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5)
- 2023(16639)
- 2022(14336)
- 2021(13240)
- 2020(11193)
- 2019(25265)
- 2018(25197)
- 2017(48676)
- 2016(26345)
- 2015(29536)
- 2014(29281)
- 2013(29319)
- 2012(26993)
- 2011(24718)
- 2010(24818)
- 2009(23046)
- 2008(22385)
- 2007(19990)
- 2006(17998)
- 2005(15769)
- 学科
- 济(123049)
- 经济(122932)
- 业(79060)
- 管理(72764)
- 企(55426)
- 企业(55426)
- 农(48956)
- 方法(47527)
- 数学(41510)
- 数学方法(41131)
- 农业(32608)
- 中国(29238)
- 业经(28248)
- 地方(27235)
- 学(26222)
- 财(24907)
- 制(22051)
- 贸(20110)
- 贸易(20098)
- 易(19489)
- 银(17354)
- 银行(17287)
- 技术(17176)
- 环境(17143)
- 行(16545)
- 和(16352)
- 融(16024)
- 金融(16023)
- 策(15767)
- 理论(15742)
- 机构
- 学院(384400)
- 大学(384276)
- 济(162831)
- 经济(159549)
- 管理(152162)
- 研究(133788)
- 理学(132080)
- 理学院(130668)
- 管理学(128531)
- 管理学院(127862)
- 中国(100201)
- 科学(84654)
- 农(82937)
- 京(81711)
- 所(68725)
- 财(68612)
- 业大(66631)
- 农业(64061)
- 研究所(62892)
- 中心(60689)
- 江(56601)
- 财经(55370)
- 北京(51455)
- 经(50429)
- 范(48238)
- 经济学(48186)
- 师范(47719)
- 院(47579)
- 州(45352)
- 经济学院(43186)
- 基金
- 项目(264216)
- 科学(205866)
- 基金(191103)
- 研究(189122)
- 家(168836)
- 国家(167387)
- 科学基金(141954)
- 社会(120241)
- 社会科(113615)
- 社会科学(113577)
- 省(103490)
- 基金项目(102275)
- 自然(92639)
- 自然科(90415)
- 自然科学(90389)
- 自然科学基金(88799)
- 划(86443)
- 教育(83408)
- 资助(77883)
- 编号(76608)
- 成果(61064)
- 重点(58734)
- 发(57620)
- 部(57381)
- 创(54628)
- 课题(51278)
- 创新(51006)
- 科研(50441)
- 国家社会(49500)
- 计划(48402)
- 期刊
- 济(187075)
- 经济(187075)
- 研究(111412)
- 农(80894)
- 中国(71911)
- 学报(67877)
- 科学(60530)
- 农业(54127)
- 管理(52755)
- 大学(50990)
- 财(49054)
- 学学(48620)
- 融(35401)
- 金融(35401)
- 业经(34631)
- 教育(32589)
- 技术(31004)
- 经济研究(28624)
- 财经(27114)
- 业(26028)
- 问题(25577)
- 经(23245)
- 科技(20998)
- 图书(20739)
- 技术经济(20197)
- 版(19661)
- 业大(18663)
- 世界(18455)
- 理论(18343)
- 经济问题(17403)
共检索到568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秀玲 薛彩霞 高建中
基于陕西省49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是否经营经济林及经济林经营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营经济林和采用劳动节约型经营方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边际效应分析表明,林业科技服务每提高1个单位可使农户经营经济林的概率提升19.75%,使其选择以劳动节约型方式经营经济林的概率提升12.68%;在林业科技服务各维度变量中,良种选育类服务和森林抚育类服务对农户经营经济林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良种选育类服务和种植养殖类服务对农户采用劳动节约型经济林经营方式有促进作用;森林抚育类服务对农户采用劳动集约型经营方式有正向影响;林业科技服务方式和服务机构对农户经营经济林及其经营方式的选择均不显著。因此,提出建立高效的供需沟通机制、创新林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以及优化其推广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
林业科技服务 经济林 经营方式 边际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秀玲 薛彩霞 高建中
基于陕西省300份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探讨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经营林下经济的影响,并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林业科技服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林业科技服务的吻合程度对农户经营林下经济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林业科技服务是促进农户从事林下经济的重要因素;会议宣讲和现场指导的林业科技服务两种培训方式对农户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行为均有促进作用;林区基础设施条件与林业科技服务在影响农户经营林下经济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因此,应反思基层林业科技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将其与完善林业配套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林业科技服务 林下经济 农户 调节效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宁可 沈月琴 朱臻 徐翠霞 黄坚钦
特色经济林产品和服务因具有经济与生态多重效益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农户对特色经济林的生产行为尤其是栽植选择及其规模选择行为,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特色经济林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为例,运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对农户香榧栽植选择及其规模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农户栽植香榧时增加劳动力投入的态度对农户香榧栽植选择和规模均有显著影响(P<0.05);农户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和栽植时增加资金投入的态度仅对香榧栽植选择有显著影响(P<0.05),对香榧栽植规模无影响。最后,提出促进香榧产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津志 戴靖怡 周伟
经济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农户个人禀赋和退耕还林政策两个方面,研究在农村劳动力迁移背景下人力资本与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关系。基于2018-2019年在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条件混合过程方法探究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经营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农户参与经济林经营,并呈现出倒U型的特点,拐点为7.98年。(2)退耕还林政策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调节效果越强,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拐点为9.18年,高于未参与农户的6.29年。(3)农户参与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较弱,替代效应并不显著,退耕还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功能的缺失。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种植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内生动力不足,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林发展仍需政策引导。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给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人力资本对经济林产业的促进作用;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模范带动的方式,促进人力和资金投入经济林产业;三是增强市场服务和农机普及,以降低劳动力流失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林 退耕还林 人力资本 政策调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培帆 贺超 杨桂红 林华忠 姜雪梅
文章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省辽宁省为样本省,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对辽宁省林业科技服务供需匹配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林业科技服务供需匹配程度不佳,科技服务供给数量以及结构不能满足林农需求。同时,应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了科技服务供给特征、政策特征、林业经营特征、农户特征等因素造成的农户对不同类型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影响的差异性。最后,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以提升林业科技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匹配的精准性。
关键词:
林业科技服务 供需匹配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通海 朱建军 康小兰 朱述斌
基于江西省10县500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有无林地生产道路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正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林地道路建设,解决林农生产经营难题。
关键词:
林农 林业科技服务 需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兰英 程云行 刘德弟 应胜超 李浪
农户是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的主体,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户经济行为的特征及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农民行为实行分类引导;优化农户内部条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来调整和优化农户经济行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经济行为 森林可持续经营 浙江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滨 雷显凯 杨冬梅 康小兰
采用江西省17个县市753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基于林农视角,从林农家庭资源禀赋、林农个体资源禀赋、林业经营资源禀赋和区位资源禀赋等4个维度进行研究假设,运用二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林农林业单户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总面积、林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性、家庭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林农是否从事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林农的一技之长、林业经营资金的畅通性、家庭人口数量、距离县城的远近和林农文化程度等变量对林业单户经营模式选择行为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地理环境、林业经营收入以及林农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变量对林业经营模式选择行为没有多大影响。因此,建议积极鼓励流转林地使用权、积极拓宽林产品销售渠道并确保林农林业经营资金的畅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滨 雷显凯 杨冬梅 康小兰
采用江西省17个县市753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基于林农视角,从林农家庭资源禀赋、林农个体资源禀赋、林业经营资源禀赋和区位资源禀赋等4个维度进行研究假设,运用二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林农林业单户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总面积、林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性、家庭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林农是否从事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林农的一技之长、林业经营资金的畅通性、家庭人口数量、距离县城的远近和林农文化程度等变量对林业单户经营模式选择行为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地理环境、林业经营收入以及林农的年龄、性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育霞 李桦 杨扬 董理
文章基于浙江、江西两省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商品林经营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普遍较低;在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中,各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均受到是否是合作社社员、是否有林业补贴、林地规模、林地管护次数和林区道路质量的显著正向影响;而经营经济林为主和经营用材林为主的农户还受到非农收入占比、林地到家距离和村庄到加工厂的距离的显著负向影响;此外户主文化程度、是否是党员、家庭社会关系对农户接受林业社会化服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调动集体林区农户营林积极性,应继续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服务措施,提高服务可得性和实用性,并有效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立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清 朱凯宁 靳乐山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项目到期之际,分析农户现有新一轮退耕规模的收入效应对下一步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赣南、鄂北地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退耕还经济林、生态林规模对农户收入效应表现出差异:还经济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存在线性正向关系,并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还生态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户均退耕规模拐点为9.70亩,在各收入群体中均存在倒U型关系,且表现出益贫性。不同的政策参与强度下还林类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不同。当前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大规模扩张方面存在实践层面的挑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向经营多元化、功能多样化和综合效益方向转变。对于农户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生产力、家庭资源禀赋后选择合适的退耕规模和林种才能更好发挥政策的增收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剑 黄宗煌
本研究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三个县市农户的典型调查,从农户户主背景特征视角分析了农户农业服务购买渠道选择的总体现状以及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农户户主具有明显的背景特征差异,农户户主基本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与农户农业服务购买渠道选择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并且农户农业服务购买渠道选择总体呈现趋同现状。但农户的收入变化、收入来源、地区分布、购买方式等特征变量是影响农户农业服务渠道选择趋同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秋爽 李红勋 谢屹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农户作为集体林区林地的重要经营主体,分析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林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对揭示异质性农户参与意愿的行为动机、促进集体林资源的盘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和南平市580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DEMATEL-ISM模型,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业态,分析风险态度、森林资源管制对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管制、风险态度、家庭禀赋特征是显著影响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经营森林旅游/农家乐、林业经营培训为表层因素,家庭禀赋、风险态度为深层次因素,森林资源管制为直接根源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秋爽 李红勋 谢屹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农户作为集体林区林地的重要经营主体,分析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林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对揭示异质性农户参与意愿的行为动机、促进集体林资源的盘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和南平市580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DEMATEL-ISM模型,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业态,分析风险态度、森林资源管制对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管制、风险态度、家庭禀赋特征是显著影响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经营森林旅游/农家乐、林业经营培训为表层因素,家庭禀赋、风险态度为深层次因素,森林资源管制为直接根源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林业栽培技术服务为例,基于1342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IV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考察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林业栽培技术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林地规模经营行为,但对不同林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林业工作站或技术推广站主导的栽培技术服务在促进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中承担主要角色,反映出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市场化主体供应的服务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户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因此,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的受众面;培育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规模经营 内生性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