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6)
2023(11351)
2022(10064)
2021(9796)
2020(8081)
2019(18771)
2018(18618)
2017(36455)
2016(20069)
2015(22499)
2014(22594)
2013(22164)
2012(20449)
2011(18052)
2010(18224)
2009(16485)
2008(16254)
2007(13967)
2006(12273)
2005(10595)
作者
(55425)
(45883)
(45325)
(43596)
(29373)
(21741)
(20752)
(17989)
(17338)
(16622)
(15603)
(15215)
(14525)
(14384)
(14220)
(14036)
(13754)
(13661)
(13067)
(12859)
(11402)
(11220)
(10933)
(10483)
(10299)
(10244)
(10145)
(10106)
(9194)
(8994)
学科
(73301)
经济(73218)
管理(62808)
(57541)
(48617)
企业(48617)
方法(34294)
(31807)
数学(29728)
数学方法(29341)
(21264)
中国(20628)
(16655)
财务(16592)
地方(16588)
财务管理(16543)
业经(16429)
(15882)
企业财务(15722)
(15586)
农业(13728)
(13630)
贸易(13626)
财政(13579)
(13251)
理论(13174)
(12834)
(12256)
技术(11859)
环境(11810)
机构
学院(273426)
大学(273165)
管理(112901)
(107336)
经济(104860)
理学(97908)
理学院(96907)
管理学(95403)
管理学院(94916)
研究(88833)
中国(66511)
(57971)
(57068)
科学(54814)
(44010)
财经(42096)
(40437)
中心(40368)
(40005)
研究所(39674)
业大(39539)
(38171)
北京(36939)
(35731)
师范(35479)
(32690)
(32221)
农业(31315)
财经大学(31012)
经济学(30612)
基金
项目(186517)
科学(146235)
研究(140140)
基金(134211)
(115112)
国家(114103)
科学基金(98664)
社会(85992)
社会科(81408)
社会科学(81387)
(72845)
基金项目(71490)
自然(64288)
教育(64205)
自然科(62730)
自然科学(62718)
自然科学基金(61560)
(60872)
编号(58950)
资助(55780)
成果(48468)
(41253)
重点(40932)
课题(39983)
(39070)
(38570)
项目编号(36675)
创新(35823)
教育部(35587)
科研(35437)
期刊
(118483)
经济(118483)
研究(83866)
中国(50313)
(46262)
管理(40156)
学报(39856)
科学(36938)
(36233)
教育(31632)
大学(30523)
学学(28607)
农业(25535)
(23964)
金融(23964)
技术(23181)
业经(20303)
财经(19838)
经济研究(18484)
(16683)
问题(15395)
图书(14955)
理论(14290)
实践(13313)
(13313)
科技(13061)
技术经济(12948)
现代(12722)
(12256)
财会(12218)
共检索到401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郑策  
一、影响林业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是制定林业财政政策的前提。林业微观主体是林业的基本细胞,是制定林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对象。对林业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林业财政政策。 Gregory(1972)曾经提到过,在19世纪的欧洲,由于林场主世代相传,他们更注重“传给下一代的农场其生产能力至少应该和自己继承时的情况一样”,因此这些林场主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取得林地期望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地所有权已经变得如同商品一样可以任意买卖,林场的继承变得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玉平  
在美国高等教育分散型管理体制下,美国高校的财政政策表现出相应的多元特色。本文着重介绍美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特点、美国高校经常性经费收入(Current-fund Revenue)的主要采源及分配比例以及美国高校经常性经费总支出的分配比例等,以期对我国高校财政政策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运峰  胡永刚  
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实中,货币政策总是和财政政策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整个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一直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及其最优搭配问题的研究。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柯小星  
作者认为,加强和完善财政的宏观调控,既要重视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更要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并指出市场经济要求按照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这种构成来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总量和结构政策,并统一协调两类政策的调控,从而达到财政宏观调控政策整体的正常化,克服以往财政在宏观调控上不同调控手段的交织纠缠,相互抵消,找不到着力点的调不动、控不往的状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力明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并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为此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特定内涵,找出其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现行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理清城市政府制订准入条件背后的经济动因,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支出责任,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2006财政发展报告》课题组  刘小兵  朱萍  胡怡建  龚仰树  
一、研究的出发点与制约条件本文的研究及其相关建议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出发点和制约条件而展开的。1.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自1998年末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基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一、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均等化的基本模式我们应怎样实现均等化?笔者总结各国做法,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以下,笔者结合对各模式利弊分析来考量我国的均等化路径。(一)人均财力的均等化。这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该模式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抓住机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财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红生  
经济学家对顺周期性财政政策这一反常现象给出了四大理论解释并做了相应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在理论上,尽管与贪婪效应论、腐败与民主互动论和社会偏好极化论相比,金融约束论并没有给予其合理解释,但是后者可以增强前者在经济衰退期的解释力。在经验上,现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识别哪个是更好的理论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除此之外,本文还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可以从两方面有助于中国周期性财政政策行为的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堋  李兴文  刘家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之一,财政通过再分配职能来缩小和熨平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过大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元杰  
近年来,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差的不断缩小直至倒挂,吸引境外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境内,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不仅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使我国经济面临着跨境短期资本的冲击。不断健全境外短期资本流入的调节机制,努力形成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跨境短期资本冲击的风险,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家永  史晓芳  
推进城市化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大连市政府于2012年全面实施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并通过区域城市化模式和建设中心镇模式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全国同类地区推进城市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推进城镇化政府财政责无旁贷,本文结合大连实际,就政府财政推进全域城市化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社保处课题组  陈军  
本文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就业政策与收入分配两者关系,提出相关就业政策对策建议,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创业规模,提升劳动者获取收入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