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1)
- 2023(13156)
- 2022(11563)
- 2021(10867)
- 2020(9334)
- 2019(21036)
- 2018(20715)
- 2017(40054)
- 2016(22010)
- 2015(24274)
- 2014(24064)
- 2013(23851)
- 2012(21645)
- 2011(19576)
- 2010(19220)
- 2009(17570)
- 2008(16997)
- 2007(14695)
- 2006(12680)
- 2005(10944)
- 学科
- 济(83559)
- 经济(83437)
- 管理(61800)
- 业(58863)
- 企(48898)
- 企业(48898)
- 方法(40035)
- 数学(34949)
- 数学方法(34564)
- 农(22760)
- 财(21867)
- 中国(21240)
- 学(20636)
- 业经(18587)
- 制(16968)
- 地方(16431)
- 贸(15897)
- 贸易(15891)
- 易(15437)
- 农业(14963)
- 务(13642)
- 财务(13579)
- 财务管理(13558)
- 技术(13491)
- 环境(13258)
- 理论(13185)
- 和(13167)
- 企业财务(12885)
- 银(12391)
- 银行(12319)
- 机构
- 大学(312576)
- 学院(309159)
- 管理(122703)
- 济(119339)
- 经济(116834)
- 理学(107838)
- 理学院(106592)
- 研究(104778)
- 管理学(104641)
- 管理学院(104101)
- 中国(74963)
- 科学(69392)
- 京(66477)
- 农(58255)
- 所(53673)
- 业大(53447)
- 财(53050)
- 研究所(49738)
- 中心(46396)
- 农业(46083)
- 财经(43386)
- 江(43072)
- 北京(41586)
- 范(39770)
- 经(39553)
- 师范(39250)
- 院(38411)
- 经济学(35578)
- 州(35005)
- 财经大学(32428)
- 基金
- 项目(223213)
- 科学(173472)
- 基金(161954)
- 研究(155592)
- 家(144551)
- 国家(143398)
- 科学基金(121472)
- 社会(97328)
- 社会科(92144)
- 社会科学(92120)
- 基金项目(87305)
- 省(87161)
- 自然(82203)
- 自然科(80231)
- 自然科学(80205)
- 自然科学基金(78796)
- 划(74298)
- 教育(70515)
- 资助(66217)
- 编号(61755)
- 重点(50284)
- 成果(48866)
- 部(48260)
- 发(46777)
- 创(46388)
- 科研(43553)
- 创新(43352)
- 计划(42874)
- 课题(42381)
- 大学(40674)
- 期刊
- 济(124259)
- 经济(124259)
- 研究(85964)
- 学报(59129)
- 中国(53446)
- 农(51855)
- 科学(51402)
- 大学(43539)
- 管理(42395)
- 学学(41480)
- 财(38392)
- 农业(35492)
- 教育(29792)
- 技术(23696)
- 融(22722)
- 金融(22722)
- 业经(21017)
- 财经(20695)
- 经济研究(20084)
- 业(17930)
- 经(17559)
- 科技(17047)
- 问题(16707)
- 业大(16123)
- 版(15914)
- 林业(14893)
- 图书(14892)
- 理论(14639)
- 技术经济(14186)
- 商业(13601)
共检索到429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志都 徐程扬 蔡宝军 李翠翠 袁士保 杨程 彭强 金桂香
树冠结构决定着林木外部形态和对光能的截获能力,并直接影响林木个体的初级生产力。对于风景林来说,树冠结构不仅影响着林木个体的姿态,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林木的开花结实,进而显著地影响着林木的观赏性。以北京山区山桃风景林为例,从枝条长度、枝条基径、分枝角度及侧枝密度等变化的角度对林分密度与山桃树冠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桃的树冠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受林分密度的影响,高密度(>3500株/hm2)林分中山桃活枝下高相对较高,而冠幅、树冠率相对较小。②林分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一级侧枝的各种树冠形态参数产生影响,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对较高序级枝条的枝长度、基径、枝角和侧枝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各序...
关键词:
风景林 山桃 树冠结构 美景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奎山
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计算及林分标准密度(立木株数)确定的研究熊奎山(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兰州730020)关键词人工同龄纯林,树冠面积比例系数,林分标准密度确定Reineke(1983)指出:具有完满立木度的同龄纯林,具有相同的单位面积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凤梨 王飞 魏钦平 王小伟 张强
【目的】研究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方法】以5年生晚蜜为试材,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cm×50cm×50cm的立方体,在生长时期测量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成熟期测量不同部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随树冠由外到内、由上到下逐渐递减;在第一次叶幕形成和最终叶幕形成的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比例差异显著,小于30%的分别占7.71%、47.91%,大于80%的分别占27.7%、3.13%;果实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上、中部1.5~3.0m。回归方程解析得出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对光照...
关键词:
桃 开心形 相对光照强度 品质 冠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孟多 马映栋 蒋睿 李平英 包永平
[目的 ]林木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具有一定关联性。密度效应一直是森林经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蒙古栎次生林林分密度与树冠结构、密集度的关系,以期深入掌握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为蒙古栎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8月在小陇山蒙古栎次生混交林中选取立地条件均一、不同密度的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Pearson相关系数和最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密度下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结果 ]不同密度蒙古栎林中树冠体积的变异最强,其次为冠长与树冠面积,冠幅、冠长率和冠形率的变异最弱,树冠结构特征的变化趋势随林分密度的改变呈单峰型分布。随着林分密度递减,冠幅、树冠面积、树冠体积分别与胸径的相关性趋势近似于“L”型,而冠长和胸径的相关性趋势与林分密度的变化保持了一致,林分密度对冠长率、冠形率与胸径相关性的影响不大。蒙古栎林密集度处于中等密集至很密集状态,但不同密度林分内林木树冠的挤压与重叠程度有差异,其中优势树种蒙古栎、白桦、华山松和椴树起了决定性作用。蒙古栎林中林分密度对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关系的影响包含两种路径:林木竞争—树冠结构共同介导的间接影响;林木竞争—胸径—树冠结构共同介导的间接影响。[结论 ]不同密度蒙古栎林树冠结构有差异,树冠结构特征与林木胸径有关,林分密度影响了蒙古栎林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要实现蒙古栎林的可持续经营,不仅要考虑林木胸径大小,更要关注林木树冠结构特征,通过调整林分密度可优化树冠结构,改善林冠层挤压状况,以促进森林更新与增加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树冠结构 密集度 林分密度 小陇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杰 郑海水 翁启杰 黄世能
运用Nelder密度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大叶相思林分的树冠生长以及多干现象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生时各种密度林分均未郁闭,3年生、5年生、7年生时郁闭林分的单株面积上限分别为3.15 m 2·株- 1、6.20 m 2·株- 1、7.00 m 2·株- 1。5年生以后,树冠趋于稳定,1~3年生时树冠生长最大的单株面积为5.64~6.88 m 2·株- 1,5~7年生时树冠最大的单株面积为15.50~18.68 m 2·株- 1。林分平均树干数与密度则呈现幂函数关系,林分单株面积小于1 m 2·株- 1时,多干木比例在10% 以下;林分密度超过12.53 m 2·株- 1以后,多干木比例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广鹏 章志都 刘海轩 朱济友 徐程扬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1块20 m×30 m标准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结合空间竞争和树冠半径生长模型研究树冠生长规律并确定油松风景林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从10个常用竞争指数中确定了相对树冠表面积RCS为最优竞争指数,决定系数最大(R~2=0.650 6,P <0.01);2)经检验,以RCS为修正参数的树冠半径生长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平均误差为-0.53,最大绝对标准误差0.57,潜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94.53%,单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为89.03%,能够有效地预测树冠半径生长;3)基于此模型,建立了不同竞争强度、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的经营密度表。【结论】树冠对林分密度和空间竞争的敏感性很强,相同立地条件和年龄的林分中,林分密度越大,空间竞争越激烈,树冠生长受到影响越大。基于树冠半径生长模型建立的林分经营密度表,可以直观地展现不同竞争强度的油松人工林在各年龄阶段的树冠半径和适宜的林分密度。风景林经营实践中应按照不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和竞争强度。开发封闭式观赏景观,宜选择竞争指数为0.8~0.9的中高密度林分;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时,宜选择竞争指数为1.0~1.1时的林分密度;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和开放式林下休闲空间,应控制竞争指数应大于等于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全 赵茂盛 徐德应
对江西大岗山17年生杉木人工林树冠内不同年龄针叶面积(NA)、叶面积密度(NAD)的垂直、水平和二维空间分布以及当年生针叶面积及其密度分布的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和模拟。结果表明,生长盛期杉木单个树冠平均NA 为25.42 m 2,平均NAD为2.272 7 m 2·m - 3,其中2年生及其以上老叶(简称2年生)大于1年生,1年生大于当年生。NAD 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均可用β分布函数表达,而相对冠高和冠径的二次趋势面表达式可很好地描述NAD二维空间分布。树冠内NAD在冠中上部枝的中前部最大,但不同年龄NAD的分布不同,当年生针叶更接近于树冠顶部和最外层,1年生针叶最大NAD位于树冠中部枝的中前部,...
关键词:
杉木 针叶面积密度 空间分布 季节动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多禄
在1×1×1.5m的密植桃园(534株/亩)定植春蕾和无核早二品种半成苗,于当年生长期和落叶休眠期,用不同剂量PP333(0.15,0.30,0.45,0.60g/株)进行土壤施入。PP333具有控制树冠、促进成花、降低节间长度和成花始节位、增大根冠比、加大木质部导管密度和粗度、改善地上部营养和水分状况等作用,早实丰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PP333,桃,密植,早实,丰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多禄
在1×1×1.5m的密植桃园(534株/亩)定植春蕾和无核早二品种半成苗,于当年生长期和落叶休眠期,用不同剂量PP333(0.15,0.30,0.45,0.60g/株)进行土壤施入。PP333具有控制树冠、促进成花、降低节间长度和成花始节位、增大根冠比、加大木质部导管密度和粗度、改善地上部营养和水分状况等作用,早实丰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PP333 桃 密植 早实 丰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曹鹏鹤 徐璇 孙杰杰 王玉超 韩梦华 郭佳欢 冯会丽 王维枫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和种植点空间配置对树木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了解杨树Populus在生长季的碳代谢特征。【方法】试验林分以密度为一级因素,种植点配置为二级因素,采用嵌套设计。于‘南林95’杨P.×euramericana ‘Nanlin 95’生长季(7月)选取叶、枝、树干和粗根4个器官,测定各个器官中NSC (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结果】在生长季,杨树各器官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叶、根、枝、干,淀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不同林分密度和种植点配置的杨树叶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P<0.01),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受种植点配置影响极显著(P<0.01),总体上枝和树干受林分密度和种植点配置影响差异不显著。尽管林分NSC总储量在2种密度间(278和400株·hm-2)差异不显著,但林分NSC总储量在种植点配置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生长季,苏北地区杨树优先将碳资源供给地上部分,其中首要的储存器官是树干。一定密度范围内(278~400株·hm-2),杨树叶中可溶性糖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林分密度相同时,正方形的种植点配置方式更有助于杨树个体对NSC的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林分的固碳潜力。图6表2参3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然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吉良龙夫(1953)发现草本植物的密度与生长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林学家们以林木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安藤贵、尹泰龙等做了进一步推导,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由于密度控制图编制简便、应用广泛,因此,广泛编制几乎包括我国所有主要用材树种,并对数学模型及编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且繁杂。我们认为,这些编制方法正确性及准确程度,除决定于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反映树种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李际平 曹小玉 唐涛
【目的】目标树密度作为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重要经营参数,确定林分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树密度可为近自然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6 a调查得到的9块固定标准地数据54个,临时样地数据10个,共64个样本量,建立等树高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等直径线和自然稀疏线等5个密度控制图的相关模型,通过这5个模型编制闽楠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利用林分密度控制图,得到闽楠人工林各林分发展阶段的目标树密度。【结果】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将闽楠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当闽楠人工林处于建群阶段和竞争生长阶段时,林内生长的闽楠尚不满足目标树选择的标准,所以这两个阶段不选择目标树;当闽楠人工林进入质量选择阶段,此时闽楠满足目标树的选择标准,可以开始选择目标树。在开始目标树选择后的三个阶段,目标树密度分别为:质量选择阶段360~720株/hm2,目标树生长阶段165~330株/hm2,林分蓄积生长阶段65~130株/hm2。【结论】运用林分密度控制图研究闽楠人工林各林分发展阶段的目标树密度,为目标树密度的确定提供新方法,为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树种的目标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益明 李增元 邓广
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QuickBird的全色波段为数据源,应用空间统计学半方差理论,对山西大同薛家庄林场不同林分密度的小黑杨人工纯林冠幅尺寸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应用空间统计学半方差函数来分析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对密度相对较高纯林林分冠幅尺寸的估计,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估计误差相应地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温恒辉 陆毅
用21年生造林密度试验林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不同造林密度(A 1 667、B 3 333、C 5 000、D 6 667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但16年生后,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高径比随林龄增长均表现出差异逐步缩小的规律;(2)林分蓄积与出材量在幼林期与密度呈正相关,进入中龄期后差异变小。21年生林分A、B、C、D各密度的出材量分别为300.13、309.94、303.19、313.32 m3.hm-2,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书振 盛炜彤 张建国
该项试验共分 2个部分。 (1)造林密度试验 ,小区面积为 6 0 0m2 ,5个处理 ,即 16 6 7株·hm- 2(A)、3333株·hm- 2 (B)、4 983株·hm- 2 (C)、6 6 33株·hm- 2 (D)、996 7株·hm- 2 (E) ;(2 )造林密度调控试验 ,造林设计方法与造林密度试验相同 ,但在林分生长过程中 ,按密度管理图的密管线 0 5为标准进行间伐 ,间伐后保留密度要与临近的下一个初植密度较稀植的林分密度基本相同 ,两者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1)造林密度试验 ,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优势高 9a、平均...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密度调控 林分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