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4)
- 2023(6604)
- 2022(5509)
- 2021(4806)
- 2020(3933)
- 2019(8791)
- 2018(8744)
- 2017(16831)
- 2016(9357)
- 2015(10387)
- 2014(10446)
- 2013(10361)
- 2012(9380)
- 2011(8400)
- 2010(8365)
- 2009(7750)
- 2008(7671)
- 2007(7017)
- 2006(6369)
- 2005(6012)
- 学科
- 管理(36652)
- 济(31356)
- 经济(31288)
- 业(27589)
- 企(24773)
- 企业(24773)
- 税(21653)
- 税收(20213)
- 收(20045)
- 财(16267)
- 制(11911)
- 环境(11857)
- 方法(11225)
- 数学(9522)
- 数学方法(9381)
- 务(9078)
- 财务(9056)
- 财务管理(9037)
- 企业财务(8601)
- 中国(8520)
- 体(8308)
- 业经(7999)
- 划(7992)
- 农(7741)
- 学(7309)
- 体制(7219)
- 和(6769)
- 财政(6508)
- 银(6317)
- 银行(6305)
- 机构
- 学院(129880)
- 大学(129652)
- 济(53837)
- 经济(52690)
- 管理(48399)
- 研究(41934)
- 理学(41185)
- 理学院(40760)
- 管理学(40145)
- 管理学院(39898)
- 财(34146)
- 中国(32847)
- 京(26969)
- 财经(24800)
- 科学(23575)
- 经(22263)
- 江(21037)
- 所(20417)
- 中心(18988)
- 财经大学(18188)
- 研究所(17693)
- 业大(17537)
- 农(17509)
- 北京(17108)
- 经济学(16989)
- 州(15811)
- 院(15716)
- 经济学院(15237)
- 省(15113)
- 范(14373)
- 基金
- 项目(83628)
- 科学(66182)
- 研究(62376)
- 基金(61718)
- 家(53457)
- 国家(53085)
- 科学基金(45935)
- 社会(40727)
- 社会科(38741)
- 社会科学(38735)
- 基金项目(32439)
- 省(32298)
- 自然(28704)
- 教育(28242)
- 自然科(28006)
- 自然科学(28000)
- 自然科学基金(27487)
- 划(26965)
- 资助(24613)
- 编号(24549)
- 制(22431)
- 成果(20650)
- 重点(18960)
- 部(18786)
- 创(17639)
- 发(17470)
- 国家社会(17454)
- 课题(17226)
- 性(16928)
- 创新(16737)
共检索到205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怒云 陆霁
中国是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面临严峻的减排压力。中国又是全球增加森林面积最快、人工林最多的国家。如何在未来的碳税制度设计中考虑植树造林固碳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从碳税已成为全球日益普遍的碳减排手段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碳税设计、税款使用、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与林业碳汇优势等因素,提出了在碳税制度中,考虑减免那些参与碳汇造林的企业的碳税负担,将林业碳汇前置于碳税税收之前的建议。由此可推动企业参与林业碳汇造林,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优势,为工业企业减排提供缓冲空间,以高效实现碳税征收目标。
关键词:
碳税 林业碳汇 碳减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桂林 窦一博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目前采取的碳汇、碳排放权交易两种降碳方法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探求更为主动且普适的降碳措施。本文以“净排放量=实际排放量(产生端)—碳汇量(抵扣端)”为基础,将碳汇、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征收碳税抑制产生端碳排放量,既能填补抵扣端碳汇不足的短板,又能减少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导致的碳泄漏,并调节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为指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将碳税设置为独立税种,通过“寓禁于征”、发挥碳税收入功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钱华 费明硕 王磊
所谓碳税,是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征收的环境税种。在实际征收中,碳税又一般表现为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碳含量的比例进行征税。实施碳税,会使相关产品的价格中更加充分地反映资源消耗和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碳税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颖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各国间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本文分析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基础,认为碳税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现实之选,同时,碳税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计税依据、税率、税收收入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并为我国实施碳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税 二氧化碳减排 理论基础 制度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颖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各国间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本文分析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基础,认为碳税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现实之选,同时,碳税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计税依据、税率、税收收入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并为我国实施碳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税 二氧化碳减排 理论基础 制度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黎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碳税作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碳税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减排工具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碳税政策的效应,并提出了中国当前实行碳税政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在借鉴国际碳税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建国 宋文娟 赵凯
碳税是发达国家用来减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的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相对于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是高碳产业处于主导地位,背负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碳税征收能够有效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研究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不仅对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产业结构符合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碳税 制度设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景华
碳税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政策手段。我国在确立碳税制度框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碳税经验,通过降低能源税税收负担和开征碳税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从原有相关税种过渡到碳税的制度转换过程。在综合比较碳税制度运行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最优的碳税课税主体、课税环节、税率及税收用途,这些碳税制度要素的研究对构建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碳税 课税主体 税率 税收负担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荣静
当前,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我国仍面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能源消费总量攀升的现实问题,制约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顺利实现。适时引入碳税制度对推动“双碳”战略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健全环境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芬兰、瑞典、英国以及日本碳税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同时基于各国碳税实践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多多 杨新吉勒图 韩炜宏
文章在已构建的地区碳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对标准CGE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了区域能源环境动态CGE模型。模型不仅容纳了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还涵盖了生产工艺性碳排放,对地区碳排放进行了全面描绘,并通过设置统一税率与渐进税率两种税率以及独立碳税与平衡碳税两种税收形式来比较分析碳税政策对内蒙古经济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蒋震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多种,从目前市场效率和政策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碳税制度,未来应该建立规范的碳税制度,以"绿化"我国税制,获得"双重红利",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应该关注碳税的经济效应,将这些融入税制设计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对社会经济效率的扭曲。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税 税制要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张永强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本文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建立的基础上,对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际上这两种减排政策的实践经验,得出碳税与碳交易同时使用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完成碳减排目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碳税的计税依据、征税范围、征税环节、税收的归属与使用、税收优惠和税率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碳减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晓婷 邓湘清 张恪渝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责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碳税作为重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有助于强化政府对碳排放行为的调控力度。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合理设计碳税制度,有利于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税 碳减排 绿色税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博文
林业碳汇交易是在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一种创新模式。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市场机制的稳定运行有赖于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组织化形态下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典型案例,找出提升林业碳汇交易制度供给有效性的规范路径。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制度体系应当涵盖林业碳汇交易的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激励政策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1)在实体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碳汇权利客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立法机构应当明晰林业碳汇交易产权制度,并与林权制度进行耦合,充分发挥林木自然资源资产权能的经济价值。(2)在程序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立法机构应当完善林业碳汇认定和计量标准、交易规则,以此减少农户交易成本,促进碳汇林权利益纠纷的解决。(3)在政策激励及农户权益保障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制定有效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与金融扶持政策,促进企业与林权主体之间的有效交易。非司法性申诉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弥合现有农户权益保障制度的供给不足,对农户因碳汇价格争议问题而产生的损失进行救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