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8)
- 2023(10022)
- 2022(8970)
- 2021(8484)
- 2020(7155)
- 2019(16692)
- 2018(16638)
- 2017(31965)
- 2016(17574)
- 2015(19773)
- 2014(19599)
- 2013(19548)
- 2012(17875)
- 2011(16100)
- 2010(15780)
- 2009(14341)
- 2008(13745)
- 2007(11811)
- 2006(10308)
- 2005(8805)
- 学科
- 济(66636)
- 经济(66556)
- 管理(48840)
- 业(45729)
- 企(38451)
- 企业(38451)
- 方法(32526)
- 数学(28017)
- 数学方法(27678)
- 农(17281)
- 学(17126)
- 中国(16720)
- 财(15949)
- 业经(14656)
- 地方(13493)
- 理论(11864)
- 农业(11669)
- 贸(11592)
- 贸易(11587)
- 和(11517)
- 易(11228)
- 制(11002)
- 技术(10771)
- 环境(10755)
- 务(10192)
- 财务(10134)
- 财务管理(10113)
- 教育(9769)
- 企业财务(9590)
- 划(9451)
- 机构
- 大学(247576)
- 学院(244057)
- 管理(98812)
- 济(91696)
- 经济(89580)
- 理学(86357)
- 理学院(85360)
- 研究(84514)
- 管理学(83749)
- 管理学院(83342)
- 中国(60461)
- 科学(56112)
- 京(54228)
- 农(43757)
- 所(43416)
- 业大(41046)
- 研究所(40084)
- 财(39866)
- 中心(37451)
- 农业(34698)
- 北京(34466)
- 江(34335)
- 财经(32493)
- 范(32373)
- 师范(31977)
- 院(31328)
- 经(29657)
- 州(28189)
- 技术(26836)
- 师范大学(26056)
- 基金
- 项目(175428)
- 科学(136365)
- 基金(126526)
- 研究(124812)
- 家(112145)
- 国家(111226)
- 科学基金(94255)
- 社会(75558)
- 社会科(71373)
- 社会科学(71349)
- 省(68651)
- 基金项目(67909)
- 自然(64250)
- 自然科(62703)
- 自然科学(62685)
- 自然科学基金(61567)
- 划(58725)
- 教育(56689)
- 资助(52607)
- 编号(50848)
- 成果(40773)
- 重点(39296)
- 部(37881)
- 发(36972)
- 创(36353)
- 课题(34944)
- 科研(34198)
- 创新(33857)
- 计划(33298)
- 大学(32215)
共检索到347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华国
林业遥感经历了航片判读、卫片目视解译、蓄积量定量估测阶段后,已经进入参数定量反演阶段。在林业对遥感业务化监测和精度提升的强烈需求下,定量遥感逐步与林业遥感交叉融合,林业遥感定量化研究的人才队伍、理论模型、数据源和应用方法逐渐成熟。本文提出了林业定量遥感的概念和框架,指出了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1)如何使遥感解译、建模和反演适应复杂的森林状况;(2)如何提高参数反演的准确度;(3)如何丰富林业遥感数据源;(3)如何发展更为智能化的遥感数据自动化算法。在介绍适合林业的定量遥感模型和通用反演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光谱、热红外、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数据源的林业应用方法。未来林业定量遥感将在全波段数据统一建模和信息融合机制、机理模型反演、大数据融合等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志鹏 刘珍环 李正国 唐鹏钦 谭杰扬 杨鹏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变化显著。研究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回顾,该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的数据源、特征量及分类算法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首先从遥感数据源方面,水稻面积监测主要采用多光谱光学影像,同时高光谱数据和雷达数据也正逐步推广应用。其次从遥感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特征量方面,包括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智能化分类算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及随机森林算法)、面向对象分类、多时相植被指数法及综合提取算法等分类方法,其主要对应的特征量各有差异。最后,结合我国水...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丹 吴保生 陈博伟 薛源 张翼
水体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水资源监测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包括水体分布在内的地物覆盖类型分类和变化分析是遥感技术最常见的应用。对大区域的水体参数提取,尤其是高山无人区的水体的定量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水体位置、面积、形状和河宽等水体参数提取,不仅节省人力、保障安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一种快速获取水体参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该文从4个方面对卫星遥感在水体信息提取上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水体在电磁波波谱各波谱段的反射特性; 1980年以来国内外基于雷达和光学遥感数据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状况和具体应用方向;各种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提取水体信息面临的挑战和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水体遥感信息的发展趋势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效逑 王林海
植物物候现象是环境条件季节和年际变化最直观、最敏感的生物指示器,其发生时间可以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近年来,遥感物候观测因其具有多时相、覆盖范围广、空间连续、时间序列较长等特点,已成为揭示植被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的重要手段。文章在介绍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的数据集及其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从植物物候生长季节的划分、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植物物候与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物候与土地覆盖、植物物候与农作物估产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遥感物候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近期遥感物候研究的主要方向:(1)发展一种更具普适性的物候生长季节划分方法;(2)通过开展植物群落的物候观测和选择合适的尺度转换方法,统一地面与遥感的空间信息;(3)定量分析植物物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4)选择适宜的数学方法和模型,实现各种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融合;(5)通过动态模拟,预测植物物候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洪涛 罗菊花 曹志刚 薛坤 肖启涛 刘东
卫星遥感作为一种先进的水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可以监测现状,掌握现有情况;也可以追溯过去,揭示变化规律;同时还可以结合动力模型,模拟未来。这为人类了解、掌握和管理流域水环境变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10 a已经进入"高分卫星时代",卫星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越来越高,可观测的参数越来越多,反演和估算精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还缺乏从流域角度阐述水环境遥感的相关综述文章。论文围绕"流域水环境遥感"研究主题,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厘清了基本理论框架,并结合大家关注的问题,包括卫星数据源、水环境模型、富营养化湖泊藻类富集、水生植被退化、水面积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指出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背景下,未来需要研发专门面向流域水环境的天-空-地立体观测体系和系统框架,开展全流域统筹的水环境遥感监测和模拟,同时加强流域水体碳循环遥感研究。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正 杜军 王超 邱士可 李双权 马玉凤
准确、快速地提取城市水体信息,是对城市水体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水污染监测、水环境保护和水环境科学开发利用的基础.该文依据近年来城市水体信息遥感提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水体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综合评价了常用的城市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的特点;揭示了基于遥感手段提取城市水体信息的最优阈值设定、方法普适性、城市水体遥感提取空间分辨率问题等关键难点和挑战,阐明和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关键科学问题.
关键词:
城市水体信息 遥感 提取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卓琳 黄昌
河流是促进地貌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河流的水体范围、水位/水深、流量、水质和冰情等水情要素在水资源动态监测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水文站观测河流可获得站点上的水情信息,但该方式在财力、物力方面均耗费巨大。同时,对于日益增长的河流水情信息需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捷、准确补充河流实测数据的方法。遥感凭借全方位、多时相的对地观测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河流水情信息获取的效率,已广泛应用于多尺度水情监测、无资料流域水文模拟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遥感应用于河流水情要素反演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展望,以期进一步促进遥感数据和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论文以"河流水情要素遥感"为主题,系统归纳了河流水体遥感提取的常用传感器及方法、水位/水深遥感反演方法、河道流量遥感估算、河流水质及河冰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详细归纳了利用光学/微波遥感等不同类型的遥感手段获取河流水体范围、水位、水深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得出了河流水情要素遥感研究的数据、方法及应用方面的主要结论:①新型遥感数据在河流水情要素监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或光谱分辨率等方面不断突破,进一步丰富了河流水情要素研究的数据来源;②多数中低空间分辨率光学影像依旧面临混合像元影响水体提取精度的问题,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也存在数据处理算法开发难度大的问题,细小河流及非开阔水体的提取方法仍需探索;③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大尺度、长时序的河流水情要素高时空分辨率遥感监测提供了高效手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放 沈彦俊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包括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是地表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面过程研究的关键参数。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使获取大尺度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特征参数成为可能,一系列旨在精确估算地表实际蒸散量的遥感模型由此应运而生,以满足局地、区域乃至全球尺度蒸散发估算的需求。通过分析净辐射通量和地表与近地面大气层湍流热通量交换的方式,将遥感蒸散发模型分为单层模型和双层模型,总结其模型原理,讨论典型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蒸散发反演存在的遥感模型精度的图像范围依赖性和分辨率依赖性、时间尺度扩展及不确定性、模型验证以及地表辐射温度和阻抗5个问题。指出今后应...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 单层模型 双层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海达 杨秀春 徐斌 金云翔 高添 李金亚
草原植被长势监测是草原监测的重要领域,它能从宏观上揭示草原的生长状况及其动态变化,从而为草原科学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参考依据。目前长势监测主要利用遥感的方法,即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标,方法有同期对比法、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直接监测法。本文在总结草原长势监测进展与方法的同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监测中过分依赖NDVI、不区分草原类型而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监测;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监测中选用适宜植被指数、监测方法,分区域、分类型的监测长势,提高监测精度,将长势监测与草原产草量、生产力结合,为牧民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草原 长势 遥感监测 植被指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媛媛 李召良
被动微波遥感具有穿透云层(甚至雨区)获取地表辐射信息的能力,在处理云的问题上,明显优于可见光、红外遥感,可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领域研究。由于微波信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被动微波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还不成熟。根据建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从经验反演模型和物理反演模型两方面入手,系统回顾国内外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并加以评述,指出今后应加强尺度转换、物理机理以及多数据源结合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地表温度 被动微波遥感 辐射传输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纪华 李存军 刘良云 黄文江 赵春江
当前中国对优质农作物有巨大需求,部分优质农作物产品供不应求或依赖进口。通过监测作物生长过程而进行调优栽培,优化作物分类收获、分级收购加工体制,提高作物品质监控水平是保证作物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作物品质信息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了快捷、低廉、无损检测的手段。本文综述了面向多种作物的品质遥感监测预报研究最新进展,归纳了作物品质遥感监测的主要模式,分析了作物品质遥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作物 品质 遥感 监测预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海兵 李秉柏 陈敏东
海岸带是比较活跃和脆弱的地段,快速而准确地监测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对于海域的使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综合、高频、动态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重点介绍了利用阈值分割、边缘检测、色差算子提取、区域生长提取及神经网络分类等方法自动提取瞬时水边线,通过潮位校正进而提取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并就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海岸线 遥感 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谭炳香 李增元 陈尔学 庞勇 武红敢
针对高光谱遥感技术森林信息提取,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森林类型识别、森林郁闭度估算和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等森林物理参量,以及森林化学参量估计和森林健康状态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最后对高光谱遥感森林应用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森林信息 森林调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爽 张锦水
将遥感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提取,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播种面积信息,对于制定国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变化检测方法特点出发,从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和软检测方法 (SCD)等2个方面入手,以近几十年国内外重要成果为基础,首先,总述了各自的应用领域;接着分别对HCD和SCD各自的方法分类,方法特点、方法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认为:硬变化检测方法 (HCD),侧重于硬变化区域的信息提取,其排他性的二值结果 (0,1)对于中、低分辨率影像,尤其是在作物破碎种植区的识别结果误差较大;而软变化检测方法 (SCD),...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琦胜 殷建鹏 杨淑霞 梁天刚
草层高度在草地退化和沙化评价、生物量遥感监测、牧区雪灾监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草层高度精确监测和制图一直是草地遥感研究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多光谱遥感、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草层高度的高精度遥感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在综述草层高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了草层高度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草层高度高精度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