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8)
2023(4208)
2022(3635)
2021(3596)
2020(3147)
2019(7179)
2018(7248)
2017(14098)
2016(7664)
2015(8719)
2014(8806)
2013(8336)
2012(7394)
2011(6706)
2010(7104)
2009(6606)
2008(6506)
2007(5678)
2006(4923)
2005(4386)
作者
(21804)
(18233)
(18161)
(17316)
(11666)
(8718)
(8135)
(7105)
(6917)
(6599)
(6258)
(6187)
(5871)
(5787)
(5678)
(5661)
(5424)
(5276)
(5205)
(5093)
(4653)
(4541)
(4420)
(4223)
(4099)
(4073)
(4036)
(3961)
(3771)
(3522)
学科
(33899)
经济(33870)
管理(21459)
(20080)
方法(19385)
(18210)
企业(18210)
数学(16844)
数学方法(16342)
理论(9068)
(7652)
中国(7449)
(6998)
业经(6972)
(6249)
(5208)
(5117)
贸易(5113)
(4948)
教学(4826)
(4627)
技术(4586)
地方(4547)
农业(4476)
(4343)
(4331)
(4130)
银行(4128)
环境(4107)
(4062)
机构
学院(110693)
大学(110004)
管理(43992)
(43120)
经济(42173)
理学(38658)
理学院(38277)
管理学(37096)
管理学院(36922)
研究(33736)
中国(25176)
(23200)
科学(21805)
(19013)
(16962)
业大(16410)
(16216)
(15694)
研究所(15605)
财经(15460)
中心(15124)
北京(14571)
(14055)
(14028)
师范(13913)
经济学(13398)
(12856)
农业(12765)
技术(12609)
(12242)
基金
项目(74980)
科学(59217)
基金(54115)
研究(53199)
(47520)
国家(47168)
科学基金(40995)
社会(32699)
社会科(30975)
社会科学(30965)
(30182)
自然(27933)
基金项目(27683)
自然科(27353)
自然科学(27348)
自然科学基金(26833)
教育(26340)
(25341)
资助(23769)
编号(21958)
重点(17340)
成果(17281)
(16091)
(15964)
课题(15488)
(15427)
创新(14783)
科研(14376)
大学(14092)
计划(13946)
期刊
(44452)
经济(44452)
研究(29673)
中国(20101)
管理(17143)
学报(16862)
科学(15888)
教育(14906)
(14602)
(14382)
大学(13066)
学学(12329)
技术(12069)
农业(9930)
财经(7766)
统计(7750)
经济研究(7508)
(7394)
金融(7394)
业经(7040)
(7003)
(6699)
决策(6334)
技术经济(6061)
(5756)
问题(5494)
科技(5196)
商业(5156)
职业(5089)
(5042)
共检索到154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家冈  万国良  张学培  王本楠  
在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研究中 ,将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和经验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新的半理论模型。这个半理论模型既具有理论模型把过程与机理紧密联系的优点 ,又具有经验模型计算相对简单的长处 ,新模型与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 ,也和理论模型的结果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蕾  刘家冈  
考虑由彼此间有间距的树冠组成的非均匀林冠内的降雨截留过程,将以前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从水平均匀随机分布林冠推广到非均匀林冠,导出相应的偏微分方程和截留量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运行该模型,以揭示非均匀林冠在降雨截留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徐德应  赵茂盛  
该文将常见的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进行了分类.为充分利用以前不同形式的研究结果来定量评价大面积生态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十分有必要将它们转换为某一标准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模型,并探讨了模型转换途径,汇总和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铁璠  郑远长  
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野外观测比较,多次平均相对误差为6%。笔者发现次降雨通过林冠这一多孔介质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过程与电学中R-L-C电路暂态过程的方程具有同一形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培  郭冬青  王本楠  
该文将文献[14,15]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应用到郁闭度不等于1的情况下,用数值方法计算了截留量、截留率、透流量和透流率,并与文献[16]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在定量上获得了较好的符合。尤其是,它的定性行为的合理性是经验的回归方程难以做到的,该文还讨论了这个模型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QBASIC程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曙光  
对林冠截留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71年,Rutter等人就推导出了一个具有清楚物理意义的林冠截留模型,结束了以往的林冠截留模型中只有统计模型的历史。1987年,刘家冈用数理方法,对林冠截留的时空演变过程作了很好的描述。但使用他们的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估计时,需要同时对其它多个气象因子进行测定,而且人们普遍关心的不是林冠对次降雨截留的大小,而是林冠对降水的年截留量大小。 1979年,Gash用分析法代替了Rutter模型中的数值法,建立了截留模型,该模型能在只有降雨数据的情况下,对林冠的季节截留进行估计,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该模型将林冠截留分成两部分,即树冠截留和树干截留,因而引进了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志  刘建梅  裴铁璠  金昌杰  
该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 ,得到了不同雨强和不同叶面积指数组合下的云杉截留降雨过程 ,同时考虑了树冠湿润度的影响 .依据实验资料 ,建立了单位叶面积最大截留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和枝叶截留速率随树冠湿润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进而构建了云杉截留降雨随雨强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模型 .最后 ,通过对模型模拟验证 ,得到模型对截留过程的模拟精度为 91 5 %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雲  苏德  李新通  包扬  杨巍  赵艳华  
对已有的冠层截留模型进行改进,以ArcPy函数库为基础借助遥感和GIS模拟技术,以半小时为时间步长对井冈山保护区2012年9月~2014年8月研究森林冠层降雨截留进行了模拟。在区域尺度上利用模拟结果对森林冠层年、月降雨截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个保护区年均冠层降雨截留率为18.46%,截留量为257.60mm,不同森林类型区域尺度的年均截留率在17.26%~21.25%;月降雨量与各森林类型区域尺度的冠层截留率负相关,与截留量正相关。不过降雨量对截留量和截留率的解释程度分别只有约58%和72%。一个与月降雨量和月内雨量分配有关的参数PA对月截留量的解释程度可达0.84以上,通过分析得到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冉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春霞  郭平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三峡库区内缙云山典型常绿阔叶林冠层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12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34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22.1mm,平均降雨强度为1.3mm/h,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50.9、9.6和61.6mm,模拟值分别为446.1、7.7和6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杨志海  张志永  陈玉生  崔鸿侠  袁玉万  朱传忠  
以莲峡河小流域内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样地进行降水截留实测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穿透系数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指数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多元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穿透系数、树干茎流率和降雨强度而预测林冠截留量模拟模型,实测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估算马尾松林分的林冠截留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安志  刁一伟  裴铁璠  金昌杰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得到不同雨强和叶面积指数组合下的色木槭截留降雨过程,并考虑树冠湿润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次降雨最大截留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枝叶截留速率随树冠湿润度变化而变化。构建色木槭截留降雨随雨强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模型,对模型模拟验证,模拟精度为92·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泽平  
本文描述了一个预测林冠总截留损失的统计模型.该模型从冠层的水分平衡方程出发,对冠层的截留蒸发过程进行了分析.模型所包含的参数有:林分郁闭度及林冠饱和蓄水容量等林冠参数,降雨量及截留水蒸发系数(截留水蒸发强度与降雨强度的比率)等降雨参数.这些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学意义,而且易于确定.模拟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些降雨能使林冠完全湿润或不能使林冠完全湿润.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林冠对这两类不同降雨的截留模式.最后,根据华北地区(北京、河北隆化)油松人工林的观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预测与实测的截留损失之间的相对误差在-5.54%~1.24%之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安民  任烨  王彦辉  韩芬  张俊明  
2010年生长季(6—10月)研究甘肃泾川县中沟小流域6.1~10.0,14.1~18.0和22.1~26.0 cm3种径级刺槐林的冠层截留降雨作用。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的降雨总量为221.1 mm,6.1~10.0,14.1~18.0和22.1~26.0 cm这3种径级刺槐林的冠层截留总量占同期降雨量的比率分别为13.16%,15.11%和18.44%,树干茎流率分别为6.15%,5.49%和0.85%,林内穿透雨率分别为80.69%,79.40%和80.79%,表现为随着树木径级增大,冠层截留增大、树干茎流减小、穿透雨相差不大;对于次降雨事件,随着降雨量增大,林冠截留量呈对数函数增大,林冠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茂瑞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内降雨、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林分中林内降雨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以直线形式增加;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上升。在杉木林内,随郁闭度的增大,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减少,而林冠截留率增大,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相比,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较大,而林冠截留率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洋毅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楠  刘敏  吴云  陈林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缙云山毛竹林林冠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09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毛竹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29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31.1mm,平均降雨强度为2.11mm·h-1,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63.2,6.5和61.4mm,模拟值分别为461.1,6.1和63.9mm,模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