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7)
2023(9811)
2022(8321)
2021(7569)
2020(6335)
2019(13501)
2018(13288)
2017(24886)
2016(13455)
2015(14805)
2014(14410)
2013(13603)
2012(12152)
2011(11088)
2010(11144)
2009(10810)
2008(10058)
2007(8989)
2006(7904)
2005(7243)
作者
(36989)
(31060)
(30957)
(29300)
(19443)
(14679)
(13961)
(11939)
(11628)
(10912)
(10491)
(10486)
(9842)
(9693)
(9664)
(9629)
(9201)
(9190)
(9028)
(8682)
(7701)
(7644)
(7322)
(7009)
(6935)
(6876)
(6828)
(6770)
(6155)
(6076)
学科
(49705)
经济(49624)
管理(42313)
(34942)
(29616)
企业(29616)
方法(16952)
(14672)
(14476)
数学(14397)
数学方法(14188)
(13654)
中国(13523)
地方(12761)
业经(12199)
(10270)
(9989)
环境(9742)
(9021)
贸易(9016)
(8896)
银行(8873)
农业(8806)
(8775)
金融(8772)
(8769)
(8753)
财务(8742)
财务管理(8719)
(8507)
机构
学院(184528)
大学(181274)
(72595)
经济(70964)
管理(67597)
研究(62691)
理学(58088)
理学院(57346)
管理学(56244)
管理学院(55884)
中国(47955)
(38384)
科学(38307)
(36015)
(31261)
中心(28782)
(28441)
研究所(28188)
(27911)
财经(27806)
业大(26239)
(25047)
(24740)
师范(24469)
北京(23776)
(23736)
(22462)
经济学(22153)
农业(21652)
财经大学(20517)
基金
项目(126334)
科学(100244)
研究(93615)
基金(91302)
(79914)
国家(79293)
科学基金(68134)
社会(60008)
社会科(56836)
社会科学(56829)
(50198)
基金项目(48007)
自然(43202)
教育(43099)
(42192)
自然科(42175)
自然科学(42166)
自然科学基金(41358)
编号(38423)
资助(35926)
成果(30712)
重点(29475)
(28297)
(28008)
(27281)
课题(27177)
(26684)
国家社会(25110)
创新(25107)
科研(24155)
期刊
(84960)
经济(84960)
研究(52956)
中国(38136)
(28972)
学报(27667)
管理(26604)
科学(26298)
(25806)
大学(21238)
教育(20957)
学学(20172)
农业(17417)
(16825)
金融(16825)
技术(16322)
业经(15759)
财经(13683)
经济研究(13404)
(11766)
问题(10779)
资源(9300)
科技(9056)
(8897)
(8613)
(8444)
现代(8153)
商业(8128)
理论(7556)
财会(7549)
共检索到276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训芳  
国家已将《气候变化应对法》纳入立法计划,并将林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森林法》应当为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法律保障,参考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整体设计。同时,还应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建立森林碳汇教育制度和林业建设志愿者服务制度,并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改造为志愿者行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生校  高静  
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工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以使环境治理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能让民众群策群力力,为为社会的共同利益出谋划策。环境保护管理需要深化公众参与的内涵,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形成环境保护管理和公众的理性互动。本文基于绿色议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视角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法律环境,针对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环境保护质量和公众参与表现权变框架。在此框架下根据绿色议程的基本思想,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庆娟  张义明  吴思嫣  
本文围绕工会情境下的员工参与制度,分析了工会抵触员工参与原因,论证了工会情境下实施员工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有效实施员工参与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  
公众参与原则是我国环境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环境法律的各项制度中,该原则有利于提高环境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来保障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但由于我国环境法律的制定还不成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鸣  刘怡宁  李倞  
为提升风景园林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作用效果,基于公众参与的“认知-情感-行为”3个过程维度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风景园林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干预途径框架,涵盖提升意愿-激发行动-长期投入3个层面的7项关键干预举措:在提升意愿层面,将气候变化信息融入多感官的公共空间设计和活动体系,利用空间要素模拟本土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影响,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情感链接;在激发行动层面,营造快闪的低碳生活体验,开展参与式低碳营造;在长期投入层面,推动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政策保障,搭建社区自组织平台并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应对行动的反馈机制,促进可持续的公众参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中国在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应对方面未来需要重点开展的具体工作建议,主要包括3个方面:提升意愿阶段转变传统标语宣传方法,在规划设计中融入更多气候变化信息;激发行动阶段优先开展低成本的参与式低碳活动,促进公众参与度;长期投入阶段,在政府的引导下拓展资金和自组织平台搭建,并发展可持续的评估反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温亚利  潘家华  郑艳  
当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问题备受世人瞩目。本文首先概述了气候变化、森林、林业与就业的相关关系;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归纳出林业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能源林业的具体实践;进而定性分析了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并以广西碳汇试点项目为例加以佐证,最后阐明了中国林业发展及就业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通过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三种主要途径和系列行动,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绿化等一系列林业行动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维军  向焱  
文章基于3 527份中国天气网的调查数据,在分析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度的基础上,运用PLS回归方法,分析了公众气候变化认知与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目前公众对于政府应对行动支持度较高,不同属性公众支持度有一定差异;(2)气候变化原因认知、影响认知、行动认知都会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应对行动的支持度;(3)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认知度、气候变化与环境恶化关系的认知度和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认知度对政府应对行动支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章金霞  田国双  
以气候变暖作为切入点,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建立环境伦理观的动因,分析当前气候变迁视角下不同企业环境伦理观的主张,并在适度生态中心伦理主义和适度技术中心伦理主义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企业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环境伦理观,同时从3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建设的路径,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企业碳排放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林  周小林  
森林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捕捉并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减排增汇,是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为人们带来一定的非碳经济效益。森林面积的扩大、森林碳蓄积量的增加以及包括非碳效益在内的林业综合效益都与人们对森林的投入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政策几经变迁,林业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也相应变化。本文运用DEA评价模型,对1950-2013年间林业投入的森林碳封存效率以及1990-2014年间的林业投资综合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林业投入的森林碳封存效率值较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低的共同影响;综合效率低则主要受规模效率值低影响。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历程分析发现,外部环境和林业政策、林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林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森林自然属性与林业管护影响林业投入效率是影响森林碳封存投入产出效率的原因;而林业资金综合效率低则受林业保护政策、林业企业改革以及林业经济本身的发展等因素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本文简要回顾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林业碳汇功能、碳汇林业的产生机制及战略意义,分析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策、碳汇市场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模式的运行情况,阐述林业碳汇政策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的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莫文竞  夏南凯  
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是贯彻和谐社会理念、实现规划决策的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可持续性、有效性以及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演化理论为工具,将理论论证及经验研究相结合,采用定性及定量等多种方法对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演进、绩效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控规编制(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洁琼  张炜达  
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发达国家依靠公众参与,在法律建设、机构改革、信息公开与行业自律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了组织严密、运转顺畅、体系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信息披露、舆论监督与行业自身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进程,需要尽快实施加强公众立法参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舆情监控平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推进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以及以信息为纽带、探索公众参与式联合执法机制等政策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欣  刘晨阳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和机制创新,初步构建了一套既立足于中国国情、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又与国际接轨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框架。其中,加强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吸引海外资金的投入,积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在这方面,清洁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