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8)
- 2023(18743)
- 2022(16277)
- 2021(15338)
- 2020(13116)
- 2019(30654)
- 2018(30120)
- 2017(57451)
- 2016(31282)
- 2015(35495)
- 2014(35478)
- 2013(35288)
- 2012(32692)
- 2011(29453)
- 2010(29281)
- 2009(27241)
- 2008(26816)
- 2007(23639)
- 2006(20478)
- 2005(17982)
- 学科
- 济(130671)
- 经济(130529)
- 管理(88345)
- 业(84935)
- 企(68039)
- 企业(68039)
- 方法(62196)
- 数学(54823)
- 数学方法(54138)
- 农(37242)
- 中国(34486)
- 财(32823)
- 学(28647)
- 地方(27921)
- 业经(27445)
- 农业(25365)
- 贸(24923)
- 贸易(24909)
- 易(24154)
- 制(22491)
- 环境(21775)
- 务(20543)
- 财务(20460)
- 财务管理(20412)
- 和(20284)
- 理论(19784)
- 企业财务(19344)
- 技术(18747)
- 银(18557)
- 融(18531)
- 机构
- 大学(449506)
- 学院(447449)
- 济(182005)
- 经济(178174)
- 管理(175912)
- 研究(153115)
- 理学(152619)
- 理学院(150888)
- 管理学(148137)
- 管理学院(147342)
- 中国(114355)
- 科学(96541)
- 京(96410)
- 财(81274)
- 所(77540)
- 农(76546)
- 研究所(71118)
- 中心(70355)
- 业大(69240)
- 财经(65830)
- 江(64812)
- 北京(61219)
- 农业(59997)
- 经(59951)
- 范(59163)
- 师范(58607)
- 院(55693)
- 经济学(55238)
- 州(52546)
- 经济学院(50005)
- 基金
- 项目(309068)
- 科学(242310)
- 基金(224485)
- 研究(221941)
- 家(196682)
- 国家(195110)
- 科学基金(166827)
- 社会(139672)
- 社会科(132325)
- 社会科学(132287)
- 省(120257)
- 基金项目(119019)
- 自然(109865)
- 自然科(107248)
- 自然科学(107217)
- 自然科学基金(105268)
- 教育(101940)
- 划(101670)
- 资助(93742)
- 编号(89529)
- 成果(71945)
- 重点(69671)
- 部(68312)
- 发(65759)
- 创(63063)
- 课题(62014)
- 科研(59460)
- 创新(59002)
- 教育部(58104)
- 国家社会(57393)
- 期刊
- 济(194098)
- 经济(194098)
- 研究(128050)
- 中国(82872)
- 学报(73976)
- 农(68658)
- 科学(67499)
- 财(61590)
- 管理(60729)
- 大学(55462)
- 学学(52310)
- 农业(47514)
- 教育(45814)
- 技术(38941)
- 融(36307)
- 金融(36307)
- 业经(31908)
- 财经(31414)
- 经济研究(31256)
- 经(26847)
- 问题(26021)
- 业(25370)
- 统计(22460)
- 技术经济(22226)
- 图书(22213)
- 资源(21818)
- 版(21607)
- 科技(21062)
- 理论(20730)
- 贸(20534)
共检索到648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马龙波 吴琼
林业生态扶贫在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生态补偿、林业产业发展对贫困地区补齐乡村振兴中的短板意义重大。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2019年中国有贫困县的22个省(区、市)林业生态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1)在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影响后,林业生态扶贫效率整体上升,综合技术效率5年均值为0.819,尚未实现最优配置,扶贫规模效率5年均值为0.955,规模总体上相对合理,扶贫纯技术效率5年均值为0.858,有效性尚显不足;(2)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表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提升林业生态扶贫效率的有利因素,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产业带动效应尚不显著;(3)林业生态扶贫效率水平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高型省份占比45.5%,双低型省份占比13.6%。受益于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与公益岗位设置,短期内各地林业生态扶贫规模效率明显提升,但林业生态资源有效利用水平不高、生态补偿制度可持续性不足、生态产业技术应用能力弱等问题限制了扶贫技术效率持续提升。新时期,应着力于优化政策制度安排、提升林业资源配置效率、强化资金整合机制、实施分类规划与梯次推进策略,因地制宜拓展生态振兴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海兰 廖文梅 张广来
为了厘清现有的扶贫政策对林区的减贫效果,探索扶贫政策在林区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实施的效果差异,利用20082014年赣南林区15个林业县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林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方面的差异变化,再利用方差分析法和计量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林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存在差异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在20082014年期间,赣州林区贫困县的人均GDP增长量仅为非贫困县的60.73%,造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消
关键词:
林区贫困 扶贫 面板数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海兰 廖文梅 张广来
为了厘清现有的扶贫政策对林区的减贫效果,探索扶贫政策在林区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实施的效果差异,利用2008~2014年赣南林区15个林业县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林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方面的差异变化,再利用方差分析法和计量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林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存在差异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在2008~2014年期间,赣州林区贫困县的人均GDP增长量仅为非贫困县的60.73%,造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消费额;贫困县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为非贫困县的126.85%,造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农村从业人员数。政府扶贫工作对林区贫困县农户减贫效果比较明显,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很大,政府应提高对贫困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引导贫困县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地方消费。
关键词:
林区贫困 扶贫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群力 朱良华
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评价指标,并基于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广西贫困地区每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减贫人数为5.12人,国定贫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还要高于省定贫困县,验证了扶贫资金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过,总体来看,广西贫困地区财政扶贫资金使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群 刘基伟
加强森林保护,保存现有森林资源,恢复森林生态,发展生态林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定2011年至2018年中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林业生态、林业保护和林业产出及效率三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林业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判别发展滞后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整体来看,林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稳定在0.3上下,增速较低;林业保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7年间增长了0.08,增幅28.3%,提升最为明显;林业产出及效率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提升了0.06,在2013、2014年以及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回落,整体呈现曲折增长态势。(2)全国平均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0.488上升到0.551,提升12.90%,全国从濒临失调迈入勉强协调。(3)从省际角度来看,湖南、辽宁、广东和陕西等4个省份各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高,均达到初步同步及以上;甘肃、北京等15个省份表现为轻度滞后;山西、河北等12个省份表现为一般滞后或严重滞后。针对31个省(区、市)林业三个系统发展水平、结构问题,提出加速生态林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打造科学完善的森林康养旅游等手段,以及加快科技型林业企业和林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对接机制的部署与落实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郑宇梅 尹少华
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林业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肩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文章选取了林业第二产业面板数据测算林业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林业产业资源消耗与产业经济贡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通过收集处理2004~2013年我国15个省份的750个样本数据,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在考虑污染物排放等非期望产出变量条件下测度了我国15个省10年的林产工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林产工业整体生态效率水平不高,但处于缓慢上升的发展态势;行业综合规模效率大于技术效率,未来生态效率的提升需要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环保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林产工业 生态效率 DEA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曜祖 毕洁颖 包盛
文章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首次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综合技术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都被低估,投入规模不足和创新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提升的瓶颈。此外,我国各区域农村金融扶贫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东北"的空间格局。通过对Malmquist指数分解可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值的演变趋势基本相同,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技术进步的依赖。因此,各类金融扶贫机构及组织应扩大金融扶贫规模,增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投入来提升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不同区域应根据种子型、发展型、成长型、成熟型四种效率类型选择相应的区域金融扶贫效率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宇梅 高纯一 雷光春
测算了我国森林资源丰富的15个省2004—2013年间的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测度同一时期各省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产业集聚水平及生态效率在研究期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带来的外部性会促进林业产业生态效率提高。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林业产业需要进一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大对林业产业基础设施投入、鼓励涉林企业进行生产和环保技术革新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瑞强 陈燕 张春美 饶盼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要求新时期扶贫工作应重视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发展质量的提高。鉴于当前扶贫资金额度不断提高而减贫效率递减等扶贫挑战,本文选择江西省罗霄山片区18个县(市、区)为分析样本,系统剖析其财政扶贫资金规模与结构特征,运用DEA-TobiT模型科学测算扶贫资金配置效率,明确影响扶贫资金减贫效应发挥的整村推进投资、产业扶贫投资、管理与奖励投资等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扶贫资金配置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更新扶贫理念,实现包容性扶贫治理;消除路径依赖,开展分区分类扶贫;健全评价体系,关注大数据精准扶贫趋势。以期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配置效率,服务于连片特困区扶贫对象的减贫脱贫与我国2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伟;冯泉
本文以山东省1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将反映金融机构投入程度的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反映政府扶持程度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量、反映扶贫信贷资金来源的人民银行再贷款等因素作为投入,以金融带动的脱贫致富人数作为产出,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分别计算了扶贫小额信贷效率、产业扶贫贷款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金融扶贫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确定了各因素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产业扶贫贷款带动贫困户的效率高于扶贫小额信贷效率。最后,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兴洋 杨起城 邵泓璐
本文选取湖南省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9个市(州)为样本,运用DEA-Tobit模型对其2010—2015年金融扶贫绩效水平及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不同城市的金融扶贫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岳阳和邵阳等金融扶贫效率较高,其余7个样本市(州)的金融扶贫效率有较大改进空间。在影响金融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效率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及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等有利于提高金融扶贫效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则严重阻碍了金融扶贫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效率 农村贫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本文以国定扶贫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对这一特殊群体财政收入行为的变化。文章从国定扶贫县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税负的变化以及财政努力度的变化,分析转移支付与财政收入行为的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确对国定扶贫县的财政收入产生了负向作用,地方政府并没有因为转移支付的增加而积极组织自有财政收入。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必须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激励机制,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激励机制 财政努力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磊
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选取认知、经济、扶贫三大系统,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AHP法,建构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认知系统和扶贫系统所占权重较高。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环境和相应扶贫政策开展。(2)基于本土生态知识的林业精准扶贫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样,生态知识和政府政策影响显著。总之,要发展安徽省的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可依据本土生态资源优势和扶贫政策,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完成脱贫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钦 林秋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结合金融手段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进一步增强金融资金支持的精准意识和绩效观念。为检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成效,选取资本、技术、劳动三种投入要素的代表性变量,利用2010~2015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增收、农村减贫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长,贫困人口也在日益减少。此外,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缓解了农村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昊月 马文杰
本文根据四川省宜宾市388个贫困村的调研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门限模型对政府扶贫资金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贫困村中的扶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较低的贫困村,政府扶贫资金占比与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在这些地区,市场失灵较为严重,政府在扶贫资金投入方面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在全村人均年收入较高的贫困村,政府扶贫资金占比与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在这些地区,政府的资金投入应该主要起引导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否则,政府资金投入比例过大,反而会"挤出"民间资本,削弱民间资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降低政府资金的扶贫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提高精准扶贫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扶贫 扶贫效果 精准扶贫 市场失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金投入与扶贫效率实证分析
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与扶贫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342个贫困农户的实证分析
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评价理论及15个省(区)的实证研究
农村医疗救助的扶贫效果及其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丽水市的调查
扶贫攻坚视域下林业生态扶贫长效机制建设研究——评《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
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林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DEA分析视角
广西林业产业扶贫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及效应——基于陕南3市8县1712个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
江西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AHP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