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4)
2023(15344)
2022(13269)
2021(12448)
2020(10356)
2019(24158)
2018(24205)
2017(46250)
2016(25443)
2015(28736)
2014(28906)
2013(28462)
2012(26339)
2011(23969)
2010(24420)
2009(22193)
2008(21709)
2007(19105)
2006(16995)
2005(15142)
作者
(74966)
(62239)
(61977)
(58625)
(39932)
(29812)
(28012)
(24442)
(23853)
(22461)
(21295)
(21168)
(19998)
(19859)
(19201)
(19149)
(18370)
(18327)
(17884)
(17765)
(15677)
(15570)
(15170)
(14362)
(13964)
(13949)
(13871)
(13776)
(12624)
(12345)
学科
(106979)
经济(106872)
管理(69553)
(67141)
(54630)
企业(54630)
方法(46686)
数学(40402)
数学方法(39678)
中国(30132)
(28623)
地方(26336)
业经(23983)
(23606)
(22317)
农业(19424)
理论(18673)
(18574)
贸易(18559)
(17919)
(17749)
(16955)
环境(16706)
技术(16689)
(16423)
银行(16376)
(16032)
金融(16030)
(15774)
(14717)
机构
学院(361763)
大学(361659)
管理(141641)
(140000)
经济(136827)
研究(124852)
理学(122167)
理学院(120733)
管理学(118187)
管理学院(117551)
中国(92669)
科学(79850)
(79207)
(64147)
(62732)
(61376)
研究所(58549)
中心(55723)
业大(55698)
(53993)
北京(50722)
(50450)
师范(49945)
财经(49838)
农业(47873)
(45325)
(45152)
(44333)
经济学(40585)
师范大学(40210)
基金
项目(245663)
科学(192407)
研究(178804)
基金(175654)
(153888)
国家(152576)
科学基金(130236)
社会(109676)
社会科(103830)
社会科学(103798)
(97643)
基金项目(92702)
自然(85968)
自然科(84013)
自然科学(83993)
教育(83194)
(82523)
自然科学基金(82433)
编号(73818)
资助(73661)
成果(60280)
重点(55477)
(55464)
(53167)
课题(52038)
(50907)
创新(47442)
科研(46667)
教育部(45162)
大学(44938)
期刊
(158062)
经济(158062)
研究(106637)
中国(73780)
学报(58571)
(56161)
科学(54516)
管理(52994)
教育(46707)
(45047)
大学(43864)
学学(41071)
农业(39236)
技术(33746)
(31245)
金融(31245)
业经(27599)
经济研究(24812)
财经(23240)
问题(20614)
(20489)
图书(20464)
(19780)
科技(18120)
技术经济(17926)
理论(17149)
(16768)
资源(16757)
统计(16560)
现代(16174)
共检索到538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刘东生  
林业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林业持续发展基本特征包括公平性、高效性、长期性、层次性等。在讨论森林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价值偏好模型、森林资源优化模型及公平模型、林业持续发展利益协调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鸣  
关键词: ~~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文豪  王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民"一次重灾,即刻致贫"的现状,稳定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也能够使农业发展摆脱"一年受灾,三年难翻身"的局面,稳定农业再生产能力;同时,农业保险也是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培基  杨银峰  吴燕芳  
文章针对当前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的常用模型在城市间比较应用中存在的弊端,根据复合系统原理,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系统协调度以及系统发展系数的多系统协调性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及研究方法、步骤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郑皓  
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山东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迟滞于城镇化率导致承载能力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续动力不足,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协调城镇化建设己成为山东省城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进行梳理,结合城镇化协调发展内涵进行解读,将城镇化协调发展定义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5个系统协调发展,运用相关鉴别力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构建各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经测算得出:2007-2016年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地市间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处协调之列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市间在滞后类型与阻力因素上均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伟  邓峰  
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之一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环境退化都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福利 ,这种越境环境影响要求通过多边合作加以解决 ,没有这种合作 ,各国将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解决问题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首要问题是设计出一种有效的刺激机制 ,使各个国家的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兼容性 ,促使有关方面合作。切实有效地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是 :环境规范的统一 ;合理运用“绿色壁垒”政策 ;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建立“环境服务”市场 ;完善“承诺和检查”制度 ,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实施债务与自然互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煜  张智光  
提出了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研究了国外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历程、相互关系和实现途径。结合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应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机制;建立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法律、技术、管理、金融、监督、服务等几个方面支撑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双红  王济民  
本文进行了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判断和特征分析,分析了未来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忠玉  冶伟峰  蔡松锋  李继峰  翁智雄  
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初期的碳市场只纳入电力行业,而当前电价仍处于管制状态,这无疑会影响碳市场运行中碳成本的传递过程。基于此,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评估了不同电价管制情景下中国碳市场的经济影响和减排效果。研究表明:(1)相对于行政命令手段,碳市场的减排成本降低50%左右;(2)电价管制会导致碳市场运行效率下降30%左右;(3)逐步放开电价管制能有效提升碳市场的减排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1)着力提升碳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改革等政策间的协同效果;(2)在电价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建议给予发电企业一定的免费配额,以降低其减排成本;(3)探索和建立电价与碳价的联动机制;(4)建立和完善从发放免费配额到取消免费配额的平滑过渡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苏会  郝井华  
文章介绍了一种综合考虑城市承载力与城市协调发展目标的城市发展战略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承载力优化模型"和"城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城市发展的评价工具。利用上述评价工具,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其人口承载力极限,并对城市发展协调度进行测算,通过定量仿真与定性分析,为城市发展决策提供辅助和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启湘  梁爽  
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流通发展促进消费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然而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却鲜有论述。文章运用DEA模型和相关资料对我国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的协调促进关系作了分析和论述,进而判别二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的促进效用要强于消费对流通业的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营波  陆洲  
本文运用大协调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机制的主张,并具体阐述了大协调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伦理舆论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玉刚  
文章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迅速反映出来,需要以区域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