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231)
- 2022(8037)
- 2021(7635)
- 2020(6650)
- 2019(15850)
- 2018(15731)
- 2017(31038)
- 2016(16660)
- 2015(18852)
- 2014(18533)
- 2013(18438)
- 2012(17372)
- 2011(15898)
- 2010(15936)
- 2009(14742)
- 2008(14662)
- 2007(13583)
- 2006(11893)
- 2005(10418)
- 学科
- 济(73684)
- 经济(73603)
- 业(49796)
- 农(47223)
- 管理(40002)
- 农业(31164)
- 方法(28930)
- 企(28474)
- 企业(28474)
- 数学(25938)
- 数学方法(25713)
- 业经(18514)
- 地方(17462)
- 中国(16714)
- 财(15071)
- 制(13852)
- 贸(13635)
- 贸易(13632)
- 易(13188)
- 学(12999)
- 发(10813)
- 农业经济(10602)
- 体(9802)
- 环境(9763)
- 银(9616)
- 银行(9591)
- 策(9576)
- 技术(9546)
- 村(9264)
- 农村(9252)
- 机构
- 学院(237023)
- 大学(231998)
- 济(98508)
- 经济(96398)
- 管理(91533)
- 理学(79501)
- 研究(79437)
- 理学院(78612)
- 管理学(77363)
- 管理学院(76919)
- 中国(61382)
- 农(60750)
- 科学(49512)
- 京(48602)
- 农业(46763)
- 业大(42559)
- 财(41292)
- 所(40723)
- 中心(38747)
- 江(37072)
- 研究所(36930)
- 财经(32877)
- 范(31730)
- 师范(31465)
- 北京(29944)
- 经(29788)
- 州(29135)
- 农业大学(28946)
- 经济学(28305)
- 经济管理(27801)
- 基金
- 项目(157559)
- 科学(123383)
- 研究(117671)
- 基金(112790)
- 家(97741)
- 国家(96799)
- 科学基金(82289)
- 社会(73665)
- 社会科(69209)
- 社会科学(69186)
- 省(63830)
- 基金项目(61520)
- 教育(52698)
- 自然(52425)
- 划(52295)
- 自然科(51137)
- 自然科学(51124)
- 编号(50613)
- 自然科学基金(50212)
- 资助(44139)
- 成果(40168)
- 发(35522)
- 部(35102)
- 重点(34818)
- 农(34275)
- 课题(33393)
- 创(32496)
- 创新(30315)
- 科研(30201)
- 国家社会(29603)
- 期刊
- 济(114987)
- 经济(114987)
- 研究(64177)
- 农(63445)
- 中国(46848)
- 农业(42879)
- 学报(37127)
- 科学(34983)
- 财(31235)
- 大学(28342)
- 学学(26842)
- 管理(26410)
- 业经(26378)
- 融(23126)
- 金融(23126)
- 教育(22532)
- 业(20906)
- 技术(20021)
- 问题(17470)
- 财经(15209)
- 经济研究(15176)
- 农村(14580)
- 村(14580)
- 农业经济(14206)
- 版(13891)
- 经(12980)
- 资源(12868)
- 世界(12777)
- 经济问题(12513)
- 技术经济(11869)
共检索到349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燕 翟印礼
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带辽宁省西北地区的199份林农调查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林业经营特征、政策因素4个方面分析林业合作社林农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林农参与意愿的显著因素主要有是否确权、种植年限、种植林种;影响林农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有是否确权、是否打工、种植林种、林业政策、林业收入占比;交叉分析显示有意愿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林农中最终仅有32%的农户实现了参与行为;造成林农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农对林业合作社的认知缺乏、林农所在村庄没有林业合作社、林农对林业合作社需求有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高鑫 程云行
基于对浙江省龙泉市林业专业合作社深入的调研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所得数据描述性的理论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的Probit模型对影响林农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结果表明:林农参与合作社的意愿受农户户主的年龄、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林产品销售问题、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继续加强林业合作社的宣传工作、提高合作社的产品营销能力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专业合作社 林农 Probit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立英 孙芳
在耕地与草地交错、种植业与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的特殊区域,种养业结合经营就会产生产品互补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种养业之间产品互补是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物质互补,而且种养业互补产品关联度较大,种养业交互效应远远高于单项经营种植业的效益。由此所得启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采用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种养业产品互补经营模式。
关键词:
农牧复合系统 种养业 交互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辉 罗金
基于辽宁省12个县315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试图对北方集体林区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林地面积、林业收入、非农收入占比等因素能够对林农的参与意愿产生显著影响。针对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宣传与投入力度,鼓励大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促进林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提升农户加入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关键词:
林农 林业合作组织 集体林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芳 陈建新
本文基于农牧交错带耕地—草地交错分布的资源特点、农牧业并存的产业特色、地理位置特殊与生态脆弱的区域特征,分析了各种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结论显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经营的综合效益较单独经营种植业或单独经营养殖业高,所以,农牧业横向一体化是增加农户收入较优的经营形式;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的综合效益较简单的农业纵向一体化高,且计量回归结果也显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对农户增收影响较大,所以,农牧业纵横一体化是增收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最佳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户 收入 纵横一体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翠 翟印礼
从林农自身特征、家庭生产条件、家庭经营状况、社会环境特征、经济环境特征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假设,确定出影响林农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社行为的13个变量,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林农的文化程度、家庭林业生产人数比值、林地面积、林产品销售价格、自筹经营资金比重、政府是否配合建立合作社、林农参加技术培训次数以及所在村贫富差距8个变量对林农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
林农 林业专业合作社 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芳 冯开文
该文基于农牧交错带存在的经济生态问题及农牧结合的特征,在政府对"退耕还草"的农户给予补贴的最短期限即将届满的情况下,应用博弈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如果因国家减少退耕补贴,农户退耕收入少于种植农作物的收入时,农户基于自己的利益与生存需求是否愿意继续退耕的迫切问题。结果表明当国家降低补贴标准,农户退耕收入少于种植农作物的收入时,农户不愿意在原退耕的基础上再退耕。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户 退耕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茹 龙冬平 杨美玲 樊新刚 周杜辉
[目的]生态补偿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农户生计及生计策略。厘清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及影响路径,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盐池县为研究区,根据318户农户调查数据,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农户生态补偿感知利益对其感知价值和适应性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其感知价值和适应性具有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对其适应性产生正向影响;(2)感知利益维度中,社会利益对感知利益作用力大于经济利益。感知风险维度中,农户发展风险对其感知风险作用力大于自然风险,感知价值对其适应性作用力大于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形成“低感知利益-高感知风险-负向感知价值-低适应性”的循环积累因果模式。[结论]今后,亟需发挥农户感知利益和感知价值的正向作用,联结农户“自主性”和“诱导性”行动路径,自下而上响应生态补偿改进政策,提升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保障生态补偿实施成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海 康慕谊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重建中适宜乔、灌、草种生态区划的基础上,以该区域黄土高原区作为研究区,结合该区1989和1999两年的土地利用分类图,通过计算区域缺水指数及对其分级,探讨了缺水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该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缺水指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分亏缺风险指数(RiskIndexofWaterDeficit),从研究区整体和各生态分区两个尺度上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RIWD时空分异。得出如下结论:①1989~2000年,研究区缺水指数均在中度以上,其变化幅度有逐年减少的趋势;②对比1989年和1999年两年的缺水指数,区域整体缺水状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科 封志明 杨艳昭 孙小舟 游珍
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利用ArcGIS9.2软件平台,对1995年和2005年两期L andsat TM、MSS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取了西辽河流域10年间隔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资料,分析了西辽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及空间转移规律。研究结果显示:①1995年和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覆被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面积分别占全区的2/5和3/10,10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改变;②西辽河流域绝大部分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3个地类,三者的变化绝对值约占全区的93.77%;③10年间北方农牧交错带各种土地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转移变化,其中草地是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裘国旺 赵艳霞 王石立
本文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入手 ,分析了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影响 ,提出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赵海霞 郭卫华 刘辉 张新时
在皇甫川流域生态及自然地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政策运行情况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在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皇甫川流域农业现状的相关矩阵分析,研究了当地农牧业在生态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以及面对冲击发展草产业、推行圈养舍饲的必要性与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婷 戴芳 许亚男 王笑谱 王江
以河北省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获取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经营是否受灾、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林农对林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林地经营类型、林业灾害损失占家庭收入的比例5个因素显著影响林农参与林业保险的意愿;林农的学历、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年收入、收入主要来源和林地面积6个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芳
该文基于农牧交错带的资源特点、产业特色、地理位置特殊与生态脆弱的区域特征,分析了该区域各种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综合效益,以及一体化经营模式创新。结论显示:农牧业"横向一体化"是增加农户收入较优的经营模式,农牧业"纵横一体化"是增收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现代农牧业"纵横一体化"创新型模式为:"种养业农户+合作社+公司+专业市场+产业协会"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思朋
边疆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对象,历史时期中国能够实现统一与国家安定,自然离不开对边疆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发展农业可视为汉代以来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常用手段,在北部边疆地区的推行尤为普遍,农业的推行及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变化上。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