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9)
- 2023(7787)
- 2022(6653)
- 2021(6040)
- 2020(4974)
- 2019(11251)
- 2018(11195)
- 2017(21300)
- 2016(11490)
- 2015(13055)
- 2014(13051)
- 2013(12810)
- 2012(11932)
- 2011(11056)
- 2010(11464)
- 2009(10555)
- 2008(10220)
- 2007(9045)
- 2006(8188)
- 2005(7613)
- 学科
- 济(57458)
- 经济(57413)
- 业(29301)
- 管理(28729)
- 企(22737)
- 企业(22737)
- 方法(22396)
- 数学(19981)
- 数学方法(19459)
- 中国(17993)
- 地方(16762)
- 农(14870)
- 业经(13227)
- 农业(10146)
- 财(9942)
- 贸(9521)
- 贸易(9508)
- 学(9448)
- 地方经济(9390)
- 理论(9364)
- 融(9296)
- 金融(9296)
- 银(9270)
- 银行(9264)
- 发(9198)
- 易(9132)
- 行(9027)
- 制(8560)
- 环境(8482)
- 和(7733)
- 机构
- 学院(167240)
- 大学(162580)
- 济(69194)
- 经济(67748)
- 管理(62724)
- 研究(58583)
- 理学(53443)
- 理学院(52813)
- 管理学(51348)
- 管理学院(51056)
- 中国(44619)
- 科学(36099)
- 京(35778)
- 财(30215)
- 所(29835)
- 研究所(26944)
- 农(26613)
- 中心(26313)
- 江(25741)
- 业大(23781)
- 财经(23366)
- 北京(23330)
- 范(23060)
- 师范(22832)
- 院(21273)
- 州(21255)
- 经(21027)
- 经济学(20877)
- 农业(20505)
- 技术(19572)
- 基金
- 项目(108029)
- 科学(85349)
- 研究(79700)
- 基金(76116)
- 家(66246)
- 国家(65688)
- 科学基金(56621)
- 社会(49415)
- 社会科(46897)
- 社会科学(46883)
- 省(44672)
- 基金项目(38902)
- 教育(37713)
- 划(36875)
- 自然(36388)
- 自然科(35637)
- 自然科学(35632)
- 自然科学基金(34917)
- 编号(33037)
- 资助(32609)
- 发(27746)
- 成果(26482)
- 重点(24903)
- 课题(24266)
- 发展(23034)
- 创(22726)
- 展(22706)
- 部(22470)
- 创新(21132)
- 科研(20036)
共检索到25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远长 裴铁
将常雨强下穿透降雨、树干在流和林冠截留模型扩展应用于变雨强,并确定了模型参数。以穿透降雨为例,变雨强实验与模型模拟比较最大相对误差7.3%,结果较好。
关键词:
扩展,参数,确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铁璠 郑远长
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野外观测比较,多次平均相对误差为6%。笔者发现次降雨通过林冠这一多孔介质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过程与电学中R-L-C电路暂态过程的方程具有同一形式。
关键词:
林冠,分配降雨,过程模拟,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徐德应 赵茂盛
该文将常见的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进行了分类.为充分利用以前不同形式的研究结果来定量评价大面积生态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十分有必要将它们转换为某一标准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模型,并探讨了模型转换途径,汇总和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转换,模型参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新良 闵稀碧 田展
本文以1990、2000、2005年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城市人口数据,利用LTM模型对1990-2000年和1990-200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和精度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0-2000年、1990-2005年LTM模型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分别为0.59和0.61,可以较好的模拟历史时期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趋势;LT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05-2020年上海市城镇用地面积将由914.03km2增加到1123.79km2,年均扩展面积将由1990~2005年的23.44 km2/a下降到13.9...
关键词:
上海 城市空间扩展 GIS LTM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勇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对未来城市空间扩展进行方案预测和评估,以减少规划的不确定性。以杭州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选择SLEUTH模型预测不同的城市扩展方案,即现有发展趋势方案(MSQ)、农田适度保护方案(MFP)、紧凑城市发展方案(CC)。为了增进模型的应用水平,从人口增长、地类转换、规划效果等不同角度对规划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SQ方案预测的城市形态分散、耕地数量锐减,MFP方案通过农田保护抑制了城市无序蔓延,CC方案通过扩展边界控制防止多中心之间的过度开发。但各方案未能充分体现道路和开发区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在反映人口分布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家冈 万国良 张学培 王本楠
在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研究中 ,将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和经验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新的半理论模型。这个半理论模型既具有理论模型把过程与机理紧密联系的优点 ,又具有经验模型计算相对简单的长处 ,新模型与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 ,也和理论模型的结果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蕾 刘家冈
考虑由彼此间有间距的树冠组成的非均匀林冠内的降雨截留过程,将以前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从水平均匀随机分布林冠推广到非均匀林冠,导出相应的偏微分方程和截留量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运行该模型,以揭示非均匀林冠在降雨截留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特征。
关键词:
非均匀林冠 郁闭度 降雨截留 理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邸娜 卢志义
为帮助精算师在不同的数据环境下选择最优的准备金评估方法,美国非寿险精算师协会组织开发了一个产生模拟索赔数据的开源软件系统——损失模拟模型,然而损失模拟模型是否能够按指定参数要求产生模拟数据需要进行检验。文章采用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和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对模拟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以及不同险种索赔次数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损失模拟模型对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能够产生一致的模拟,而对索赔次数数据之间相关结构的模拟存在不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邸娜 卢志义
为帮助精算师在不同的数据环境下选择最优的准备金评估方法,美国非寿险精算师协会组织开发了一个产生模拟索赔数据的开源软件系统——损失模拟模型,然而损失模拟模型是否能够按指定参数要求产生模拟数据需要进行检验。文章采用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和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对模拟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以及不同险种索赔次数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损失模拟模型对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能够产生一致的模拟,而对索赔次数数据之间相关结构的模拟存在不稳定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顺娟 陈群元 游胜景
借鉴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自下而上的运行规则,通过引入规划控制层,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2种运行规则结合起来,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简化了传统城市空间扩展模型计算的数据量。以长沙市为例,采用1996,1999,2002,2005年城市规划资料数据,运用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将长沙城市空间分为12个组团分片模拟,并结合人口经济模型,预测了2020年长沙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口经济与各个片区城市空间扩展等状况,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英 刘涵妮 田金欢 焦喆 李涛
通过滇池流域1992~2010年城市扩张研究,发现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边缘增长,表现为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二是道路影响增长,表现为环滇池道路两边新城市单元的产生。基于滇池流域城市扩展变化遥感数据,对SLEUTH城市扩展模型进行校准,模拟30a间(2010~2040年)3种预案下的昆明城市扩展变化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3种模拟预测结果表明:任意管理预案下城市无序扩张,大量农林用地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呈现爆发式增长,滇池沿岸被城市包围,会对滇池水环境产生极大的压力;土地总量控制预案下城市的发展完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进行,没有考虑城市实际发展过程中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越锦 杨彬彬 焦阳 刘相东
为验证笔者建立的自然多孔介质干燥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袁越锦,杨彬彬,焦阳,等.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分形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I.模型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3):65-69)的正确性,采用新鲜土豆切片进行热风对流干燥试验,并对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形孔道网络模型模拟得到的多孔介质内部温度、水分含量的分布与响应较规则孔道网络模型的更接近试验结果;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能合理地解释目前常用干燥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湿斑和不规则干燥前沿等现象;多孔介质的喉径分布对干燥有显著影响,喉径分布不均匀程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孔隙分形维数的大小与干燥时间无确定性关系。孔道网络模型考虑了多孔介质孔道细观...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干燥 模拟 孔道网络 分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冉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春霞 郭平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三峡库区内缙云山典型常绿阔叶林冠层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12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34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22.1mm,平均降雨强度为1.3mm/h,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50.9、9.6和61.6mm,模拟值分别为446.1、7.7和6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培 郭冬青 王本楠
该文将文献[14,15]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应用到郁闭度不等于1的情况下,用数值方法计算了截留量、截留率、透流量和透流率,并与文献[16]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在定量上获得了较好的符合。尤其是,它的定性行为的合理性是经验的回归方程难以做到的,该文还讨论了这个模型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QBASIC程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曙光
对林冠截留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71年,Rutter等人就推导出了一个具有清楚物理意义的林冠截留模型,结束了以往的林冠截留模型中只有统计模型的历史。1987年,刘家冈用数理方法,对林冠截留的时空演变过程作了很好的描述。但使用他们的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估计时,需要同时对其它多个气象因子进行测定,而且人们普遍关心的不是林冠对次降雨截留的大小,而是林冠对降水的年截留量大小。 1979年,Gash用分析法代替了Rutter模型中的数值法,建立了截留模型,该模型能在只有降雨数据的情况下,对林冠的季节截留进行估计,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该模型将林冠截留分成两部分,即树冠截留和树干截留,因而引进了较...
关键词:
截留过程 林冠截留模型 油松人工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