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3)
- 2023(8491)
- 2022(7223)
- 2021(6779)
- 2020(6005)
- 2019(13957)
- 2018(13398)
- 2017(26362)
- 2016(14362)
- 2015(16438)
- 2014(16717)
- 2013(16953)
- 2012(15793)
- 2011(13984)
- 2010(14477)
- 2009(14103)
- 2008(13550)
- 2007(12198)
- 2006(10419)
- 2005(9340)
- 学科
- 济(60068)
- 经济(60011)
- 管理(44861)
- 业(44546)
- 企(37339)
- 企业(37339)
- 财(31681)
- 方法(30148)
- 数学(27180)
- 数学方法(27002)
- 融(26473)
- 金融(26471)
- 银(24634)
- 银行(24610)
- 行(23685)
- 中国(23123)
- 务(17104)
- 财务(17081)
- 财务管理(17030)
- 制(16872)
- 农(16441)
- 企业财务(16283)
- 地方(15319)
- 财政(12928)
- 业经(12308)
- 贸(11666)
- 贸易(11658)
- 学(11443)
- 易(11327)
- 中国金融(11151)
- 机构
- 大学(203766)
- 学院(203572)
- 济(87239)
- 经济(85375)
- 管理(76764)
- 研究(66467)
- 理学(65989)
- 理学院(65290)
- 管理学(64228)
- 管理学院(63874)
- 中国(58428)
- 财(50572)
- 京(41593)
- 科学(39552)
- 财经(36453)
- 农(34750)
- 所(34472)
- 中心(33310)
- 经(32845)
- 江(31099)
- 研究所(30848)
- 业大(29306)
- 经济学(28359)
- 农业(27409)
- 财经大学(26830)
- 北京(26252)
- 经济学院(25962)
- 州(25037)
- 范(24229)
- 师范(23994)
- 基金
- 项目(129281)
- 科学(100558)
- 研究(94765)
- 基金(93453)
- 家(80118)
- 国家(79420)
- 科学基金(67796)
- 社会(60041)
- 社会科(57033)
- 社会科学(57014)
- 省(51100)
- 基金项目(49845)
- 教育(43687)
- 自然(42786)
- 划(42133)
- 自然科(41811)
- 自然科学(41797)
- 自然科学基金(41071)
- 资助(39124)
- 编号(38923)
- 成果(32382)
- 部(29301)
- 重点(29237)
- 发(27829)
- 创(27155)
- 课题(26496)
- 科研(25425)
- 创新(25406)
- 教育部(25321)
- 性(25303)
共检索到311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志强 董友贵
金融和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职能部门,都是社会价值分配和再分配的环节,共同承担着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两类性质不同的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并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如何认识两类资金分配使用上的不同作用,协调处理好金融与财政的关系,一直成为理论实践中争论的焦点。 一、财政与金融关系扭曲的主要原因与表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长林
本文基于中国1998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考察居民消费对政府投资冲击的动态响应,研究发现,政府投资扩张不仅会抑制居民消费,而且能产生明显的不对称影响。为理解这一特征事实,本文将金融摩擦嵌入一个多部门DSGE框架,识别金融市场扭曲这一传导机制的显著程度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特征事实,具备使财政政策产生不对称影响的能力;(2)金融市场扭曲是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原因;(3)定向式信贷政策可以有效地矫正金融市场扭曲,缓解这一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消极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崔耕瑞
有效的财政政策安排是实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此,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纵向财政失衡、要素市场扭曲对金融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财政失衡会加剧金融波动,同时,税收竞争会强化纵向财政失衡对金融波动的影响,而晋升竞争会弱化该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金融波动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存在通过要素(资本/劳动力)市场扭曲的间接作用,并且在间接作用中由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所引发的中介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最后,本文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安勇 原玉廷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演化特征,并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创新效率整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地域分异明显;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且该效应在东西中部三个区域依次减弱;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挤占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扭曲企业家创业精神以及引发权利寻租等路径实现的。研究结论: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及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变现有政绩考核机制;同时应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寿峰 邓宇铭
本文利用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政府决策和微观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绩效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受到财政压力的影响,农业税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使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缺口上升5.72%,企业资本要素投入不足情况加剧,而对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扭曲效应更多源于税收征管提高、环境规制放松、交易费用增加和企业规模分布变异,这一干扰效应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生产率平均下降约19.32%。
关键词:
财政压力 要素资源配置 经济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穷志 何奇
采用1995—200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腐败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激励了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促使支出结构变形;腐败显著地推高了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但降低了社会文教支出的比重。
关键词:
腐败 财政支出 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杰斌
财政分权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就财政分权和要素价格扭曲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既存在直接影响也存在作用于要素价格而产生的间接影响。一方面,财政分权程度与工业“三废”排放污染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分权模式下要素价格扭曲对工业“三废”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存在显著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后要素价格扭曲会引发二者产生结构性变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程
本文认为我国存在正规与非正规的二元金融体系,二者的利率水平不同,央行的利率管制是导致这种金融扭曲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构建两个部门、两种金融资本的经济模型,得出正规金融市场中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这种扭曲的金融结构,减少非正规金融,并且提高投资效率的结论。我国1986年到2008年的时间序列模型和1995到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此观点,说明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利率管制 金融扭曲 投资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邱国庆 杨志安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削弱成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重大隐患。以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机制识别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抑制居民消费率和增加养老负担等路径实现。(3)进一步讨论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较高的税收分成激励程度,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增强纵向税收分成激励,健全政府间基本养老事权共同负责机制和增强经济可持续性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黎精明 郜进兴
利用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从投入要素价格角度研究了财政分权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逻辑分析和公理化推导结果表明,因为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的成本,所以政府有激励和义务对其进行政策性补贴,而补贴的基本方式就是低成本地给国有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从而导致要素价格扭曲,进而导致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非效率经营,财政分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不能完全解决要素价格扭曲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只能是彻底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成本,继而逐渐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补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立建 蒋中一
在公共财政支持下,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乡村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现象。乡镇卫生院职工已经开始出现"吃大锅饭"现象;村医倾向将药物治疗转为输液治疗,扭曲诊疗方案;多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县外就医转诊制度形同虚设;将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疗机构设定为公立医疗机构,强化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降低了医疗服务效率。本文就加强公共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及转变支持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铭珂 张亚斌
本文基于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的逻辑思路,从财政补贴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演绎。研究表明:较高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竞争模式的成因。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是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逻辑链条。宏观方面,直接性和间接性的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而同行的"跟进"策略使之演化为扭曲的产能竞争;微观方面,扭曲竞争使得汽车企业无法对同行产量决策做出合理判断,汽车企业为规避生产潜力可能存在的不足积极加强产能投资,进而导致偏离产量均衡状态的产能过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目标导向构建财政补贴机制"、"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视角构建汽车产业进出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本文以福建省为视角,全面分析、比较金融要素扭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且在经济路径依赖作用下金融要素扭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所上升。同时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引入的政策性资金,使得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所增强。因此,应协调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实现金融资金价格市场化、壮大金融市场主体等方式,建立起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以期实现金融市场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要素 要素扭曲 经济发展 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正柱 戴大鹏
在推进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中,金融市场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时序多维度指标模型与标杆法等测算出城市群金融扭曲水平,并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进一步对城市群区域差异以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时空特征: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金融扭曲水平逐年降低,且金融扭曲水平呈现“中心化—辐射化”的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区域差异:整体呈现“降低—升高”的演变趋势,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长三角城市群金融扭曲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动态演变:城市群金融扭曲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振元 周志武 黎辉成
被扭曲的信用形式──财政资金信用化朱振元,周志武,黎辉成一、财政资金信用化现状1979年,国家对企业流动资金实行拨改贷改革后,企业资金供给由无偿向有偿转变,财政资金信用化业务也应运而生,并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发展,规范的财政信用必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