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6)
- 2023(11263)
- 2022(10045)
- 2021(9479)
- 2020(7952)
- 2019(18477)
- 2018(18404)
- 2017(35880)
- 2016(19659)
- 2015(21760)
- 2014(21864)
- 2013(21776)
- 2012(19859)
- 2011(17904)
- 2010(17721)
- 2009(15904)
- 2008(15497)
- 2007(13422)
- 2006(11466)
- 2005(10010)
- 学科
- 济(77375)
- 经济(77291)
- 管理(55474)
- 业(53520)
- 企(45493)
- 企业(45493)
- 方法(38000)
- 数学(32891)
- 数学方法(32492)
- 财(19924)
- 学(19337)
- 中国(19166)
- 农(19056)
- 业经(16726)
- 地方(15581)
- 制(13840)
- 理论(13594)
- 务(13379)
- 财务(13317)
- 财务管理(13296)
- 贸(12836)
- 贸易(12831)
- 农业(12745)
- 企业财务(12727)
- 和(12654)
- 易(12447)
- 技术(12241)
- 环境(11610)
- 银(11401)
- 银行(11358)
- 机构
- 大学(278931)
- 学院(275274)
- 管理(111042)
- 济(106132)
- 经济(103780)
- 理学(97417)
- 理学院(96304)
- 管理学(94544)
- 管理学院(94054)
- 研究(92449)
- 中国(65880)
- 科学(60004)
- 京(59573)
- 财(47829)
- 所(46754)
- 农(45629)
- 业大(43537)
- 研究所(43145)
- 中心(40977)
- 财经(39355)
- 江(38416)
- 北京(37416)
- 范(36697)
- 师范(36286)
- 农业(36003)
- 经(35876)
- 院(33872)
- 经济学(31485)
- 州(31392)
- 财经大学(29633)
- 基金
- 项目(195983)
- 科学(153539)
- 基金(142400)
- 研究(140244)
- 家(125017)
- 国家(124003)
- 科学基金(106232)
- 社会(86997)
- 社会科(82470)
- 社会科学(82447)
- 省(76489)
- 基金项目(76430)
- 自然(71221)
- 自然科(69560)
- 自然科学(69541)
- 自然科学基金(68279)
- 划(64858)
- 教育(64196)
- 资助(59230)
- 编号(56188)
- 成果(45335)
- 重点(43846)
- 部(43085)
- 发(41084)
- 创(40467)
- 课题(38703)
- 科研(38037)
- 创新(37750)
- 教育部(36631)
- 大学(36306)
- 期刊
- 济(111064)
- 经济(111064)
- 研究(79924)
- 学报(47664)
- 中国(47300)
- 科学(42956)
- 农(40071)
- 管理(39506)
- 大学(35368)
- 财(35040)
- 学学(33277)
- 教育(30104)
- 农业(28224)
- 技术(23075)
- 融(20452)
- 金融(20452)
- 财经(18586)
- 经济研究(18177)
- 业经(17928)
- 经(15753)
- 图书(15252)
- 问题(14360)
- 业(14218)
- 科技(14120)
- 理论(13791)
- 技术经济(13245)
- 版(12956)
- 实践(12668)
- 践(12668)
- 现代(12198)
共检索到385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唐守正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指标 ,大致可分为三类 :物种和群落 ,结构 ,过程。物种只是一个不完整的替代指标。本文综述了林分尺度结构多样性指标的研究进展 ,可分为与距离有关的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和与距离无关的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 ,它们反映林分的树木大小多样性、树木的水平分布格局、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文章最后讨论了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梁巧转 万迪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团队工作方式的流行和普及,组织构成多样性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关注。本文从组织多样性的含义、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视角,以及多样性对组织产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现状所存在的缺陷及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组织 多样性 产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松波 许爽
随着女性劳动力和女性高管数量的增多,女性地位和权力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性别多样性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已有诸多学者对性别多样性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并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从理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方面述评性别多样性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研究,试图梳理性别多样性作用的研究脉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性别多样性 组织绩效 研究综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顾丽 赵俊卉 郑焰锋 杨华
森林结构对于森林经营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森林结构分为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2个部分,其相应的方法有①非空间方法:用来描述林分平均特征,不受林分相对位置的约束。②空间方法:描述林分结构时都把林木位置考虑进去。重点归纳总结了q值理论、常用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研究进展以及距离指数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它们反映了林分直径结构特征和树木位置、大小、树木水平分布格局、树种间隔离程度和空间结构关系等。还讨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彬 郑小贤 钟艳 雷相东 李冬兰
为了全面评价林分物种多样性状况 ,利用层次分析法 ,构建了包含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按指标性质分为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和濒危植物综合指数 .多样性综合指数中用修正后的Mo指数作物种丰富度指标 ,用Shannon Wiener指数计算乔木蓄积、直径分布、灌草盖度和高度等作多样性指标 ,同时考虑了更新幼苗和枯木等多样性因子 .在濒危植物综合指数中 ,引入了稀见种的概念 ,以增强对多样性的预测 .在多样性指标体系的应用上 ,采取两个综合指数同时控制的办法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指标体系 濒危植物 林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宇 杨华 温静 王全军
【目的】林分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多样性指数由于其复杂性或缺乏生态相关性,不能在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因此无法反映物种和空间结构的内部变化。【方法】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例,采用相邻格子法建立了2块60 m×60 m典型样地,对描述邻近木空间单元多样性的新指数——邻近木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区落叶松-云冷杉林直径结构曲线呈多峰的反"J"型曲线,中小径阶林木所占比例较高,大径阶林木较少,径阶株数分布连续且较为合理。(2)落叶松-云冷杉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高,树种和径阶分布较为均匀,混交程度强,水平结构变异大,林分结构复杂。(3)按3种邻近木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H_s、按径阶分布的结构多样性H_(dcd)、按直径变化的结构多样性S_(dv))的分析结果与传统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结果保持一致,对具有相似结构的林分计算时得到了接近的指数值。【结论】邻近木多样性指数可以描述林分多样性及空间结构特征,并反映物种和结构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意义,可应用于林分结构调整,为森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邻近木 结构多样性 空间尺度 林分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胡艳波 张岗岗 张弓乔 程世平 卢彦磊
【目的】深入剖析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的生态意义,构筑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综合评价指数,为制订有的放矢的森林结构调整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生物多样性概念,以参照树与其最近的4株相邻木组成的结构单元为对象,有机整合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和密集度的四元分布及结构单元树种数和林层数,运用遗传绝对距离公式、自然对数分别表达结构单元类型均匀性和丰富度,构造表达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测度指数,并运用长期定位监测样地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_(FS))对处于不同气候带或不同起源的森林类型的空间结构多样性测度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的D_(FS)值(0.854)与阔叶红松林的D_(FS)值(0.852)几乎相等,二者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多样性。侧柏人工林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类型较多,高于锐齿栎天然林和红松阔叶林,但其空间结构多样性为3个林分类型中最低的(D_(FS)=0.382),主要原因是其垂直结构(D_(FSv)=0.369)和水平结构(D_(FSh)=0.562)多样性方面都比两类天然林低。结构单元中的平均树种数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锐齿栎天然林为4.23,阔叶红松天然林为4.09,而侧柏人工林则为1.98,结构单元树种数能充分体现结构单元树种丰富程度。【结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结构单元树种数和林层数3者的有机整合是构造有效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的基石。基于生物多样性概念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_(FS),既是对结构参数四元分布合适的量化表达,也是对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生态意义恰当的诠释,更是对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科学综合评价,能够测度出不同林分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向钦 郭秋菊 艾训儒 姚兰 朱江 薛卫星 周云 赵奂敦 吴举扬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随尺度变化的规律及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为鄂西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鄂西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和金子山国有林场3个研究区的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研究区大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从20 m×20 m到200 m×200 m不同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随尺度变化的规律,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法解析尺度变化影响下的空间结构指标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鄂西南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物种丰富,常见优势乔木树种为川陕鹅耳枥、多脉青冈和锥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在尺度≥120 m×120 m后变化趋于稳定,整体表现出微聚集分布、大小分化中庸且混交良好的状态。不同尺度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与林分物种多样性存在中度相关性(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贺姗姗 张怀清 彭道黎
林分的空间结构是描述林分状态及其改变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林分的结构特征,即以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布类型为基础,通过现有数据包括森林资源二类小班因子调查表和植物形态特征数据库,论述林分空间结构的可视化方法。
关键词:
林分 空间结构 可视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睿 莫言
董事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的素质和能力会直接影响董事会作用的发挥,研究董事多样性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董事的人口统计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董事多样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最后从董事技能多样性这方面,讨论未来开展研究的可能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健平 王树力
为探讨林分上下层间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关系,以阿什河流域天然次生杂木林为对象,构建了立地条件-林分上层结构-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立地条件(ξ1)对林分上层结构(ξ2)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9;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正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75,直接影响系数为0.4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8,直接影响系数为-0.12。林分上层结构(ξ2)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5;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5,直接影响系数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鸿哲 李孟楼 张学武 焦爱叶
为建立相关模型,实现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评判林分抗虫性的目的,研究了林内昆虫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与林分害虫危害程度、林分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评判林分抗虫性的常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ch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Alatalo指数)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论述了利用生物多样性评判林分抗虫性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讨论了林分抗虫性的多样性阈值研究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孟楼 王鸿哲 张学武
针对用林分多样性指标难以对林分抗虫能力作出评价的问题,论述了应用多样性测度阈值和林分虫害强度确定混交林混交率,并根据特定林分的混交率判定其对特定害虫抗性强弱的原理,并阐述了应用多样性阈值评判林分抗虫性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林分抗虫性 评判原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锦迪 韦新良 汤孟平 杨晶晶 张继艳
【目的】构建数量化指标以定量表达林分树种组成特征,是精准经营管理森林的技术基础。【方法】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根据树种组成的特性和经营管理要求,构建了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I_(SCD))。采用“十分法”,分析了不同树种数下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性。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浙江省322个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应用对象,对I_(SCD)与现有的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I_(SCD)涵盖了林分中树种数、树种相对多度和树种蓄积比例等信息,突出体现树种数的同时,充分表达了树种组成的均匀性与混交程度。I_(SCD)可完整、独立和有效地表达树种组成的变化特性。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I_(SCD)提高了对树种数判别的分异性和灵敏性,可严密地评价树种结构的均匀度和混交度,合理有效地反映树种多样性。【结论】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构建数量化指标能更细致、全面、有针对性地定量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解决了低丰富度高均匀度、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等不同林分树种组成类型难于有效区分的难题。图7表7参2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安然 张雨秋 谭凌照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目的】本研究以吉林蛟河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采用了蓄积量和生物量分别作为生产力的指标,通过相关关系分析从3个物种多样性和5个林分结构指标中筛选出与生产力显著相关的变量,进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采伐对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在蓄积生产力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采伐对林分密度和林分结构有负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661、-0.216;采伐通过林分密度和林分结构间接作用于生产力,通过林分密度间接作用于物种丰富度。林分密度对物种丰富度、林分结构、生产力有正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30、0.599、0.473。林分结构对生产力有正影响,路径系数为0.310。物种丰富度对林分结构有正影响,路径系数为0.414。物种丰富度影响林分结构间接作用于生产力。在生物量生产力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除林分结构对生产力无影响外,其他变量间的作用方式和蓄积生产力的模型相同。【结论】研究认为抚育采伐能直接或间接改变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而林分结构对生产力的作用比物种多样性大,因此森林经营管理中,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应注重对林分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