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96)
2023(21392)
2022(18414)
2021(17026)
2020(14495)
2019(33067)
2018(32714)
2017(62215)
2016(34219)
2015(38306)
2014(38232)
2013(37760)
2012(35244)
2011(31964)
2010(32053)
2009(29547)
2008(29073)
2007(26169)
2006(22891)
2005(20334)
作者
(103180)
(86397)
(85683)
(81303)
(54656)
(41565)
(38880)
(33876)
(32733)
(30938)
(29243)
(29112)
(27492)
(27238)
(26693)
(26673)
(26183)
(25536)
(24767)
(24748)
(21662)
(21181)
(21079)
(19647)
(19401)
(19211)
(19181)
(19136)
(17530)
(17225)
学科
(141360)
经济(141206)
管理(95025)
(93885)
(74816)
企业(74816)
方法(62738)
数学(54412)
数学方法(53715)
(41383)
中国(39140)
(35084)
地方(32746)
业经(32176)
(31980)
农业(28288)
(26170)
贸易(26154)
(25471)
(25299)
理论(21927)
(21862)
技术(21814)
(21783)
财务(21773)
财务管理(21722)
银行(21692)
环境(21531)
(21340)
(21149)
机构
大学(491057)
学院(489836)
(193822)
经济(189585)
管理(187549)
研究(170323)
理学(162016)
理学院(160104)
管理学(156981)
管理学院(156119)
中国(126428)
科学(109249)
(105643)
(92623)
(88286)
(88088)
研究所(80577)
业大(79604)
中心(78194)
(73973)
农业(72895)
财经(70286)
北京(66752)
(65163)
师范(64370)
(63871)
(61397)
(59595)
经济学(58131)
(53591)
基金
项目(335231)
科学(260692)
基金(240837)
研究(237322)
(213511)
国家(211717)
科学基金(179282)
社会(147751)
社会科(139936)
社会科学(139898)
(132524)
基金项目(127448)
自然(119259)
自然科(116474)
自然科学(116438)
自然科学基金(114318)
(112081)
教育(109340)
资助(99989)
编号(96169)
成果(77787)
重点(75998)
(73753)
(72584)
(69036)
课题(67049)
科研(64844)
创新(64522)
计划(63172)
大学(61200)
期刊
(212549)
经济(212549)
研究(140295)
中国(96145)
学报(87506)
(84437)
科学(76977)
管理(67387)
(66923)
大学(64558)
学学(61050)
农业(57301)
教育(52917)
(43623)
金融(43623)
技术(42279)
业经(36722)
财经(33816)
经济研究(33667)
(29890)
(29023)
问题(28381)
图书(25590)
(24959)
科技(24452)
技术经济(23770)
统计(23702)
业大(22706)
理论(22248)
商业(22036)
共检索到72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珍  商迪  赵荣  刁钢  秘天仪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珍  商迪  赵荣  刁钢  秘天仪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朗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估测城市贫困人口数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贫困线标准及贫困人口分母指标的选用,对1997年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区城市贫困人口数量作了估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王璇  
文章利用西南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20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基于多维贫困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人口扶贫认可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人口对扶贫的综合认可度为92.43分,其中对村庄总体变化的认可度最高,对家庭整体变化的认可度最低,对脱贫退出的认可度居中;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贫困程度、家庭收入增长情况,产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政府扶持力度、帮扶责任人工作力度、村两委干部素质等因素显著影响贫困人口对扶贫的认可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停  李卓  赵梦媛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裕  王璇  
通过对山西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18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研,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其中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对帮扶措施的满意度最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及退出精准度是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海洁,关士续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on the poor in Harbi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tuation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poor with that of their parents, and the situation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oor with their children.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parents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poor, 55 6% are also poor; and that among the children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oor, 65% are also poor, which means there is significan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among the urban poor.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is that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poor and that of their parents are homogeneous to a large degree, as are the occupations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oor and those of their childre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homogeneity in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 of the urban poor and their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学敏  
贫困县通过产业扶贫的各种举措使扶贫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扶贫产业体系或集群,这对于贫困户增收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产业的发展其意义甚至已远超扶贫本身。扶贫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诸如产业低端化、产业链条短、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等。为此,必须要把服从于脱贫攻坚短期目标的扶贫产业长期化,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各种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维和市场的思维,以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万钧  
脱贫与贫困人口的消费周万钧一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消费关系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至1:1.71,1994年又扩大到1:2.6。如果把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傅新红  
本文基于对四川、贵州、重庆的21个少数民族国家扶贫重点县的67个样本村的调查,从村级发展环境的角度运用有序Probit分析了影响样本村返贫程度的因素。分析表明,村级自然条件是影响返贫的最主要因素,经济条件是影响返贫的重要因素,村级社会条件中的医疗条件对返贫程度影响显著。提出了在民族贫困地区建立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贫困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善贫困村医疗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张德伟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量县域金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多维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对多维贫困减缓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存在,且直接作用强于间接作用;经济增长效应强于收入分配效应;对消费贫困的影响大于医疗贫困与教育贫困。因此,应提高贫困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创新县域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加速推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减缓多维贫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红  
在能力贫困范式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产权分析方法,对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进行了产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城市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的影响,指出,导致城市贫困的各种原因正是通过影响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影响了贫困人口的产权维护能力,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