地的现象已不罕见,房地产市场的有害泡沫正在增加。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设立新的税种,引导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已属当务之急。
关键词:
房地产 发展周期 泡沫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骆明
广西经济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历年发展缓慢。近两年来由于拨乱反正和执行中央关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改革城乡经济体制,1985年发展的速度加快了。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对加快了的发展速度,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争论主要集中在工业的增长速度上。一种意见认为,从广西的实际出发,增长速度比过去快些是比较合适的,是正常的,是大好事。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增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研究了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并据此评析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一是马克思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如果背离了这一目的,就会为发展而发展,并因此难以持续。二是马克思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是生产端、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地方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会导致产业的"空心化",这也是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三是马克思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结构的匹配为枢纽,研究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问题。在市场经济下,结构调整的途径是竞争、兼并、破产、...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发展理论 现实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