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0)
- 2023(14710)
- 2022(12871)
- 2021(11935)
- 2020(10018)
- 2019(22956)
- 2018(22774)
- 2017(44825)
- 2016(24274)
- 2015(27403)
- 2014(27216)
- 2013(26996)
- 2012(25159)
- 2011(22854)
- 2010(23342)
- 2009(21535)
- 2008(21146)
- 2007(18854)
- 2006(17066)
- 2005(15291)
- 学科
- 济(117791)
- 经济(117675)
- 管理(73999)
- 业(69239)
- 企(57799)
- 企业(57799)
- 方法(45321)
- 数学(39196)
- 数学方法(38688)
- 农(28145)
- 财(27640)
- 中国(27520)
- 地方(26772)
- 业经(24742)
- 学(22688)
- 制(20402)
- 农业(18650)
- 贸(18177)
- 贸易(18168)
- 易(17537)
- 务(17334)
- 财务(17262)
- 财务管理(17226)
- 环境(16501)
- 理论(16427)
- 企业财务(16348)
- 地方经济(16324)
- 和(16212)
- 银(16139)
- 银行(16106)
- 机构
- 学院(352311)
- 大学(352221)
- 济(153185)
- 经济(149961)
- 管理(140979)
- 理学(121069)
- 研究(120985)
- 理学院(119797)
- 管理学(117927)
- 管理学院(117301)
- 中国(90954)
- 京(75106)
- 科学(71459)
- 财(69989)
- 所(60785)
- 财经(55203)
- 研究所(54608)
- 中心(54195)
- 江(52714)
- 农(52010)
- 经(49941)
- 业大(48718)
- 北京(48175)
- 经济学(46322)
- 范(45690)
- 师范(45359)
- 院(43471)
- 州(42474)
- 经济学院(41381)
- 财经大学(40678)
- 基金
- 项目(230989)
- 科学(182485)
- 研究(172254)
- 基金(167626)
- 家(144064)
- 国家(142857)
- 科学基金(123453)
- 社会(109821)
- 社会科(104191)
- 社会科学(104167)
- 省(89815)
- 基金项目(88537)
- 自然(78719)
- 教育(78042)
- 自然科(76825)
- 自然科学(76813)
- 自然科学基金(75417)
- 划(74540)
- 编号(70258)
- 资助(69784)
- 成果(57835)
- 部(51370)
- 重点(51221)
- 发(50363)
- 课题(48350)
- 创(47519)
- 国家社会(44658)
- 教育部(44488)
- 创新(44252)
- 人文(43950)
- 期刊
- 济(178352)
- 经济(178352)
- 研究(112011)
- 中国(64267)
- 管理(53811)
- 财(53462)
- 学报(49565)
- 农(47622)
- 科学(47362)
- 大学(38132)
- 学学(35907)
- 教育(35744)
- 融(33792)
- 金融(33792)
- 农业(32798)
- 技术(30815)
- 经济研究(28805)
- 业经(28451)
- 财经(27778)
- 经(23912)
- 问题(23297)
- 技术经济(19070)
- 理论(17816)
- 贸(17231)
- 图书(17099)
- 现代(16683)
- 业(15937)
- 商业(15924)
- 实践(15887)
- 践(15887)
共检索到53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盛见
产业整合与产业分化是重要的经济现象,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产业整合与分化规则、模式和进程的影响。文章利用1949~2015年统计资料对我国林业产业整合与分化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林业产业经历了显著的政策性整合与分化进程,而政策干预性分化和技术进步性分化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林业产业增长过程,分化的主要特征是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组织结构调整,特别是企业数量的大幅度减少等。其中,技术进步性分化主要在于人造板材对原木木材的替代产品增加等方面。此外,从1995~2015年数据分析,林业基础建设投资和林业总产值之间产出弹性系数为0.76,林业产业存在投资占产值比例逐渐提高的显著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分析和比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其调控产出和通胀的能力;价格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没有提高其调控产出波动的能力,但是却较大幅度提高了其调控通胀的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从调控作用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加强经济政策调控力度及其协调配合是发挥经济政策作用和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研究这个问题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政策,调控力度,目标,协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龙 刘金全
利用2007—2018年的宏观数据,基于总量和结构视角,运用MS-VAR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在经济适速增长阶段,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和税收都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结构上看,教科研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2)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和税收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结构上看,教科研支出、投资性支出、增值税和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消费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冲击效应。为此,国家既要对特定产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要对具体行业实行结构性优化。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总量调控 结构优化 时变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申晓勇 武力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国防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既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安危,又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国防工业是大国重器。本文结合大国国情,探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不同时期国防工业对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深化对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大国发展道路的内涵,以期为推动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国 中国国防工业 工业化 互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旭
本文分析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及存在问题,通过探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目标及其政策搭配,提出了世界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首要目标不应是经济高增长而是国际收支平衡,世界金融危机时期应实施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内外均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危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时旺
一、地方经济调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的同志把地方经济调控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层次,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们都属于国家政权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但从经济运行层次看,它属于中观调控。这种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调控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2015年货币政策偏于宽松,突出表现为超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创造合理的流动性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但是超预期的信贷对经济刺激效果下降;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产业结构矛盾;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助涨助跌;部分信贷资金参与套利套汇的"财务游戏";频繁的降准降息向外界传递错误信号,加大资本外流压力。展望2016年,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调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为强调"灵活适度",灵活运用调整基准利率传递央行货币政策信号,灵活降准以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灵活运用结构性金融工具补充流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山市财源建设研究"课题组 苏铁成 李杰刚 李志勇 张硕 苗婧
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也是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隆起力量。在河北沿海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鲜明地突出唐山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增强唐山市在各级政府、投资者和人民群众中的认可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新常态下保证宏观杠杆稳步下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门限变量,构建了包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杠杆在内的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T-SVAR)模型,研究高低两种政策不确定性区制下我国需求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供给端金融改革政策对宏观杠杆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三种政策均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且在中长期内均出现逆转,区别在于,虽然货币政策对宏观杠杆的短期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但当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快速攀升时,其调控效果会略微降低,而此时财政政策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有效平抑过高的杠杆率增速,且在长期依旧保持一定的调控效果。因此,央行在对宏观杠杆进行调控时应依据各政策调控效应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搭配使用,同时通过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优化融资结构,为实现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最大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杠杆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敏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的一项关键性任务。笔者认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包括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制度改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实现产业对接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力,此以上三个因素构成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完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济凝聚力以及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控政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 动力机制 调控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抑制经济过热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物价时各自的效力。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控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有效的,其中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康绍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基于我国国情,各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也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差距过大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成三地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财税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该区域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缩小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经济差距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杰
本文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政策调控的取向、时机、重点、力度的建议:控制通胀比较紧迫,稳定增长的时间安排比较重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最为突出;宏观调控政策要统筹兼顾,具有统一性和全局观;加强价格调控和资源价格改革,促进消费和生产物价指数平稳可控;中期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长期推动人民币结算;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扶持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严格完成今年节能减排任务;推动进口便利,降低人民币中期升值速度,区域合作抵抗外部风险。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调控研究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