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2)
2023(8622)
2022(7000)
2021(6198)
2020(5025)
2019(11035)
2018(10597)
2017(19896)
2016(11001)
2015(11354)
2014(11013)
2013(10713)
2012(9939)
2011(8853)
2010(8419)
2009(7595)
2008(7471)
2007(6373)
2006(5393)
2005(4627)
作者
(35559)
(30276)
(29923)
(28155)
(18962)
(14957)
(13179)
(11836)
(11292)
(10493)
(10486)
(10011)
(9944)
(9585)
(9547)
(9363)
(9102)
(8909)
(8600)
(8548)
(7944)
(7346)
(7015)
(6848)
(6684)
(6655)
(6600)
(6482)
(6171)
(6162)
学科
(39664)
经济(39618)
管理(30401)
(29971)
(23204)
企业(23204)
方法(19458)
数学(17475)
数学方法(17322)
(12923)
(11711)
(11198)
中国(9770)
环境(9383)
(8867)
贸易(8867)
(8666)
业经(8578)
农业(8071)
技术(7831)
(7370)
财务(7360)
财务管理(7349)
(7097)
企业财务(7095)
(6711)
(6694)
银行(6656)
(6555)
金融(6554)
机构
大学(156075)
学院(155896)
(60260)
经济(59215)
研究(57455)
管理(56691)
理学(50616)
理学院(49986)
管理学(48886)
管理学院(48641)
(42768)
科学(41495)
中国(40549)
农业(34685)
业大(34355)
(32139)
(31233)
研究所(29530)
(25766)
中心(25391)
农业大学(23305)
财经(21737)
(21669)
(20865)
(20056)
(19562)
北京(19281)
科学院(19174)
经济学(19053)
(19051)
基金
项目(120072)
科学(93158)
基金(89559)
(84596)
国家(83966)
研究(74132)
科学基金(69572)
自然(49658)
社会(48695)
自然科(48558)
自然科学(48538)
基金项目(48375)
自然科学基金(47720)
(46770)
社会科(46337)
社会科学(46321)
(40838)
资助(35358)
教育(32459)
重点(28002)
计划(27027)
(25540)
(25391)
(25354)
编号(25015)
科技(24687)
科研(24488)
创新(24093)
(23082)
国家社会(21441)
期刊
(56141)
经济(56141)
学报(40956)
(37404)
研究(36177)
科学(33268)
大学(28670)
学学(28126)
中国(26615)
农业(25308)
(18957)
管理(17902)
(14289)
业大(12622)
(11859)
金融(11859)
(10580)
农业大学(10515)
财经(10434)
经济研究(10212)
业经(9826)
科技(9720)
林业(9137)
技术(9063)
(8887)
资源(8346)
问题(7881)
教育(7771)
中国农业(7566)
自然(7498)
共检索到20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勤  傅欣蕾  陶晓  徐小牛  
氮素转化是维持土壤氮有效性的重要生态过程,为了探讨林下生草对园林绿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及邻近的环城公园西山景区选择不同绿地,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了表层土壤(0–30 cm)氮素矿化势,比较了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可溶性氮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地生草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的容重(P 0.05);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全氮和溶解性有机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林下生草显著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生草绿地氮素净矿化势平均值为85.99μg·(kg·d)–1,高于不生草绿地的15.6%,林下生草虽对净硝化势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提高了土壤净氨化势。可见,绿地生草显著改变了土壤氮素转化性质,促进了氨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碧青  张黎明  毛艳玲  张金彪  邢世和  
以相似地形条件、相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的两个品种(黄旦和福云6号)茶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H2O(室温)、H2O(70℃)和KCl(2 mol.L-1)3种提取方法研究两个品种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茶园不同土层3种提取方法的土壤SON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SON含量大小均表现为:KCl(2 mol.L-1)>H2O(70℃)>H2O(室温);H2O(室温)、H2O(70℃)、KCl(2 mol.L-1)提取测定的黄旦和福云6号茶园上层(0-15 cm)土壤SON含量分别比下层(15-30 cm)高9.62%、17.93%、11.64%和36.57%、46.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红玲  李世清  金发会  邵明安  
【目的】淹水培养法提取态可溶性有机氮在评价土壤供氮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研究黄土高原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10种农田土样起始可溶性有机氮(SON)、矿质氮(Nmin)及间歇浸提长期淹水培养期间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累积量、易矿化和难矿化氮素矿化势(分别ND和NR表示)及其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分析SON在评价土壤供氮能力中的作用与效果。【结果】供试土样起始SON平均为23.9mg·kg-1,是起始可溶性总氮的28.8%、全氮的2.4%。淹水培养提取态可溶性氮(TSN)中,SON所占比例更高,几乎与铵态氮相当。经过217d淹水培养,浸提出的SON平均为118.1mg·kg-1,占TSN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珍兰  张海伟  胡承孝  何宽信  谭启玲  孙学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钼氮配施对烟叶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钼氮配施对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在低氮水平下(N1,0.06 g/kg),施钼降低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且在钼水平为0.3 mg/kg时达到显著水平;在N2(0.24 g/kg)和N3(0.42 g/kg)水平下,施钼有提高叶绿素a、b含量的趋势;施氮显著影响团棵期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3个氮水平下,施钼均有提高烤烟团棵期叶片光合速率(Pn)的趋势。钼氮配合对烤烟成熟期中上部叶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N2水平下,施钼增加了烤烟成熟期上、中、下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合理的钼氮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燕  于辉  张欢  周志勇  
【目的】研究施氮对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糖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为了解油松林土壤有机质的内在转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山西省太岳山自然保护区进行氮肥试验,于每年5月向油松林地表施用硝酸铵(NH_4NO_3),使样地的施氮水平分别为0(对照),5,10,20,40 g/(m~2·年),依次简称N_0、N_5、N_(10)、N_(20)、N_(40),测定不同处理表层(0~10 cm)和底层(1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糖,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微生物活性以及代谢熵,并分析了油松林土壤可溶性糖与有机碳,全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微生物活性以及代谢熵的相关性。【结果】表层(0~10 cm)土壤中,与对照(N_0)相比,N_5、N_(10)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N_(20)、N_(40)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底层(10~20 cm)土壤中,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表层(0~10 cm)土壤中,与对照(N_0)相比,N_5、N_(10)、N_(20)、N_(40)处理表层土壤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上升了81.67%,100.13%,127.73%,171.21%,土壤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鹏鹏  丛耀辉  徐文静  张玉玲  虞娜  张玉龙  
【目的】在氮肥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研究设施番茄生长期内土壤可溶性氮(矿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动态变化,评估可溶性氮在设施土壤中的作用,为设施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连续两年不施肥(CK)、不同施氮量(N0、N1、N2、N3)、单施有机肥(M)以及不同氮量配施有机肥(MN0、MN1、MN2、MN3)的设施番茄栽培的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氮肥与有机肥配施以及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期、休耕期土壤可溶性氮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在番茄生长期,与施用氮肥处理相比,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均能够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P<0.01),特别是提高了矿质氮的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馨逸  刘小虎  韩晓日  段鹏鹏  朱玉翠  齐文  
【目的】辽春10号和辽春18号小麦是常见的两个小麦品种,但是关于这两个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对维持土壤肥力的差异性方面还未知,因此探讨土壤中活性有机库(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在各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此来评价土壤活性有机库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以及转化。【方法】以不同品种盆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45 kg·hm~(-2)、N2:90 kg·hm~(-2)、N3:135 kg·hm~(-2)、N4:180 kg·hm~(-2)、N5:225kg·hm~(-2))的设定下,探究土壤活性有机库在小麦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小麦生育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畅迪  喻敏  萧洪东  王惠珍  谢海生  曾雪峰  
采用基质培养法,设自然光照条件下不遮荫和遮荫2个处理,每处理设不施硅和施硅2个硅水平,测定草坪草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施硅对草坪草耐荫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遮荫处理后,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升高。施硅后,遮荫处理与不遮荫处理的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减少。施硅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遮荫处理对脯氨酸影响较小。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低于矮脚虎,施硅和遮荫处理对海滨雀稗影响大于矮脚虎。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后草坪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而施硅后硅的沉积,促进了草坪草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学军  刘庆  陈印平  李玲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轻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菜地、果园、粮田和未利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现一定的差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值分别以粮田和菜地土壤最高,其含量分别为128.2 mg/kg与86.6 mg/kg,以未利用地土壤最低,分别为52.2 mg/kg和20.1mg/kg。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DOC/TOC)和可溶性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DON/TN)均以菜地土壤最大,分别为1.45%和9.62%,远高于其他三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影  李斌  柳东阳  姜桂英  申凤敏  刘世亮  
在生物炭与有机菌肥配施条件下,研究植烟土壤在生长期内土壤基础养分和可溶性碳(DOC)、氮(DON)含量的变化,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施相同化学肥料的基础上,设置CK(不施有机肥)、T1(生物炭)、T2(有机菌肥)、T3(生物炭菌肥)、T4(50%有机菌肥+50%生物炭)、T5(60%有机菌肥+40%生物炭)、T6(40%有机菌肥+60%生物炭) 7个处理。结果显示,各有机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作用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移栽后60 d的土壤铵态氮含量; T5处理则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硝态氮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T5处理显著提高了60 d速效磷含量,T2处理显著提高了60 d时土壤速效钾含量。T1和T3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旺长期(移栽后60 d)土壤DOC含量,T3处理的DOC/SOC比值达到最高(8. 31 mg/g)。T2处理土壤DON含量在90 d达到最高(57. 09 mg/kg),T5处理的土壤DON含量则在60 d最高(97. 98 mg/kg);与其他处理相比,T3、T4、T5和T6处理降低了移裁后90 d植烟土壤成熟期的芳香化指数(AI),提高了E2/E3值。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有机菌肥及60%有机菌肥配施40%生物炭施肥措施,最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含量,生物炭和生物炭菌肥施肥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碳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晓辉  任丽萍  张春荣  王金利  侯建宇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2+胁迫对不同茬期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重金属Cd2+胁迫剂量的加大,3茬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倒"N"形规律变化,即降-升-降的变化,这与重金属诱导下紫花苜蓿的防御机制有关。3茬紫花苜蓿的可溶性糖含量不同,依次是第1茬>第2茬>第3茬,3茬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含量不同:低浓度Cd2+下,第2茬>第1茬>第3茬;高浓度Cd2+下,第2茬>第3茬>第1茬。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苜蓿的收割,导致Cd流失,胁迫作用减弱或者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栋  钟远香  沈宏亮  
以1年生铁皮石斛为试材,研究了水分与光照互作对铁皮石斛生长、光合特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处理显著影响铁皮石斛植株的生长特性;基质含水量对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对叶绿素a/b影响不显著;光照强度对所有光合色素指标均影响显著;基质含水量、光照强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光照强度过高和过低均显著降低叶片的Pn、Gs、Tr;基质含水量、光照强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铁皮石斛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同一光照强度下,可溶性糖含量随基质含水量降低而显著升高,而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左文博  吴静利  杨奇  张嘉楠  刘桂茹  
本试验测定了北方冬麦区主推的22个冬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以及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并测定了各品种的抗旱性,尝试寻找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22个供试品种中,抗旱指数较高的品种有长6878、长4378、保麦9号、河农825、中旱110等;灌浆中期旱胁迫条件下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呈负相关,推测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旱胁迫条件下将根部形成的可溶性糖运输至穗部灌浆,弥补由于干旱造成的光合产物量的不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颐  杨佳玫  王玉平  卢志伟  王忠祥  崔晓闯  杨虹琦  
【目的】为了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以及实现卷烟原料的可用性。【方法】对贵州中烟6个原料基地上中2个部位片烟的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1)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下降,变化速度最快的醇化时期是醇化612个月。此时正好处于仓贮环境温度上升的阶段,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可加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的降解和转化。(2)不同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兴义库的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琳  张玉龙  金烁  王娇  魏岩岩  崔宁  魏巍  
【目的】研究沟灌、渗灌、滴灌3种灌溉模式下,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方法】灌溉模式设沟灌、渗灌、滴灌3种,进行长达10年的长期定位灌溉试验。对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保护地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分析其剖面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均呈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分布趋势;但灌溉模式间差异明显,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10cm、80—100cm土层为沟灌>渗灌>滴灌,10—80cm土层为渗灌>沟灌>滴灌;在0—100cm剖面各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沟灌>滴灌>渗灌,微生物量碳为滴灌>沟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