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4)
- 2023(11939)
- 2022(10569)
- 2021(10109)
- 2020(8473)
- 2019(19939)
- 2018(19880)
- 2017(39056)
- 2016(21218)
- 2015(23644)
- 2014(23572)
- 2013(23095)
- 2012(20834)
- 2011(18569)
- 2010(18666)
- 2009(16807)
- 2008(16151)
- 2007(13885)
- 2006(11908)
- 2005(10192)
- 学科
- 济(84271)
- 经济(84192)
- 管理(58927)
- 业(55674)
- 企(47310)
- 企业(47310)
- 方法(42904)
- 数学(37977)
- 数学方法(37266)
- 农(20951)
- 中国(20396)
- 财(19130)
- 学(18782)
- 业经(18011)
- 地方(17316)
- 理论(15105)
- 贸(13860)
- 贸易(13851)
- 制(13847)
- 农业(13803)
- 易(13416)
- 和(13318)
- 技术(12748)
- 环境(12671)
- 务(12534)
- 财务(12451)
- 财务管理(12431)
- 企业财务(11745)
- 划(11431)
- 银(10826)
- 机构
- 学院(293585)
- 大学(293574)
- 管理(119603)
- 济(111375)
- 经济(108852)
- 理学(105178)
- 理学院(103991)
- 管理学(101723)
- 管理学院(101222)
- 研究(93943)
- 中国(67217)
- 京(62453)
- 科学(61699)
- 财(48580)
- 所(46652)
- 农(46013)
- 业大(45979)
- 研究所(43062)
- 中心(42253)
- 江(40856)
- 财经(40059)
- 北京(39154)
- 范(38979)
- 师范(38594)
- 经(36437)
- 农业(36077)
- 院(34786)
- 州(33778)
- 经济学(32585)
- 技术(31993)
- 基金
- 项目(209721)
- 科学(165007)
- 基金(151846)
- 研究(150409)
- 家(132943)
- 国家(131887)
- 科学基金(113997)
- 社会(92644)
- 社会科(87899)
- 社会科学(87872)
- 省(83071)
- 基金项目(81348)
- 自然(77056)
- 自然科(75325)
- 自然科学(75310)
- 自然科学基金(73922)
- 教育(70143)
- 划(69908)
- 资助(63699)
- 编号(61466)
- 成果(48544)
- 重点(46930)
- 部(45247)
- 发(43997)
- 创(43480)
- 课题(42449)
- 创新(40477)
- 科研(40342)
- 大学(38831)
- 教育部(38719)
- 期刊
- 济(115628)
- 经济(115628)
- 研究(81499)
- 中国(49864)
- 学报(47449)
- 科学(43993)
- 管理(43008)
- 农(40759)
- 大学(35725)
- 财(34845)
- 学学(33738)
- 教育(33478)
- 农业(28823)
- 技术(27219)
- 融(19827)
- 金融(19827)
- 业经(19725)
- 经济研究(18814)
- 财经(18273)
- 图书(15655)
- 经(15481)
- 问题(15067)
- 科技(15045)
- 业(14794)
- 技术经济(14548)
- 理论(13973)
- 统计(13944)
- 版(13279)
- 资源(13250)
- 现代(13064)
共检索到405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唐守正 雷相东 李希菲
提出了林分择伐空间结构优化的建模方法 ,突破以功能优化为目标的或称功能优化模型的建模思想局限性 ,并建立了林分择伐空间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集成现代森林经理学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技术 ,并成功地与检查法相结合。模型属非线性多目标整数规划 ,目标函数是基于混交、竞争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空间结构 ,非空间结构作为主要约束条件。MonteCarlo法是模型求解的可行方法。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一个固定样地为例 ,用本模型进行择伐规划 ,得到具有空间位置信息的最优采伐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 刘盛 田佳歆 程福山 赵士博 王诗俊
【目的】构建一整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林分间伐模型,以期为森林抚育经营提供科学的间伐方案。【方法】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调查因子树高、胸径、冠幅标准化计算后,加权到Delaunays三角网中并确定林分空间竞争单元,计算样地角尺度、大小比数、密集度、开敞度、竞争指数、混交度这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并使用熵权法赋予各参数权重,结合乘除法思想对其进行多目标规划,进而计算出林分空间评价指数(SEE)与林分空间评价等级(SET)。以SEE为基础构建林分均分间伐模型(该模型可以选定林分中空间结构较差的林木并让其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林分中)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样地中。在露水河林业局东升林场设立了20块面积为0.06 hm~2的落叶松人天混林分的正方形样地,利用样地数据分析间伐前后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SEE、SET、林冠投影图的变化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将SEE应用到调查林分中发现,20块样地SEE均值为0.138~0.216,SET分布在1级和2级,其中85%的样地属于1级,15%的样地属于2级,根据SET的定义可以判定该林分质量较差,需要进行优化。以评级指数最低的z17号样地为例,对均分间伐模型进行应用后发现,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均往优的方向发展,且样地SET从1级提升到2级。【结论】以加权Delaunays三角网为基础,结合乘除法与熵权法思想所构建的林分均分间伐模型,改善了同类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可以显著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对于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一龙 谭骏珊 张怀清
通过研究了模拟林分的方法,发现存模拟林分方法中缺少一种共性的机制。没有通过利用林分结构作为模拟林分的规则,只是通过定性的模拟而不是将模拟指标量化,主要通过人为设定并且不能对于混交林进行模拟,缺乏合理性、真实性、广泛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结构的林分模拟方法,通过量化的林分结构指标模拟林分来模拟林分,为林业科研工作与经营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模拟数据来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东启 邓华锋 程志楚 王海宾 陈丽聪
以Richards和Schumacher模型为原型,利用地位级指数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林分的立地质量,通过选取不同的密度指标,分别拟合蒙古栎间伐、未间伐林分的断面积、蓄积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密度指标直接影响着模型的预估效果,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选用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且Schumacher模型要优于Richards模型;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当认为模型中的渐近值参数只与立地质量相关、而与密度无关时,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的Richards模型要优于Schumacher模型,而在Schumacher模型渐近值参数中引入密度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法胜 于政中 亢新刚
检查法是一种适合于异龄林经营的集约作业方法。由于目前试验时间还较短(第1择伐周期1987—1992年),需要对其长期经营效果作出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修正参数预测模型(MPPM)和线性规划方法相结合对于林分进行生长预测和择伐模拟研究的方法。拟合林分直径分布采用了形状灵活的Weibull分布形式,使得这种方法很适合于异龄林分(反J形直径分布)的生长预测(当然也适于同龄林),特别是当径阶株数出现突然变化时,该方法更是表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检查法试验林分的择伐模拟和生长预测的结果表明,在长期实施采伐量低于林分生长量的低强度择伐作业(择伐周期5年)的情况下,试验林分既能保持稳定的木材收...
关键词:
检查法,异龄林,择伐,线性规划,参数预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杨志高 李丹 李建军 吴鑫 阙华斐 杨卫民
【目的】基于加权三角网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模型,为综合性评价林分空间结构及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模型。【方法】选取林木的自身属性(胸径、树高和冠幅)为综合权重,建立了一种用于描述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的加权三角网。引入微观经济学中C-D生产函数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以全混交度、角尺度和交角竞争指数3个参数作为“投入”,以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作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模型,从而定义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FSSCI)。以实验样地为例,对基于加权三角网确定的3个参数和FSSCI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1)天然林样地加权前后的3个空间结构参数均符合正态分布;加权前后的全混交度呈显著相关,但由于加权过程中改变了林木的坐标,导致角尺度和交角竞争指数不存在相关性。2)天然林样地加权前后的平均FSSCI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50,Sig.值为0.029;天然林样地的FSSCI与FSSI′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两者对天然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FSSI′对人工林的评价结果为0,无法做出有效的评价;FSSCI对林分空间结构的评价比传统方法更为全面。【结论】基于加权三角网计算的3个空间结构参数和FSSCI仍然是合理可用的。FSSCI同FSSI′一样对天然林的空间结构评价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但FSSCI的适用范围广于FSSI′,满足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评价。FSSCI的提出丰富了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性评价方法,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合理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仇建习 庞春梅 赵明水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少受干扰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毛竹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模型目标是空间结构,非空间结构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模型属非线性整数规划,采用MonteCarlo法求解。模型求解得到最优采伐方案,此方案对毛竹林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调控,使林分空间结构目标函数值比伐前提高32.6500%,最大限度地改善林分空间结构,又不破坏非空间结构,可作为制定采伐计划的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云云 闵志强 高延 冯启祥
以20块经过抚育的天然云冷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第2次择伐前不同初始择伐强度(对照、20%、30%和40%)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初始择伐后不同恢复时间(期间进行2~4次择伐)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初始择伐后的样地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的年生长率相对高于对照样地,采伐后开始增加,4~6年后减小直至下次采伐;初始择伐后6年20%强度的林分蓄积年生长率与30%和40%差异不大,但40%强度择伐后的林分平均胸径年生长率显著增加;30%强度以上择伐后的林分生长相对较快,胸径和蓄积年生长率最高分别达2.6%和8.7%;经过合理的2~4次择伐的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的年生长率相对高于仅1次择伐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简述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一般效应,着重分析了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研究中的间伐考虑,并就以往间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间伐效应,林分生长,林分收获,数学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 李国平
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城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由阿朗索、米尔斯和穆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该模型建立以来的实证研究进展的分析,可以认为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假设既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同时也从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发展,而且提出的相应建议措施也越来越符合实际。通过对该模型的修订和补充,该模型也已经在诸如最优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地价和房价等城市问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高宇璇
城镇是经济运行的载体,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推动城镇化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山西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的演进为切入点,引入空间引力模型,选取三个标志性时间点的相关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分析研究11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变化,探讨山西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山西城镇空间结构总体上呈逐步优化态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水平也逐年提高;城镇组群式发展是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选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度推进。
关键词:
城镇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城镇组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唐静 祝树森 邱朝乐
城市空间结构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研究从时空维度探讨其影响关系。论文基于2015—2020年WorldPop中国人口数据集,运用社会网络法从多中心度和集聚度识别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利用GTWR模型探讨其对空气质量的时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结构对空气质量改善起重要作用,其影响在不同城市中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整体来看,多中心度对AQI的影响在研究期由正转负,集聚度与AQI一直呈负相关。从异质性特征看,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对中东部城市AQI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西部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城市空间结构集聚度对AQI的负向效应呈下降趋势,正向效应呈上升趋势。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人均GDP与AQI呈正相关关系,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与AQI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从多中心度和集聚度来看,建议政府根据各市具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规划,布局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唐静 祝树森 邱朝乐
城市空间结构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研究从时空维度探讨其影响关系。论文基于2015—2020年WorldPop中国人口数据集,运用社会网络法从多中心度和集聚度识别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利用GTWR模型探讨其对空气质量的时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结构对空气质量改善起重要作用,其影响在不同城市中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整体来看,多中心度对AQI的影响在研究期由正转负,集聚度与AQI一直呈负相关。从异质性特征看,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对中东部城市AQI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西部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城市空间结构集聚度对AQI的负向效应呈下降趋势,正向效应呈上升趋势。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人均GDP与AQI呈正相关关系,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与AQI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从多中心度和集聚度来看,建议政府根据各市具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规划,布局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姚韦靖 宋远 王湘吉 彭泉森 陈逸楚 周川皓
以第七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为背景,以纸质双层地下空间结构模型为分析实例,从模型概念设计、选型制作、理论计算、数值分析等方面,对模型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完成了加载实验。该模型结构满足题目要求,在承受满载100 kg时,模型结构沉降量仅为2.80 mm。参赛实践表明,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可以像实际工程结构设计一样,通过概念设计、力学分析、数值计算优化等找到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和反复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协同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并建立协调度函数;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趋势和各个指标功效值变动情况,并提出了简要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优化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