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2)
2023(4143)
2022(3528)
2021(3539)
2020(2759)
2019(6577)
2018(6579)
2017(11142)
2016(6351)
2015(6935)
2014(7190)
2013(6734)
2012(6205)
2011(5432)
2010(5720)
2009(5044)
2008(5351)
2007(4910)
2006(4376)
2005(4044)
作者
(16875)
(13846)
(13617)
(13140)
(8822)
(6683)
(6416)
(5339)
(5316)
(5260)
(4732)
(4682)
(4607)
(4407)
(4390)
(4287)
(4246)
(4105)
(4096)
(3907)
(3582)
(3478)
(3461)
(3374)
(3225)
(3217)
(3150)
(3029)
(2860)
(2736)
学科
(18284)
(17865)
经济(17811)
管理(17495)
(13170)
企业(13170)
(9912)
(7727)
农业(7648)
中国(6358)
理论(6320)
方法(5912)
教学(5606)
(5462)
业经(5301)
(5300)
财务(5287)
财务管理(5263)
收入(5086)
教育(5026)
企业财务(4980)
(4655)
银行(4652)
分配(4299)
(4298)
数学(4262)
数学方法(4167)
(4123)
(3987)
金融(3986)
机构
学院(81317)
大学(78366)
管理(28420)
(27516)
经济(26573)
研究(25036)
理学(22617)
理学院(22342)
中国(22302)
管理学(21877)
管理学院(21704)
(17621)
(16453)
(15373)
科学(14538)
中心(12913)
(12601)
(12586)
(12290)
(12217)
师范(12097)
北京(11766)
财经(11700)
技术(11413)
职业(11052)
研究所(10676)
业大(10503)
(10405)
(10200)
(9466)
基金
项目(45775)
研究(38932)
科学(34380)
基金(29477)
(24717)
国家(24361)
社会(21448)
科学基金(20576)
社会科(19959)
社会科学(19953)
教育(19588)
(19207)
编号(18936)
成果(16382)
(15207)
基金项目(14953)
课题(13500)
(12030)
自然(11952)
资助(11890)
自然科(11542)
自然科学(11541)
自然科学基金(11368)
项目编号(10944)
(10740)
重点(10374)
大学(9618)
(9550)
规划(9516)
(9511)
期刊
(39024)
经济(39024)
研究(26124)
中国(23204)
教育(18418)
(15774)
(11836)
管理(11533)
学报(10737)
(10297)
金融(10297)
技术(10048)
科学(9470)
大学(8616)
业经(8005)
图书(7632)
农业(7512)
学学(7431)
职业(6695)
财会(5903)
书馆(5810)
图书馆(5810)
财经(5467)
会计(5042)
问题(4952)
经济研究(4816)
(4767)
(4717)
论坛(4717)
(4670)
共检索到140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湘玲  陈绍志  赵荣  
资产收益扶贫是从收入扶持到资产拓展的精准扶贫机制重大创新,林业资产与扶贫资金、信贷资金等有效整合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收入。林业资产收益扶贫存在资源估值问题、依托的产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及融资保障机制不完善限制了林业资产收益扶贫发展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拓展多元化资产来源、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和开展多产业融合、建立完善的经营主体监督机制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卓  左停  
资产收益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机制创新,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了一批新做法和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和研究。本文基于对东部扶贫改革试验区Z市典型案例的深入考察,从资产收益扶贫的基本内涵和运作机制入手,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已有的实践,深入分析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机理与实践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信洪伟  商东宇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12年被整体列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15年底,通过对农村牧区人口进行再识别、再建档,共识别贫困人口4.85万户、10.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5%。按照全区脱贫进度的总体安排,兴安盟盟委、行署提出,确保与自治区步调一致,到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兴安盟大力推广"龙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梁晓敏  
作为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的重要手段,资产收益型扶贫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展开多种形式的尝试,并获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基于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典型案例研究,从该项目的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已有实践、主要机制和存在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梁晓敏  
作为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的重要手段,资产收益型扶贫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展开多种形式的尝试,并获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基于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典型案例研究,从该项目的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已有实践、主要机制和存在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华乾  
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河北省唯一县级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底经过精准识别还有181个贫困村、9369户、19491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4.32%。2016年以来,威县围绕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径,依托中国蛋鸡养殖第一品牌——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作实施了全国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志华  赵杰  
贫困是制约全人类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社会动荡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贫困现象不仅使贫困人口陷于物质资源匮乏、生存艰难的境地,更使他们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经济的交易和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从而无法实现人际协调、区域协调,难以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准。因此,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广西自治区抓住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机遇,通过完善政策体系、调整布局结构、提升基础办学条件、加强中高职衔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协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取得明显效果。未来,需要坚持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坚持技能扶贫,继续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坚持东西协作,完善多级多元协作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阳山  
江西省于都县是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源头——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被列入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以来,于都发扬先行先试精神,积极探索"电商+扶贫"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路径与成效于都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前提下,积极做好电商发展引导服务工作。(一)紧扣一个目标。紧扣发展电商产业和促进脱贫致富"双赢"目标,明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翠荣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产业扶贫涌现出"农户+合作社+信贷"、"公司+农户"、"行业协会联营"、"特色产业扶贫"等多种模式,对于改变贫困地区"久扶不脱贫"的困境具有较大的作用。但实践中既有的产业扶贫模式因缺乏金融资本支持、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利益保障机制,并未实现理想的扶贫效果,出现了脱贫慢、返贫快、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财政资金、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机结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资产收益型产业扶贫新模式,是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军  高翔  
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北17年科技扶贫中,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以产业带动陕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具体做法和成绩。讨论了科技、产业和扶贫之间的关系,认为发展产业是陕北科技扶贫的基础,发挥科教单位的技术优势对扶贫进行科技支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广泛吸收高等院校参与,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扶贫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与贫困地区需求相匹配的扶贫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作莲  
资产收益扶贫是精准扶贫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资产收益扶持制度通过折股量化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引入农村扶贫,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从而帮助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资产收益扶贫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基础和条件,其运行呈现多方参与、股权联结、产业为本、资产增值、保底分红等特征,已有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面临部分项目对财政补助资金过度依赖、股权设置的法律支持不足、企业、合作社等实施主体的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等多重风险。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要积极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对企业、合作社等实施主体的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险机制,加快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丽红  刁国栋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是保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促进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2016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普遍加大了扶贫预算资金投入,是历年来财政扶贫投入规模最大的一年,也是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最快的一年。随着财政资金的陆续投入、扶贫项目的陆续实施,一些后续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凸显,比如,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如何管理,归属如何确定,收益如何分配,等等,都摆在各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的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王永顺  
2017年,石柱县石家乡引导全乡有发展意愿的36个贫困户成立了"梦里荷塘"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每户向县扶贫办申请3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基金,由县扶贫办统一注入资金108万元,合作社按照"司法公正、资产抵押、有偿借用"的原则,将政府提供的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基金借给龙头企业石龙山庄,山庄则采取订单收购、劳务用工、股金分红方式带动贫困户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