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2)
- 2023(18043)
- 2022(14921)
- 2021(13611)
- 2020(11126)
- 2019(25571)
- 2018(25249)
- 2017(48829)
- 2016(26563)
- 2015(29871)
- 2014(29802)
- 2013(29321)
- 2012(26544)
- 2011(23937)
- 2010(24205)
- 2009(22697)
- 2008(21478)
- 2007(19364)
- 2006(17277)
- 2005(15816)
- 学科
- 济(104377)
- 经济(104235)
- 管理(84114)
- 业(76695)
- 企(65285)
- 企业(65285)
- 方法(43908)
- 数学(37393)
- 数学方法(37004)
- 中国(34020)
- 财(30729)
- 融(29776)
- 金融(29773)
- 农(29713)
- 银(28295)
- 银行(28251)
- 行(27170)
- 制(26583)
- 业经(26028)
- 学(22847)
- 地方(21957)
- 环境(21707)
- 务(20404)
- 财务(20325)
- 财务管理(20290)
- 企业财务(19355)
- 农业(19053)
- 理论(18656)
- 贸(18244)
- 贸易(18225)
- 机构
- 大学(375694)
- 学院(373950)
- 济(151607)
- 经济(148188)
- 管理(146876)
- 理学(125852)
- 研究(125201)
- 理学院(124507)
- 管理学(122491)
- 管理学院(121824)
- 中国(100409)
- 京(80511)
- 科学(74439)
- 财(73996)
- 所(61897)
- 中心(58542)
- 财经(58454)
- 农(57407)
- 江(55882)
- 研究所(55798)
- 业大(53506)
- 经(53013)
- 北京(51250)
- 范(48485)
- 师范(48058)
- 经济学(46497)
- 州(45445)
- 院(45409)
- 农业(44299)
- 财经大学(43536)
- 基金
- 项目(249723)
- 科学(196874)
- 研究(185762)
- 基金(181744)
- 家(157061)
- 国家(155761)
- 科学基金(134436)
- 社会(118016)
- 社会科(111865)
- 社会科学(111834)
- 省(96984)
- 基金项目(96236)
- 自然(85862)
- 教育(84351)
- 自然科(83787)
- 自然科学(83770)
- 自然科学基金(82262)
- 划(81125)
- 编号(76080)
- 资助(73938)
- 成果(62021)
- 重点(55793)
- 部(55099)
- 发(53155)
- 课题(52039)
- 创(51862)
- 制(48905)
- 国家社会(48647)
- 创新(48435)
- 教育部(47684)
- 期刊
- 济(170640)
- 经济(170640)
- 研究(115102)
- 中国(74869)
- 财(58040)
- 学报(56784)
- 管理(55456)
- 农(52601)
- 科学(52499)
- 融(47938)
- 金融(47938)
- 大学(43851)
- 教育(41204)
- 学学(41195)
- 农业(35228)
- 技术(30771)
- 财经(29520)
- 业经(28158)
- 经济研究(26294)
- 经(25179)
- 问题(22282)
- 理论(21007)
- 实践(19181)
- 践(19181)
- 图书(18186)
- 业(18103)
- 科技(17436)
- 现代(17254)
- 技术经济(17106)
- 版(16873)
共检索到566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福亮
林业碳汇能力的提升是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重要保障。加强碳汇市场化机制建设,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提升林业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对助力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南京林业大学彭红军教授的著作《林业碳汇运营、价格与融资机制》基于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背景,构建了林业碳汇运营、价格和融资机制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和木材低碳化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和引导政策。该书系统研究了碳交易背景下林业碳汇的运营机制、价格协调机制以及融资机制,对于推动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碳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林业碳汇经营和碳减排策略问题,创新了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的研究视角;将林业碳汇引入森林保险机制,研究在森林保险机制下的碳汇林经营策略以及政府的补贴政策,拓展了林业碳汇市场化的研究方向;探讨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路径设计,优化促进碳减排和林业碳汇提升的引导政策,对提高林业供应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德祥 廖盛兴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是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试点探索。构建风险分担下的林业碳汇质押融资机制,有助于纾解营林企业融资困境,促进林业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基于营林企业融资困境,构建“政银保”联动赋能林业碳汇质押融资的动力机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别探析在未触发和触发保险赔付条件两种情境下的营林企业、涉农银行机构、保险公司三方博弈均衡状况,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考察关键参数变化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政银保”联动视角下,能够形成(质押,贷款,承保)的动态博弈均衡,且未来市场价格、质押率、守约概率、政府风险补偿金率、保险约定赔付下限等均是融资博弈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兵
林业碳汇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从我国目前林业碳汇的现状来看,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在明晰林业碳汇权利内涵与特征基础上,提出应构建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体系,以期为实现林业碳汇生态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碳减排量 生态价值 制度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委托代理理论在多个领域的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在林业碳汇的研究中运用较少。由于林业的外部性,国家提供了不少的补贴,林业生产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基于代理人之间效率差异的视角,假定政府是风险中性,企业具有风险规避特征,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林业碳汇生产的激励机制,得出: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林业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程度、高效率企业的概率、高效率与低效率企业的效率差别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碳汇的积极性。最后提出需要从完善实施政府的功能、完善碳市场体系、提高行业的竞争力等方面着手,促进林业碳汇的生产。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碳汇市场 森林管理 生态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铭君 彭红军 丛静
在对已有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碳金融和林业碳汇融资的概念、发展现状。结果表明:碳金融及林业碳汇融资对于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但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障碍,充分发挥其作用仍需进一步的努力。而对于现有的绿色融资机制、融资途径还未达成统一,同时对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的评价褒贬不一。此外,林业碳汇项目还存在参与积极性较低、需求不足、风险较大等问题。因此,从改进项目设计、实行制度改革、鼓励林业碳汇领域的金融创新、实现碳汇计量标准的统一、完善碳汇项目风险补偿机制、加强低碳宣传6个方面提出促进林业碳汇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碳汇市场 林业碳汇 投融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长松
林业碳汇不仅是成本较低的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还可以产生诸如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消除农村贫困等多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具有显著的绿色公益属性,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通过对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现状考察和分析,本文识别出我国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发展碳汇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可权 蓝永琳
林业碳汇试点是中央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光荣使命之一。2016年8月,中央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福建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研究林业碳汇交易规则和操作办法,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模式"。根据中央的部署,2017年5月,福建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力争实施林业碳汇林面积200万亩,年新增碳汇量100万吨以上"的试点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芮晓东 杨红强 聂影
文章从利益共享机制的利益来源和利益分配两个不同方面入手,综述了其利益来源方面的利益边界和机会成本问题,同时评述了利益分配过程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主要结论:利益边界认定口径的差异取决于研究视角的不同选择;机会成本补偿的关联性比精度更重要;利益分配的效率优先或公平优先的选择问题,更多是基于具体项目的相机抉择及综合考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严欣恬 李杨帆
为实现向可持续、净零排放和韧性社会过渡,亟需探索新的蓝碳融资路径,构建更加丰富的蓝碳融资模式,吸引更多潜在的投资者。梳理国内外蓝碳增汇的融资实践发现,目前蓝碳融资存在收益高度依赖碳交易、融资路径单一、蓝碳项目协同效益融资潜力长期被忽视等问题,严重阻碍蓝碳增汇项目的发展。从蓝碳生态系统的协同效益出发,分析蓝碳项目在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渔业栖息地、休闲娱乐方面的协同效益及国际上对蓝碳协同效益融资的前沿探索,提出将蓝碳协同效益纳入融资框架的新思路。建议开发“碳+协同效益”信用额的混合融资模式、结合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反哺蓝碳项目,以及建立基于协同效益的蓝碳融资机制网络来推动环境资源和效益的市场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杰 许向阳
基于股票的选取原则和选取方法,编制碳汇42指数并对中国碳汇的发展状况和投资价值进行分析,用历史样本股交易数据测算碳汇42指数走势并与上证系列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汇42指数风险β系数相对于市场风险而偏高;碳汇42指数与上证系列指数有着大致趋同的走势,而且市场表现良好,可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表明碳市场的活跃度高和具有投资机遇。股票市场可考虑将碳汇42指数纳入其中并进行实践,完善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也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素材。
关键词:
碳汇 股票指数 投资价值 风险 走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冬雪
森林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资源,良好的林业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也能进行固碳,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由刘惠民、罗明灿、赵乐静、王见、刘德钦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碳汇与林业经营管理专案研究》一书,以云南典型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碳汇计量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碳汇计量模型,讨论了不同增汇模式下基于森林碳汇的相关林业制度。《林业碳汇与林业经营管理专案研究》全书共分为三篇,由十三个章节组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何树臣 马树恩 宋伟 王智慧
林业碳汇是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一条路径,其收益大小也是林业企业和林农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以河北丰宁林业碳汇及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为例,阐述了林业碳汇作为生态补偿有效途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林业碳汇、生态补偿及碳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构想、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林业碳汇 市场化生态补偿 河北丰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海 屈家树 时旭辉 曹仁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健 苏彦平 刘洪波 戈贤平
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可控的有效增汇产业,碳汇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碳汇产业"。为了更好地把握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汇机制的特征,目前的重点研究应包括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包括自然水域和池塘)中碳循环的规律,碳赋存形态的归转,各类水产品生物对碳汇的贡献途径和份额以及相应的计量体系和评价模型等;同时,希望合理地估算及测定内陆渔业水体、水–气界面间CO2通量,把握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动态,进而构建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碳/生物碳/碳通量时空变化的信息库。
关键词:
内陆渔业 生态系统 碳循环 碳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