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9)
- 2023(8298)
- 2022(6798)
- 2021(6314)
- 2020(5254)
- 2019(11924)
- 2018(11764)
- 2017(22209)
- 2016(12076)
- 2015(12888)
- 2014(12532)
- 2013(12241)
- 2012(10943)
- 2011(9727)
- 2010(9677)
- 2009(8962)
- 2008(8875)
- 2007(7601)
- 2006(6760)
- 2005(5912)
- 学科
- 济(53716)
- 经济(53659)
- 业(36638)
- 管理(35434)
- 企(32771)
- 企业(32771)
- 方法(21315)
- 数学(18767)
- 数学方法(18662)
- 业经(15819)
- 财(14503)
- 制(14149)
- 农(13922)
- 中国(12319)
- 体(11124)
- 产业(11050)
- 地方(10450)
- 技术(9867)
- 体制(9715)
- 贸(9578)
- 贸易(9576)
- 易(9311)
- 学(9148)
- 农业(9122)
- 结构(8407)
- 务(8261)
- 财务(8256)
- 财务管理(8240)
- 银(8166)
- 银行(8130)
- 机构
- 学院(168381)
- 大学(167773)
- 济(75937)
- 经济(74828)
- 管理(67483)
- 理学(59289)
- 研究(59176)
- 理学院(58663)
- 管理学(57911)
- 管理学院(57597)
- 中国(43578)
- 科学(36468)
- 京(35017)
- 农(33822)
- 财(33816)
- 所(29891)
- 业大(29114)
- 研究所(27454)
- 农业(26675)
- 财经(26402)
- 中心(25959)
- 江(24765)
- 经(24049)
- 经济学(23340)
- 北京(21726)
- 院(21447)
- 经济学院(21222)
- 范(19702)
- 财经大学(19692)
- 经济管理(19628)
- 基金
- 项目(118779)
- 科学(94282)
- 基金(87807)
- 研究(82132)
- 家(78843)
- 国家(78196)
- 科学基金(66875)
- 社会(55419)
- 社会科(52891)
- 社会科学(52879)
- 基金项目(47312)
- 省(47210)
- 自然(43705)
- 自然科(42708)
- 自然科学(42694)
- 自然科学基金(42015)
- 划(39306)
- 教育(36687)
- 资助(34246)
- 编号(30214)
- 重点(27136)
- 发(26607)
- 创(26107)
- 部(26023)
- 创新(24397)
- 国家社会(23794)
- 科研(22868)
- 计划(22664)
- 业(22604)
- 成果(22496)
共检索到243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少鹏 腾格尔 朱洪革
基于2003—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以林业总产值、森林管护面积、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作为衡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但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过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林区改革绩效产生抑制效应;林业财政投资额对林业总产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对森林管护面积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业工作站数量对森林管护面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工作顺利进展,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曾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尽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弊端表现得愈发突出,致使林业产业效益低下。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依据相关理论,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遵循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磊 罗玉辉 李鲁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部门渐进式改革带来所有制结构显著变化,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其中,通过减少偏向国有部门的政策扭曲和制度壁垒,要素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配置效率和产出水平明显提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利用1985-2015年省级层面的工业分行业数据,以产业结构合理化度量工业部门结构变迁,并检验国有部门改革的结构变迁效应,结果表明:国有部门改革通过要素配置、生产效率、所有制结构三个方面的结构效应作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而且在经济衰退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要高于经济繁荣期。因此,应充分认识和释放国有部门改革的结构效应红利,并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部门改革的内生动力,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
国有部门改革 产业结构升级 结构变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王非 陈丽荣
通过测算2003~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指数Z及产业结构贡献份额指数Z',对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主要结论:2003~2013年Z值与Z'值均大于零,反映了期间林区产业结构效益较好,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2005~2010年Z值与Z'值的变动趋势始终保持很高的一致性水平,说明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对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03~2004年Z值和Z'值的变动趋势是相反的,Z值上升,Z'值下降,说明技术进步因素对改善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为重点国有林区充分应对全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慧 张海鹏 徐晋涛
【目的】基于重点国有林区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劳动力就业行业、部门以及区域的变化,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考察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结果】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林区内劳动力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就业区域也不断向外扩展。其中,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通过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和国有部门就业比重的上升;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对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就业有促进作用;加工企业转制,明显推动劳动力从国有部门流向非国有部门;一次性安...
关键词:
重点国有林区 改革 就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微 修长柏 娄伯君 李旭东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是当前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特别是对于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指标的分解,阐明林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内蒙古国有林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向华 耿玉德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集中度、效率和绩效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数据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说。结果显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符和传统的市场力量假说,市场集中对森工企业市场绩效和管理效率有积极地影响,同时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也提高了森工企业的市场绩效。
关键词:
市场力量假说 效率结构假说 X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月华 石峰 彭华福
8年来,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坚持进行林区经济改革,其阶段性成果:森林资源增加,林区经济增长,林区就业充分,职工收入增加,林区社会发展。清河模式的内涵:政企分离,创新林区行政管理体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及社会事业经营方式。清河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解决了政企不分、企资不分、企社不分与企业冗员问题。其改经验对国有林区改革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清河模式 成效 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春雨 陈丹阳
国有林区林业职工社区的发展是国有林区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而民生改善是国有林区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国有林区改革的难点。文章从林业职工社区建设的相关要素出发,选取多个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以及对其进行指标权重的分析,发现林业职工社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林业职工 社区评价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翟绪军 臧佳微 张琦
文章在林业供给侧改革政策指导下,探寻伊春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认为应以"森林旅游+"的发展模式为主,在提高林业生态服务有效供给能力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培养林业比较优势产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解决当前伊春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雷同、产业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大明 李波
正确认识货物和劳务税调节产业结构的机理,充分发挥货物和劳务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功能,建立与所得税相互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体系,是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升级 货物和劳务税 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海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在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系列税制改革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税制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昊
本文从武汉市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分析了深化教育改革对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武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在优先发展教育的驱动下,实现从以"招商引资"为主、"技术创新"为辅,转向以"技术创新"为主、"招商引资"为辅的战略转型。这就要求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驱动手段,在完善市教育财政预算核算制度、创建市单位子女教育公积金制度、创建市义务教育财政券制度、加大部、市共建高校力度和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武汉市 产业结构 教育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万志芳 付崇强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参考数据,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析得出了林业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林区的主导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系统分析了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影响林业产业转型最显著的因素;多种经营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化水平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增长率和林业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下经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各因素协同作用等加快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