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5)
2023(7784)
2022(6237)
2021(5736)
2020(4713)
2019(10983)
2018(11207)
2017(21926)
2016(12165)
2015(13833)
2014(14251)
2013(13786)
2012(12454)
2011(11528)
2010(11716)
2009(10401)
2008(9964)
2007(9305)
2006(8161)
2005(7425)
作者
(35826)
(29461)
(29456)
(28099)
(18857)
(14002)
(13380)
(11468)
(11461)
(10734)
(10288)
(10079)
(9630)
(9548)
(9472)
(9308)
(8862)
(8805)
(8506)
(8323)
(7567)
(7344)
(7275)
(6973)
(6720)
(6680)
(6553)
(6430)
(6095)
(5950)
学科
(49866)
经济(49818)
管理(35165)
(27999)
方法(25399)
(23813)
企业(23813)
数学(23248)
数学方法(22736)
中国(12495)
(11593)
(11318)
(11256)
环境(11180)
(10410)
理论(10330)
(10037)
银行(10014)
(9828)
金融(9821)
(9677)
业经(9246)
(8616)
贸易(8608)
(8309)
(8300)
(8041)
(7581)
地方(7472)
农业(6656)
机构
学院(171468)
大学(170507)
(70406)
经济(68788)
管理(65966)
研究(57738)
理学(55891)
理学院(55358)
管理学(54032)
管理学院(53747)
中国(48371)
(36767)
科学(34327)
(33348)
(29285)
(28965)
中心(27648)
(26463)
研究所(26394)
财经(26146)
业大(25848)
(23747)
北京(23437)
农业(22342)
经济学(21624)
(21235)
(21157)
(20347)
师范(20065)
财经大学(19515)
基金
项目(112207)
科学(87620)
基金(81059)
研究(80492)
(71340)
国家(70853)
科学基金(60508)
社会(49596)
社会科(47152)
社会科学(47140)
(44277)
基金项目(41506)
自然(40234)
自然科(39365)
自然科学(39352)
自然科学基金(38639)
教育(38202)
(37500)
资助(35620)
编号(32695)
成果(26225)
重点(25248)
(24480)
课题(23480)
(23290)
(23116)
创新(21732)
科研(21588)
大学(21048)
教育部(20999)
期刊
(77177)
经济(77177)
研究(50846)
中国(35862)
学报(27481)
(25793)
管理(25584)
(25364)
(24912)
金融(24912)
科学(24836)
大学(20998)
学学(19966)
教育(19883)
技术(16880)
农业(16563)
财经(13615)
业经(13314)
经济研究(12900)
(11633)
统计(10930)
问题(9891)
(9649)
(8980)
理论(8917)
决策(8857)
技术经济(8502)
实践(7990)
(7990)
商业(7987)
共检索到26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苏蕾  李扬  
基于目前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现状,并在现有碳汇市场下,以碳币作为价值符号表现形式,在碳币涉及主体上构建碳币的运营架构,提出全民林业碳汇市场信用体系的构想,使包括广大个体消费者与企事业单位一起参与碳币全民市场信用体系交易中。并对未来如何更好的构建碳币全民信用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建立完善碳汇林激励补偿机制、开展林业碳币福利彩票项目、碳币消费情况纳入征信系统、人民币参与碳币定价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可权  蓝永琳  
林业碳汇试点是中央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光荣使命之一。2016年8月,中央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福建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研究林业碳汇交易规则和操作办法,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模式"。根据中央的部署,2017年5月,福建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力争实施林业碳汇林面积200万亩,年新增碳汇量100万吨以上"的试点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阳  王有志  王媛  
文章在明确林业碳汇金融重要意义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资源市场现状及相关金融机构实践经验,从碳汇金融市场体系、碳汇金融服务体系、碳汇金融政策支撑体系三方面构建符合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的"三位一体"金融支持体系框架,明确体系构建的的路径,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潘明月  陈丽荣  
基于黑龙江省林业局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修正的Faustmann模型和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分析黑龙江省黑河造林林区的碳汇价值及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负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碳汇价格和木材价格正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初始价值正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黑龙江省黑河造林林区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碳汇交易市场,实施激励措施和制定林地产权制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玉梅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环保项目的投融资、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是引导资源配置最重要渠道之一,碳金融可以将金融资本和低碳经济项目、低碳产业联通起来引导相关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机制。加快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有利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丽芹  韩国栋  
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这一潮流,因此,低碳城市化道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从我国走低碳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入手,分析其可行性,并提出低碳经济模式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龙沧  
本文根据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作用机理,深入分析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提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并利用经济学理论讨论了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用问题,认为系统建设应落脚于与效用最相关的信息采集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园  綦久竑  马骏  
碳交易市场是购买和出售碳信用的新兴金融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是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减排量成本偏高林业碳汇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成本与审定成本;另一类是持续性成本,指每次签发时的监测与核证成本。从市场询价来看,一次性成本中项目开发成本为10万~20万元,审定成本为10万~20万元;持续性成本中监测成本为10万~15万元/次,核证成本为5万~10万元/次。一般林业碳汇项目每5年签发1次,则林业碳汇项目一个签发周期内的总成本在35万~65万元。相比之下,由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译  杨帆  曾维忠  
研究目的是对森林碳汇扶贫的模式创新进行总结、凝练,以期为进一步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采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森林碳汇项目兼具应对气候变化和扶贫双重功能。为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以拓展社区功能为基础,以推动贫困农户有效参与和受益为核心,以推动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利益相关者由参与主体向扶贫主体转变为重点,探索了"农户主体型"和"集体经济主导型"两种精准扶贫带动模式,不断推进生态贫困区森林碳汇扶贫集成与示范,提升了项目扶贫开发的平台作用和聚合效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注重社区参与,不断发挥社区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项目开发的扶贫效应。完善了扶贫资源整合、贫困人口参与和监测评估考核"三位一体"的益贫机制,有效推动了以"真扶贫、扶真贫"为导向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目标实现。"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为深化森林碳汇扶贫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迁移、可落地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郭一霖  黄涛  李朝鹏  
完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且对探索经济绿色增长新路径、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低收入群体有效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存在供需匹配不畅、交易成本过高、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致使其对于绿色增长、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多重溢出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立足于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产权理论,按照“资源价值化—价值资产化—资产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演化逻辑链条对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进行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利益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视角提出“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碳汇银行”模式,阐述其设计思路、运行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之处,其具体实施还面临着核算体系有待完善、产权界定尚不清晰、市场需求挖掘不足等约束。提出完善碳汇核算体系、健全碳汇产权制度、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等对策建议,为丰富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涛  杜亚婷  陈奕多  王姗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可以有效盘活林业碳汇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生态红利,是一种重要的碳金融产品创新。本文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五种代表性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模式,并从融资主体、参与机构、质押标的资产和增信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过程中面临质押标的资产有限、质押物统一核算评估体系缺失、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相关制度保障缺失和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未建立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林业碳汇资产开发交易、建立林业碳汇价值评估认证体系、健全“政银保”风险分担合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优化信贷环境、创新林业碳汇“信贷+”合作模式,为发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融资提供基础和支撑条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乾  
随着全球碳减排进程不断推进,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在不断加重,而作为快速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是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尖锐矛盾。本文在细致分析、对比碳强度分配与碳总量分配方案优劣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针对宏观与微观不同机制环境的综合性总量设置方案及配额分配方案。同时以我国碳强度减排的国际承诺为逻辑出发点,在借鉴成熟碳排放交易体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环境,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地理架构及体系构建的阶段安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剑波  张强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硬性减排势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碳汇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森林碳汇在碳固存方面的功劳众所周知,相比之下,蓝色碳汇功能却鲜为人知,海洋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本文以蓝色碳汇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蓝色碳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蓝色碳汇可以更好地助推中国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荣  曹玉昆  朱震锋  韩丽晶  
运用博弈模型,探讨了地方政府碳汇供给政策与林业经营者行为之间的博弈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双方行为变化对彼此收益的影响和最终均衡收益。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购买林业碳汇积极性、地方政府林业碳汇供给扶持政策都对林业经营者碳汇供给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全面制定林业碳汇供给扶持政策和积极构建林业碳汇需求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制定全面的林业碳汇供给扶持制度,积极构建林业碳汇需求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