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4)
- 2023(10459)
- 2022(9320)
- 2021(8661)
- 2020(7342)
- 2019(16945)
- 2018(16972)
- 2017(32984)
- 2016(17774)
- 2015(20076)
- 2014(19947)
- 2013(20118)
- 2012(18117)
- 2011(16322)
- 2010(16125)
- 2009(14452)
- 2008(14007)
- 2007(12027)
- 2006(10344)
- 2005(8833)
- 学科
- 济(73285)
- 经济(73212)
- 管理(52006)
- 业(50742)
- 企(43128)
- 企业(43128)
- 方法(34303)
- 数学(29402)
- 数学方法(29072)
- 农(18829)
- 业经(17464)
- 中国(17148)
- 学(16545)
- 地方(15943)
- 财(15573)
- 理论(12373)
- 农业(12325)
- 技术(12321)
- 贸(12153)
- 贸易(12149)
- 和(12115)
- 产业(11966)
- 易(11760)
- 制(11387)
- 环境(11290)
- 务(10259)
- 财务(10196)
- 财务管理(10180)
- 划(9792)
- 企业财务(9617)
- 机构
- 大学(252183)
- 学院(251074)
- 管理(104512)
- 济(98035)
- 经济(95887)
- 理学(91607)
- 理学院(90650)
- 管理学(89151)
- 管理学院(88716)
- 研究(82353)
- 中国(57977)
- 京(53825)
- 科学(53088)
- 财(41337)
- 所(41029)
- 农(40315)
- 业大(39396)
- 研究所(37747)
- 中心(36715)
- 江(34871)
- 财经(34110)
- 北京(33899)
- 范(32786)
- 师范(32463)
- 农业(31745)
- 经(30955)
- 院(29968)
- 州(28941)
- 经济学(28199)
- 商学(26649)
- 基金
- 项目(179139)
- 科学(140310)
- 研究(130386)
- 基金(129000)
- 家(112116)
- 国家(111204)
- 科学基金(95920)
- 社会(80521)
- 社会科(76395)
- 社会科学(76376)
- 省(71069)
- 基金项目(69378)
- 自然(63625)
- 自然科(62086)
- 自然科学(62072)
- 自然科学基金(60938)
- 划(59187)
- 教育(58573)
- 编号(53253)
- 资助(53084)
- 成果(41879)
- 重点(39555)
- 发(38679)
- 部(38622)
- 创(37748)
- 课题(36087)
- 创新(35140)
- 科研(34159)
- 项目编号(33204)
- 大学(32978)
- 期刊
- 济(104820)
- 经济(104820)
- 研究(71147)
- 中国(42996)
- 学报(40018)
- 管理(37686)
- 科学(37359)
- 农(35850)
- 大学(29845)
- 财(29135)
- 学学(28036)
- 教育(26609)
- 农业(25803)
- 技术(22553)
- 业经(18472)
- 经济研究(16540)
- 融(16391)
- 金融(16391)
- 财经(15286)
- 图书(14345)
- 业(13688)
- 问题(13461)
- 科技(13449)
- 经(13018)
- 理论(12895)
- 技术经济(12532)
- 实践(11934)
- 践(11934)
- 现代(11639)
- 商业(11631)
共检索到350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关俊威
我国林下中草药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学者对其研究较分散,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国内部分从林下中草药资源、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方面进行分述;国外部分从林下中草药、林业产业链两个方面进行分述。在中草药产业方面,国外主要围绕药理进行研究,国内主要围绕介绍各地的中草药品种方面研究;在产业链方面,国外未有中草药产业链,只有林业产业链内容,国内有个别省的中草药产业链研究。最后,中草药产业链构建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需要根据多种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
林下中草药 产业链 研究综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关俊威
文章全面分析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中草药种植业GAP的标准,确定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源头的GAP基地、生产品种、生产企业的选择,提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运营的"龙头企业+特色规模生产+林户"和"医药公司+种植基地+科研单位+林户"的组织模式。
关键词:
林下中草药产业 GAP基地 组织模式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琳琳 曾慧 张佳明 艾庆辉 麦康森
以鲈鱼为实验对象,采用迷宫装置研究中草药单体及中草药复合剂对鲈鱼Lateolabrax ja- ponicus(Cuvier et Valencinnes)的诱食活性。结果表明,中草药单体的诱食效果比中草药复合剂诱食效果好。不同的中草药单体对鲈鱼的诱食效果差异明显,阿魏对其有显著的诱食作用,陈皮的诱食作用次之。同时发现鲈鱼对肉桂、白芷、山楂和大茴香有一定的趋避反应。不同的中草药复合试剂对鲈鱼的诱食效果差异较大,其中,中草药组合栀子+陈皮+阿魏对鲈鱼有显著的诱食作用,而中草药组合陈皮+栀子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鲈鱼 诱食剂 中草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 刘汉兰 陈浩
对中草药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固相微萃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样品 预处理中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联用技术在复杂体系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过程中显现出的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九生 乔雄梧 王静 秦曙
采用系统溶剂对杠柳等10种中草药进行提取,以叶片喷雾接虫法或浸渍法测定了粗提液对小菜蛾、菜青虫、菜蚜和棉铃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杠柳、烟草、狼毒、苦楝、百部、苦参提取液对供试一种或几种害虫有较强的毒杀或拒食活性,是重要的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杀虫植物品种。就4种害虫而言,所选中草药对小菜蛾、蔬菜蚜虫和菜青虫具有较高的活性,尤以对菜蚜的活性最高,但对棉铃虫活性较低。在石油醚、氯仿、乙醇和水4种提取溶剂中,乙醇是杠柳、狼毒等多数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有效提取溶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疆 郑凯妮 朱斐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受困于病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给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毒性较大,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严重污染水环境。中草药具有其安全、低毒、环保等特点,越来越为水产养殖界所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以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提高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免疫机能的作用,并在抗病毒、抗菌和抗寄生虫等方面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成活率。目前的研究趋势是从过去的复方制剂研究更多地向一种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免疫促进作用研究过渡,同时相关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有助于精准用药和降低成本,拓宽了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上的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疾病预防方法。
关键词:
水产保护学 中草药 水产 免疫 综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鉏超 张其中 罗芬
选用20种不同中草药,研究其不同浓度的水提物对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成虫、包囊和幼虫的离体杀灭实验效果。结果显示:0.1 g/L槟榔和乌梅对各个阶段的虫体均有杀灭效果,0.1 g/L大黄和黄芩1 h内对幼虫有杀灭效果,1.0 g/L浓度能杀灭成虫和包囊,表明槟榔、乌梅、大黄、黄芩的杀虫效果相对较好;贯众、乌药、枳壳等13种中药浓度达到10 g/L、50 g/L或100 g/L才具有一定杀虫作用,但效果不很显著;熟地黄、茯苓和黄芪即使浓度达到100 g/L时,也不能杀灭虫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春涛 陈霞 张其中 杨莹莹 朱成科 李超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郭晓玲
产业链之间的横纵整合已成为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发展模式。垂直整合是指通过兼并生产、分销等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外部交易内部化的经济目的。由垂直整合策略引发的反竞争效应和效率增进效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从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述近几十年来关于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主要动因,综合考察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正反双重效应及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社会福利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纵向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最后,在对已有文献总结凝练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的新视角,以促进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春晓 邹松岐 张志新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在对农业产业链内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业产业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评述。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价值链等方面,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链内涵、组织模式、运行绩效、产业链构建及整合等方面。通过分析农业产业链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试图为中国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运行绩效 整合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湖英 汤诗婕 肖国安
[目的]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的意义重大。通过对粮食产业链风险已有研究的梳理,从文献特征、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推动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的 733篇相关文献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主题的33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绘制出研究机构、作者、期刊以及高频关键词知识结构图谱。[结果](1)在时间序列上,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2)英文文献中载文最多的期刊是《FOOD CONTROL》,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国际作者间与机构间的学术交流较为紧密。中文文献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经济纵横》,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及吉林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机构间与作者间的学术联系较弱,尚未形成高产的作者群。(3)研究热点从单一农作物或企业为研究起点,再到全产业链与风险管理,粮食安全、供应链、风险分担等热点则成为最新趋势。(4)研究主要议题有粮食产业链风险、粮食产业链风险的治理机制、粮食产业链风险防范的政策保障等。[结论]相关研究数量随着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呈增长趋势,但研究成果与学术关注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合作网络不够紧密;未来应强化对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的基础研究、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的政农企合作机制研究和粮食产业链风险管理政策保障体系构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然
产业链的理论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论断以及马歇尔关于企业间协作的观点,并且西方的价值链理论和供应链理论也从微观层面和价值创造、企业管理的视角阐述了产业链价值增值的机理和企业间协作的内容,但是产业链理论却是在中国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到广泛研究。我国产业链研究起步于农业产业链,目前已经将产业链研究扩展到包括能源、移动通信、文化、建筑、服装、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会展旅游、现代物流等在内广泛的产业领域,同时我国学者还对产业链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链内涵、产业链类型、产业链运行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阳 宋良荣 阎奇冠
智能制造产业链重构成为各国抢占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战略主阵地,产业链金融能够“精准滴灌”智能制造产业链,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性难题。本文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开展了内涵、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分析。其中,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元宇宙、数据资产、数字平台、供应链控制塔以及数智化供应链。智能制造产业链的特征包括:智能制造产业价值链重塑,导致“微笑曲线”变“马脸曲线”;智能制造产业链的高数字化,导致新旧风险之间的转换。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科技与元宇宙产业链金融、产业链金融平台。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特征包括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重塑、产业链金融信用体系重塑以及产业链金融风险管控思维和方式重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 王凯
本文详细介绍了产业链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 ,着重分析了现有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 ,概述了国际上在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最新成果。作为一项关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综合性研究 ,本文对我国实施农业产业链管理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管理 理论 实践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