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0)
- 2023(12921)
- 2022(11057)
- 2021(10362)
- 2020(8852)
- 2019(20200)
- 2018(20113)
- 2017(39387)
- 2016(21443)
- 2015(24034)
- 2014(23778)
- 2013(23787)
- 2012(21640)
- 2011(19067)
- 2010(19127)
- 2009(17842)
- 2008(17865)
- 2007(15861)
- 2006(14161)
- 2005(12769)
- 学科
- 业(90783)
- 济(90685)
- 经济(90564)
- 企(83117)
- 企业(83117)
- 管理(78392)
- 方法(40978)
- 数学(31672)
- 数学方法(31291)
- 业经(30708)
- 财(29461)
- 农(29044)
- 务(22550)
- 财务(22485)
- 财务管理(22456)
- 企业财务(21263)
- 中国(21002)
- 农业(20629)
- 技术(19341)
- 制(18228)
- 理论(17592)
- 和(17470)
- 划(16235)
- 地方(16116)
- 策(15850)
- 学(15661)
- 贸(15329)
- 贸易(15323)
- 易(14867)
- 体(13738)
- 机构
- 学院(308584)
- 大学(304332)
- 管理(130532)
- 济(123947)
- 经济(121318)
- 理学(112170)
- 理学院(111079)
- 管理学(109494)
- 管理学院(108943)
- 研究(95558)
- 中国(74787)
- 京(65411)
- 科学(58556)
- 财(58166)
- 农(49506)
- 所(47710)
- 财经(46302)
- 江(46150)
- 业大(45388)
- 中心(43573)
- 研究所(42852)
- 经(41959)
- 北京(41523)
- 农业(38542)
- 范(37614)
- 州(37538)
- 师范(37337)
- 经济学(35186)
- 商学(35002)
- 院(34696)
- 基金
- 项目(204214)
- 科学(161677)
- 研究(152808)
- 基金(148145)
- 家(127010)
- 国家(125828)
- 科学基金(110223)
- 社会(95574)
- 社会科(90491)
- 社会科学(90465)
- 省(80951)
- 基金项目(79319)
- 自然(71894)
- 自然科(70243)
- 自然科学(70229)
- 自然科学基金(69004)
- 教育(68661)
- 划(66276)
- 编号(63426)
- 资助(60679)
- 成果(50303)
- 创(44774)
- 重点(44500)
- 部(44452)
- 发(43266)
- 课题(42313)
- 业(41017)
- 创新(40997)
- 项目编号(39636)
- 科研(38642)
- 期刊
- 济(143129)
- 经济(143129)
- 研究(91285)
- 中国(54669)
- 管理(51988)
- 财(47667)
- 农(46378)
- 学报(43153)
- 科学(41734)
- 大学(33228)
- 农业(32349)
- 学学(31363)
- 教育(31163)
- 技术(28504)
- 业经(26944)
- 融(26385)
- 金融(26385)
- 财经(22681)
- 经济研究(20941)
- 经(19360)
- 问题(19034)
- 业(18387)
- 技术经济(17505)
- 现代(15884)
- 理论(15485)
- 财会(15133)
- 图书(15048)
- 科技(14959)
- 商业(14501)
- 实践(13993)
共检索到455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杨 张力 张大红
以林业企业的特点为切入,对林业企业的资信评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建立林业企业资信评级体系的相关建议:一是必须由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二是加快建设地方性林业电子信息数据库。三是加强对评级工作的宣传,四是加强林业企业信息披露等。
关键词:
林业企业 资信评级 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象 余思勤
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工作在我国开展了近10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人民银行也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该项工作,为了确保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针对我国在借款企业资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供相关机构参考。
关键词:
借款企业 资信评级 问题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建淼
从1988年开始,各地、各级评估机构就一直在利用各自所有的评级信息开展对企业的资信评级业务,而且企业资信评级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从杭州资信评估情况而言,从1992年12成立至今,公司紧紧依靠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积极实践,努力创新,探索出了一套供需市场联合的评估模式,顺应杭州市和浙江省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评级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于晓颖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修年
本文从企业资信评级的意义、作用、特点出发,总结了我国企业资信评级的基本程序,结合当今世界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三种格局,描述我国企业资信评级行业产生、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执业人员整体素质,设计、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我国企业资信评级行业管理、培育资信评级市场的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灵跃
温州市企业资信评级市场项目,既是温州市人民政府信用建设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民银行总行按市场化要求在浙江省建设的资信评级市场的试点项目。本文总结了温州市发展企业征信评级市场的情况,分析了对政府信用建设、企业、金融界的现实作用,并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温州 资信评级 金融生态 实践与探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1.整体综合评价模型 企业资信评级涉及到企业素质、盈利能力、偿还能力、经营效率、发展前景、资金信用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都要用多个指标才能完整地表现,因此最后用来进行企业资信评级的往往是20个左右的指标,而要对如此多个性质、内容、量纲皆不相同的评价指标反映出的企业资信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企业的资信等级——综合的单一指标值,就必须采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温智良
当前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下是约束其间接融资的主要障碍,而信息不对称和信贷机构对中小企业内部评级方法的缺陷是主因。本文将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视角,分析现行信贷机构内部评级的缺陷及成因,同时对开展区域企业外部评级的相关问题作些探讨,并就规范与发展企业资信评级的问题提出若干改进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资信评级 改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清波
本文在论述开展企业资信评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企业资信评估涉及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即影响企业资信状况的因素、企业资信级次的划分和资信级次的评定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企业 资信 评估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冯勋 李俊生 张彦华 王军
在比较分析中美资信评级产生的背景、业务范围、评级方式及评级机构的收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信评级情况,提出建立我国资信评级模式的思路和方法,即建立以市场驱动为主体的资信评级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的的信用评级机构体系;扩大信用评级范围,促进评级机构业务多元化;推进评级结果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
资信评级 比较分析 资信评级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娜 巢来春
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刚刚起步,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实际操作,都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资信评级是一个模糊性的问题,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构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模型,对中小企业资信评级的软件开发提出一定的专业需求,发展了评级理论,并指导评级的实践。
关键词:
资信评级报告 模糊评判 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明
随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创新其应用手段是实现这一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群体特点,对开展信用评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有关建议,并为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相关操作办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体系 信用评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仓单质信能够有效控制VMI运作中的信用风险,但随着实践深入,仓单质信的风险逐渐显露。基于客户资信风险、仓单风险、银行风险都与信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仓单质信的供应链企业资信评级体系。研究表明:通过构造指标要素,分析评级指数设定、信用等级平均累计违约率统计以及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实现信贷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正彦 安小雪
资信评级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原因所在。因投资者利益与筹资者利益的对抗、收费模式的变更及松散的外部监管引发了资信评级的利益冲突。利用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因素后,得出应从监管者和评级机构方面着手,化解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结论。
关键词:
资信评级 利益冲突 博弈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