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4)
2023(2941)
2022(2342)
2021(1917)
2020(1423)
2019(3475)
2018(3437)
2017(7105)
2016(3890)
2015(4355)
2014(4275)
2013(4377)
2012(4249)
2011(3851)
2010(3842)
2009(3037)
2008(2846)
2007(2434)
2006(2202)
2005(2003)
作者
(9998)
(8544)
(8040)
(7860)
(5445)
(4000)
(3658)
(3268)
(3211)
(2955)
(2941)
(2804)
(2771)
(2691)
(2564)
(2559)
(2509)
(2446)
(2433)
(2358)
(2076)
(2074)
(1984)
(1954)
(1864)
(1854)
(1817)
(1774)
(1731)
(1631)
学科
(16336)
经济(16315)
管理(12987)
(9447)
环境(8996)
(7720)
企业(7720)
方法(7052)
数学(5966)
数学方法(5929)
(5283)
贸易(5281)
(5211)
(5069)
(4866)
金融(4866)
(4335)
(4032)
(3814)
中国(3732)
规划(3604)
环境规划(3564)
资源(3493)
(3333)
世界(3297)
(3290)
银行(3287)
(3203)
国际(3184)
(3152)
机构
大学(53696)
学院(52738)
(26757)
经济(26372)
管理(20824)
研究(19178)
理学(17748)
理学院(17620)
管理学(17474)
管理学院(17385)
中国(15542)
(12372)
(11302)
财经(9828)
科学(9304)
(9129)
(9114)
中心(8934)
经济学(8621)
研究所(8052)
经济学院(7894)
财经大学(7518)
北京(7405)
(7121)
(7025)
(6983)
业大(6936)
经济管理(6146)
商学(6006)
(5954)
基金
项目(35104)
科学(28239)
基金(27004)
研究(26751)
(23257)
国家(23129)
科学基金(20063)
社会(17867)
社会科(17159)
社会科学(17157)
基金项目(14053)
(12439)
自然(12298)
自然科(12015)
自然科学(12012)
自然科学基金(11811)
教育(11713)
资助(11127)
(10922)
编号(9850)
(8601)
重点(8070)
(8043)
国家社会(7889)
成果(7864)
教育部(7645)
(7537)
人文(7373)
中国(7351)
(7263)
期刊
(27243)
经济(27243)
研究(16632)
(8961)
中国(8883)
(7717)
金融(7717)
国际(6698)
管理(6682)
学报(6667)
科学(6272)
(5852)
大学(5579)
(5363)
学学(5223)
财经(4738)
业经(4480)
世界(4445)
问题(4361)
经济研究(4292)
农业(4219)
(4074)
教育(3903)
技术(3133)
林业(3025)
(2965)
(2492)
贸易(2492)
经济问题(2478)
会计(2455)
共检索到8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霁  张颖  李怒云  
发达经济体在利用林业碳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市场化运作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做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政府注资建立的太平洋碳信托基金进行研究。分析基金的基本运行模式,归纳基金实施林业碳汇项目过程中可供我国借鉴的做法,总结其将林业碳汇纳入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意义和林业碳汇作为减排手段的优势,以及实施林业碳汇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林业碳汇供需不畅、林业碳汇未纳入碳交易试点方案以及森林经营水平亟待提高等,提出应通过建立专业机构拓宽我国林业碳汇项目资金来源,发挥专业机构功能理顺林业碳汇的供需不畅问题,把林业碳汇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由于二氧化碳(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CO2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CO2排放的削减上。在各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中,碳税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本文考察了部分发达国家开征碳税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旨在探讨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杨  杜剑  
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通过对国际上碳税税收要素设计、收入用途的比较分析后可知,我国应把握时机逐步推进碳税,灵活选择征税对象,税率设置要体现差异,合理选择征收环节,逐步减少税收优惠并统筹考虑相关配套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施平  李长楚  
当前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已迫在眉睫。国际上普遍采用市场机制,通过对温室气体总量的控制,在各地区范围内对碳减排量进行交易。本文通过对国外几个主要碳交易市场的梳理,比较分析国外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的特点和经验,针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得出开展碳排放交易工作的借鉴与启示,旨在响应政府号召,推进我国碳交易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尕丹才让  李忠民  
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瓶颈日益凸显,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及项目专项资金实施补偿,但市场化补偿长期缺位,补偿远远低于生态效益产品的成本。碳汇交易的市场化机制,给西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确立,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从碳汇交易发展前景,结合西部的碳汇存量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了西部发展碳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宁  
全国碳市场已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8月25日,平均日成交量28万吨,日成交额1403万元,且接近一半的成交量和成交额由开市首日完成,总体来看市场交投清淡,交易不活跃。为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碳市场资源配置,约束碳排放、激励碳减排,有必要借鉴欧盟、美国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经验,推动全国碳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影  
瑞典森林资源丰富,是一个私有林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瑞典已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瑞典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私有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瑞典对私有林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执行国家林业政策法令和经济引导、协会服务等方面。借鉴瑞典私有制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对照国情,积极探索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适合小规模林业经营状态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措施有:改革现行的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稳定的林权;成立林主协会;编制科学、实用的森林经营方案:扩大林业补贴范围;发展森林工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海全  吴强  唐明知  肖丹然  
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第三次转型期,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占比逐渐下降,新能源使用规模不断增加,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核心能源变革和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从碳排放权稀缺性、战略商品特性、金融属性及能源转型的外部条件等角度,探讨碳交易与货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借鉴碳交易市场发展促进货币国际化的国别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不足,从完善机制建设、深化金融创新、优化标准体系、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碳交易-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海云  蔡涛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交易也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减排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途径。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基础薄弱和经验缺乏是目前的一大障碍。文章在阐释碳交易相关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及EU-ETS、RGGI等国外主要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冰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碳交易作为利用市场机制降低碳减排的手段,在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有重要作用。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提供交易平台,可以增加我国碳交易议价能力、降低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创造碳交易市场更大的流动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碳交易机制构建的先进经验,并进一步分析我国碳交易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几点启示措施,以期为尽早完善我国碳交易机制构建提供相应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戚啸艳  储星宇  
当前,“绿色经济”理念在全球倡导,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碳审计作为有助“双碳”目标达成的手段之一,愈发重要。2021年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363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约占33%。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促使各国寻求解决办法,碳审计作为监督节能减排工作、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宋维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主要碳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波动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国际碳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碳市场价格会受到包括配额分配制度、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当建立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并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合理的配额调控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强  李涛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我国被迫处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入手,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欧盟与美国排放权市场的借鉴及启示,并探讨了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径选择: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布局、基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选择、基于适度干预的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建来  文晔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我国拉开序幕,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具有流通性的稀缺资源,开始试点交易。但是,我国至今还未颁布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准则。通过对欧盟碳排放权与美国排污权相关会计处理方式分析研究,归纳比较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几种观点,并为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阮鹏熙  
随着中国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的减排承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在我国拉开了序幕。碳排放权的出现也使得一些具有外部性特征的环境资源内部化。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一套关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准则。国际上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问题也存在着诸多争议,无法达成相对统一的意见。鉴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国际上关于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模式的会计事项存在争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我国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提供一个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