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8)
2023(5338)
2022(4634)
2021(4276)
2020(3607)
2019(8571)
2018(8285)
2017(17984)
2016(9113)
2015(10442)
2014(10415)
2013(10500)
2012(9676)
2011(8890)
2010(8807)
2009(8262)
2008(8282)
2007(7476)
2006(6591)
2005(5915)
作者
(25096)
(21367)
(21133)
(19899)
(13665)
(10098)
(9889)
(8191)
(8052)
(7627)
(7169)
(7109)
(6746)
(6726)
(6656)
(6518)
(6215)
(6145)
(6119)
(6005)
(5237)
(5155)
(5076)
(4858)
(4742)
(4716)
(4604)
(4370)
(4269)
(3999)
学科
(50977)
经济(50930)
(30439)
方法(30193)
管理(28315)
数学(27700)
数学方法(27618)
(22547)
企业(22547)
(22159)
贸易(22150)
(21519)
(15192)
(11415)
中国(11061)
(8716)
市场(8595)
(8303)
农业(8006)
(7919)
金融(7919)
业经(7800)
地方(7795)
出口(7446)
出口贸易(7446)
(7446)
(7421)
财务(7418)
财务管理(7403)
(7170)
机构
大学(141250)
学院(140732)
(74635)
经济(73706)
管理(58378)
理学(51305)
理学院(50899)
管理学(50337)
管理学院(50098)
研究(42722)
中国(34602)
(32512)
(27567)
财经(27230)
经济学(25018)
(25003)
经济学院(22992)
财经大学(20590)
(19919)
科学(19752)
中心(19671)
(19262)
(18943)
(18086)
商学(18060)
商学院(17894)
业大(17844)
研究所(17486)
北京(17244)
经济管理(17201)
基金
项目(90216)
科学(73269)
基金(70547)
研究(66402)
(59461)
国家(59045)
科学基金(52304)
社会(46672)
社会科(44713)
社会科学(44703)
基金项目(36696)
自然(32785)
(32272)
自然科(32168)
自然科学(32164)
自然科学基金(31667)
资助(30964)
教育(30908)
(26704)
编号(25086)
(22507)
教育部(20599)
人文(20162)
国家社会(20107)
重点(19377)
成果(19242)
(18698)
大学(18369)
(18355)
社科(18117)
期刊
(75091)
经济(75091)
研究(42613)
(23730)
中国(21551)
管理(21069)
(17233)
金融(17233)
学报(16675)
科学(16110)
(15985)
(15817)
财经(14982)
经济研究(14218)
大学(14008)
业经(13623)
国际(13579)
学学(13575)
(12785)
问题(12365)
农业(10490)
技术(10273)
商业(9739)
世界(8906)
统计(7857)
技术经济(7789)
理论(7722)
(7501)
贸易(7501)
(6934)
共检索到206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龙珠  耿玉德  
文章建立了我国林业产品贸易与劳动市场调整关系之间的非参数模型,采用变窗宽局部线性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林业劳动市场调整成本与林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存在负向变化关系,即林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林业贸易变动带来的劳动力调整。林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也有利于降低劳动市场调整成本,但林业产品需求的明显变动和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都抬高了劳动市场调整的成本。此外,大部分变量参数随时间序列都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选择非参数估计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娟  万璐  唐珮菡  
在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深入开展的同时,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波动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通过推导基于垄断竞争的劳动需求模型、利用我国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市场波动是否加剧,并进一步考察贸易开放对两个产业部门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当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价格上升(或降低)1%时,高技术部门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65%-0.272%,而低技术部门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58%-0.260%,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比低技术部门更富有弹性,意味着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者将面临增大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进一步地,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加剧将在贸易开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江梅  
根据1981年至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中国林产品进口贸易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林产品进口贸易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产品进口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林产品进口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林产品进口是林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林业经济增长不是林产品进口的Granger原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杨河清  
在中国,消除劳动市场性别歧视一直是政府和社会的导向,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女性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低,薪酬明显低于男性;职业发展和培训晋升的机会远低于男性;纵向和横向的劳动时间远低于男性。政府干预与工会组织作为影响消除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作用的两个重要指标,面对市场本身运行的待完善性,有必要用国家公共资源和手段进行调节干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爱文  
一、劳动市场机制成长的阶段特征劳动市场在我国重新萌生是从劳动制度改革发端的.八十年代初,我国的劳动市场机制主要作用于传统劳动制度的边缘地带.而且处于不规则的运行状态,企业作为市场的需求主体地位尚未形成,国营企业未从传统体制中得到"放权"与"放利"的松绑,和市场关系密切的民营经济尚未形成气候.这一时期虽然有了劳动市场的组织机构——以介绍职业为己任的劳动服务公司.但这套组织机构很不完善.另一方面,和劳动市场配套的职业培训体系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凯  
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工资、就业、以及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的阐述,论证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从中得到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昕  牛蕊  李磊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采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间服务投入和中间产品贸易对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间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劳动力使用存在替代和促进两种相反的作用。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替代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投入。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分工升级,从而增加对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和中间产品进口的减少总体上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而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则会加强中间产品贸易对于高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昕  牛蕊  李磊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采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间服务投入和中间产品贸易对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间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劳动力使用存在替代和促进两种相反的作用。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替代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投入。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分工升级,从而增加对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和中间产品进口的减少总体上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而中间服务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琴  何志全  王兴蕾  
一般来说,劳动纠纷大多是劳动者(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与用人单位产生分歧所引发的。用人单位之所以在用工过程中采取违法行为,主要与其考虑劳动成本连同深受"经济人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规则影响和追求密切相关。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侵害自己正当利益时,大多都不能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健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理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少晔  应瑞瑶  
在将样本期1993-2008年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贸易开放收入分配效应,并采用省际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贸易开放与行业间工资差距在整个时期内表现为倒"U"型关系,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贸易开放显著缓解了工资不平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磊  谢建国  张二震  
在一般均衡框架内构建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采用我国和160个国家(地区)间14年的进口贸易数据,研究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每提升1%,将引起进口下降1.97%~4.61%。这主要是由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以非消费品为主和进口企业融资严重依赖内源性融资导致的,因此在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改革中,应辅以刺激居民消费性进口需求和多元化企业进口融资渠道等政策措施,以稳定我国进口贸易规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盛基  吕康银  徐雄彬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政策措施之一,其建立与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各省市、自治区失业率的政策效果,结果显示,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产生影响,而大部分省份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不显著;若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0%时,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海云  尹恒  龚六堂  
本文针对我国不完全的劳动市场,建立了一个短视—搜寻模型,目的是要说明,第一,虽然政府直接干预下的就业率高于无政府干预的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率,但是后者的社会总福利水平高于前者,而且,无政府干预情形下失业者的福利水平不会低于政府干预时在低工资岗位上的就业者的福利水平。这说明政府直接干预劳动市场虽然有可能降低失业率,但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损失,也不利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第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地方保护政策妨碍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造成城市居民一般占据了工资较高的岗位,农村居民一般只能找到工资较低的岗位。这种匹配过程达到的劳动市场均衡,虽然有可能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失业率,但不是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慧卿  周国富  
笔者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的地区差异与产业差异,对我国劳动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改革以来,劳动市场地区分割已明显减弱,但产业分割仍然严重;工业部门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和体制门槛,传统服务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政策模拟显示,劳动市场一体化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