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7)
- 2023(8590)
- 2022(7280)
- 2021(6801)
- 2020(5706)
- 2019(13043)
- 2018(12739)
- 2017(24254)
- 2016(13515)
- 2015(15184)
- 2014(15426)
- 2013(15402)
- 2012(14593)
- 2011(13150)
- 2010(13323)
- 2009(12431)
- 2008(12751)
- 2007(11618)
- 2006(9836)
- 2005(8684)
- 学科
- 济(55675)
- 经济(55628)
- 管理(34036)
- 业(33236)
- 方法(26579)
- 企(24948)
- 企业(24948)
- 数学(23719)
- 数学方法(23409)
- 农(17404)
- 学(14547)
- 财(14137)
- 中国(13992)
- 地方(12060)
- 农业(11912)
- 业经(11277)
- 贸(10434)
- 贸易(10432)
- 易(10096)
- 制(9930)
- 务(8558)
- 财务(8538)
- 财务管理(8512)
- 和(8426)
- 环境(8255)
- 银(8223)
- 银行(8186)
- 企业财务(7950)
- 理论(7755)
- 行(7752)
- 机构
- 大学(198328)
- 学院(198315)
- 济(76104)
- 经济(74282)
- 管理(71085)
- 研究(70873)
- 理学(60831)
- 理学院(60034)
- 管理学(58730)
- 管理学院(58369)
- 中国(53081)
- 科学(47564)
- 京(42847)
- 农(40915)
- 所(37962)
- 财(35781)
- 研究所(34865)
- 业大(34449)
- 中心(32915)
- 农业(32524)
- 江(31362)
- 财经(28324)
- 范(27149)
- 北京(26884)
- 师范(26857)
- 院(26312)
- 经(25537)
- 州(24423)
- 经济学(23414)
- 省(22751)
- 基金
- 项目(134695)
- 科学(103565)
- 基金(95525)
- 研究(94628)
- 家(85978)
- 国家(85307)
- 科学基金(70199)
- 社会(57457)
- 社会科(54266)
- 社会科学(54248)
- 省(53266)
- 基金项目(50989)
- 自然(46670)
- 划(45776)
- 自然科(45468)
- 自然科学(45452)
- 自然科学基金(44612)
- 教育(43623)
- 编号(38929)
- 资助(38780)
- 成果(31864)
- 重点(31544)
- 发(29913)
- 部(29381)
- 课题(27501)
- 创(27294)
- 科研(26592)
- 计划(26510)
- 创新(25670)
- 大学(24314)
共检索到28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娟 张国蓉 刘涛 岳彩荣 张良实
通过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与角规及标准地的测树特征比较分析,阐明了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的原理、工具、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工效快与操作误差小等优势,认为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是一种具有实践应用研究价值与实用技术推广价值的林分断面积测定的新方法,将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实用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星 鄢前飞 李明诗
林分平均直径100倍圆法在测定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的同时,还能测定林分每公顷株数。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株数与角规相比较而言,两者的精度如何,两者测定每公顷株数可靠性如何,能否反应林分直径分布规律等都有待验证和评价。对12块马尾松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样地进行了典型抽样调查,通过内业分析发现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株数的平均精度为92.28%,角规测定每公顷株数的平均精度为86.23%,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株数的平均精度高于角规约6个百分点。同时,100倍圆法野外测量效率更高一些,也更能反应林分直径分布结构分布规律的特点。此方法是理论到实践的首次应用,可使今后的测树工作更加精准方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一杰 黄逢龙 丁辉 陈合志 陶万强 张星耀 梁军
在调查北方杨树人工林标准地的基础上,分析欧美杨108和新疆杨的8个胸径特征指标与杨树溃疡病感病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欧美杨108和新疆杨人工纯林的胸径特征指标与其溃疡病感病指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欧美杨108和新疆杨位置参数与感病指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新疆杨尺度参数与感病指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欧美杨108与新疆杨形状参数与感病指数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形状参数越大,胸径分布越集中,优势林木越多,峰值越高,陡峭,感病指数越小,反之亦然;欧美杨108和新疆杨人工纯林的平均胸径、感病林木平均胸径、未感病林木平均胸径与感病指数相关关系不显著,但平均胸径与感病林木平均胸径、未感病林木平均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连金 孙长忠 辛学兵 孔庆云
基于幂指数H=a Db对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的树高与胸径相关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种不同林分中,日本落叶松、栓皮栎、五角枫、糠椴及油松与阔叶树混交林等5种林分的相关生长指数支持弹性相似模型和分形网络模型的预测值2/3,仅有樟子松林及侧柏与五角枫混交林的相关生长指数支持应力相似模型的预测值1/2,无林分数据支持几何相似模型的预测值1,剩余5种林分(侧柏、油松、华北落叶松、白蜡及白蜡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不支持4种相关模型中的任何一种;一元和多元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各种生境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树高与胸径生长关系的幂指数都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应力相似和几何相似模型,弹性相似模型与分形网络模型更适...
关键词:
树高 胸径 相关生长 北京九龙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吴承祯
The number of bamboo stem at different ages and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which are the important target in evaluating productivity of bamboo stand were investigated in 50 plots established in Jianou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and the authors selected the method of artificial ...
关键词:
毛竹 平均胸径 人工神经网络 模拟与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牛思圆 刘鹏举 雷相东 任怡 高影
[目的]基于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连清”)样地数据,分省区研建全国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胸径的最优基础模型,以期为全国各省区杉木人工林的树高预测提供基础模型。[方法]研究范围为杉木人工林分布的15个省份,数据来自第六次、第七次连清样地数据的树高调查表,总样本数为23 239个。选取18种基础生长方程作为候选模型,分别拟合各省区杉木平均木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根据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并结合模型残差分布图,确定各省区最优模型,同时采用5折法验证各省区最优模型的预测能力,最终决定各省区最优树高-胸径模型。[结果]15个省区的杉木最优树高-胸径模型并不相同,四川、云南、重庆、陕西、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的最优模型为模型18(Mitscherlich方程),江苏、安徽、河南和福建的最优模型为模型16(Hossfeld方程),广东、湖北、贵州的最优模型分别为模型10(双曲线方程)、模型11(Logistic方程)和模型13(Gompertz方程),R~2分布在0.602~0.807之间,MAE分布在0.94~1.53 m之间,MRE分布在-2.93%~-4.72%之间,RMSE分布在1.23~2.00 m之间,MPE分布在0.50%~2.77%之间。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满足精度要求,且参数具有生物学意义,可作为全国各省区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胸径基础模型。[结论]本研究构建全国杉木人工林分布的15个省区的最优树高-胸径基础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各省区的杉木平均木树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全国各省区基本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胸径模型,为各省区杉木人工林的树高预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连清样地数据 杉木 树高-胸径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鲁乐乐 王震 张雄清 张建国
【目的】探索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变化的驱动因子,比较不同驱动因子的重要性,构建不确定性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为杉木经营管理者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和逐步回归法(SR)分析杉木单木胸径生长量与内部因子(林分变量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关系,构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杉木单木胸径年均生长量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小,主要受竞争因子和单木大小因子影响。单木胸径生长量随林分密度、林分平方平均胸径、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和、年龄、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增加而减小,随期初胸径、胸高断面积、优势木平均高、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增加而增加。基于SR获得模型的后验概率小于BMA获得最佳模型(最高后验概率)或SR模型不在BMA模型空间前几个后验概率高的模型中。【结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竞争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和降雨增加而增加。贝叶斯模型平均法考虑所有可能变量的组合,能够反映出模型的不确定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恒春 张超 魏安超 张一 黄田 余哲修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在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研建其林分生长模型以及对模型参数进行环境解释,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云南松林分的生长动态提供经验模型。基于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气象数据,以为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结合6种基本理论方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模型,并对最优模型的参数进行环境解释。结果表明:(1)以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ERMS)为指标,从6个基础模型中选定林分平均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为坎派兹(Gompertz)模型, R2达到0.648, ERMS为3.384;(2)将各环境影响因子同时引入到2个参数组合位置上时的模型作为解释该环境因子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模型影响的最佳模型形式;(3)各环境影响因子对林分胸径生长模型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湿润指数>海拔>年平均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年平均气温>温暖指数>郁闭度>年均生物学温度>坡度。(4)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与林分平均胸径生长之间的关系有正有负,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对林分平均胸径的影响不大,气象因子中温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对降水的制约来实现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凤莹 曾青青 康宁 索玉静 廖婷 张平冬 康向阳
以山东冠县毛白杨基因库内的优树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基因库内469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来的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和邻近的同种源二倍体对照的生长、形质和叶片气孔大小等性状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因库内共检测出28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占基因库无性系总数的6.0%,包括24个雌性三倍体无性系、4个雄性三倍体无性系,其中北京2个、河北12个、山东1个、山西2个、陕西11个,分别占基因库无性系总数的0.4%、2.6%、0.2%、0.4%和2.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生长、形质和叶片气孔特性等性状上存在共性,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量大、侧枝粗、气孔大而稀疏等特点;天然三倍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祥鹏 许芳泽 赵善超 向玮
【目的】贝叶斯统计法能够利用先验信息与样本信息去进行统计推断,可有效提升模型参数的可靠程度和稳定性。【方法】本研究以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使用3块100 m×100 m天山云杉调查样地数据,利用经典统计方法(极大似然法)、贝叶斯法构建天山云杉树高-胸径模型。利用随机抽样法抽取80%样地数据进行建模,20%样地数据进行检验,对比分析基于经典方法的非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以及基于贝叶斯法的贝叶斯模型和层次贝叶斯模型的表现和参数分布。【结果】通过对比非线性模型和贝叶斯模型,贝叶斯模型的a、b、c 3个参数置信区间比非线性模型的分别要窄53.86%、46.87%、65.17%。而层次贝叶斯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相比,层次贝叶斯模型的固定效应参数置信区间比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要窄37.21%、62.62%、49.31%,但随机效应参数标准差的置信区间更为分散。基于贝叶斯法的模型,其参数标准差均低于基于经典方法的模型。4种树高-胸径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层次贝叶斯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3种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961。拟合精度显示:层次贝叶斯模型的预测精度略高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论】两种混合模型虽然在拟合结果上没有明显区别,但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相比,层次贝叶斯模型在参数估计的稳定性上更好,其预测更具可靠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有 周永斌 王萌 张璇
角规是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因其调查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所以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在严密证明角规测树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杆式角规的设计误差,并提出修正方法,使角规原理与工具设计相统一,进一步完善了角规测树体系。
关键词:
角规 测树原理 胸高断面积 误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鑫 王海燕 雷相东 解雅麟
[目的]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12块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对象,基于12 953对实测树高-胸径数据,结合林分优势高分树种(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标准树高模型。[方法]在确定隐层节点数后经过反复训练得到各树种(组)的适宜模型结构,使用相同的建模数据(8块样地)求解两个传统的树高方程,再利用未参与建模的4块样地分别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落叶松、云杉的适宜模型结构(输入层节点数:隐藏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为2:5:1;红松、中阔(白桦、大青杨、榆树和杂木)的适宜模型结构为2:4:1;冷杉的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艳文 王襄平 曾令兵 武娴
基于幂函数H=aDb对北京市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16个栓皮栎人工林样地的胸径(D)和树高(H)相关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检验分形网络模型等4个理论模型对胸径--树高关系幂指数(b)的预测值是否合理。结果表明:在16个样地中,有12个样地的数据支持弹性相似模型、分形网络模型的理论预测值2/3,仅有2个样地的数据支持几何相似模型的预测值1,而应力相似模型的预测值1/2没有任何样地数据支持;一元和多元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各种生境因子和林分因子(地形、土壤、光照、林龄等)对胸径--树高生长关系的幂指数都没有显著影响;弹性相似模型、分形网络模型相对于几何相似和应力相似模型更适合描述树木的胸径--树...
关键词:
胸径 树高 相关生长模型 栓皮栎林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蕾 王佳轩 姚允龙 贾佳 翟雅琳 闫海龙
黑土监测能从不同维度了解黑土资源发展状况,掌握黑土发展趋势。分析黑土监测内容与进展,对探寻黑土保护有效途径,构建黑土生产生态格局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对2000—2020年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文献进行回顾与对比,多方面对黑土监测态势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黑土研究经历四个发展时期,呈现稳定发展局面,国内黑土研究呈现阶段性特点且在黑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2)黑土研究合作逐渐增强,形成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机构的紧密合作网络。(3)黑土监测领域逐步多元化,形成“微—中—宏”全面土地监测系统。国际黑土监测体系较为全面,国内则侧重于农业生产等微、中观层面。黑土监测领域不断出现新的分支且逐渐完善,黑土监测研究应实现多领域多学科互融,注重多角度结合,多维度补充,完善黑土监测体系内容,从本土环境出发,实现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娟 彭仕兰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2005—2019年的经济数据,采用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经济分析方法,基于标准差椭圆,运用ArcGIS 10.7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有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制造业集聚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显著,且先后呈现向西南、西北方向集聚的趋势。(2)长三角地区M-PS面积下降,方位角差别总体上升,说明二者在空间上可能存在某种方向性的关联。(3)制造业产业格局为以苏州、常州、扬州、杭州、温州、湖州、绍兴等为中心的“多中心发展模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大型中心城市更明显,制造业集聚在中小型城市更明显,产业协同集聚则在中型城市相对明显。
关键词:
标准差椭圆 产业集聚 协同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