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2)
- 2023(13788)
- 2022(10944)
- 2021(9782)
- 2020(7688)
- 2019(17422)
- 2018(16905)
- 2017(32746)
- 2016(17568)
- 2015(19653)
- 2014(19504)
- 2013(18823)
- 2012(17104)
- 2011(15358)
- 2010(15857)
- 2009(14960)
- 2008(14131)
- 2007(13255)
- 2006(12066)
- 2005(11492)
- 学科
- 济(71325)
- 经济(71219)
- 管理(59057)
- 业(56111)
- 企(48215)
- 企业(48215)
- 融(28898)
- 金融(28896)
- 中国(28361)
- 银(26739)
- 银行(26723)
- 行(25861)
- 方法(24576)
- 制(22514)
- 财(22395)
- 农(21961)
- 数学(20733)
- 数学方法(20548)
- 业经(19324)
- 地方(15268)
- 体(15000)
- 务(14637)
- 财务(14591)
- 财务管理(14562)
- 环境(14430)
- 企业财务(13899)
- 贸(13701)
- 贸易(13686)
- 农业(13561)
- 易(13381)
- 机构
- 学院(246505)
- 大学(245857)
- 济(109793)
- 经济(107490)
- 管理(94455)
- 研究(83561)
- 理学(79477)
- 理学院(78705)
- 管理学(77642)
- 管理学院(77175)
- 中国(72390)
- 财(55808)
- 京(51472)
- 科学(43818)
- 财经(43255)
- 中心(40623)
- 所(40204)
- 经(39204)
- 江(38898)
- 研究所(35449)
- 经济学(35079)
- 农(34812)
- 北京(32829)
- 财经大学(32245)
- 经济学院(31483)
- 州(30808)
- 业大(30538)
- 院(30133)
- 范(30061)
- 师范(29799)
- 基金
- 项目(154117)
- 科学(123291)
- 研究(117886)
- 基金(114101)
- 家(97905)
- 国家(96722)
- 科学基金(83946)
- 社会(78183)
- 社会科(74374)
- 社会科学(74354)
- 省(59266)
- 基金项目(59171)
- 教育(53382)
- 自然(50932)
- 自然科(49774)
- 自然科学(49764)
- 划(49225)
- 自然科学基金(48930)
- 编号(47688)
- 资助(45812)
- 成果(39519)
- 制(35222)
- 部(34915)
- 重点(34720)
- 发(34030)
- 课题(33105)
- 国家社会(32981)
- 创(32779)
- 性(31416)
- 教育部(31044)
- 期刊
- 济(128287)
- 经济(128287)
- 研究(80695)
- 中国(54271)
- 财(44712)
- 融(43293)
- 金融(43293)
- 管理(39754)
- 农(33365)
- 学报(31806)
- 科学(31802)
- 大学(26062)
- 教育(25308)
- 学学(24530)
- 财经(22756)
- 农业(21137)
- 业经(20999)
- 技术(19920)
- 经济研究(19821)
- 经(19588)
- 问题(16787)
- 理论(14885)
- 贸(13862)
- 实践(13296)
- 践(13296)
- 国际(13245)
- 世界(12126)
- 现代(12108)
- 技术经济(11338)
- 业(11330)
共检索到398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福亮
林业碳汇能力的提升是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重要保障。加强碳汇市场化机制建设,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提升林业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对助力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南京林业大学彭红军教授的著作《林业碳汇运营、价格与融资机制》基于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背景,构建了林业碳汇运营、价格和融资机制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和木材低碳化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和引导政策。该书系统研究了碳交易背景下林业碳汇的运营机制、价格协调机制以及融资机制,对于推动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碳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林业碳汇经营和碳减排策略问题,创新了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的研究视角;将林业碳汇引入森林保险机制,研究在森林保险机制下的碳汇林经营策略以及政府的补贴政策,拓展了林业碳汇市场化的研究方向;探讨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路径设计,优化促进碳减排和林业碳汇提升的引导政策,对提高林业供应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德祥 廖盛兴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是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试点探索。构建风险分担下的林业碳汇质押融资机制,有助于纾解营林企业融资困境,促进林业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基于营林企业融资困境,构建“政银保”联动赋能林业碳汇质押融资的动力机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别探析在未触发和触发保险赔付条件两种情境下的营林企业、涉农银行机构、保险公司三方博弈均衡状况,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考察关键参数变化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政银保”联动视角下,能够形成(质押,贷款,承保)的动态博弈均衡,且未来市场价格、质押率、守约概率、政府风险补偿金率、保险约定赔付下限等均是融资博弈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铭君 彭红军 丛静
在对已有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碳金融和林业碳汇融资的概念、发展现状。结果表明:碳金融及林业碳汇融资对于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但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障碍,充分发挥其作用仍需进一步的努力。而对于现有的绿色融资机制、融资途径还未达成统一,同时对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的评价褒贬不一。此外,林业碳汇项目还存在参与积极性较低、需求不足、风险较大等问题。因此,从改进项目设计、实行制度改革、鼓励林业碳汇领域的金融创新、实现碳汇计量标准的统一、完善碳汇项目风险补偿机制、加强低碳宣传6个方面提出促进林业碳汇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碳汇市场 林业碳汇 投融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长松
林业碳汇不仅是成本较低的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还可以产生诸如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消除农村贫困等多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具有显著的绿色公益属性,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通过对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现状考察和分析,本文识别出我国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发展碳汇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曙红
基于对目前CDM林业碳汇市场交易量、碳信用价格、碳信用有效期、市场需求及未来承诺期《京都议定书》谈判进展的分析,分析未来承诺期CDM林业碳汇市场的前景及出售林业碳信用的交易策略。结果表明:目前CDM林业碳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2012年以后的未来承诺期,其发展空间会更大。第一承诺期结束时,可实现的交易量至少达到7500万tCO2-e;2012年可能是CDM林业碳汇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鉴于CDM林业碳汇市场及项目的特点,我国项目开发商在签订ERPA时,应该选择灵活的交易量和交易期、灵活的付款方式、固定碳信用价格、出售lCER等交易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冬雪
森林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资源,良好的林业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也能进行固碳,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由刘惠民、罗明灿、赵乐静、王见、刘德钦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碳汇与林业经营管理专案研究》一书,以云南典型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碳汇计量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碳汇计量模型,讨论了不同增汇模式下基于森林碳汇的相关林业制度。《林业碳汇与林业经营管理专案研究》全书共分为三篇,由十三个章节组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亚连 张启航 梁旭文
林业碳汇作为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1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估算了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当前的林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构建了以林业碳汇价值为正外部性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较高,但区域间差异较大;2008—2018年,四大林区林业碳汇经济价值的排序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但在2021年南方林区反超东北林区,位居第二;林业碳汇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增长速度达到31.9%,增速较高,在近三年来尤为突出;四大林区的林业碳汇效率的排序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技术进步效率为林业碳汇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分时期来看,四大林区的Malmquist指数均呈现“U”型变动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固碳增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碳中和 林业碳汇 经济价值 碳汇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亚连 张启航 梁旭文
林业碳汇作为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1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估算了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当前的林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构建了以林业碳汇价值为正外部性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较高,但区域间差异较大;2008—2018年,四大林区林业碳汇经济价值的排序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但在2021年南方林区反超东北林区,位居第二;林业碳汇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增长速度达到31.9%,增速较高,在近三年来尤为突出;四大林区的林业碳汇效率的排序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技术进步效率为林业碳汇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分时期来看,四大林区的Malmquist指数均呈现“U”型变动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固碳增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碳中和 林业碳汇 经济价值 碳汇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园 綦久竑 马骏
碳交易市场是购买和出售碳信用的新兴金融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是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减排量成本偏高林业碳汇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成本与审定成本;另一类是持续性成本,指每次签发时的监测与核证成本。从市场询价来看,一次性成本中项目开发成本为10万~20万元,审定成本为10万~20万元;持续性成本中监测成本为10万~15万元/次,核证成本为5万~10万元/次。一般林业碳汇项目每5年签发1次,则林业碳汇项目一个签发周期内的总成本在35万~65万元。相比之下,由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伟光 许骞骞 羊凌玉 刘宇
准确评估中国林业增汇潜力及其经济影响是科学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关键。本文在总结中国已有林业增汇潜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Meta分析方法识别了中国林业增汇潜力评估差异的关键原因,并对中国未来林业增汇潜力进行了重新预测;进而基于改进的动态CGE模型,模拟分析了林业增汇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1)未来中国林业增汇空间较大。综合考虑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库、地下生物量碳库和土壤碳库情景下,中国森林总碳储量与年均碳汇增量,将分别从2020年的177.10亿吨碳和每年9.3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上升到2060年的340.91亿吨碳和每年15.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林业增汇有助于缓解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经济代价。随着林业增汇规模扩大,2060年中国GDP累计降幅从4.19%减少到2.01%,所有行业平均降幅从7.77%下降至3.94%。(3)林业增汇有助于降低边际和平均减排成本。2060年碳价格从12222元下降至863元,边际减排成本下降93%;平均减排成本从2688元下降至1882元,降幅达到30%。(4)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林业增汇存在最优空间。基于平均增汇成本分析,中国林业增汇的最优空间在25亿~30亿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府应尽快将林业增汇纳入碳中和方案,重视林业增汇评估方法与相关政策研究,合理确定林业增汇发展目标以及需重点关注碳减排技术研发及其动态演变关系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委托代理理论在多个领域的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在林业碳汇的研究中运用较少。由于林业的外部性,国家提供了不少的补贴,林业生产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基于代理人之间效率差异的视角,假定政府是风险中性,企业具有风险规避特征,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林业碳汇生产的激励机制,得出: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林业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程度、高效率企业的概率、高效率与低效率企业的效率差别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碳汇的积极性。最后提出需要从完善实施政府的功能、完善碳市场体系、提高行业的竞争力等方面着手,促进林业碳汇的生产。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碳汇市场 森林管理 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可权 蓝永琳
林业碳汇试点是中央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光荣使命之一。2016年8月,中央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福建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研究林业碳汇交易规则和操作办法,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模式"。根据中央的部署,2017年5月,福建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力争实施林业碳汇林面积200万亩,年新增碳汇量100万吨以上"的试点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何树臣 马树恩 宋伟 王智慧
林业碳汇是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一条路径,其收益大小也是林业企业和林农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以河北丰宁林业碳汇及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为例,阐述了林业碳汇作为生态补偿有效途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林业碳汇、生态补偿及碳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构想、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林业碳汇 市场化生态补偿 河北丰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曙红 宋维明
通过对自愿林业碳市场和CDM林业碳市场的规模、项目类型、碳信用价格、交易主体以及交易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在阐述自愿林业碳市场和CDM林业碳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自愿林业碳市场对CDM林业碳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愿林业碳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导致CDM林业碳市场的碳信用价格和可信度降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以及管理机制和方法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鉴于林业碳市场对缓解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开展林业碳信用交易平台的技术可行性和适应国际碳市场的国内林业碳市场机制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碳市场管理机制以及我国林业碳信用交易平台等发展我国林业碳市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 自愿林业碳市场 CDM林业碳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