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7)
- 2023(10711)
- 2022(9602)
- 2021(9147)
- 2020(7684)
- 2019(17918)
- 2018(17787)
- 2017(34793)
- 2016(18881)
- 2015(20969)
- 2014(20993)
- 2013(20712)
- 2012(18786)
- 2011(16895)
- 2010(16720)
- 2009(15193)
- 2008(14623)
- 2007(12609)
- 2006(10920)
- 2005(9550)
- 学科
- 济(73857)
- 经济(73752)
- 管理(53082)
- 业(49575)
- 企(41913)
- 企业(41913)
- 方法(35164)
- 数学(30574)
- 数学方法(30201)
- 农(18953)
- 中国(18663)
- 财(18441)
- 学(17505)
- 业经(16044)
- 地方(15642)
- 制(14953)
- 农业(12328)
- 贸(12262)
- 贸易(12255)
- 理论(12203)
- 和(12000)
- 易(11858)
- 环境(11514)
- 务(11490)
- 财务(11428)
- 财务管理(11408)
- 技术(11123)
- 企业财务(10867)
- 体(10680)
- 银(10553)
- 机构
- 大学(266524)
- 学院(262917)
- 管理(106710)
- 济(101774)
- 经济(99472)
- 理学(93596)
- 理学院(92493)
- 管理学(90769)
- 管理学院(90289)
- 研究(87127)
- 中国(62557)
- 京(56857)
- 科学(55888)
- 财(46242)
- 所(43163)
- 农(40587)
- 业大(40305)
- 研究所(39688)
- 中心(38837)
- 财经(37683)
- 江(36406)
- 北京(35842)
- 范(35702)
- 师范(35364)
- 经(34276)
- 院(32426)
- 农业(31756)
- 经济学(30208)
- 州(29998)
- 师范大学(28974)
- 基金
- 项目(187566)
- 科学(147617)
- 基金(136765)
- 研究(135897)
- 家(119442)
- 国家(118504)
- 科学基金(102016)
- 社会(84965)
- 社会科(80487)
- 社会科学(80466)
- 基金项目(74035)
- 省(72534)
- 自然(67739)
- 自然科(66129)
- 自然科学(66115)
- 自然科学基金(64926)
- 教育(61819)
- 划(61598)
- 资助(55983)
- 编号(54992)
- 成果(44378)
- 重点(41816)
- 部(41169)
- 发(39204)
- 创(38661)
- 课题(37612)
- 创新(36079)
- 科研(36014)
- 教育部(35245)
- 大学(34861)
- 期刊
- 济(108790)
- 经济(108790)
- 研究(76560)
- 中国(45290)
- 学报(42694)
- 科学(39749)
- 管理(37778)
- 农(36145)
- 财(33072)
- 大学(32114)
- 学学(30194)
- 教育(27879)
- 农业(25358)
- 技术(21442)
- 融(19250)
- 金融(19250)
- 财经(17808)
- 业经(17637)
- 经济研究(16913)
- 经(15021)
- 问题(14513)
- 图书(14433)
- 理论(13390)
- 科技(13329)
- 业(12410)
- 实践(12404)
- 践(12404)
- 技术经济(12341)
- 现代(12065)
- 资源(11806)
共检索到368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宏翔 胡艳波 赵中华 李远发
角尺度作为测度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之一,具有检验能力强,调查简单易行等优点,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有很多研究对这一参数应用不当并因此得出不合理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对角尺度理论基础缺乏了解。本文从角尺度概念的提出、相邻木个数的选择、标准角和随机分布阈值的确定、角尺度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作详细阐述与总结,并指出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空间结构单元大小对角尺度分析的影响及如何利用点抽样调查数据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检验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K.v.Gadow 胡艳波
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角尺度对复杂森林的空间结构有很强的解析能力。标准角是衡量参照树周围4株最近相邻木分布均匀性的标准,是影响角尺度使用精度的关键因子。理论推导出的标准角应为72°,这个标准角能使随机分布林分的角尺度均值最接近0 5,从而与角尺度定义中林木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取值为0 5相一致,这个观察被进一步模拟的100个随机分布的林分所证实。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角尺度 标准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向钦 郭秋菊 艾训儒 姚兰 朱江 薛卫星 周云 赵奂敦 吴举扬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随尺度变化的规律及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为鄂西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鄂西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和金子山国有林场3个研究区的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研究区大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从20 m×20 m到200 m×200 m不同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随尺度变化的规律,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法解析尺度变化影响下的空间结构指标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鄂西南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物种丰富,常见优势乔木树种为川陕鹅耳枥、多脉青冈和锥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在尺度≥120 m×120 m后变化趋于稳定,整体表现出微聚集分布、大小分化中庸且混交良好的状态。不同尺度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与林分物种多样性存在中度相关性(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瑞民 王学军 郑一 王翠红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造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人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了解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特征是进行太湖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 ,也是合理治理太湖的重要基础。地统计学的出现为精确描述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太湖 3种水质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 ,污染物集中在湖岸线附近不易向湖中央扩散 ,各水质参数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 ,且空间结构特征极为相似 ,不同尺度之间有差异性。同时 ,由于采样密度和范围的限制 ,更细微和更大尺...
关键词:
太湖 水质参数 变差函数 空间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帅 蔡体久 张丕德 任铭磊 张海宇 琚存勇
【目的】选择合适的边缘校正方法,消除边缘效应对样地空间结构参数的影响,为森林空间结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大小样地,采用3种边缘校正方法(缓冲区校正法、Voronoi图近邻校正法和NN近邻校正法)消除边缘效应,计算样地空间结构参数,比较不同边缘校正方法计算的空间结构参数随样地大小的变化情况,判断不同边缘校正方法在不同样地上的适用性。【结果】当样地边长小于等于40 m时,缓冲区校正法消除边缘木最少,随着样地增大,缓冲区校正法成为消除边缘木最多的方法;NN近邻校正法消除边缘木株数多于Voronoi图近邻校正法,但差别不大;小样地空间分布格局多以随机或团状分布方式出现,大样地空间分布格局趋于一致且多为接近随机的团状分布方式;各样地大小比数林分均值随样地边长增大林分逐渐向中庸木过渡;简单混交度各均值曲线呈强混交趋势,树种多样性混交度介于中混交和强混交之间。【结论】当样地边长小于等于40 m时,空间结构参数随样地大小变化较大;当样地边长大于60 m时,边缘校正与否对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简单混交度、树种多样性混交度的影响不大。缓冲区校正法在角尺度计算中有适用局限性,其未像Voronoi图近邻校正法和NN近邻校正法一样随着样地增大角尺度收敛于林分均值;从对3个空间结构参数的综合影响看,NN近邻校正法相较缓冲区校正法对样地尺度依赖性小,是3种边缘校正方法中表现最优的方法。空间结构参数计算与样地内保留木数量有关,镜像复制或八邻域平移校正法组成一个大样地来抵消边缘效应,其是否存在尺度效应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惠刚盈
空间结构信息对异龄混交林经营特别重要。按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经理的观点,空间结构可从3个角度加以描述。对于描述种间混交和大小分化目前已有可使用的参数,这些参数用适当的花费就可以在地面调查中获得。但对于个体分布格局目前还没有如此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的角尺度可明显地减少调查花费并使详细的结构分析和接近实际的重建林分空间结构成为现实。借助于它的均值W可以相对精确的确定出现实林分中林木的个体分布格局即规则、随机和团状分布。
关键词:
角尺度,空间结构,个体分布空间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邱扬
土地质量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环境改善与土地持续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质量退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质量的提高及其管理。深入认识不同尺度土地质量空间变化与发展对土地质量的提高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质量和尺度的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重点综述了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土地质量空间变异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土地质量的研究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所启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璐 黄耿志 谢惠春 王长建 郭杰 董志强
能源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家庭能源消费活动作为区域典型人地关系活动的形式,是能源地理精细化研究的一大趋势。论文基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视角,回顾了能源地理研究的缘起、家庭能源消费的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及数据来源,对存在问题进行述评,并从当前家庭能源消费面临的机遇出发,对未来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主题进行了展望和阐释。主要得到3个结论:(1)构建全景式家庭能源数据调查框架,将地域类型与能源类型、数量、用途纳入调查的视域;(2)中观尺度的研究有待加强,通过微观—中观—宏观尺度内关系的协调,从一个相互嵌套式的结构整体中去认识和把握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规律;(3)构建家庭属性、地理因素、生活方式等多要素综合集成分析框架,剖析家庭能源消费空间特征的形成动因,实现对家庭能源消费空间分异过程的本质理解。研究有助于地理学能源领域的空间研究和实践的国际化,对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的理论视角补充具有积极的学科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裴昱 党安荣
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关注健康与儿童友好日益成为趋势,但已有相关探索视角均较为独立而未集成统筹。文章聚焦城市社区尺度,综合循证理论的延展和健康城市研究的经验,试建构包括生理要素、外部环境要素、空间类型、具体规划设计维度在内的“四要素”概念框架概括空间对儿童健康的作用机理,并由此从儿童疾病和儿童保健两个角度完成对研究进展的综述,分别梳理形成了两个角度下的总体作用机理表征结果,并针对两个角度下相关研究分别重点关注的居住区和城市绿地两种空间类型详解各规划设计维度以空间为媒介作用于外部环境要素的机理构成。拟为城市社区尺度下儿童健康导向的空间优化工作提供集成化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祥坤 李贵才 赵新平 罗婷文
尺度效应是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一个鲜有涉及的领域,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考察了利用地均投资额和地均产值两个指标在街道、地块两级尺度上对全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结果,经过比较证实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尺度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文章还通过计算用地的数量结构和格局指数进一步探讨了用地空间结构对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地数量结构对更高尺度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起主导作用,但用地空间布局却决定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表现形态;在用地数量结构相似的情况下,用地空间布局中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整体集约利用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土地管理中,应考虑尺度效应的影响,尽量避免仅从单一尺度评价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哲 王喜明
介绍木材中宏观-介观-微观多尺度孔隙的分布、孔隙尺寸、孔隙形貌等孔隙结构,木材自身因素及干燥、热解等加工处理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压汞法等木材传统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的优缺点,差示扫描热孔计法、核磁共振冷孔计法和超极化129Xe核磁共振法等新兴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今后应结合多种表征技术重点探索木材介微观孔隙结构,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以期有助于推动木材孔隙结构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木材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表征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胡艳波 张弓乔 程世平 徐雪飞
[目的 ]构建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用以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指导林分结构优化。[方法 ]在诠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密集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均值意义的基础上,对林分角尺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的均值重新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成为正向指标;林分平均混交度为正向指标,采用实测值,然后将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与单位圆法相结合,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FSS),并采用不同林分类型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运用构建的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4个地区47块样地的评价结果表明:1)天然林中极端立地条件下的天然纯林空间结构最差;2)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优于人工混交林;3)人工林中人工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明显优于人工纯林;4)天然纯林空间结构优于人工纯林。[结论 ]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能够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科学表达出“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优于人工混交林、人工混交林优于人工纯林以及天然纯林优于人工纯林”的普遍认知,是一个良好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测度指数,对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和效果评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刚盈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原理就是道法自然,即遵从自然规律进行既定目标的森林结构调整。森林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森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生态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分析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森林结构主要通过空间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大小多样性来表征,在很大程度上由相邻木的空间关系所决定。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在国内外关于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林木竞争与优势度计算、物种多样性测度以及结构恢复重建与优化调整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挖掘空间结构参数新的应用领域以及对结构参数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是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研究亟待解决的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正 周侃 樊杰 赵浩
市—县单元碳排放核算是空间降尺度开展碳减排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因市、县级能源数据缺失,国内外学者对市—县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出各自见解,但不同核算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未有归纳和总结,不利于研究人员选用。论文基于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文献,系统归纳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发现:市—县尺度形成了清单算法和夜间灯光反演两大类核算方法。(1)清单算法包括:“自上而下”分解法,按照市/县各部门产值占省级对应部门的比重,将能源消费量分配到目标单元;“自下而上”调查法,逐部门调研获取能源数据并核算碳排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法,将可获取的部门能源数据和能源数据分解结合使用。(2)夜间灯光反演法包括:方程参数降尺度传导法,假定省级单元内部灯光亮度与碳排放函数方程关系一致,沿用省级拟合方程参数、构建省内不同尺度单元灯光亮度和碳排放总量回归模型;降尺度分解法,以夜间灯光亮度总量占省级比重作为权重,将省级能源消费(或碳排放量)分解至下层级行政单元。从空间尺度和研究内容两方面,归纳了不同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立足当下研究需求和核算方法难点,提出在全域范围内基于市—县单元开展碳排放核算,调查典型单元能源消费量并以之为样本,构建灯光亮度和碳排放量反演方程模型,是未来碳核算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琳琳 李保峰 陈宏
随着城市气候问题的突显,作为城市微气候环境有机组成的街区尺度微气候研究尤为关键。对我国在街区尺度城市微气候研究的学科分类、研究历程、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街区尺度的空间界面属性与空间形态组织等方面对促使微气候发生显著改变的人为可控性因素进行分析述评,总结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在街区尺度的城市微气候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城市微气候 街区尺度 综述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