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5)
2023(18808)
2022(16215)
2021(15035)
2020(12970)
2019(29472)
2018(29330)
2017(56548)
2016(31181)
2015(35175)
2014(35109)
2013(34396)
2012(31494)
2011(28404)
2010(28532)
2009(26671)
2008(26225)
2007(23339)
2006(20469)
2005(18053)
作者
(92640)
(77019)
(76802)
(73124)
(49226)
(37056)
(34651)
(30206)
(29461)
(27740)
(26381)
(26214)
(24884)
(24454)
(24168)
(23777)
(23212)
(22922)
(22214)
(22143)
(19485)
(19085)
(18953)
(17624)
(17295)
(17209)
(17156)
(17071)
(15590)
(15223)
学科
(121433)
经济(121262)
管理(91989)
(87006)
(72664)
企业(72664)
方法(58087)
数学(51151)
数学方法(50371)
(34560)
(33820)
中国(30639)
(27928)
业经(27183)
(27100)
地方(24638)
农业(22342)
(22210)
财务(22116)
财务管理(22073)
(21766)
贸易(21757)
(21062)
企业财务(20962)
理论(20415)
(19925)
银行(19848)
(19133)
金融(19125)
环境(18852)
机构
大学(442348)
学院(440828)
管理(171419)
(170871)
经济(167024)
理学(148315)
研究(146826)
理学院(146622)
管理学(143615)
管理学院(142830)
中国(111838)
(94967)
科学(94202)
(81953)
(81389)
(75104)
业大(72069)
研究所(68450)
中心(67979)
(67018)
财经(65114)
农业(63707)
北京(59902)
(59091)
(56352)
师范(55652)
(53794)
(53708)
经济学(51297)
财经大学(48436)
基金
项目(304321)
科学(237097)
基金(219826)
研究(215442)
(194275)
国家(192707)
科学基金(164267)
社会(134335)
社会科(127260)
社会科学(127222)
(120525)
基金项目(116082)
自然(110019)
自然科(107437)
自然科学(107404)
自然科学基金(105450)
(101220)
教育(99745)
资助(92242)
编号(86799)
成果(70017)
重点(68504)
(66244)
(63230)
(62614)
课题(60669)
科研(58971)
创新(58551)
计划(56802)
教育部(56195)
期刊
(185753)
经济(185753)
研究(126998)
中国(86970)
学报(78800)
(73084)
科学(68345)
(64103)
管理(61639)
大学(59137)
学学(56172)
农业(48378)
教育(47484)
(42974)
金融(42974)
技术(37380)
业经(32033)
财经(31884)
经济研究(29182)
(27116)
(24864)
问题(24544)
(22718)
科技(22228)
统计(21646)
业大(20945)
理论(20660)
技术经济(20511)
图书(20047)
(19968)
共检索到64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艺璇  冯晓  
林权估值是决定林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X市林权抵押贷款数据为基础,对林权估值的实现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抵押林权经济价值相同的情况下,林业经营主体林权估值乃至外部融资受到其经营规模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在森林资源禀赋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建议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小、微林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的精准帮扶;在森林资源禀赋较低地区更应重视对林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推动第三方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将林权资产保险状况纳入林权估值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艺璇  冯晓  
林权估值是决定林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X市林权抵押贷款数据为基础,对林权估值的实现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抵押林权经济价值相同的情况下,林业经营主体林权估值乃至外部融资受到其经营规模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在森林资源禀赋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建议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小、微林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的精准帮扶;在森林资源禀赋较低地区更应重视对林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推动第三方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将林权资产保险状况纳入林权估值评价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向黎  石道金  许宇鹏  
基于浙江省林业厅的统计数据,研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结果表明:林业金融资本不足是浙江省林业市场主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作为融资工具的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着部门管理机制不健全、林地流转不畅通、保险机制不健全、评估机构专业化欠缺、担保机构不完善以及扶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建议:提升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的配套服务机构;加强林业产业政策环境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金明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南平市建阳区林权抵押贷款3种主要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小额贴息贷款模式,农村信用社具有绝对优势,风险较小,并有很大拓展空间;持"林权证"直接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模式,适合各类金融部门放贷,但存在一定放贷风险;林权反担保贷款模式适合各类金融部门放贷,风险较小,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同时,对防范和减少林权抵押贷款风险、促进各种模式抵押贷款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莉  黄和亮  吴秀娟  
在福建省永安市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林权抵押借贷双方的行为出发,分析林权抵押参与金融机构的性质、参与程度、贷款规模和贷款结构;不同性质的借方参与林权抵押的程度及变化;以及普通农户贷款的特征。结果表明:林权抵押贷款供给以政策性金融为主,贷款越来越倾向于向资产较为雄厚的林业企业和林业大户;毛竹林成为普通农户的主要抵押物,而以村为单位牵头组织规模化的抵押贷款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融资成本大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燕真  付永海  
基于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供给两方面,分析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因素,得出阻碍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主要因素是农户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金融机构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三明市推行的金融产品"福林贷"为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提出通过开发提升涉林金融产品,健全林业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探索简化林权抵押评估手续,消除影响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障碍因素,提高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花  许接眉  
研究采用担保理论,通过实地考察福建省林业收储运作情况获取资料,基于控制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视角研究林业收储的作用;指出林权是林权抵押贷款关键的信用风险因素,但是,存在安全性与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介绍了林业收储运作流程并讨论了林业收储控制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路径,认为林业收储降低了抵押林权的真实性与变现性风险;指出林业收储存在过于依赖财政拨款、规模较小与缺乏合理的保值增值机制等局限性,林业收储无法从根本上化解林权抵押贷款中尚存在的抵押林权的安全性、流动性等风险;提出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政府财政收购机制,优化林权抵押贷款生态环境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珍  高祥晓  赵慧峰  
随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行,林农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开展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林业融资改革成为解决林农资金短缺问题,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现行的制度规定,要求经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后才能进行林权抵押贷款。本研究主要对林权、林权抵押贷款、抵押目的的资产评估以及林权抵押贷款资产评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丽红  兰庆高  
长期以来,我国林农和林业企业一直面临融资困境,导致林业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林权抵押贷款则为破解林农贷款难问题找到了突破口,有效缓解了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首先介绍了抚顺市林权抵押贷款取得的明显成效,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加速了林业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以及促进了金融机构增盈增效,但同时也指出了还存在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及林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次提出了建立林业保险机制和多元化的风险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林权管理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赵铁蕊  赵荣  
实施林权抵押贷款有助于林业资金供给的扩大,促进林区的产业发展,也为金融服务"三农"提供了重要平台。文章对浙江省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模式进行梳理并对比分析,针对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浙江省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迅速,在全国农村、农林业及金融工作中产生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当前主要贷款方式有:直接抵押贷款、联户联保林权抵押贷款、林权反担保抵押贷款、林权小额循环贷款、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抵押贷款等模式。在以上模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批发式资金贷款、基地+公司+林农联保贷款、订单林业+企业担保林权抵押贷款等模式创新,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剑平  
自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来,一个以明晰产权,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各地深入展开,这对于激活现有林业生产要素,加快林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我们农村金融也抓住这一契机,就如何加强信贷支林,服务“三农”,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静文  王建华  张红霄  
农户林权强度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是评价林地产权制度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政策实施层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理论剖析农户林权强度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和浙江五省跟踪调研获得的9期非平衡面板2202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林地使用权强度、林地处分权强度和林地收益权强度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使农户可获得林权抵押贷款的概率分别提高了11.5%、27.8%和16.3%。进一步研究表明,包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农户行为能力也能显著提高农户获得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能性;同时,林地处分权和林地收益权强度与农户行为能力的交互项均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林地使用权与物质资本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但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系数却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社会资本对林权强度的调节作用主要发挥在林地流转和木材销售环节,从而认为林地使用权的强化主要取决于农户物质资本的强弱。因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包括集体林权制度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包括林权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达  王静  李华  
在对中国林权抵押贷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5种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分析了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从林农、金融机构、政府部门3个主体出发,提出了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对策:林农要不断完善自我和主动出击,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和加强监督,政府部门则要不断创新环境并提供必要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成为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早在2006年,浙江省丽水市探索性启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始了解决"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的破冰之举。经过十年的实践,不断创新抵押物种类、创新信贷产品、创新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完善配套机制,形成了自下而上金融改革的"丽水模式"。本刊记者特别策划专题文章,采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祝红梅处长、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孔祖根行长、龙泉市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曹旭欣  
研究目的:评估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效果并厘清其作用机制,为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双重差分方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县域层面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上而言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效应;(2)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效应会受到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水平以及区域位置的调节效应影响;(3)从作用机制来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可以促进人口、地理和经济层面的县域金融集聚,在普惠金融发展下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及性并缓解其信贷约束问题,最终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研究结论:在总结现有试点区域政策经验的基础之上,应针对性地制定与所在区域相吻合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以促进金融集聚,实现政策的长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